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申万宏源策略】科创100:切合转型期投资,十倍股的摇篮

【申万宏源策略】科创100:切合转型期投资,十倍股的摇篮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申万宏源策略】科创100:切合转型期投资,十倍股的摇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科创100:切合转型期投资,十倍股的摇篮 科创100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一、科创100特色:行业分布更均衡,切合政策导向 科创100指数选取科创板中(剔除科创50指数样本)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方案与科创50相同。截至8月11日,科创100成分股中有84只的总市值在200亿以下,是科创板中小公司的代表。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是科创100成分股市值占比最高的行业,合计占比67%。从专精特新企业的视角来看,科创100成分股内,专精特新企业达37家。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持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科创100指数也是科创板战略定位的缩影。 二、基本面和性价比:长期高成长,短期业绩反转,股价位置历史低位 2019年以来,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的营收增速和盈利增速均优于全A两非(全部A股,非金融、非石油石化企业),仅在2023年一季度较其他板块下滑明显,长期仍具有优秀的成长性。今年一季度,科创100指数盈利明显承压。随着经济复苏、半导体周期逐步回暖,科创100指数盈利拐点有望到来,单季盈利增速或将于今年四季度触底,2024年全年预测盈利增速达51%(数据来自朝阳永续)。当前科创100指数长期性价比处于历史绝对高位区域。截至8月9日,科创100指数市盈率(成分股中位数,剔除负值)已跌至2019年8月以来0.4%分位数水平,科创100指数的隐含ERP已升至历史高位,位于2019年8月以来99.5%分位数。 三、长期投资价值:研发力度支撑未来业绩高增,顺应全球数字经济与国产替代趋势 2016年来,科创板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快速提高,显著高于创业板和全A非金融企业,2022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已经达到10.1%,而创业板仅4.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兼具研发投入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公司往往能够获得“研发->业绩”的良性循环。 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加速,科创板企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人工智能是未来有望充分应用数据生产要素、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产业趋势。算力、模型端的自主可控预计仍将是政策布局的重点领域,而数据端有望成为巩固中国制造的相对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在更多维度上参与未来的新经济竞争的重要抓手。需求端和政策端双重驱动下,科创板作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融资平台有望迎来发展新契机。国产替代紧迫性与日俱增,科创板企业长期增长空间巨大。从各行业国产化率的情况来看,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的多个细分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相对更加紧迫,长期来看,科创板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长。 科创100ETF(认购代码:588193)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基金于2023年8月28日开始发行,封闭期投资者认购期间为2023/8/28-2023/9/1(数据来自Wind)。后续将成为投资者布局科创100指数的工具。 风险提示:本报告对于基金产品、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可能受指数样本股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分析偏差;此外,基金管理人的历史业绩与表现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 1.科创100特色:行业分布更均衡,切合政策导向 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于8月7日推出科创100指数,科创100指数选取科创板中(剔除科创50指数样本)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方案与科创50相同。从市值结构的角度,科创100是科创板中小公司的代表,截至8月11日,科创100成分股中有84只的总市值在200亿以下。 行业分布方面,科创100成分股中市值占比高的科技主题是医药、半导体、新能源。从申万一级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是科创100成分股市值占比最高的行业,合计占比67%,对应科创属性明显的医药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进一步细分,从申万二级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以20.8%市值占比居首,除此之外,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科技主题相关的细分行业也在科创100中占据较高比重,例如,以医疗器械(11.2%)和生物制品(8.9%)为代表的医药领域,以电池(8.7%)和光伏设备(5.3%)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以软件开发(5.8%)和IT服务(3.4%)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以自动化设备(4.5%)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领域等。 从专精特新企业的视角来看,科创板及科创100指数同样具备较强的“硬科技”属性。在552家科创板企业中,有294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53%;而在科创100成分股内,专精特新企业达37家(具体标的名单详见文末)。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集中于电子行业,市值占比达36.8%;其余占比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设备(14.3%)、医药生物(12.5%)、电力设备(11.6%)。 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政策导向上看,“创新”相关内容在五年规划中的排位越来越靠前,内涵越来越清晰。从十一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创新”的涵义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演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产业体系,文本排位越来越靠前,概念越来越具体。我国重回制造业高级化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大幕已经拉开,而科技创新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坚守“硬科技”定位,科创板持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其中,科创板聚焦于“硬科技”,服务于科技创新行业的直接融资。