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804】【固收】【行业】机床、房地产、环保、汽车【个股】宇通客车、贵州茅台、和黄医药、隆基绿能

【东吴晨报0804】【固收】【行业】机床、房地产、环保、汽车【个股】宇通客车、贵州茅台、和黄医药、隆基绿能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8-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04】【固收】【行业】机床、房地产、环保、汽车【个股】宇通客车、贵州茅台、和黄医药、隆基绿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铭利转债: 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 事件 铭利转债(123215.SZ)于2023年8月3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1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当前债底估值为85.82元,YTM为3.61%。铭利转债存续期为6年,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资信评级为AA-/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30%、0.50%、1.00%、1.50%、2.00%、3.0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18.00%(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6.34%(2023-08-01)计算,纯债价值为85.82元,纯债对应的YTM为3.61%,债底保护一般。 当前转换平价为92.28元,平价溢价率为8.37%。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2024年02月09日至2029年08月02日。初始转股价37.82元/股,正股铭利达8月1日的收盘价为34.90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92.28元,平价溢价率为8.37%。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13.46%。下修条款为“15/30,85%”,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37.82元计算,转债发行10.00亿元对总股本稀释率为6.20%,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13.46%,对股本有一定的摊薄压力。 观点 我们预计铭利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09.20~121.66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026%。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铭利转债的债底保护性一般,评级和规模吸引力一般,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5%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09.20~121.66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026%,建议积极申购。 铭利达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大健康、安防、新型行业等核心精密零部件成型加工。公司是模具设计与制造、压铸生产、塑胶射出、精密机加工、铝型材加工、冲压钣金、表面处理等结构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提供者。 2018年以来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35.96%。自2018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V型”波动,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35.96%。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9亿元,同比增加75.16%。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也稳步增长,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62.07%。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加171.93%。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精密压铸结构件、精密注塑结构件、型材冲压结构件,产品结构年际变化较小,各项占比基本稳定。 公司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维稳,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下降。2018-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20%、7.05%、11.25%、8.06%和12.52%,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6.49%、23.41%、21.48%、19.13%和21.72%。 风险提示:申购至上市阶段正股波动风险,上市时点不确定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违约风险,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风险。 (分析师 李勇、陈伯铭) 行业 机床: 政策风起 看好自主可控背景下机床产业链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 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主机、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下称加计抵减政策)。我们认为该税收优惠政策将有效改善工业母机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加财务稳健度、并提升未来研发投入&再投资能力。 “先进产品”标准要求下,高研发投入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通知中明确先进工业母机产品标准,例如金属切削机床定位精度需≤10微米/米,并安装数控系统。此外,适用此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需满足三个条件: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15%、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工业母机分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60%且企业收入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我们认为该政策导向明确,将加速推进工业母机产业高端化,鼓励优质企业持续创新攻关。 