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1110】【行业】汽车、通信、电新【个股】新东方-S

【东吴晨报1110】【行业】汽车、通信、电新【个股】新东方-S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11-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110】【行业】汽车、通信、电新【个股】新东方-S》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01110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3:37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汽车: 拥抱自主崛起! 投资要点 美国-日本-德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三大共同规律:1)汽车强-制造业强-国力强。美国底特律不仅见证了美国汽车的兴衰,也见证了美国制造业的兴衰,1970s是兴衰的分水岭。制造业是日本和德国的立国之本,而汽车又是这两个国家制造业的灵魂所在,借助1970s石油危机历史性机遇,相继在1970s崛起取代了美国汽车的全球地位。2)汽车霸主的争夺本质是生产方式的更替。从手工生产方式—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模块化生产,全球汽车110年历史长河一直在上演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戏剧,本质上解决的问题都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3)霸主成长离不开一个引领全球的需求市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供给的创新是依赖市场容量够大的需求市场。2009年前美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先后成就了福特/通用/丰田,2009年后中国成为最大汽车市场,成就了大众。 未来5-10年是自主品牌迎来历史性崛起大机遇:轿车-SUV为自主品牌奠定了第一桶金的基础。轿车成就了吉利,SUV成就了长城+吉利。当下电动智能车不仅是一种新潮流的兴起,且会带来商业模式变迁,实现车企从赚取硬件差价为主到赚取软件持续收费,持续构建与用户的粘性。这轮潮流自主品牌能够崛起三要素:1)外在环境与车企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外在环境包括国家实力仍处在上升周期+制造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工程师行业红利正在释放+汽车供应链茁壮成长。2)船小好掉头,自主品牌转型包袱更小,速度更快。电动智能本质上是要求车企用更低的成本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产品更新换代更快,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原有车企的生产组织方式需要自我革命方可适应时代的变化,自主品牌相比外资品牌包袱更小,变革速度更快。3)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理解最深反应最快。无论是电动车维度还是智能车维度,自主品牌这轮新车型推出和新功能应用速度会快于外资品牌。 代表自主崛起的企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过去110年全球汽车工业总结规律:一个车企能走多远取决于其现金流持续创造能力,而这又受3个因素影响:1)是否具备引领潮流的技术力;2)是否具备提高效率的组织力;3)是否具备拓展海外的战略力。对于当下自主品牌国内战场夯实阶段,取决于前2个因素,他们共同决定了一个车企能否持续用更低成本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研发费用作为技术先行指标,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上汽绝对值领先,长城/吉利次之,造车新势力中蔚来领先,借助融资环境改善,车企研发进入竞赛阶段。ROE作为持续经营管理指标,传统车企中长城/吉利更为优秀,造车新势力目前时间过短仍需观察。 投资建议:拥抱百年一遇的自主崛起大行情。1)商业模式:电动智能车具备自我进化能力,是下一个移动终端,车企与用户关系从一锤子买卖变成持续性服务,不仅改变未来居民生活方式且带来社会效率进一步提升。2)竞争格局:电动智能车掀起的是新一轮全球汽车产业重心的争夺赛,中国/美国或将向上,德国/日本或将向下。美国特斯拉目前是引领者,但中国借助“车企+华为+BAT+宁德+福耀”将会厚积薄发,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持久战,最终有望实现汽车产业自主崛起,类似丰田借助1970s石油危机伴随着日美贸易摩擦实现日本汽车产业的全球崛起。不仅看好汽车产业的重生,更看好自主品牌的崛起!传统车企: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广汽/上汽。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汽车价格战超出预期,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通信: 三季度持仓小幅度下滑,“龙头集中”明显 投资要点 基金三季报披露,通信持仓承压:2020年Q3通信板块占基金总持仓比重约为0.91%,较上季度(1.32%)出现小幅度下降,通信行业持仓由2020Q1(2.26%)下滑到2020年Q3的0.91%。