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周期:或将继续——对央行降息的解读(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宽松周期:或将继续——对央行降息的解读(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 要 · 我们预计本轮MLF进行15bp调整后,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均会跟随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目的。在利率进一步下调后,人民币汇率继续市场化波动。往前看,货币政策继续稳健宽松,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也有调整的可能。与此同时,存量房贷利率和存款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也较大。 实际上,今年以来实体的融资成本已在不断创新低。根据央行数据,3月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已经降至3.95%,再加上6月的降息,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但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提振实体部门的信心、提高其支出意愿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宽松政策稳定融资需求的同时,仍能期待更多积极政策的落地来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经济的预期。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8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010亿元1年期MLF和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1.80%,上次分别为2.65%、1.90%。8月15日,有4000亿元MLF和60亿元逆回购到期。 1 为什么降息?加强逆周期调节 虽然我国长期经济的增长潜力较大,但短期来看,金融、经济数据均偏弱,指向短期经济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时隔两个月,央行再次下调MLF及逆回购利率,不过从近期数据来看,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近期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弱于预期,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近3500亿元,企业中长贷出现年内首次同比少增,居民贷款再度出现负增长。包括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7月的工业增加值、投资、社零消费的同比增速较6月有所回落。7月CPI同比进入负区间,这也意味着若名义利率稳定,那么实际利率将有所上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必要性在提升。 因此政策端依然需要加强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降息意在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稳定融资需求。另外,降息还有助于减轻实体债务付息压力。 有所不同的是,本轮MLF和逆回购的降息为非对称调整。回顾以往的政策利率调整,MLF和逆回购利率大多均为相同幅度的调节。而本轮相比于逆回购利率10bp的调整,MLF下调幅度达15bp,可能意味着LPR跟随调整的幅度也比较大,更有助于实体融资成本的下降。 2 还会再降息吗? 8月LPR利率出现调整空间。由于要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我们预计本轮MLF进行15bp调整后,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均会跟随进行调整。当前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如果5年期以上LPR跟随调整,将同步降低新发放房贷和存量房贷的利率,有助于降低利息负担、稳定房地产需求。 往前看,在稳增长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的调整仍有较大可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继续稳健宽松,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与此同时,存量房贷利率、存款利率的调整概率也比较高。当前居民部门在“降杠杆”,近期央行已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我们认为,央行或进一步提供有效的政策激励,推动居民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落地。与此同时,如果存量房贷进行降息,存款利率也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但与此同时,随着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人民币汇率也继续市场化波动。央行也可能使用工具箱加强管理,保障汇率稳定,从而给国内货币政策留下空间。不过整体来说,汇率还是会沿着市场化的方向波动。 3 提振实体信心,期待更多政策 货币稳健宽松,更多“逆周期”政策值得期待。实际上,今年以来实体的融资成本已在不断创新低。根据央行数据,3月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已经降至3.95%,再加上6月的降息,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但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提振实体信心、让居民和企业敢于消费、敢于投资,也很重要。 因此,我们预计,在稳健宽松货币政策稳定融资需求的同时,更多积极的政策值得期待。例如,财政积极支持基建投资,大中型城市房地产政策的优化调整,地方债务化解方案的出台,都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五一”消费: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国企改革重点:有何变化?——国企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到底怎么样?(海通宏观 梁中华) 印尼经济: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四(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房地产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出口的结构:还有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经济复苏如何?海外风险多大?——2023年二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后地产时代:存钱,还是买股票?——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三(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翻开财政账本:今年怎么看?(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消除了吗?——对海外中小银行风险的定量测算(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长周期房地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元再起:原因?走向?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印尼经济:消费和大宗如何驱动?——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三(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扩大内需:哪些具体政策?(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罗斯经济: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利率的倒挂——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中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多少?——2023年通胀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消费的“疤痕”:修复多少?——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二(海通总量 李林芷、梁中华) 兔年春节:错峰“返乡”,集中“返城”(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一(海通总量 荀玉根、梁中华、侯欢)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2023:货币与通胀,能否“和解”?