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策略】7月极简复盘:十张图看关键变化&核心逻辑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天风策略】7月极简复盘:十张图看关键变化&核心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7月复盘要点包括: 1)7月大类资产表现:稳增长政策预期驱动下,前期表现不佳的顺周期资产全面反弹。权益资产中,港股顺周期/互联网、沪深300,以及券商、地产、白酒等总量相关板块领涨。 2)经济基本面:6月投资分项同比较5月已有改善;社融和信贷放量,中长期贷款余额基本持平;通胀数据6月可能见底;海外经济体制造业走弱对我国出口端影响有所加大(外需冲击)。 3)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7月消费、地产、基建、平台经济/民营经济、资本市场均有利好政策出台。 4)股债收益差位置:截止8月3日已回升至-2X上方但距离仍不远,对市场继续形成支撑;但反弹力度可能还需要面对现实基本面的检验。 5)关于通胀:猪价8月之后基数将逐步下降;与总量经济关联度更高的黑色和化工品种过去两个月反弹较多。但温和复苏+产能利用率低位下,工业品价格弹性可能不会太大。 6)库存周期:下半年在国内需求边际企稳但向上弹性弱的中性假设下,库存周期有望过渡到被动去库存阶段。 7)海外经济数据:海外经济体消费、服务业表现出较好韧性,但制造业仍在走弱,生产端延续去库,对我国出口数据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8)美国加息:接近终点,但利率或在高位停留较久。当前CME利率期货定价来看,首次降息时点可能在明年3月份。 9)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通信、电子、汽车、家电增仓幅度靠前;食品、银行、交运、石油减仓幅度靠前。 10)成长板块:基于预期的赛道投资可以更多关注短期指标。6月末大跌以来,当前TMT主要赛道成交额占比降至近一年50%以下分位,其中半导体处于两年最低水平。 7月核心观点: 1)宏观大环境仍是“中美共振去库下的弱复苏”,国内短周期仍在磨底阶段,同时海外需求周期(尤其是制造业)回落,对应指数层面可能更多是基于预期交易的震荡。300非金融股债收益差在-2X标准差下方运行一个月,随后市场在7月末的政策面刺激下反弹,但仍距-2X标准差不远。因此当前指数层面以及总量强相关板块(白酒、券商、上中游周期、港股互联网等)仍有支撑,下方空间有限,但趋势性的机会可能还需等到实质性政策落地、经济复苏路径更为清晰之后。 2)类似13年、19年,虽然指数层面表现一般,但如果有独立的产业周期驱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仍然不错。短期来看,今年产业端驱动最显著的AI主题,在负面冲击(减持)和交易拥挤度消化之后有望企稳。不过在纯粹的主题交易后,后面AI内部可能面临分化和收缩,需要筛选财报业绩能够看到比较明显改善趋势、或者AI赋能可以对应到确定的订单需求的方向。中期维度,可重点关注今明年具备戴维斯双击逻辑的赛道,一是半导体周期(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触底叠加国产替代逻辑),二是新能源车(走出降价博弈格局叠加智能汽车的创新驱动)。 01 7月大类资产表现:顺周期资产触底反弹 7月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和稳增长政策预期驱动下,前期表现不佳的顺周期资产全面反弹。权益资产中,港股顺周期/互联网、沪深300,以及券商、地产、白酒等总量相关板块领涨;南华工业品指数连续两个月月线收涨;债市涨势放缓,月内波动;多家银行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在岸人民币跌破7.25后反弹。 02 半年经济数据:短周期磨底,拐点渐进 单月数据来看,6月投资分项同比较5月已有改善;社融和信贷放量,中长期贷款余额基本持平;通胀数据6月可能见底;海外经济体制造业走弱对我国出口端影响有所加大(外需冲击)。 03 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 不完全梳理,7月各领域稳增长主要政策至少包括: 1)消费: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汽车等领域促消费方案; 2)地产:政治局会议未提“房住不炒”;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方案出台;将指导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房地产“金融16条”部分政策延期。 3)基建:2023年新增专项债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 4)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总理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同天发改委公布一批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5)资本市场:政治局会议提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募降费方案正式出台;证监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研究中。 04 股债收益差位置:反弹至今仍在-2X标准差附近 股债收益差7月基本在-2X标准差下方运行,7月末上涨后,截止8月3日已回升至-2X上方但距离仍不远。政策预期改善的情况下,-2X对市场支撑仍有效,但反弹力度可能还需要面对现实基本面的检验。 05 关于通胀:工业品价格和产能利用率均在低位 南华商品指数5月末见底反弹。猪价依然是当前CPI的主要拖累,但8月后基数会较明显下行。工业品中,与总量经济关联度更高的黑色和化工品种反弹明显。7月末仍有一半以上工业品价格较去年同比为负,但同比和环比读数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与此同时,工业品产能利用率降至16年以来低位,如果没有强行政约束,多数品种在利润回暖的情况下有增加供给的动力。参考19年,如果需求端只是弱修复,那么工业品价格弹性可能也不会太强。 