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财联社,经整理后发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1 【AI+】 1.AI应用迎政策需求共振,商用化时点渐行渐近 机构指出,国内大模型正在加速追赶海外,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加快研发进度,预期国内AI应用会加速落地。日前,微软公布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opilot的定价,每用户每月30美元,相较此前的价格传闻高出了260%,表明人工智能在办公场景商业化具备可行性,用户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机构研报指出,国内AI应用将迎来政策和需求共振。一方面,大模型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全面商用化的时点渐行渐近,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快手、美团等多个互联网公司对41个深度合成算法进行了备案。另一方面,国内软件的大模型应用产品将在下半年密集发布,多家软件公司对政府或企业客户在大模型相关需求进行了挖掘,并开始筹备和计划。从应用层面,AI+办公、AI+教育、AI+政务落地速度较快,其次是AI+金融和AI+医疗,行业空间广阔。 2.该系统实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次将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这个领域 据报道,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该校等单位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近日在我国主要超特高压线路运维方面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发电、变电、调度、配网、安监、营销、基建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将有效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电力AI已经在电力发展的多个环节产生重要作用。机构指出,全球电力能源变革大趋势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要性更加凸显;国内电网投资持续保持高景气、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都将推动电力IT行业发展,虚拟电厂、电力AI则有望成为电力IT变革的重要推动力;AI助推电力行业发展,华为盘古、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都将电力作为重点的细分垂直领域,电力IT多个细分环节迎来重点机遇。 3.微软研究团队表示GPT-4在该领域有巨大潜力 微软研究团队日前表示,像GPT-4这样的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其具有“通用结构化”能力,能从大规模临床文本中有效提取患者信息。这种潜力堪比大模型目前在软件开发和生产力工具等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 AI+医疗是在协助人或解放人的状态下,以提升院内外医疗服务效率效果为目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干预技术手段介入传统的院内外医疗环节,从而产生相应软硬件产品的新型医疗应用技术。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2025年AI+医疗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长状态,市场总规模在2025年将达385亿元。华西证券认为,大模型助力,AI+医疗创新应用即将“涌现”,“智医助理”即将上岗。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医疗的应用首先通过文本生成、辅助查询等方式提升医疗全流程的效率,未来更有望融入辅助诊疗决策等核心业务系统,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 4.某公司发布该芯片,这个领域AI迎“寒武大爆发” 鸿海集团投资的AI初创公司耐能智慧发布了边缘运算AI芯片KL730,瞄准智能驾驶与私有GPT应用,可降低大型语言模型的高运算成本,以及云端传输可能引发的风险。耐能先前推出KL720 AI芯片,并于今年3月打入高通产品线。 自ChatGPT问世以来,从GPT-1到GPT-3.5,GPT模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GPT-4多模态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加速产业革命。ChatGPT对智能终端的赋能开启新一轮“寒武大爆发”时代。未来AI运算将呈现边云协同的多层次算力网络趋势,AI训练迭代优化等复杂性任务主要在云端,实时、局部数据处理和推理任务主要在边缘侧,云端+边缘协同发展,赋能万物智能互联。机构表示,看好AI+智能终端的趋势,AI将带来产品逻辑的深度变革,加速硬件的智能化、伴侣化趋势。无论是手机、PC、AIOT、MR、汽车电子,都有重估值的潜力。根据国际电信咨询公司STL Partners边缘计算关键数据统计,到2030年,边缘潜在市场将达4450亿美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 华西热点站 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 #2 【汽车】 1.这类车型将成为未来3-5年的重要趋势,该技术推广条件逐步成熟 阿维塔科技宣布将成为首批搭载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机构认为,高压平台车型将成为未来3-5年的重要趋势,高压快充推广条件逐步成熟,有望进入快速放量期。 高压快充相较于大电流快充,具有高效充电区间更大、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成为引领快速补能的主流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面向下一代的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正在加快制定。近年来,高压快充路线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高压平台车型,2023年开始密集上市。机构指出,随着搭载800V快充技术的小鹏G6、小鹏G9、阿维塔11上市,国内比亚迪、吉利、长城、零跑等一众车企相继发布800V技术的布局规划,宁德时代麒麟电池4C快充技术的推广应用,800V高压新能源车迎来在中国市场的元年。 2.全球玩家加速布局这一赛道,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延伸至相关供应链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悉,本届大会有近20家国际企业参展,代表全球机器人最高水平的ABB协作机械臂、库卡800公斤重载机器人、FESTO仿生雨燕等国际产品集中亮相。 人形机器人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全球玩家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随着特斯拉的入局,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进程。特斯拉的系统性降本能力+车端工具的复用能力赋能其人形机器人实现加速落地。机构认为,从汽零产品与人形机器人部件的共性来看,优质汽零企业有望切入的赛道主要包括:执行器总成、电机、减速器、动力电池和热管理系统等。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的脚步越来越近,此前经历过汽车行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交付训练的零部件企业有望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声明 本文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本文的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本文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华西证券力求本文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本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财联社,经整理后发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1 【AI+】 1.AI应用迎政策需求共振,商用化时点渐行渐近 机构指出,国内大模型正在加速追赶海外,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加快研发进度,预期国内AI应用会加速落地。