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太平洋证券研究 8月21日最新观点:电生理领域厚积薄发,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太平洋证券研究 8月21日最新观点:电生理领域厚积薄发,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作者:微信公众号【太平洋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8月21日最新观点:电生理领域厚积薄发,国产化率有望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8月21日早间新闻精选】 1、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8日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证监会表示,将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现阶段实行T+0交易的时机不成熟;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方案,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加强跨部委协同形成活跃资本市场合力,引导和支持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入市;加强对违规减持、“绕道式”减持的监管,同时严惩违规减持行为;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 2、证监会18日召开部分证券基金私募机构座谈会。会议指出,证监会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目前,一批措施已经平稳推出,还有一批措施正在加紧推动。 3、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已有券商接到监管通知,要求抓紧制定佣金费率调降方案及系统调试工作,8月24日前提交报告,原则上交易所降费部分均应让利给投资者。 4、证监会指导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自8月28日起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沪深降幅达30%,北交所降幅达50%。以2022年全年成交额测算,上交所预计每年将向市场让利约14亿元。 5、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会议强调,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医药|周报】电生理领域厚积薄发,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心脏电生理行业的投资逻辑。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在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心律失常的主要分类标准包括心率异常(快速性和缓慢性心率)以及起源位置(室上性和室性)。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相较于药物治疗,心脏电生理手术具有创伤小、有效性高、安全性高和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成功解决了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和外科手术高风险的问题。近年来,在房颤、室上速等多种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指南中,导管消融术被不断推荐。 我国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庞大,并随人口老龄化加剧不断攀升。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计2032年我国房颤、室上速、室速的患者人数分别达至2,890.25万人、389.64万人、358.12万人,电生理手术量将达到162.95万例(2025-2032年CAGR 16.06%),中国心脏电生理市场规模将达到419.73亿元。 国产厂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微电生理:一次性使用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分别于2022年10月、12月获得NMPA注册批准,率先打破进口垄断,房颤治疗领域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冷冻消融系统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国内注册资料递交,预计可于2023年获证。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经累计手术量超40000例,全产品累计覆盖900+医院,三维产品累计覆盖700+医院。 惠泰医疗:截止2022年12月,公司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300余家,覆盖医院超过800家,全年在超过400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3000余例,2023年Q1已完成三维总手术例数2000余例。此外,公司电生理产品在福建省牵头的27省联采项目中全线中标。 投资建议:医疗反腐净化行业生态,建议关注反腐免疫和短期超跌两条支线 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整治工作:短期来看,的确对医疗行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例如部分产品推广和招投标等活动产生的阶段性延迟。但是长期来看,整治医疗腐败有助于规范流通行为、压缩灰色空间、净化营商环境,间接增加了药械厂商在价值链上的分配权重;此外,反腐行动有利于促进价值医疗的实现,让企业有动力研发具备刚性、真实需求的药械产品,对有显著临床价值的产品且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是受益的。 在具体配置方向上,我们建议关注反腐免疫和短期超跌两条支线: (1)受反腐冲击较小的创新药物研发上游:客户创新能力较强、短期有海外高速增长预期的标的,如奥浦迈、键凯科技、森松国际等; (2)已经完成集采、进院价格透明的耗材领域:市场格局好、产品及价格均有竞争优势的国产电生理厂家: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医药|点评】安图生物:表观业绩增速放缓,非冠业务仍保持稳定增长 事件:8月17日晚,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4.2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36亿元,同比下降5.84%。 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3.12%;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57%;扣非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6.5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33亿元,同比下降14.18%。 业绩放缓是受新冠基数的影响,剔除新冠后营收同比增加23%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与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是一方面本期公司受新冠检测类产品需求下降影响,去年同期有新冠检测类产品收入,本期该类收入销售金额少;另一方面新冠检测类产品受市场需求影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年上半年剔除新冠检测类相关收入影响后,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3%,主要是公司自产品收入增加。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新自主研发制造的流水线Autolas X-1系列进一步推进市场,凭借其高性能、高智能化的特点,获得市场的广泛好评。截至2023年6月底,Autolas X-1系列流水线累计装机量19套,Autolas A-1系列流水线累计装机量114套,用户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我们认为,Autolas X-1系列流水线、Autolumo A6000系列高通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随机全自动化核酸(RT-PCR)检测系统等新产品,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公司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毛利率显著提升,净利率基本持平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84pct至63.65%,我们预计主要是因为自产产品的占比提升的影响;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54pct至14.75%,积极开拓新领域与开发新产品;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64pct至17.24%;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63pct至4.34%;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0.06pct至-0.02%;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0.13pct至26.34%。 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6.15%、18.01%、4.21%、14.79%、-0.12%、28.76%,分别变动+6.80pct、+3.14pct、+0.46pct、+2.10pct、+0.03pct、-0.22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去年新冠检测类产品收入的基数较高、而今年该类业务的销售金额减少,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7.89 亿/58.55 亿/71.78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8%/22%/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4 亿/16.40 亿/20.1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13%/24%/23%;EPS 分别为 2.26/2.80/3.44,按照 2023 年 8 月 17 日收盘价对应 2023 年 22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