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大揭秘!持仓规模已超2.3万亿,这些股票被重仓持有(附个股)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北向资金大揭秘!持仓规模已超2.3万亿,这些股票被重仓持有(附个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自8月7日以来,北向资金连续十个交易日流出市场,累计流出规模接近547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多个交易日流出规模超80亿元,这种情况与年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顾1月北向资金的表现,曾经出现连续17个交易日流入市场的盛况,累计流入规模达到1516亿元。 有着“聪明的钱”美誉的北向资金,为何一改年初大举做多A股的态度,持续流出市场呢?这背后既有汇率、宏观经济的考量,也有获利了结意愿的驱使。 今天,我们就一起系统地研究北向资金的最新动态,寻找外资持续看好的板块。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北向资金9年净买入A股1.9万亿,获得明显的收益 近年来,随着沪股通、深股通持股规模日益增大,而且交易所实时披露资金流动数据,北向资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沪港通和深港通,沪港通是2014年11月开通,深港通则是2016年12月启动。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沪港通、深港通嫁接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A股在国际化、机构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外资买入A股,可以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俗称“北向”;内资买入港股,则通过港股通,坊间称之为“南向”。在开通初期,沪股通、深股通每日额度均仅有130亿元。 2018年5月,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资本的需求,沪股通、深股通每日额度调整为520亿元。 我们可以根据交易所实时发布的沪股通、深股通买入额和卖出额,计算沪股通、深股通的净买额。 我们计算了8月陆股通数据,整体流出515.8亿元。8月中旬以来流出势头十分明显,流出规模近415亿元。同期,A股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北向资金流出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回顾近年来北向资金的流动,买入A股仍然是大势所趋。2016年底,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规模仅有1480亿元,两年之后便突破6400亿元大关,2020年初直接突破万亿大关。截至2023年,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突破1.9万亿元,较2016年底大增近12倍。 在过往的市场表现中,北向资金经常能在市场上涨时积极流入A股,在下跌时大举出逃,因而博得了“聪明的钱”美誉。 根据iFinD数据库,陆股通持有A股数量已经超过3100只,总市值超过2.3万亿元。 相对于买入成本,北向资金从A股中获取了明显的收益。 2、北向资金最偏爱的三个行业: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 北向资金是如何分配这2.3万亿资产呢?我们系统梳理了北向资金的持仓结构,发现外资从如下几个方面布局A股: ①偏好业绩稳健、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 ②国内政策重点支持、发展迅猛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锂电池、光伏、风电等)、电子、计算机等; ③股息率较高的权重板块:银行、非银金融等。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3000亿元的板块仅有两个: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这两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一个代表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另一个则代表新能源政策的强大的推动力。 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北向资金还重点持有了如下板块:医药生物(1848.7亿元)、银行(1558.8亿元)、家用电器(1430亿元)、电子(1382.7亿元)、非银金融(1363.3亿元)、机械设备(1206.8亿元)。 持股市值超500亿的行业还包括:计算机、有色金属、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基础化工、传媒。 对于传统板块或者龙头企业已在港股、美股上市的板块,北向资金的兴趣较低。比如建筑、石化、煤炭等行业持仓市值均低于400亿元。 多个板块的批量个股被北向资金持有,排名靠前的板块包括: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有色金属等。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北向资金重仓哪些个股。 和北向资金重仓的两大板块相呼应,持仓市值最高的两只个股分别为贵州茅台(1638亿元)和宁德时代(1063亿元)。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300亿元的个股还包括:美的集团、汇川技术、招商银行、迈瑞医疗、长江电力、五粮液、国电南瑞、中国平安。 这些个股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基本面较为稳健,分红水平较高,因此备受外资青睐。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150亿元的个股还包括:万华化学、伊利股份、紫金矿业、隆基绿能、比亚迪、格力电器、分众传媒、药明康德、中国中免、阳光电源、东方财富、三花智控、海尔智家等。 此外,持仓规模超100亿元的个股共计17只,包括:立讯精密、福耀玻璃、平安银行、中信证券、恒瑞医药、泸州老窖、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工业富联、顺丰控股等。