06 库存周期:主动去库阶段接近尾声 下半年在国内需求边际企稳但向上弹性弱的中性假设下,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大概率已过去,库存周期有望过渡到被动去库存阶段,类似12年底-13年中以及19年上半年的情形。 库存周期见底左侧的“被动去库”阶段,两类板块比较突出:一类是总量经济相关且盈利水平较强的板块,比如白酒、白电、建材、汽车等,偏消费属性,体现的是估值修复;另一类是科技,比如电子、计算机,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修复。 库存周期见底右侧的“主动补库”阶段,盈利弹性加强,贝塔因素主导,市场普涨。但库存出清(库存消化至较低水平)是总量贝塔行情的必要条件,若想要有持续可观的行情,还需新的增长引擎来驱动经济全面复苏、ROE趋势性上行。 07 海外经济数据:强韧性,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分化 海外经济体消费、服务业表现出较好韧性,但制造业仍在走弱,生产端延续去库,对我国出口数据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08 美国加息接近终点,但利率或在高位停留较久 7月26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5.25%-5.50%,自2022年3月以来已加息11次,幅度共计525bp。本次会议上,美联储不再将衰退作为基准假设;叠加Q2经济数据超预期,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将Q3实际GDP增速上修至3.9%,这也意味着后续降息的必要性下降,利率在高位停留较久的预期也得到强化。另外,从当前CME利率期货定价来看,首次降息时点可能在明年3月份。 从过往几轮加息周期来看,美联储末次加息到首次降息,间隔时间在半年左右。期间的指数表现不一,但若以95年和19年美联储引导经济软着陆来看,权益市场表现不差。 09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出炉 截止Q2,公募有定价权且超配比例处于历史低位的各行业中,医药板块仓位自去年底触底后小幅回升,目前仓位仍处于底部;TMT板块本季度仓位表现有所分化,部分直接受益于AI技术革命的领域,如上游基础设施端的通信/电子、下游应用端的传媒等,仓位中枢仍在上移,计算机板块仓位则有小幅回落;电力设备板块Q2仓位基本持平;智能驾驶催化剂的推动下,汽车板块(零部件)本季度有明显加仓迹象。 10 基于预期的赛道投资可以更多关注短期指标 6月末大跌之后,当前TMT主要赛道成交额占比降至近一年50%以下分位,其中半导体处于两年最低水平;汽车在6月大涨之后拥挤度提升幅度较大;新能源交易拥挤度处于近两年低位。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政策支持不及预期,中美贸易与科技领域摩擦加剧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7月极简复盘:十张图看关键变化&核心逻辑》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4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许向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赵 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吴黎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 余可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特别提示: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天风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刘晨明 所长助理、策略首席。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9年从业经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先后就职于华泰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财经》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19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0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奖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上证报最佳投资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工学学士;先后任职于广证恒生、中银国际和天风证券从事行业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财务分析、行业比较等。 许向真 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学士,主要负责国内外政策跟踪、流动性和专题研究。 赵阳 伯明翰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学与行政管理双学士,先后任职于首创证券、天风证券从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负责专题研究、行业配置及科创板研究。 吴黎艳 武汉大学会计硕士,会计学学士。2018年7月加入天风策略团队。主要覆盖流动性、机构持仓分析、专题研究等。 余可骋 澳洲国立大学金融硕士,澳门大学会计学学士,曾从事地产行业研究。目前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和行业比较。 逸昕 澳洲国立大学统计硕士,曾从事宏观与金融工程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策略专题。 陈振威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兼具内外资策略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行业比较与资产配置。 