自主可控背景下政策不断出台,催化工业母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国内自主可控意识逐步增强;而机床作为制造业自主可控最紧迫的一环,扶持政策频繁出台。2022年9月首批两只中证机床ETF迅速获证监会批复,2022年10月二十大再次提出要实现制造强国,并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此次出台针对工业母机的专项税收减免政策,再次凸显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认为政策和资金双重加持下,国产机床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 1)机床整机环节:重点推荐【海天精工】技术积累深厚的老牌民企,龙门机优势明显;【纽威数控】产品线最为齐全的综合机床龙头;【科德数控】国内稀缺的五轴机床龙头;【国盛智科】小而美的民营机床龙头;【创世纪】3C钻攻机龙头,切入通用赛道快速发展;建议关注【豪迈科技】【浙海德曼】【沈阳机床】【日发精机】【亚威股份】等。 2)机床零部件环节:重点推荐【华中数控】国产数控系统龙头,产品逐步高端化;【秦川机床】老牌滚动功能部件龙头,已实现丝杠导轨规模化销售;【恒立液压】国产液压传动龙头,布局丝杠导轨扩大传动领域覆盖面;【绿的谐波】国产谐波龙头,切入机床转台打开第二曲线。建议关注【贝斯特(滚珠丝杠)】【奥普光电(编码器)】【昊志机电(主轴)】等。 风险提示: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国内需求改善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罗悦) 房地产: 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 物业行业重回现金流逻辑 投资要点 物业行业重大边际变化,将迎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今年以来,由于房地产行业并未出现企稳的迹象,叠加不甚理想的2022年年报业绩,物业行业的走势并不理想。截止至今年8月2日,恒生港股通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HSPSM)年初至今跌幅为-25.2%,仅有如滨江服务、中海物业、招商积余等个别公司年初至今获得正收益。个中原因我们在今年1月12日发布的报告《阴霾渐散曙光已现,聚焦内生回归本源》有过详细阐述。压制物业公司股价的三大核心因素为:1)对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担忧带来对估值的压制;2)业绩上同时受到关联业务下滑和疫情在成本端的共同影响;3)部分公司前期收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及无形资产摊销拖累业绩。在当下时点,上述几条中已有部分因素开始发生变化。 房地产政策预期扭转,有望助物业板块整体估值修复。继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行业的表述出现重大变化后,住建部和央行也先后表态,适时优化调整政策,帮助房地产行业恢复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此次相关主管部门的一系列表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悲观预期,进而缓解市场对物业行业过于悲观的预期。目前行业大部分公司2023年业绩对应的估值均已回落至15倍以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我们判断,房地产行业的预期扭转也有望为物业公司带来估值修复,但公司间的修复程度将出现明显分化。 疫情影响褪去,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带来业绩的逐步恢复。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对物业公司的影响基本褪去,成本端的压力较去年同比有所缓解。我们认为,今年物业公司防疫相关成本的下降将对冲关联业务利润率的下滑,其整体利润率有望环比企稳,受前期收并购项目商誉减值及无形资产摊销影响较小的公司,其利润率有望环比获得修复。这一趋势将从今年中报业绩开始逐渐兑现,市场对物业公司利润率持续下滑的担心是过于悲观的。 行业重回现金流逻辑,业务模式仍具优势。基础物业服务仍然是行业的压舱石业务,轻资产、良好的现金流是物业公司能够获得较高估值的核心原因。2022年起,行业地产关联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滑,基础物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由此会带来应收款的下降及经营性现金流的好转。此外,由于2022年12月的特殊情况,部分原2022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入滞后到了2023年,因此物业公司今年中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将有望略好于往年同期。从中长期维度来看,行业估值将出现分化,而现金流情况较好的公司将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 投资建议:随着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预期扭转叠加成本端压力的缓解,物业行业将面临估值与业绩双重修复的机会,央国企的业绩将获得更快的修复,而优质民企的估值则具备更强的弹性,我们推荐: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越秀服务、绿城服务、雅生活服务、新城悦服务,建议关注中海物业、滨江服务。 风险提示:大股东/关联方交付项目持续下降,地产销售复苏不及预期,社会总需求恢复缓慢。 (分析师 房诚琦、肖畅、白学松) 环保: 二十国集团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召开 投资要点 重点推荐:蓝天燃气,新奥股份,洪城环境,景津装备,美埃科技,盛剑环境,仕净科技,高能环境,龙净环保,光大环境,瀚蓝环境,凯美特气,华特气体,国林科技,金科环境,三联虹普,赛恩斯,天壕能源,英科再生,九丰能源,宇通重工。 建议关注:重庆水务,兴蓉环境,鹏鹞环保,三峰环境,再升科技,卓越新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委托研究征集公告,聚焦七大方向。7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委托研究征集公告,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8月11日。研究题目及要点:1)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路径研究,2)碳预算管理制度研究,3)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分类识别及支持政策研究,4)产品能耗标准与碳排放标准协同模式研究,5)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研究,6)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研究,7)碳减排市场化机制研究。 