通信板块持有总市值持续下降,2020年Q3,基金重仓持有通信板块总市值为202.52亿元,较Q2(229.61亿元)环比下降11.8%,较2019Q3(141.27亿元)同比增长43.36%,通信短期持仓走弱。 行业龙头个股仍是基金持仓的重点和方向:2020年Q3基金重仓股中的通信公司数量为31家,较Q2减少2家,在31家基金重仓的通信公司中,其中有17家公司持仓上升,有14家出现持仓下降。从持仓市值的角度来看,持仓市值前十大公司的市值占比为98.01%,持仓市值前二十大公司占比为99.96%。 持股机构数明显下降,机构持股向龙头集中:2020年Q3通信板块各个子版块的公司持股机构数相较于Q2下降明显。在通信子版块中,光模块下降幅度高于IDC和物联网;云计算板块持仓承压。我们认为,虽然持股机构数有明显的下降,机构持股向龙头集中,建议关注头部优质公司。 首推组合:数据港、天孚通信、中际旭创、中科创达、淳中科技。 建议关注组合:IDC:宝信软件、杭钢股份、奥飞数据、光环新网、佳力图、沙钢股份、城地股份、鹏博士、立昂技术、世纪互联、万国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优刻得、网宿科技;光模块:新易盛、博创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光纤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PCB:崇达技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散热:中石科技;天线射频:世嘉科技、通宇通讯、硕贝德;运营商/铁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中兴通讯、兴森科技、浪潮信息;线上教育:世纪鼎利、立思辰;线上办公:亿联网络、会畅通讯、二六三;UWB:浩云科技;低轨卫星:和而泰、华力创通、海格通信、中国卫星、中国卫通。全国一网:歌华有线、广电网络;网络可视化:中新赛克;5G行业专网:海能达;国网信息化:恒华科技、朗新科技;物联网/车联网:移为通信、移远通信、高新兴、佳都科技。 风险提示:5G产业进度不及预期;5G网建进度不及预期;部分股票不在十大重仓股之中所导致的样本误差风险。 (分析师 侯宾) 电新: 动力电池海外专题四之SKI 狂奔的二线海外电池厂,20年元年启动 (1)技术与规模:优质的海外二线厂,20-21年出货连续翻番。SKI背靠韩国第三大集团SK,05年开始研发动力电池,高镍路线布局较早。依靠传统业务石油化工持续输血,20年动力电池单季度亏损均在6-7亿元。长期绑定现代起亚展开产品研发,目前已经进入现代起亚、戴姆勒、福特、北汽等供应。20年出货规模预计8-9gwh,同比增长150%左右,21年公司目标180亿收入,对应约18-20gwh出货,同比基本翻番。 (2)供应链:隔膜、铜箔自产,正负极分别当升、中科受益。SK隔膜100%自供,同时50-60%用于外供(消费电池为主),为全球前五大隔膜厂。20年底隔膜产能8.7亿平,计划21H1拆分上市融资扩产,计划23年底扩至19亿平;铜箔方面参股灵宝华鑫,国内市占率20%左右,20年产能3.2万吨,可满足30-35gwh电池需求;正极方面,当升为SK全球主供,高镍合作较深,预计20/21年对SK出货0.8/1.8万吨(当升20/21年总出货预计2.2/4万吨);负极方面,SK以三菱化学主供,中科电气二供,预计20/21年中科电气对SK出货0.3/0.6万吨(中科20/21年总出货预计2.3/3.8万吨)。 (3)远期规划与格局:20/23年底产能预计20/80gwh,远期份额预计海外8%+国内3%。SK在中国、韩国、欧洲、美国均有基地布局,20年海外基地陆续投产,攻势迅猛,预计20/21/23年产能分别约20/35/80ghw。远期我们判断SK在海外份额8-10%,国内3-5%,对应25年出货80gwh,较20年仍有8-9倍增长。 (4)投资建议:重点推荐SK产业链(当升科技,关注中科电气);强烈推荐布局中游龙头(宁德时代、璞泰来、科达利、恩捷股份、新宙邦、比亚迪、天赐材料、当升科技,关注亿纬锂能、天奈科技、多氟多、国轩高科、嘉元科技、星源材质、中科电气等);核心零部件(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从供需角度看价格弹性,我们重点推荐六氟和上游资源(天赐材料,华友钴业,关注天齐锂业,多氟多,赣锋锂业) 。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疫情带来的需求波动、政策低于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汽车: 10月产批继续增长,全面看多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概览:10月产批继续增长,好于预期。乘联会口径: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2.9万辆(同比+6.6%,环比+0.4%),批发销量实现207.2万辆(同比+8.7%,环比+0.1%),零售销量实现199.2万辆(同比+8.0%,环比+4.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4.4万辆(同比+119.8%,环比+15.9%)。背后可能原因分析:车市回暖+车展刺激下产批逐渐向好。产量同比增速低于批发并且相比9月收窄明显,核心在于国庆中秋双节影响生产+消费旺季来临,终端需求回暖。10月传统乘用车企业库存-4.3万辆,企业累计库存为-49万辆,渠道库存预计季节性小幅去库。展望11月:工作日天数增加+国内疫情持续平稳+新品车型放量+地方政策政策刺激+车市进入消费旺季等多因素下,预计产量/批发同比增速依然保持5-10%。 车企层面产销:据统计:绝大部分车企批发销量同比为正,上汽大众依然为负。同比增速为正且小于10%的为一汽大众+吉利汽车+东风日产,其余重点车企批发销量同比均大于10%。已公布车企产量同比大部分为正,上汽大众+上汽乘用产量同比为负,表现较差。