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见底在望,板块绝对收益继续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基本面见底在望,板块绝对收益继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倪军、王先爽、伍嘉慧 核心观点 我们对近十家上市银行(主要是江浙、山东区域性银行)近期经营情况及后续经营展望进行了深度跟踪,现总结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信贷需求好于同期,零售需求缓慢恢复。各家银行普遍反映上半年需求总体较好。零售需求缓慢恢复,按揭需求经历Q1楼市小阳春后有所转冷,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需求逐季改善。农商行小微需求稳定。 信贷投放同比多增,节奏前置,预计下半年加快零售投放进度。各家银行上半年贷款投放好于去年同期,进度基本完成60%,个别银行达到80%,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对公为主,零售投放进度较慢,主要是按揭贷款受提前还款和需求较弱双重影响投放承压,大部分银行加大投放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大多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略有多增。 息差上半年继续收窄,部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较好的城商行和小微定价能力强的农商行预计息差相对更稳。资产端,上半年贷款收益率依然处在下降趋势中,下半年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负债端,成本降幅不及资产端,下半年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依然会显现,24Q1可能更加明显。随着资产端重定价结束,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体现,预计不同类型银行在23Q3-24Q1陆续见底,资产端久期较短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率先见底。 中收增长承压,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城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受去年高基数拖累。大部分银行表示上半年代销类中收增长压力较大,但代销保险表现不错。其他非息方面,部分银行表示债券投资浮盈Q2有所回暖,下半年可能压力较大。 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总体可控,对公不良率总体继续下降。对公方面,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中,预计压力最大阶段已过,后续还会重点关注餐饮、住宿、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风险情况,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零售方面,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零售长尾客群风险上行,按揭、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资产质量均有所波动。 投资建议:跟踪的银行经营保持韧性,预计业绩趋势稳定向好。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再起,看好三季度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板块内部来看,复苏交易行情启动,优质头部股份行有望实现超额收益。国有大行系统性重估有望贯穿整个下半年。城商行前三季度其他非息高基数拖累营收增长,进入四季度后压制因素消退,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可能跑出超额收益。相比之下,农商行业绩复苏更加确定,营收表现或将优于其他板块。板块有望迎来系统性行情,所有银行有望价值重估,近期重点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瑞丰银行和大行。 风险提示:(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2)金融风险超预期;(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4)利率波动超预期;(5)跟踪情况受样本影响未必反映行业全貌。 目录索引 我们对近十家上市银行(主要是江浙、山东区域性银行)近期经营情况及后续经营展望进行了深度跟踪,现总结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01 信贷需求好于同期,零售需求缓慢恢复 从跟踪的情况来看,各家银行普遍反映上半年需求总体较好,Q2弱于Q1,与贷款需求指数趋势一致,也符合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结构上,零售端需求恢复较慢,小微需求Q2转弱。对公方面,受益于前期项目储备的集中释放,Q1对公信贷需求表现良好,Q2项目储备减少,对公信贷需求减弱。零售方面,按揭贷款需求经历Q1楼市小阳春后转冷,并未有明显改善迹象,消费复苏缓慢,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需求表现总体偏弱,但Q2趋势好于Q1。小微需求Q2不及Q1,城商行感受更为明显。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预计下半年财政重回扩张,经济稳定复苏,后续有效信贷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 02 信贷同比多增,节奏前置,零售投放进度较慢 从跟踪情况来看,各家银行上半年贷款投放好于去年同期,Q1开门红投放较好,Q2投放动能减弱,与行业趋势一致。根据Wind统计,Q1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大幅高于往年同期,Q2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下降0.3万亿元,Q2信贷增长整体偏弱。Q2月度来看,4、5月信贷增长相对乏力,6月信贷投放有所改善。 