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召开,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1)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2)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扎实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取得实效。3)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工程项目落地。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无废”文化氛围。 环保3.0时代!模式改善+优质技术,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行业经历粗放1.0时代(资金+政策驱动)、2.0时代(杠杆驱动),进入高质量发展3.0时代(真实现金流+优质技术驱动),估值体系重塑!1、优质资产价值重估: 环保需求刚性稳定。进入运营期后资产负债表优化,现金流改善+定价&支付模式理顺。a、水:自由现金流改善提分红,价格改革c端付费接轨海外成熟市场估值存翻倍空间。【洪城环境】稳健增长,承诺2021-2023年分红率50%+,股息率ttm 5.3%,2023 年 PE 9X(估值日 2023/7/28)。b、天然气:气量回暖,顺价机制理顺,估值底部反弹。【蓝天燃气】省输盈利稳定;2022年分红超80%,股息率ttm7.1%(估值日2023/7/28),2022年加权ROE18%。【新奥股份】龙头城燃,2023年PE 9X(估值日2023/7/28),拥有低价海气长协。2、高质量发展中的环保独角兽: 各产业高质量发展,配套环保需求进阶,产品壁垒铸就龙头地位和持续增长!a、压滤机:【景津装备】沙漠之花。显著护城河压滤机龙头。设备一体化+出海贡献新增长,2023年PE17X,PEG0.6(估值日2023/7/28),2022年加权ROE23%,现金流优。b、半导体治理:刚需高壁垒,国产化率提升+突破高端制程。【美埃科技】洁净室过滤器,高端制程突破+耗材占比提升。【盛剑环境】废气在线处理,2021年国产化率10%+。3、双碳加速推进:CCER重启在即,新政强化供给约束,长期碳市场向非电扩容。【仕净科技】最经济的水泥碳减排;【高能环境】再生资源;【龙净环保】紫金绿电+储能;【瑞晨环保】节能设备。 最新研究:蓝天燃气深度:河南“管道+城燃”龙头,高分红具安全边际。龙净环保深度:矿山绿电、全产业链储能,紫金优势凸显。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延续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要求,新增强化双碳部署。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 汽车: 新势力跟踪之7月销量点评 10家新势力合计交付环比+7% 多家车企交付创新高! 投资要点 7月新势力车企整体交付量环比+6.36%。10家新能源乘用车重点车企7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合计42.7万辆(问界6月销量尚未公布,暂以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代替),同环比分别+65.44%/+6.75%。其中比亚迪/埃安/理想/蔚来/深蓝/零跑/极氪本月交付均创历史新高!多款重点新车型订单/交付节奏超预期,新能源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一线新势力车企:1)理想:7月理想共交付新车34,134辆,同环比分别+227.5%/+4.8%,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173,251辆。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7月31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37家零售中心,覆盖128个城市,单店效能103辆/家,环比-0.6%。2)小鹏:7月小鹏共交付11,008辆,同环比分别-4.5%/+27.7%。新车方面,小鹏G6已在全国110座城市启动规模交付,累计交付3900台。3)蔚来:蔚来7月共交付新车20,462辆,同环比分别+103.6%/+91.1%,2023年累计交付新车75,023台。新车方面,7月全新ES6交付超10,000台,实现首次单车型月交付破万。 其他新势力车企:交付量环比均提升。1)哪吒汽车:7月交付10,039辆,同环比分别-28.48%/-17.25%。2024款哪吒S换新上市,销售区间为15.98万元至26.98万元。2)零跑汽车:7月实际交付14,335辆,同环比分别+19.02%/+8.52%,并于7月31日发布中央集成式电子电器架构。同时对C01/C11多款车型下调指导价,最高下调2万。3)广汽埃安:7月终端销量45,025辆,同环比分别+79.86%/+0.03%,连续五个月销量超4万。新车方面,2024款AION Y Younger星耀版于7月12日上市,售价12.68万元。4)吉利极氪:极氪7月交付12,039辆,同环比分别为+140.68%/+13.36%,累计交付超13万辆。5)问界:7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交付4240辆,同环比-41.34%/-25.19%。 投资建议:聚焦且坚定拥抱汽车【AI智能化+出海】两条主线!3月我们明确提出:2023是汽车切换之年,破旧立新;6月我们明确聚焦:AI智能化+出海两条主线。站在汽车全覆盖比较视角下,我们认为今年汽车行情值得重视的点:电动化逻辑的权重在降低,Q1行情提升了出海逻辑的权重,Q2至今的行情正提升了智能化逻辑的权重。主线一【拥抱AI+汽车智能化】:战略看多H+A股整车板块!优选智能化先发优势者(特斯拉+小鹏汽车+华为合作伙伴(赛力斯+江淮等)),智能化加速跟进(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等)。零部件优选智能化核心产业链:域控制器(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冗余执行(耐世特+伯特利+拓普集团)+软件算法/检测(中国汽研等)等。电动化零部件核心看大客户绑定:T链(拓普集团+旭升集团+新泉股份+爱柯迪+岱美股份等),一体化/车灯/座椅(文灿股份+星宇股份+继峰股份)。主线二【拥抱汽车出海大时代】:优选技术输出的客车板块(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其次高性价比的重卡板块(中集车辆+中国重汽)+两轮车(雅迪控股/爱玛科技/春风动力)。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L3-L4智能化技术创新低于预期,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分析师 黄细里、杨惠冰) 个股 宇通客车(600066) 2023年上半年业绩快报点评 国内国外共振,Q2业绩量利齐升!