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上市在即,决战明星品种——碳酸锂重磅来袭!

上市在即,决战明星品种——碳酸锂重磅来袭!

作者:微信公众号【信达期货】/ 发布时间:2023-07-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信达期货《上市在即,决战明星品种——碳酸锂重磅来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证监会已同意 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注册 自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起在上市交易 今天让我们走进碳酸锂 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01 课程介绍 图表 1:碳酸锂期货合约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碳酸锂期活首批上市交易合约为LC2401、LC2402、LC2403、LC2404、LC2405、LC2406、LC2407。 合约的交易单位为每手1吨,按照目前国内碳酸锂现货均价计算,合约价值每手30万元左右,处于国内工业品期货上游水平,但符合现货上下游贸易的习惯,且有利于提高参与门槛、增强风险防控水平,适宜产业链企业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 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50元/吨,每日涨跌幅度±4%计算,变动价位为更好贴近现货贸易习惯; 合约规定最低交易保证金:合约价值的 5%。我国期货市场各品种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均为其涨跌停板幅度的 1.25 倍,即对涨跌停板4%的品种,一般月份保证金水平设为5%。同时能够覆盖99%的交易日价格波动风险。 涨跌停板幅度设置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经测算,碳酸锂现货价格相邻的两个交易日,价格波动幅度99%以上的概率在±4%以内。 图表 2:交割品级标准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02 交割品级 基准交割品:电池级碳酸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电池级碳酸锂》(YS/T 582-2013)的要求,其中磁性物质含量收紧,钾、钙、氯含量放宽,新增烧失量、硼、氟含量指标 。 替代交割品:工业级碳酸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碳酸锂》(GB/T 11075-2013)0级碳酸锂的要求,其中Li2CO3≥99.2%,新增钾、氟含量指标,粒径不作要求。 图表 3:国内正极材料企业大致分布 图表4:升贴水设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碳酸锂期货的基准交割品是电池级碳酸锂(≥99.5%),并设置替代交割品为工业级碳酸锂(≥99.2%),同时广期所设替代交割品固定贴水2.5万元。经测算,电碳与工碳价差80%以上的时间低于设置的贴水价格,可以较好地保证期货价格不在基准品和替代品间漂移,维护电池级碳酸锂的基准定价品地位。 国内碳酸锂主产区为:四川、江西、青海,其中设置江西为基准交割地,四川不设升贴水,而青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其他两地偏僻,运输上可能导致成本有所增加,因此设置贴水1000元/吨。 而碳酸锂最主要的下游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 湖南、江苏、福建、广东、湖北,同时由于上海是我国碳酸锂海外进口最主要的运输港口所在地,因此也不设升贴水。上述提及的区域设置为碳酸锂期货的交割区域。 图表 5:仓单有效期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广期所将碳酸锂仓单有效期设定为4个月,电池级碳酸锂生产日期需在入库前2个月内。 此外,注销期为每年3月、7月、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以此来规避重要节假日。在仓单注销后,电池级碳酸锂生产日期在2个月内的可以免检在同一仓库再注册仓单。 另外替代交割品生产日期在8个月内均可以注册仓单,此时最长在库期达到一年。主要原因在于,海外进口的产品在生产——运输——到港的周期在4-6个月左右,以此来满足外采企业的交割需求。 交割方式采取厂库交割、仓库交割相结合的方式。 厂库交割有利于买房直接与生产企业沟通个性化需求,增加交割的灵活性,在供需紧张时缓解市场仓单压力;仓库交割则符合现货贸易的一般习惯,现有库容可以满足交割需求。 关于交割手续费和仓储费,碳酸锂期货交割手续费为1元/吨,仓储费为5元/吨.天,同时根据广期所发[2023]54号,暂免收交割手续费。 图表6 :涨跌停板和保证金设置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在交易风控制度层面,碳酸锂期货交易保证金采取三段制梯度,与上市的大部分品种保持一致。 执行涨跌幅度和交易保证金的标准为7%和9%,和氧化铝情况类似。待碳酸锂期货上市运行平稳后,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充分科学研判,再将涨跌幅和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调回合约规定的水平。 其次在合约限仓方面,广期所做以下规定: 1.自合约上市至交割月份前一月第15个交易日期前(第一阶段),若碳酸锂合约的单边持仓量小于或等于3万手,则持仓限额为3000手(3000吨);若该合约的单边持仓量大于3万手,则持仓限额为单边持仓量的10%。 