信贷节奏上,贷款投放进度基本完成60%,个别银行投放进度达到80%,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尤其是基建相关度高的城商行,基本上完成了全年大部分的投放目标。根据单家银行Q1贷款数据已经可以观察到前置趋势,行业层面,按照23年信贷增量21万亿元(22年信贷增量20.9万亿元)计算,上半年信贷投放进度为74%,高于22年的65%,其中Q1为51%,高于22年的40%,Q2为23%,低于22年的25%。 信贷结构上,上半年对公贷款投放进度快于零售贷款,新增贷款中对公占比相对较大,零售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对公方面,主要偏向基建、绿色信贷、普惠小微、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行业和政策引导行业,部分银行有选择的新增一些优质的房地产开发贷。零售方面,大部分银行投放情况不理想,既与零售需求弱有关,也和上半年零售投放淡季有关。按揭贷款受提前还款的影响,需求也相对不足,大部分银行余额增长较少,部分银行零增或负增。房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回暖、经济消费总体温和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银行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经营性贷款大多呈现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多增的状态。 我们认为,随着后续信贷需求继续回暖,财政发力也将带动相关信贷需求,下半年信贷增量同比稳定。结构上,各家银行年初制定的信贷投放目标保持不变,意味着后续会更加侧重零售贷款投放,以保证全年目标顺利完成。Q2以来居民超额储蓄持续向消费投资迁徙,预计下半年零售贷款投放较上半年好转。按揭增长取决于需求恢复情况。提前还款压力已有缓解,消费贷和经营贷依然能有不错的增长。 03 息差上半年继续收窄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上半年息差依然收窄,部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较好的城商行和小微定价能力强的农商行预计息差表现相对更稳,不排除下半年息差回升。 资产端,大部分银行反映上半年贷款收益率依然处在下降趋势中,下半年可能继续小幅下降。部分银行通过贷款结构调整实现了新发贷款利率企稳,农商行虽然贷款利率保持稳中有降,但考虑到补贴返还的因素,贷款定价基本企稳。6月LPR报价调整后,对下半年贷款收益率形成一定向下的压力,贷款收益率能否企稳还要观察后续经济走势和政策变化以及依靠自身结构调整。 负债端,大部分银行反映负债成本有一定下行空间,但降幅不及资产端,下半年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依然会显现,24Q1可能更加明显。前期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对存款成本下行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存款储蓄化、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依然在延续且存款重定价也有时滞,上半年存款成本改善幅度总体有限。上半年市场利率中枢总体下移且存款增长较好的背景下,主动负债量价齐降,推动成本下行,对负债成本改善空间形成一定支撑。部分银行通过主动的负债结构优化工作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存款成本、负债成本降幅,在资产端收益率降幅可控配合下,息差实现了平稳运行。 我们认为,行业息差下行压力最大时期已过,随着资产端重定价结束,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体现,预计不同类型银行在23Q3-24Q1陆续见底,资产端久期较短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率先见底。同业负债占比高的银行负债成本面临较大的市场利率上行风险,息差企稳可能推迟。对于单家银行来说,负债成本管控能力成为今年稳定息差的胜负手。 04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受去年高基数拖累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中收增长压力较大,代理类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主要拖累项是基金、理财,保险是主要正贡献。此外,降费减负引导下部分业务收入也有下降。 其他非息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市场利率总体下行,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债券投资浮盈较多,高基数对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形成压力。今年Q1市场利率中枢小幅上移,Q2下移更多,部分银行表示债券投资浮盈Q2有所回暖,下半年可能压力较大。 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回暖,中收增长压力或能缓解,金融市场业务高的城商行进入四季度后其他非息高基数消退,对营收扰动影响减弱。 05 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表示上半年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但总体可控,对公不良率总体继续下降。对公方面,虽然目前房地产销售、投资未见明显好转,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过程中,但预计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往后看不会对资产质量产生大的扰动,但仍会重点关注。此外,后续还会重点关注餐饮、住宿、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风险暴露情况,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零售方面,疫情和经济下行对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造成损害,零售长尾客群风险上行,按揭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资产质量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对地产、城投防范化解风险均有回应,预计后续系统性风险概率低,不良暴露压力缓解。