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600970.SH) 深度报告:国际水泥工程龙头,三业并举焕新机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与公司 中材国际(600970.SH) 深度报告:国际水泥工程龙头,三业并举焕新机 全球水泥工程龙头,资历深厚,经营稳健。公司主营水泥工程服务、装备制造、水泥产线及矿山运维服务,定位全球最大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全球市占率连续15年第一。公司于2001年成立,2005年上市,控股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近五年平均ROE约15%,毛利率约17%,净利率约6%,在手订单956.9亿元。 水泥行业存量时代到来,技改需求主导。我国水泥行业始于1949年,产量由66万吨发展到2014年24.9亿吨,生产工艺由湿法回转窑到新型干法,不断成熟。2014年至今,水泥产量不增反降,产能利用率不足60%,已进入产能过剩的存量时代。但水泥工程需求仍在,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减能置换需求,二是存量产线的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需求。于境内,我国既是水泥生产大国,也是碳排放大国,水泥行业减排压力较大,当前在运行水泥产线1600条,10年以上1400条,改造空间大。于境外,在运行水泥产线2400条,非新型700条,20年以上1000条。 公司三业并举,积极转型装备制造和运维综合服务商。1)工程服务:作为公司主业,2021年同控合并以水泥工程承包为主业的南京凯盛、北京凯盛,进一步夯实地基。2)装备制造:抢抓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机遇,强化高端装备驱动发展,当前已实现合肥院100%股权和博宇机电51%股权收购。3)运维服务:公司水泥产线及矿山运维同步发展,2022年完成智慧工业100%股权收购,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坚定国际发展道路,深耕“一带一路”国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公司在沿线国家开拓深耕。截至2022年底,公司业务涉及75个“一带一路”国家,合同金额近3000亿元,承接水泥生产线281条,年产能近5亿吨。2022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收166.4亿元(+25.3%),占总营收比例43%。2023年上半年,境外新签合同额215.6亿元(+205%)。 估值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商,境内博弈水泥存量技改需求,积极转型装备制造和运维综合服务商,境外扩大品牌影响力,深耕“一带一路”国家。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22.7/25.6/26.3亿元,每股收益1.00/1.13/1.1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77/12.19/11.87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估值16-17.57元,较当前股价有16.19%-27.59%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水泥行业风险;国际投资经营风险;汇率风险;盈利预测与估值风险等。 证券分析师:任鹤(S0980520040006); 联系人:朱家琪、卢思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行业与公司 中材国际(600970.SH) 深度报告:国际水泥工程龙头,三业并举焕新机 全球水泥工程龙头,资历深厚,经营稳健。公司主营水泥工程服务、装备制造、水泥产线及矿山运维服务,定位全球最大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全球市占率连续15年第一。公司于2001年成立,2005年上市,控股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近五年平均ROE约15%,毛利率约17%,净利率约6%,在手订单956.9亿元。 水泥行业存量时代到来,技改需求主导。我国水泥行业始于1949年,产量由66万吨发展到2014年24.9亿吨,生产工艺由湿法回转窑到新型干法,不断成熟。2014年至今,水泥产量不增反降,产能利用率不足60%,已进入产能过剩的存量时代。但水泥工程需求仍在,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减能置换需求,二是存量产线的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需求。于境内,我国既是水泥生产大国,也是碳排放大国,水泥行业减排压力较大,当前在运行水泥产线1600条,10年以上1400条,改造空间大。于境外,在运行水泥产线2400条,非新型700条,20年以上1000条。 公司三业并举,积极转型装备制造和运维综合服务商。1)工程服务:作为公司主业,2021年同控合并以水泥工程承包为主业的南京凯盛、北京凯盛,进一步夯实地基。2)装备制造:抢抓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机遇,强化高端装备驱动发展,当前已实现合肥院100%股权和博宇机电51%股权收购。3)运维服务:公司水泥产线及矿山运维同步发展,2022年完成智慧工业100%股权收购,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坚定国际发展道路,深耕“一带一路”国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公司在沿线国家开拓深耕。截至2022年底,公司业务涉及75个“一带一路”国家,合同金额近3000亿元,承接水泥生产线281条,年产能近5亿吨。2022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收166.4亿元(+25.3%),占总营收比例43%。2023年上半年,境外新签合同额215.6亿元(+205%)。 估值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商,境内博弈水泥存量技改需求,积极转型装备制造和运维综合服务商,境外扩大品牌影响力,深耕“一带一路”国家。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22.7/25.6/26.3亿元,每股收益1.00/1.13/1.1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77/12.19/11.87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估值16-17.57元,较当前股价有16.19%-27.59%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水泥行业风险;国际投资经营风险;汇率风险;盈利预测与估值风险等。 证券分析师:任鹤(S0980520040006); 联系人:朱家琪、卢思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