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公司公布2023年中报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H1收入111.1亿元,同环比+34.6%/-17.92%;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扭亏,环比-43%;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扭亏,环比-46%。2023Q2公司营业收入为75.4亿元,同环比+59.3%/+110.8%;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环比+594%/+1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扭亏,环比+49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Q2销量同环比高增,单车净利持续提升。2023年Q2公司客车总销量10695辆,同环比+62%/+141%,其中大中轻客销量为5593/3898/1204辆,同比分别+143%/+45%/-28%,环比分别+166%/+186%/+23%,大中客占比为89%,同环比分别+13pct/+11pct。受益于公司产销结构优化(大中客占比提升)及高毛利出口销量提升,2023年Q2公司单车净利为3.27万元,同环比+330%/+20%。 国内+出口需求共振,大中客龙头率先受益。根据交强险数据,2023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大中客销量7933辆,同比+18%,其中国内公交车销量746辆,同比-64%,国内座位客车销量6417辆,同比+78%,受2022年底补贴退坡透支及公交车招标节奏影响公交车需求较疲软,疫情后旅游市场需求激增驱动国内座位客车销量同比高增。2023年出口大中客(公司披露销量-交强险销量)销量6537辆,同比+37%,海外市场高需求延续公司作为大中客龙头率先受益。 汇兑收益叠加政府补助增厚归母净利润。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处于贬值通道,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多,预测公司将获得部分汇兑收益,叠加递延的政府补助费用,2023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产生1.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其中Q2发生0.66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宇通客车是汽车行业【中特估&一带一路】的典范,将率先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龙头。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251/294/345亿元,同比+15%/+17%/+18%,归母净利润为13.9/20.1/27.5亿元,同比+84%/+44%/+37%,对应EPS为0.6/0.9/1.2元,对应PE为24/17/1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贵州茅台(600519) 2023年中报点评 Q2增长双超20%,韧性凸显 投资要点 事件: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709.87亿元,同比+19.42%;实现归母净利润359.80亿元,同比+20.76%;23Q2实现营业总收入316.08亿元,同比+20.38%;实现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21.01%,略超此前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茅台酒维持双位数增长,直销占比持续提升。23Q2茅台酒收入256亿元左右,同比+21%,1)i茅台Q2公司销售44.35亿元(不含税),同比+0.43%,表现符合预期。2)24节气自3月起投放(巽风年初上线以来,截至612用户数370w,累计贡献21亿营收)以及经销商Q2加大精品等非标的投放,贡献主要增长;3)Q2直销收入136.13亿元,同比+35.29%,占营收比重为44%,同比提升4pct。系列酒Q2实现50.6亿元,同比+21.3%,上半年销售超过100亿,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年200亿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73.34亿元,环比23Q1减少9.96亿元,销售收现333.09亿元,同比+12%。 税金率正常,净利率小幅提升。单Q2归母净利率48.04%,同比+0.25pct。其中毛利率90.80%,同比-0.98pct,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3.26%/5.91%,同比-0.46pct/+0.04pct,销售费率有所下降,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毛利率的下降或与Q2品鉴较多有关系。税金及附加率 16.26%,同比-0.4pct,表现正常。 加快基础建设,长期稳健经营可期。23H1茅台酒基酒产量 4.46 万吨,同比+5%,系列酒基酒产量 2.40 万吨,同比+41%,公司加快推进茅台酒“十四五”技改、3 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习水同民坝一期等项目建设,不断做足酒产业发展支撑。长期看茅台规划稳健,推动公司量价齐升的多种排列组合未变,强品牌力是最好背书,公司全年目标即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完成无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长期看茅台规划稳健,我们维持 2023-25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744.74/867.44/1001.82 亿元,同比增长19%/16%/15%,当前对应 23-25 年 PE 为32、27、2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动销复苏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分析师 汤军、王颖洁) 和黄医药(00013.HK) 2023年中报点评 收入符合预期,呋喹替尼出海在即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H1总收入为5.33亿美元(同比+173%),肿瘤/免疫综合收入为3.59亿美元(同比+294%)。收入增长较快源于武田首付款确认了2.59亿美金以及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至1.01亿美金:2023H1呋喹替尼销售额为0.56亿美元(同比+20%,符合预期),索凡替尼销售额为0.23亿美元(同比+79%, 符合预期),赛沃替尼销售额为0.22亿美元(同比+2%,低于预期,主要系医保3月执行,一季度销售不好,二季度同比增速87%)。研发服务收入0.2亿美元,其他业务收入1.74亿美元。在手现金及等价物8.56亿美金(包括武田的部分首付款)。