经济复苏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零售资产质量有望企稳改善。过去几年银行不良存量化解较为充分,在经济持续复苏背景下实体部门盈利能力改善,不良生成有望继续放缓,资产质量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06 投资建议 从跟踪情况来看,上半年信贷供需表现总体较好,投放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结构上,零售端需求恢复较慢,投放进度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投放力度加大。息差继续收窄,负债端成本降幅不及资产端收益降幅,部分银行依靠结构优化或定价优势实现了息差平稳。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城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增长承压。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零售、小微资产质量出现波动,但总体可控。综合来看,跟踪的银行经营保持韧性,预计业绩趋势稳定向好。 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再起,看好三季度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板块内部来看,三季度复苏交易行情为主线,经济预期企稳,优质头部股份行有望实现超额收益。国有大行系统性重估有望贯穿整个下半年,高收益资产欠配,增配高股息大行是中期逻辑。城商行前三季度其他非息高基数拖累营收增长,进入四季度后压制因素消退,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可能跑出超额收益。相比之下,农商行业绩复苏更加确定,一方面新发贷款利率在3月份后已逐渐企稳,受益于农商行资产端重定价期限较短,息差将更快企稳;另一方面农商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基数对营收的扰动更小,营收表现或将优于其他板块。板块有望迎来系统性行情,所有银行有望价值重估,近期重点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瑞丰银行和大行。 07 风险提示 (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内生动能回落,可能导致经济下行超预期。 (2)金融风险超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融资需求大幅下滑、息差快速收窄、资产质量压力显著上升。 (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过度收敛,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4)利率波动超预期:其他非息收入表现不及预期。 (5)跟踪情况受样本影响未必反映行业全貌。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 李佳鸣:SAC 执证号:S0260521080001 伍嘉慧:SAC 执证号:S0260522070008 报告原文:《基本面见底在望,关注板块绝对收益》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7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倪军、王先爽、伍嘉慧 核心观点 我们对近十家上市银行(主要是江浙、山东区域性银行)近期经营情况及后续经营展望进行了深度跟踪,现总结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信贷需求好于同期,零售需求缓慢恢复。各家银行普遍反映上半年需求总体较好。零售需求缓慢恢复,按揭需求经历Q1楼市小阳春后有所转冷,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需求逐季改善。农商行小微需求稳定。 信贷投放同比多增,节奏前置,预计下半年加快零售投放进度。各家银行上半年贷款投放好于去年同期,进度基本完成60%,个别银行达到80%,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对公为主,零售投放进度较慢,主要是按揭贷款受提前还款和需求较弱双重影响投放承压,大部分银行加大投放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大多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略有多增。 息差上半年继续收窄,部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较好的城商行和小微定价能力强的农商行预计息差相对更稳。资产端,上半年贷款收益率依然处在下降趋势中,下半年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负债端,成本降幅不及资产端,下半年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依然会显现,24Q1可能更加明显。随着资产端重定价结束,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体现,预计不同类型银行在23Q3-24Q1陆续见底,资产端久期较短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率先见底。 中收增长承压,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城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受去年高基数拖累。大部分银行表示上半年代销类中收增长压力较大,但代销保险表现不错。其他非息方面,部分银行表示债券投资浮盈Q2有所回暖,下半年可能压力较大。 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总体可控,对公不良率总体继续下降。对公方面,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中,预计压力最大阶段已过,后续还会重点关注餐饮、住宿、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风险情况,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零售方面,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零售长尾客群风险上行,按揭、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资产质量均有所波动。 