(海通宏观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 要 · 我们预计本轮MLF进行15bp调整后,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均会跟随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目的。在利率进一步下调后,人民币汇率继续市场化波动。往前看,货币政策继续稳健宽松,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也有调整的可能。与此同时,存量房贷利率和存款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也较大。 实际上,今年以来实体的融资成本已在不断创新低。根据央行数据,3月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已经降至3.95%,再加上6月的降息,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但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提振实体部门的信心、提高其支出意愿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宽松政策稳定融资需求的同时,仍能期待更多积极政策的落地来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经济的预期。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8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010亿元1年期MLF和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1.80%,上次分别为2.65%、1.90%。8月15日,有4000亿元MLF和60亿元逆回购到期。 1 为什么降息?加强逆周期调节 虽然我国长期经济的增长潜力较大,但短期来看,金融、经济数据均偏弱,指向短期经济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时隔两个月,央行再次下调MLF及逆回购利率,不过从近期数据来看,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近期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弱于预期,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近3500亿元,企业中长贷出现年内首次同比少增,居民贷款再度出现负增长。包括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7月的工业增加值、投资、社零消费的同比增速较6月有所回落。7月CPI同比进入负区间,这也意味着若名义利率稳定,那么实际利率将有所上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必要性在提升。 因此政策端依然需要加强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降息意在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稳定融资需求。另外,降息还有助于减轻实体债务付息压力。 有所不同的是,本轮MLF和逆回购的降息为非对称调整。回顾以往的政策利率调整,MLF和逆回购利率大多均为相同幅度的调节。而本轮相比于逆回购利率10bp的调整,MLF下调幅度达15bp,可能意味着LPR跟随调整的幅度也比较大,更有助于实体融资成本的下降。 2 还会再降息吗? 8月LPR利率出现调整空间。由于要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我们预计本轮MLF进行15bp调整后,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均会跟随进行调整。当前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如果5年期以上LPR跟随调整,将同步降低新发放房贷和存量房贷的利率,有助于降低利息负担、稳定房地产需求。 往前看,在稳增长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的调整仍有较大可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继续稳健宽松,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与此同时,存量房贷利率、存款利率的调整概率也比较高。当前居民部门在“降杠杆”,近期央行已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我们认为,央行或进一步提供有效的政策激励,推动居民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落地。与此同时,如果存量房贷进行降息,存款利率也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但与此同时,随着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人民币汇率也继续市场化波动。央行也可能使用工具箱加强管理,保障汇率稳定,从而给国内货币政策留下空间。不过整体来说,汇率还是会沿着市场化的方向波动。 3 提振实体信心,期待更多政策 货币稳健宽松,更多“逆周期”政策值得期待。实际上,今年以来实体的融资成本已在不断创新低。根据央行数据,3月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已经降至3.95%,再加上6月的降息,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但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提振实体信心、让居民和企业敢于消费、敢于投资,也很重要。 因此,我们预计,在稳健宽松货币政策稳定融资需求的同时,更多积极的政策值得期待。例如,财政积极支持基建投资,大中型城市房地产政策的优化调整,地方债务化解方案的出台,都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五一”消费: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国企改革重点:有何变化?——国企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到底怎么样?(海通宏观 梁中华) 印尼经济: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四(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房地产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出口的结构:还有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经济复苏如何?海外风险多大?——2023年二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后地产时代:存钱,还是买股票?——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三(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翻开财政账本:今年怎么看?(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消除了吗?——对海外中小银行风险的定量测算(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长周期房地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元再起:原因?走向?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印尼经济:消费和大宗如何驱动?——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三(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扩大内需:哪些具体政策?(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罗斯经济: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利率的倒挂——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中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多少?——2023年通胀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消费的“疤痕”:修复多少?——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二(海通总量 李林芷、梁中华) 兔年春节:错峰“返乡”,集中“返城”(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一(海通总量 荀玉根、梁中华、侯欢)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2023:货币与通胀,能否“和解”?(海通宏观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