附:天风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摘要 7月复盘要点包括: 1)7月大类资产表现:稳增长政策预期驱动下,前期表现不佳的顺周期资产全面反弹。权益资产中,港股顺周期/互联网、沪深300,以及券商、地产、白酒等总量相关板块领涨。 2)经济基本面:6月投资分项同比较5月已有改善;社融和信贷放量,中长期贷款余额基本持平;通胀数据6月可能见底;海外经济体制造业走弱对我国出口端影响有所加大(外需冲击)。 3)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7月消费、地产、基建、平台经济/民营经济、资本市场均有利好政策出台。 4)股债收益差位置:截止8月3日已回升至-2X上方但距离仍不远,对市场继续形成支撑;但反弹力度可能还需要面对现实基本面的检验。 5)关于通胀:猪价8月之后基数将逐步下降;与总量经济关联度更高的黑色和化工品种过去两个月反弹较多。但温和复苏+产能利用率低位下,工业品价格弹性可能不会太大。 6)库存周期:下半年在国内需求边际企稳但向上弹性弱的中性假设下,库存周期有望过渡到被动去库存阶段。 7)海外经济数据:海外经济体消费、服务业表现出较好韧性,但制造业仍在走弱,生产端延续去库,对我国出口数据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8)美国加息:接近终点,但利率或在高位停留较久。当前CME利率期货定价来看,首次降息时点可能在明年3月份。 9)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通信、电子、汽车、家电增仓幅度靠前;食品、银行、交运、石油减仓幅度靠前。 10)成长板块:基于预期的赛道投资可以更多关注短期指标。6月末大跌以来,当前TMT主要赛道成交额占比降至近一年50%以下分位,其中半导体处于两年最低水平。 7月核心观点: 1)宏观大环境仍是“中美共振去库下的弱复苏”,国内短周期仍在磨底阶段,同时海外需求周期(尤其是制造业)回落,对应指数层面可能更多是基于预期交易的震荡。300非金融股债收益差在-2X标准差下方运行一个月,随后市场在7月末的政策面刺激下反弹,但仍距-2X标准差不远。因此当前指数层面以及总量强相关板块(白酒、券商、上中游周期、港股互联网等)仍有支撑,下方空间有限,但趋势性的机会可能还需等到实质性政策落地、经济复苏路径更为清晰之后。 2)类似13年、19年,虽然指数层面表现一般,但如果有独立的产业周期驱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仍然不错。短期来看,今年产业端驱动最显著的AI主题,在负面冲击(减持)和交易拥挤度消化之后有望企稳。不过在纯粹的主题交易后,后面AI内部可能面临分化和收缩,需要筛选财报业绩能够看到比较明显改善趋势、或者AI赋能可以对应到确定的订单需求的方向。中期维度,可重点关注今明年具备戴维斯双击逻辑的赛道,一是半导体周期(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触底叠加国产替代逻辑),二是新能源车(走出降价博弈格局叠加智能汽车的创新驱动)。 01 7月大类资产表现:顺周期资产触底反弹 7月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和稳增长政策预期驱动下,前期表现不佳的顺周期资产全面反弹。权益资产中,港股顺周期/互联网、沪深300,以及券商、地产、白酒等总量相关板块领涨;南华工业品指数连续两个月月线收涨;债市涨势放缓,月内波动;多家银行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在岸人民币跌破7.25后反弹。 02 半年经济数据:短周期磨底,拐点渐进 单月数据来看,6月投资分项同比较5月已有改善;社融和信贷放量,中长期贷款余额基本持平;通胀数据6月可能见底;海外经济体制造业走弱对我国出口端影响有所加大(外需冲击)。 03 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 不完全梳理,7月各领域稳增长主要政策至少包括: 1)消费: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汽车等领域促消费方案; 2)地产:政治局会议未提“房住不炒”;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方案出台;将指导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房地产“金融16条”部分政策延期。 3)基建:2023年新增专项债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 4)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总理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同天发改委公布一批平台企业典型投资案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5)资本市场:政治局会议提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募降费方案正式出台;证监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研究中。 04 股债收益差位置:反弹至今仍在-2X标准差附近 股债收益差7月基本在-2X标准差下方运行,7月末上涨后,截止8月3日已回升至-2X上方但距离仍不远。政策预期改善的情况下,-2X对市场支撑仍有效,但反弹力度可能还需要面对现实基本面的检验。 05 关于通胀:工业品价格和产能利用率均在低位 南华商品指数5月末见底反弹。猪价依然是当前CPI的主要拖累,但8月后基数会较明显下行。工业品中,与总量经济关联度更高的黑色和化工品种反弹明显。7月末仍有一半以上工业品价格较去年同比为负,但同比和环比读数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与此同时,工业品产能利用率降至16年以来低位,如果没有强行政约束,多数品种在利润回暖的情况下有增加供给的动力。参考19年,如果需求端只是弱修复,那么工业品价格弹性可能也不会太强。 06 库存周期:主动去库阶段接近尾声 下半年在国内需求边际企稳但向上弹性弱的中性假设下,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大概率已过去,库存周期有望过渡到被动去库存阶段,类似12年底-13年中以及19年上半年的情形。 