投资建议:跟踪的银行经营保持韧性,预计业绩趋势稳定向好。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再起,看好三季度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板块内部来看,复苏交易行情启动,优质头部股份行有望实现超额收益。国有大行系统性重估有望贯穿整个下半年。城商行前三季度其他非息高基数拖累营收增长,进入四季度后压制因素消退,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可能跑出超额收益。相比之下,农商行业绩复苏更加确定,营收表现或将优于其他板块。板块有望迎来系统性行情,所有银行有望价值重估,近期重点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瑞丰银行和大行。 风险提示:(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2)金融风险超预期;(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4)利率波动超预期;(5)跟踪情况受样本影响未必反映行业全貌。 目录索引 我们对近十家上市银行(主要是江浙、山东区域性银行)近期经营情况及后续经营展望进行了深度跟踪,现总结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01 信贷需求好于同期,零售需求缓慢恢复 从跟踪的情况来看,各家银行普遍反映上半年需求总体较好,Q2弱于Q1,与贷款需求指数趋势一致,也符合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结构上,零售端需求恢复较慢,小微需求Q2转弱。对公方面,受益于前期项目储备的集中释放,Q1对公信贷需求表现良好,Q2项目储备减少,对公信贷需求减弱。零售方面,按揭贷款需求经历Q1楼市小阳春后转冷,并未有明显改善迹象,消费复苏缓慢,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需求表现总体偏弱,但Q2趋势好于Q1。小微需求Q2不及Q1,城商行感受更为明显。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预计下半年财政重回扩张,经济稳定复苏,后续有效信贷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 02 信贷同比多增,节奏前置,零售投放进度较慢 从跟踪情况来看,各家银行上半年贷款投放好于去年同期,Q1开门红投放较好,Q2投放动能减弱,与行业趋势一致。根据Wind统计,Q1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大幅高于往年同期,Q2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下降0.3万亿元,Q2信贷增长整体偏弱。Q2月度来看,4、5月信贷增长相对乏力,6月信贷投放有所改善。 信贷节奏上,贷款投放进度基本完成60%,个别银行投放进度达到80%,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尤其是基建相关度高的城商行,基本上完成了全年大部分的投放目标。根据单家银行Q1贷款数据已经可以观察到前置趋势,行业层面,按照23年信贷增量21万亿元(22年信贷增量20.9万亿元)计算,上半年信贷投放进度为74%,高于22年的65%,其中Q1为51%,高于22年的40%,Q2为23%,低于22年的25%。 信贷结构上,上半年对公贷款投放进度快于零售贷款,新增贷款中对公占比相对较大,零售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对公方面,主要偏向基建、绿色信贷、普惠小微、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行业和政策引导行业,部分银行有选择的新增一些优质的房地产开发贷。零售方面,大部分银行投放情况不理想,既与零售需求弱有关,也和上半年零售投放淡季有关。按揭贷款受提前还款的影响,需求也相对不足,大部分银行余额增长较少,部分银行零增或负增。房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回暖、经济消费总体温和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银行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经营性贷款大多呈现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多增的状态。 我们认为,随着后续信贷需求继续回暖,财政发力也将带动相关信贷需求,下半年信贷增量同比稳定。结构上,各家银行年初制定的信贷投放目标保持不变,意味着后续会更加侧重零售贷款投放,以保证全年目标顺利完成。Q2以来居民超额储蓄持续向消费投资迁徙,预计下半年零售贷款投放较上半年好转。按揭增长取决于需求恢复情况。提前还款压力已有缓解,消费贷和经营贷依然能有不错的增长。 03 息差上半年继续收窄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上半年息差依然收窄,部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较好的城商行和小微定价能力强的农商行预计息差表现相对更稳,不排除下半年息差回升。 资产端,大部分银行反映上半年贷款收益率依然处在下降趋势中,下半年可能继续小幅下降。部分银行通过贷款结构调整实现了新发贷款利率企稳,农商行虽然贷款利率保持稳中有降,但考虑到补贴返还的因素,贷款定价基本企稳。6月LPR报价调整后,对下半年贷款收益率形成一定向下的压力,贷款收益率能否企稳还要观察后续经济走势和政策变化以及依靠自身结构调整。 负债端,大部分银行反映负债成本有一定下行空间,但降幅不及资产端,下半年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依然会显现,24Q1可能更加明显。前期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对存款成本下行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存款储蓄化、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依然在延续且存款重定价也有时滞,上半年存款成本改善幅度总体有限。上半年市场利率中枢总体下移且存款增长较好的背景下,主动负债量价齐降,推动成本下行,对负债成本改善空间形成一定支撑。部分银行通过主动的负债结构优化工作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存款成本、负债成本降幅,在资产端收益率降幅可控配合下,息差实现了平稳运行。 