2019年3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中细化了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及细分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科创板的战略定位凸显,而科创100指数也成为科创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缩影。科创100指数在六大重点支持领域均有覆盖,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41.4%)、生物医药(占比28.4%)、高端装备(13.0%)占比靠前。 与科创板整体的行业分布比较,科创100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科创板电子占比34.3%居首,原因在于科创板的电子股市值偏高,大都集中在科创50成分股。科创板的三大主要行业也是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合计占比66.2%。行业分散,有利于指数泛科创属性强化、避免单一行业周期波动较大。 2.基本面和性价比:长期高成长,短期业绩反转,股价位置历史低位 科创板长期盈利增速较高,具备优秀的成长性。2019年以来,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的营收增速和盈利增速均优于全A两非(全部A股,非金融、非石油石化企业),仅在2023年一季度较其他板块下滑明显。23Q1全A两非、科创50和科创100营收累计增速分别为 4.4%、13.4%和-5.8%,受电子周期等需求疲软的影响,科创50和科创100一季度营收增速环比下滑明显;23Q1全A两非、科创50和科创100盈利累计增速分别为-5.4%、-12.1%和-61.3%,成本压力影响下科创板50和科创100盈利增速环比明显下滑。我们预计,后续随着电子周期等需求回暖、成本压力缓解,科创板盈利有望逐步回暖,而前期承压更大的科创100指数具备更大的反转弹性。长期来看,科创板依然具备优秀的成长性。 盈利拐点将至,估值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今年一季度,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盈利明显承压。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半导体周期逐步回暖,科创100指数盈利拐点将至,单季盈利增速或将于今年四季度触底,2024年全年预测盈利增速达51%。当前科创100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按照2024年预测盈利增速51%和当前的市盈率水平61.79(截至8月24日),预测2024年科创100的PEG水平为1.21,科创100作为科技成长企业的代表,估值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科创100当前性价比已回升至历史高位。当前科创100绝对指数点位位于2020年下半年来的绝对低位(2023年8月前数据为回溯计算)。科创100指数最新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已经跌至历史均值减一倍标准差以下,指向科创板指数点位中期有望修复。截至8月9日,科创100指数市盈率(成分股中位数,剔除负值)已跌至2019年8月以来0.4%分位数水平,科创100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即要求回报率已升至历史高位,位于2019年8月以来99.5%分位数,性价比较高。 3.长期投资价值:研发力度支撑未来业绩高增,顺应全球数字经济与国产替代趋势 科创板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高,有望支撑未来业绩高增。自2016年来,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快速提高,显著高于创业板和全A非金融企业,2022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已经达到10.1%,而创业板仅4.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兼具研发投入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公司往往能够获得“研发->业绩”的良性循环。从全部A股的历史结果来看,前期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未来普遍具有更高的业绩增长水平,科创板企业近年来研发支出比例持续高,支撑未来长期业绩高增长。 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加速,科创板企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人工智能是未来有望充分应用数据生产要素、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产业趋势。在AI领域三大竞争维度(算力、模型、数据),目前在前两个方向中国暂时落后:算力端,英伟达几乎垄断全球云侧芯片市场;模型端,美国是本轮AI大模型底层创新的发源地,中国在颠覆型、阶跃型技术上暂时缺乏引领作用。后续通用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模型端的自主可控预计仍将是政策布局的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业受需求端和政策端双重驱动,科创板作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融资平台有望迎来发展新契机。 数字经济产业链正处于从0到1、从1到正无穷的过程,科创板企业长期将持续受益。当前爆款的AI应用多为围绕着人的应用,即使是AI+垂直行业应用,仍以代替部分重复性劳动、提升工作效率为主,鲜有改变产业组织形式的AI产品,并非是海外没有开发能力,而源于其仍受困于数据来源。在数据监管上中国具有制度优势,未来在企业端数据的整合上可能位于世界前列,这是优化产业组织的AI训练的基础。如果中国在这一方面先行一步,就能够巩固中国制造的相对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在更多维度上参与未来的新经济竞争。长期来看,科创板企业将持续受益于数字经济产业链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增量需求。 海外科技周期对A股映射显著,长期来看,AI行业将驱动半导体产业趋势的发展,而科创板有望充分受益。我们比较2000年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和申万半导体指数的走势,可以发现,整体而言二者走势相关性较高,海外半导体周期会对A股形成显著映射。随着全球半导体周期的触底预期和新一轮AI产业周期的需求带动,今年年初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超40%。长期来看,半导体周期回暖和新兴产业趋势有望形成共振,以电子行业为主的科创板和科创100指数将显著受益,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国产替代紧迫性与日俱增,科创板企业长期增长空间巨大。疫情以来,美国持续对中国进行包括贸易规则、科技、基建等领域的全方面竞争,二十大报告也提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关键技术和产业国产替代的紧迫性与日俱增。从各行业国产化率的情况来看,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的多个细分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相对更加紧迫,长期来看,科创板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长。 4. 科创100ETF(认购代码:588193) 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认购代码:588193)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基金于2023年8月28日开始发行,封闭期投资者认购期间为2023/8/28-2023/9/1(数据来自Wind)。后续将成为投资者布局科创100指数的工具。 5.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于基金产品、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可能受指数样本股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分析偏差;此外,基金管理人的历史业绩与表现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