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自8月7日以来,北向资金连续十个交易日流出市场,累计流出规模接近547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多个交易日流出规模超80亿元,这种情况与年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顾1月北向资金的表现,曾经出现连续17个交易日流入市场的盛况,累计流入规模达到1516亿元。 有着“聪明的钱”美誉的北向资金,为何一改年初大举做多A股的态度,持续流出市场呢?这背后既有汇率、宏观经济的考量,也有获利了结意愿的驱使。 今天,我们就一起系统地研究北向资金的最新动态,寻找外资持续看好的板块。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北向资金9年净买入A股1.9万亿,获得明显的收益 近年来,随着沪股通、深股通持股规模日益增大,而且交易所实时披露资金流动数据,北向资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沪港通和深港通,沪港通是2014年11月开通,深港通则是2016年12月启动。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沪港通、深港通嫁接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A股在国际化、机构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外资买入A股,可以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俗称“北向”;内资买入港股,则通过港股通,坊间称之为“南向”。在开通初期,沪股通、深股通每日额度均仅有130亿元。 2018年5月,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资本的需求,沪股通、深股通每日额度调整为520亿元。 我们可以根据交易所实时发布的沪股通、深股通买入额和卖出额,计算沪股通、深股通的净买额。 我们计算了8月陆股通数据,整体流出515.8亿元。8月中旬以来流出势头十分明显,流出规模近415亿元。同期,A股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北向资金流出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回顾近年来北向资金的流动,买入A股仍然是大势所趋。2016年底,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规模仅有1480亿元,两年之后便突破6400亿元大关,2020年初直接突破万亿大关。截至2023年,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突破1.9万亿元,较2016年底大增近12倍。 在过往的市场表现中,北向资金经常能在市场上涨时积极流入A股,在下跌时大举出逃,因而博得了“聪明的钱”美誉。 根据iFinD数据库,陆股通持有A股数量已经超过3100只,总市值超过2.3万亿元。 相对于买入成本,北向资金从A股中获取了明显的收益。 2、北向资金最偏爱的三个行业: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 北向资金是如何分配这2.3万亿资产呢?我们系统梳理了北向资金的持仓结构,发现外资从如下几个方面布局A股: ①偏好业绩稳健、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 ②国内政策重点支持、发展迅猛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锂电池、光伏、风电等)、电子、计算机等; ③股息率较高的权重板块:银行、非银金融等。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3000亿元的板块仅有两个: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这两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一个代表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另一个则代表新能源政策的强大的推动力。 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北向资金还重点持有了如下板块:医药生物(1848.7亿元)、银行(1558.8亿元)、家用电器(1430亿元)、电子(1382.7亿元)、非银金融(1363.3亿元)、机械设备(1206.8亿元)。 持股市值超500亿的行业还包括:计算机、有色金属、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基础化工、传媒。 对于传统板块或者龙头企业已在港股、美股上市的板块,北向资金的兴趣较低。比如建筑、石化、煤炭等行业持仓市值均低于400亿元。 多个板块的批量个股被北向资金持有,排名靠前的板块包括: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有色金属等。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北向资金重仓哪些个股。 和北向资金重仓的两大板块相呼应,持仓市值最高的两只个股分别为贵州茅台(1638亿元)和宁德时代(1063亿元)。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300亿元的个股还包括:美的集团、汇川技术、招商银行、迈瑞医疗、长江电力、五粮液、国电南瑞、中国平安。 这些个股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基本面较为稳健,分红水平较高,因此备受外资青睐。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150亿元的个股还包括:万华化学、伊利股份、紫金矿业、隆基绿能、比亚迪、格力电器、分众传媒、药明康德、中国中免、阳光电源、东方财富、三花智控、海尔智家等。 此外,持仓规模超100亿元的个股共计17只,包括:立讯精密、福耀玻璃、平安银行、中信证券、恒瑞医药、泸州老窖、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工业富联、顺丰控股等。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