日前,微软公布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opilot的定价,每用户每月30美元,相较此前的价格传闻高出了260%,表明人工智能在办公场景商业化具备可行性,用户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机构研报指出,国内AI应用将迎来政策和需求共振。一方面,大模型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全面商用化的时点渐行渐近,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快手、美团等多个互联网公司对41个深度合成算法进行了备案。另一方面,国内软件的大模型应用产品将在下半年密集发布,多家软件公司对政府或企业客户在大模型相关需求进行了挖掘,并开始筹备和计划。从应用层面,AI+办公、AI+教育、AI+政务落地速度较快,其次是AI+金融和AI+医疗,行业空间广阔。 2.该系统实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次将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这个领域 据报道,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该校等单位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近日在我国主要超特高压线路运维方面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发电、变电、调度、配网、安监、营销、基建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将有效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电力AI已经在电力发展的多个环节产生重要作用。机构指出,全球电力能源变革大趋势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要性更加凸显;国内电网投资持续保持高景气、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都将推动电力IT行业发展,虚拟电厂、电力AI则有望成为电力IT变革的重要推动力;AI助推电力行业发展,华为盘古、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都将电力作为重点的细分垂直领域,电力IT多个细分环节迎来重点机遇。 3.微软研究团队表示GPT-4在该领域有巨大潜力 微软研究团队日前表示,像GPT-4这样的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其具有“通用结构化”能力,能从大规模临床文本中有效提取患者信息。这种潜力堪比大模型目前在软件开发和生产力工具等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 AI+医疗是在协助人或解放人的状态下,以提升院内外医疗服务效率效果为目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干预技术手段介入传统的院内外医疗环节,从而产生相应软硬件产品的新型医疗应用技术。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2025年AI+医疗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长状态,市场总规模在2025年将达385亿元。华西证券认为,大模型助力,AI+医疗创新应用即将“涌现”,“智医助理”即将上岗。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医疗的应用首先通过文本生成、辅助查询等方式提升医疗全流程的效率,未来更有望融入辅助诊疗决策等核心业务系统,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 4.某公司发布该芯片,这个领域AI迎“寒武大爆发” 鸿海集团投资的AI初创公司耐能智慧发布了边缘运算AI芯片KL730,瞄准智能驾驶与私有GPT应用,可降低大型语言模型的高运算成本,以及云端传输可能引发的风险。耐能先前推出KL720 AI芯片,并于今年3月打入高通产品线。 自ChatGPT问世以来,从GPT-1到GPT-3.5,GPT模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GPT-4多模态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加速产业革命。ChatGPT对智能终端的赋能开启新一轮“寒武大爆发”时代。未来AI运算将呈现边云协同的多层次算力网络趋势,AI训练迭代优化等复杂性任务主要在云端,实时、局部数据处理和推理任务主要在边缘侧,云端+边缘协同发展,赋能万物智能互联。机构表示,看好AI+智能终端的趋势,AI将带来产品逻辑的深度变革,加速硬件的智能化、伴侣化趋势。无论是手机、PC、AIOT、MR、汽车电子,都有重估值的潜力。根据国际电信咨询公司STL Partners边缘计算关键数据统计,到2030年,边缘潜在市场将达4450亿美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 华西热点站 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 #2 【汽车】 1.这类车型将成为未来3-5年的重要趋势,该技术推广条件逐步成熟 阿维塔科技宣布将成为首批搭载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机构认为,高压平台车型将成为未来3-5年的重要趋势,高压快充推广条件逐步成熟,有望进入快速放量期。 高压快充相较于大电流快充,具有高效充电区间更大、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成为引领快速补能的主流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面向下一代的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正在加快制定。近年来,高压快充路线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高压平台车型,2023年开始密集上市。机构指出,随着搭载800V快充技术的小鹏G6、小鹏G9、阿维塔11上市,国内比亚迪、吉利、长城、零跑等一众车企相继发布800V技术的布局规划,宁德时代麒麟电池4C快充技术的推广应用,800V高压新能源车迎来在中国市场的元年。 2.全球玩家加速布局这一赛道,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延伸至相关供应链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悉,本届大会有近20家国际企业参展,代表全球机器人最高水平的ABB协作机械臂、库卡800公斤重载机器人、FESTO仿生雨燕等国际产品集中亮相。 人形机器人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全球玩家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随着特斯拉的入局,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进程。特斯拉的系统性降本能力+车端工具的复用能力赋能其人形机器人实现加速落地。机构认为,从汽零产品与人形机器人部件的共性来看,优质汽零企业有望切入的赛道主要包括:执行器总成、电机、减速器、动力电池和热管理系统等。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的脚步越来越近,此前经历过汽车行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交付训练的零部件企业有望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声明 本文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本文的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本文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华西证券力求本文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本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