我们认为,行业息差下行压力最大时期已过,随着资产端重定价结束,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体现,预计不同类型银行在23Q3-24Q1陆续见底,资产端久期较短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率先见底。同业负债占比高的银行负债成本面临较大的市场利率上行风险,息差企稳可能推迟。对于单家银行来说,负债成本管控能力成为今年稳定息差的胜负手。 04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受去年高基数拖累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中收增长压力较大,代理类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主要拖累项是基金、理财,保险是主要正贡献。此外,降费减负引导下部分业务收入也有下降。 其他非息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市场利率总体下行,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债券投资浮盈较多,高基数对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形成压力。今年Q1市场利率中枢小幅上移,Q2下移更多,部分银行表示债券投资浮盈Q2有所回暖,下半年可能压力较大。 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回暖,中收增长压力或能缓解,金融市场业务高的城商行进入四季度后其他非息高基数消退,对营收扰动影响减弱。 05 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 从跟踪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表示上半年零售、小微资产质量有所波动,但总体可控,对公不良率总体继续下降。对公方面,虽然目前房地产销售、投资未见明显好转,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过程中,但预计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往后看不会对资产质量产生大的扰动,但仍会重点关注。此外,后续还会重点关注餐饮、住宿、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风险暴露情况,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零售方面,疫情和经济下行对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造成损害,零售长尾客群风险上行,按揭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资产质量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对地产、城投防范化解风险均有回应,预计后续系统性风险概率低,不良暴露压力缓解。经济复苏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零售资产质量有望企稳改善。过去几年银行不良存量化解较为充分,在经济持续复苏背景下实体部门盈利能力改善,不良生成有望继续放缓,资产质量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06 投资建议 从跟踪情况来看,上半年信贷供需表现总体较好,投放节奏较往年更为前置,结构上,零售端需求恢复较慢,投放进度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投放力度加大。息差继续收窄,负债端成本降幅不及资产端收益降幅,部分银行依靠结构优化或定价优势实现了息差平稳。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的城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增长承压。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零售、小微资产质量出现波动,但总体可控。综合来看,跟踪的银行经营保持韧性,预计业绩趋势稳定向好。 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再起,看好三季度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板块内部来看,三季度复苏交易行情为主线,经济预期企稳,优质头部股份行有望实现超额收益。国有大行系统性重估有望贯穿整个下半年,高收益资产欠配,增配高股息大行是中期逻辑。城商行前三季度其他非息高基数拖累营收增长,进入四季度后压制因素消退,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可能跑出超额收益。相比之下,农商行业绩复苏更加确定,一方面新发贷款利率在3月份后已逐渐企稳,受益于农商行资产端重定价期限较短,息差将更快企稳;另一方面农商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基数对营收的扰动更小,营收表现或将优于其他板块。板块有望迎来系统性行情,所有银行有望价值重估,近期重点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瑞丰银行和大行。 07 风险提示 (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内生动能回落,可能导致经济下行超预期。 (2)金融风险超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融资需求大幅下滑、息差快速收窄、资产质量压力显著上升。 (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过度收敛,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4)利率波动超预期:其他非息收入表现不及预期。 (5)跟踪情况受样本影响未必反映行业全貌。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 李佳鸣:SAC 执证号:S0260521080001 伍嘉慧:SAC 执证号:S0260522070008 报告原文:《基本面见底在望,关注板块绝对收益》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7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