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广汽自主+长城汽车增速最高,表现最佳。 价格层面:10月乘用车价格监控结论:折扣率小幅增加。1)剔除新能源的乘用车整体折扣率14.36%,环比10月上旬+0.31pct。2)主要车企10月下旬折扣率小幅增加,折扣率增加前五的车企是华晨宝马+上汽大众+广汽乘用+东风本田+上汽自主。 投资建议:坚定全面看多,Q4整车更优于零部件。全面看多整车板块理由:1)景气复苏逻辑正在验证!长期国内乘用车销量依然可创新高!2)从周期到成长股估值体系的变化。未来汽车是“电动+智能”共同定价,会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软件持续收费成为主盈利模式。数据积累构建长期护城河,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3)新一轮自主崛起将成为未来3年整车股核心主线。电动智能车带动自主品牌进一步跨越20万价格带,市占率进一步提升。Q4建议整个板块加大配置,无论是新车向上周期明确的“长城+比亚迪+长安”,还是底部蓄力的“吉利+广汽+上汽”。看多核心零部件理由:1)下游国内乘用车需求复苏逻辑正在验证!2)海外疫情加速了中国具备成本优势的零部件订单长期转移至国内。3)“电动-智能”汽车趋势带来了中国零部件全球产业地位提升的历史性机遇。优选“前期涨幅少+估值较低+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Q4核心零部件重点推荐:华阳集团/中国汽研/万里扬/德赛西威/拓普集团。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新东方-S(09901) 从优秀到卓越 两次重要转型,星辰大海在前方 投资要点 新东方近27年经营中,曾经历两次重大转型,目前处于扩张期。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提供K12校外辅导、海外及国内备考、成人语言培训等服务。新东方1993年在北京成立,创立之初以英语培训为主,并迅速通过名师效应成为头部品牌。①2008年,公司推出“泡泡少儿全科”和“优能全科”,主要业务从英语培训转向K-12培训,完成首次转型。②2013年前后公司从名师模式转向标准化模式,并于2014年推出OMO系统。FY2017转型完成后,新东方重回扩张轨迹,增长势头延续至今。 核心K-12培训业务持续驱动公司业绩增长。FY2020公司实现收入35.79亿美元,同比+15.6%;K12、海外备考&咨询、英语培训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69.2%、19.6%、3.1%。新东方K12以中高考培训为主,FY2020公司的974万K12参培学生中,有54.4%处于中学阶段。K12业务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FY2020 实现Non-GAAP净利润4.84亿美元,同比+17.8%。FY21Q1公司收入/ Non-GAAP归母净利同比-8.0%/ -19.8%,业绩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夏季、秋季班推迟及暑假缩短等因素影响所致。 K-12培训需求普遍存在,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开拓空间。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19年我国K12校外辅导市场的总市场规模达0.62万亿元,2024年有望增至1.17万亿元,CAGR为13.6%。我们认为行业未来仍有充足开拓空间,且下沉市场需求稳固,主要是因为:①低线城市面临的升学竞争激烈程度往往不亚于一二线城市;②但低线城市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头部培训机构;③高考参考率提升+“单独二胎”婴儿潮到来或使未来升学竞争的激烈程度继续上升。教育是由焦虑驱动的需求,随着竞争愈发激烈,K-12培训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品牌力+网点多+标准化,三大武器助力下沉。公司稳坐我国教培龙头已有多年,具有显著的品牌认知,使公司进入新城市时可快速打开新市场;而标准化体系使公司提高对下沉网点的管控能力,保证扩张的高效及有序。目前公司下沉已有一定成效,FY2020期末公司的1465个网点中,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分别为18%/ 43%/ 27%/ 12%;在91个有网点的城市中,有44个(48%)为三线及以下城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两次重大转型后,新东方主力业务早已不是英语,而是以中学阶段为主的K-12培训;过去的名师们也已先后离开,让位于标准化体系。近年来公司奉行下沉战略,网点扩张速度较快;下沉市场K-12培训需求稳固且有较大拓展空间。我们预测公司FY2021-23归母净利润为5.78/ 7.17/ 8.78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7%/ 24.1%/ 22.5%,当前美股市值对应PE分别为50/ 40/ 33倍,港股发行价对应PE分别为45/ 36/ 3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美股目标价220美元,港股目标价1705港元。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业务不及预期,扩张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等。 (分析师 吴劲草、张良卫、周良玖) 十一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