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宏观:7月PMI点评】供需均现“弱修复”

【中银宏观:7月PMI点评】供需均现“弱修复”

作者:微信公众号【朱启兵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3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7月PMI点评】供需均现“弱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供需均现“弱修复”。出厂价格的上涨动力来自成本端,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7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回落。 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3%,较6月继续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着眼各细分项,7月新订单指数49.5 %,较6月回升0.9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较上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至46.3%;生产指数实现50.2%,较6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48.2%,较6月回升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1 %,较6月继续下滑0.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较6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5.1%,较6月回升1.7个百分点。 生产继续“弱修复”。从供给端看,7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内微幅回落,制造业企业生产意愿继续“弱修复”。一方面,7月制造业企业采购意愿回升,7月采购、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49.5%和48.2%,较6月分别回升0.6和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7月从业人员指数较6月继续下探,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待进一步修复。 内需指标延续弱势复苏。7月新订单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下。弱外需仍在影响总需求表现,当月新出口订单继续回落;7月新订单指数的回升动力,仍主要来自内需。 当前库存回升并非“补库”。从产成品库存的观测指标看,7月制造业出厂价格实现48.6%,较6月回升4.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但当前库存回升并非“补库”,我们继续维持此前判断,即“去库正在由主动向被动切换,但切换动能仍不足”。 首先,出厂价格的上涨动力来自成本端。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升7.4%和4.7%,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成本端是制造业企业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其次,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7月,尽管内需指标较6月继续回升,但部分行业需求回落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善。具体行业方面,7月黑色、化学原料及石油炼焦行业的出厂价格均有提升,较6月分别改善17.1、17.1及3.5个百分点;但以上行业新订单指数仍在持续回落过程中,较6则分别下降1.7、0.6及14.0个百分点。上游周期行业对地产、基建投资反应敏感,其新订单指数回落印证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静待政策收效。 7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回落,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7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1.5%,较6月继续下行1.7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7月新订单指数为48.1%,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刷新年内最低水平;外部需求也有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7.7%,较上月继续下降1.3个百分点。 供给端表现仍较弱势。7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6.6%,较6月下降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51.4 %,较6月下降0.5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供需均现“弱修复” 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3%,较6月继续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着眼各细分项,7月新订单指数49.5 %,较6月回升0.9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较上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至46.3%;生产指数实现50.2%,较6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维持在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48.2%,较6月回升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1 %,较6月继续下滑0.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较6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5.1%,较6月回升1.7个百分点。 生产继续“弱修复”。从供给端看,7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内微幅回落,制造业企业生产意愿继续“弱修复”。一方面,7月制造业企业采购意愿回升,7月采购、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49.5%和48.2%,较6月分别回升0.6和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7月从业人员指数较6月继续下探,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待进一步修复。 内需指标延续弱势复苏。7月新订单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下。弱外需仍在影响总需求表现,当月新出口订单继续回落;7月新订单指数的回升动力,仍主要来自内需。 当月库存回升并非“补库”。从产成品库存的观测指标看,7月制造业出厂价格实现48.6%,较6月回升4.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但当前库存回升并非“补库”,我们继续维持此前判断,即“去库正在由主动向被动切换,但切换动能仍不足”。 首先,出厂价格的上涨动力来自成本端。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升7.4%和4.7%,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成本端是制造业企业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其次,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7月,尽管内需指标较6月继续回升,但部分行业需求回落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善。具体行业方面,7月黑色、化学原料及石油炼焦行业的出厂价格均有提升,较6月分别改善17.1、17.1及3.5个百分点;但以上行业新订单指数仍在持续回落过程中,较6月分别下降1.7、0.6及14.0个百分点。上游周期行业对地产、基建投资反应敏感,其新订单指数回落印证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静待政策收效。 小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7月大型企业PMI指数50.3%,较6月持平。中型企业PMI指数49.0%,较6月回升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指数47.4%,较6月回升1.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7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51.4%,较6月上升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2.0%,较6月继续回落0.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变动-0.7和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较6月分别回升1.7和1.8个百分点。需求回暖是支撑中、小企业景气度改善的主要动力,大型企业生产活动月内维持在扩张区间,或带动中、小企业新订单指数回升。 7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回落 7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回落,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7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1.5%,较6月继续下行1.7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7月新订单指数为48.1%,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刷新年内最低水平;外部需求也有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7.7%,较上月继续下降1.3个百分点。 供给端表现仍较弱势。7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6.6%,较6月下降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51.4 %,较6月下降0.5个百分点。 建筑业、服务业需求延续收缩。7月建筑业PMI指数51.2%,较6月下行4.5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较6月继续下降,新订单指数下降2.4个百分点至46.3%;此外,建筑业生产活动继续小幅回落;7月从业人员实现45.2%,较6月回落2.0个百分点。 7月服务业PMI指数51.5%,较6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但服务业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8.4%,较6月回落1.2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实现46.8%。 土木工程建筑业月内景气度明显下降。7月制造业中,PMI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上升为7个,其中,有色、化纤行业景气度回升明显。非制造业中,PMI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仍为13个,但需注意的是,土木工程建筑业月内景气度明显下降,除天气原因外,建筑业需求持续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