预计能完成2023年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指引的4.5-5.5亿美元,预计2025年实现自给自足。 呋喹替尼出海在即,多个适应症有望开启第2增长曲线。呋喹替尼针对3L CRC的上市申请获得美国FDA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已于6月获得EMA的上市申请受理,预计2023年Q4完成日本的上市申请。呋喹替尼联合化疗针对2L 胃癌的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有望2024Q1国内上市;联用信迪利单抗今年7月国内完成了针对2L子宫内膜癌的II期注册临床的患者入组并获得了突破性疗法,预计2024H1递交上市;联用信迪利单抗针对2L肾透明细胞癌的国内II/III期临床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患者入组。 赛沃替尼医保放量元年,全球开发脚步有序迈进。针对MET14跳变NSCLC已于2021年附条件获批,针对1L和后线IIIb期确证性试验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患者招募;国内2L治疗MET扩增的EGFR TKI难治性NSCLC(SACHI研究)预计2024年年中完成患者招募;MET扩增的胃癌2L治疗的国内注册II期临床今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血液瘤产品进度顺利,2025年有望贡献收入:索乐匹尼布(Syk)针对2L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国内II期完成患者招募,2023年年底公布针对2L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国内III期临床顶线数据。安迪利塞(PI3Kδ)23年年底公布3L FL的中国II期注册临床顶线结果。他泽司他(EZH2)2023H2完成3L FL中国桥接临床的患者招募,争取国内附条件获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测7.99/8.28亿美元,预计2025年总收入为9.92亿美元。公司催化剂不断兑现,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确定性较高,当前市值有较大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注册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商业化不及预期。 (分析师 朱国广) 宇通客车(600066) 7月产销同比继续向好,重点推荐!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宇通客车2023年7月销量为3675辆,同环比分别+80%/-22%;产量为3778辆,同环比分别+87%/-8%。 大中客占比同比高增。分车辆长度看,2023年7月大中轻客销量为2084/1188/403辆,同比分别+240%/+49%/-17%,环比分别-4%/-18%/+10%。大中客销量占比89%,同环比+20pct/+0pct。 公司整体加库。2023年7月公司整体加库103辆,大中轻客库存变化为-55/+98/+60辆,2023年累计加库733辆。 一带一路出口加速,交付国内公交大单。独联体是我国客车出口的重点增长地区,7月4日公司50辆客车交付哈萨克斯坦,其中包括20辆18米纯电动客车,客车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持续加速。2023年下半年全国公交车招标呈现复苏态势,公司向临沂交付300辆新能源公交大单,国内公交景气度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宇通客车是汽车行业【中特估&一带一路】的典范,将率先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龙头。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251/294/345亿元,同比+15%/+17%/+18%,归母净利润为13.9/20.1/27.5亿元,同比+84%/+44%/+37%,对应EPS为0.6/0.9/1.2元,对应PE为24/17/1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隆基绿能(601012) 2023年中报业绩快报点评 硅片盈利修复,组件盈利高增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快报,2023H1实现营业收入646.6亿元,同增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1.8亿元,同增4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90.6亿元,同增41%。2023Q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5.4亿元,同增45%,环增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54.7亿元,同增46%,环增52%,业绩超市场预期。 硅片盈利修复,组件盈利高增。2023Q2公司硅片出货约28GW,同增33%,环增18%,其中外销约12.6GW,同增49%,环增20%;我们测算单瓦净利约1毛,环比提升5分,硅片盈利大幅修复。2023Q2电池组件出货约17GW,同增171%,环增38%,我们测算单瓦净利约2毛6,环增约8分,受益于:1)2023Q2质保金计提方式调整,销售费用下降;2)2023Q2人民币贬值享汇兑收益。展望2023Q3,硅料价格见底企稳刺激下游需求逐步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3Q3硅片出货30-32GW,组件出货18-20GW,持续高增! 产能持续扩张,新技术双轮驱动。公司HPBC已布局西咸29GW+泰州4GW产能,针对高端分布式市场,享受盈利溢价;经过2023Q1技术磨合,目前产能爬坡加快,近三个月排产呈快速增加趋势。鄂尔多斯30GW TOPCon针对地面电站市场,已于2023年5月底设备进场,我们预计2023Q3开始投产,到2023年底超20GW产能。同时,公司在西咸投建年产100GW切片及50GW电池项目,我们预计将于2024Q3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我们预计2023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达190GW-110GW-130GW,产能持续扩张,规模优势将持续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硅片组件出货高增,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我们维持2023-2025年净利润185/228/276亿元,同增25%/23%/21%。基于公司为硅片龙头,一体化布局效果显著,我们给予2023年1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3.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曾朵红、陈瑶)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