库存周期见底左侧的“被动去库”阶段,两类板块比较突出:一类是总量经济相关且盈利水平较强的板块,比如白酒、白电、建材、汽车等,偏消费属性,体现的是估值修复;另一类是科技,比如电子、计算机,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修复。 库存周期见底右侧的“主动补库”阶段,盈利弹性加强,贝塔因素主导,市场普涨。但库存出清(库存消化至较低水平)是总量贝塔行情的必要条件,若想要有持续可观的行情,还需新的增长引擎来驱动经济全面复苏、ROE趋势性上行。 07 海外经济数据:强韧性,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分化 海外经济体消费、服务业表现出较好韧性,但制造业仍在走弱,生产端延续去库,对我国出口数据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08 美国加息接近终点,但利率或在高位停留较久 7月26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5.25%-5.50%,自2022年3月以来已加息11次,幅度共计525bp。本次会议上,美联储不再将衰退作为基准假设;叠加Q2经济数据超预期,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将Q3实际GDP增速上修至3.9%,这也意味着后续降息的必要性下降,利率在高位停留较久的预期也得到强化。另外,从当前CME利率期货定价来看,首次降息时点可能在明年3月份。 从过往几轮加息周期来看,美联储末次加息到首次降息,间隔时间在半年左右。期间的指数表现不一,但若以95年和19年美联储引导经济软着陆来看,权益市场表现不差。 09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出炉 截止Q2,公募有定价权且超配比例处于历史低位的各行业中,医药板块仓位自去年底触底后小幅回升,目前仓位仍处于底部;TMT板块本季度仓位表现有所分化,部分直接受益于AI技术革命的领域,如上游基础设施端的通信/电子、下游应用端的传媒等,仓位中枢仍在上移,计算机板块仓位则有小幅回落;电力设备板块Q2仓位基本持平;智能驾驶催化剂的推动下,汽车板块(零部件)本季度有明显加仓迹象。 10 基于预期的赛道投资可以更多关注短期指标 6月末大跌之后,当前TMT主要赛道成交额占比降至近一年50%以下分位,其中半导体处于两年最低水平;汽车在6月大涨之后拥挤度提升幅度较大;新能源交易拥挤度处于近两年低位。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政策支持不及预期,中美贸易与科技领域摩擦加剧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7月极简复盘:十张图看关键变化&核心逻辑》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4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许向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赵 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吴黎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 余可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特别提示: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天风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刘晨明 所长助理、策略首席。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9年从业经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先后就职于华泰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财经》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19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0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奖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上证报最佳投资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工学学士;先后任职于广证恒生、中银国际和天风证券从事行业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财务分析、行业比较等。 许向真 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学士,主要负责国内外政策跟踪、流动性和专题研究。 赵阳 伯明翰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学与行政管理双学士,先后任职于首创证券、天风证券从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负责专题研究、行业配置及科创板研究。 吴黎艳 武汉大学会计硕士,会计学学士。2018年7月加入天风策略团队。主要覆盖流动性、机构持仓分析、专题研究等。 余可骋 澳洲国立大学金融硕士,澳门大学会计学学士,曾从事地产行业研究。目前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和行业比较。 逸昕 澳洲国立大学统计硕士,曾从事宏观与金融工程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策略专题。 陈振威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兼具内外资策略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行业比较与资产配置。 附:天风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