2.从生产企业来看,国内碳酸锂生产企业约50-60家,除前10名的生产企业外,企业规模普遍在10000吨以下,能够 满足80%以上企业在一般月份的套保需求,头部企业的套保需求可以通过申请套保头寸满足。 3.从消费企业来看,正极材料的生产企业约60-70家,除前10名的材料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的年需求量都在10000 吨以下,按照消费量的90%都用于锂电材料生产计算约45.5万吨,平均每个正极材料企业的年需求量约6500吨,一 般月份3000手(3000吨)的限仓也能够满足下游85%左右企业的套保需求。 4.交割月持仓限额为300手(300吨) 03 产业链分析 1. 碳酸锂概况&产业链 碳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潮解,热稳定性较好,化学性质稳定,耐储存,易运输。 其密度2.11g/cm3。熔点723℃。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 图表 7:碳酸锂粉末 图表8:碳酸锂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信达期货研究所 碳酸锂主要从上游矿端(锂辉石、锂云母、锂盐湖)中提取,通过冶炼厂加工成不同纯度,形成各自的用途。按纯度分类,碳酸锂可分为工业级、医药级、电池级和高纯度四类。 碳酸锂的下游用途广泛,可用于陶瓷、玻璃,抗精神类药物,锂电池正极材料,磁性材料等。从全球需求分布来看,70%以上的碳酸锂被用于锂电池各个环节的生产。 图表 9:碳酸锂产业链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2.全球锂资源量&产量分布情况 图表 10:全球锂资源储量占比(2022) 图表11:全球锂资源已探明资源量(2022) 数据来源:USGS,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USGS,信达期货研究所 从资源量分布来看,南美锂三角资源量极大,其中玻利维亚探明资源量有2100万吨,是世界上锂资源量最多的国家。 但是由于玻利维亚的锂资源有政府高度掌控,项目审批难度大,且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因此资源还未形成有效利用。阿根廷锂盐湖近年开发力度有所加大,但大部分项目还处于早期勘探阶段,到投产放量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从储量分布上来看,澳洲锂矿(23.8%)和智利盐湖(35.7%)合计占比达到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 图表 12:全球锂资源产量分布(2021) 图表13:全球锂资源产量分布(2022)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供应结构上,2021年澳洲锂精矿产量约为193.4万吨,占比高达53%,超过全球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 2022年澳洲锂精矿全年产量235万吨,虽较2021年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整体占比减少。 主要原因在于智利,阿根廷盐湖项目带来的增量。目前这些盐湖项目仍然处于初步投产后的产能爬坡的阶段,预计此后将提供较大的增量和供给占比。 2.1 海内外锂矿 图表 14:全球硬质岩锂矿资源分布 数据来源:《试论国内外大型超大型锂辉石矿床的特殊性和找矿方向》,信达期货研究所 2.1.1澳洲锂矿 澳洲的锂矿资源基本分布在西澳地区。由于资源丰富,矿石品质好,且当地基础建设完善,法律系统健全,澳矿是当前全球最容易开发,也是开发程度最高的锂辉石资源。 中国的锂精矿进口大多数来自澳洲,2022年中国锂辉石进口92%来自于澳洲。 目前澳洲主力矿山共四座(Greenbushes、Mt Marion、Mt Cattlin、Pilgangoora),其中Greenbushes资源量最大,矿石品味最好,自2017年起开始稳定的产出精矿,同时矿山地理位置优越,毗邻bunbury港口,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该矿山目前年产能达到162万吨,2022年产量135万吨,是全球产量最大的矿山。另有一座年产能15.5万吨的矿山Bald Hill因为运营企业Alita破产重组,至今仍在停产中。 图表 15:澳洲主要矿山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2.1.2澳矿扩产、复产计划多延期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0年海外疫情爆发开始,澳洲地区持续受到供应链扰动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致使多家矿山的扩产、复产、产能爬坡情况远不及预期,短期内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Greenbushes和Pilbara的新增产能要在2025年后才能逐步释放。 图表 16:澳矿主要项目进展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2.1.3澳洲锂矿产销情况 四座主力矿山季度产量&销量持续走高,wodgina自2019年停产环保检修后,于2022第二季度复产,提供增量,但是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在2023年底达到满产状态。 图表 17:澳洲锂矿季度产量 图表18:澳洲锂矿季度销量(不含greenbushes)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2.1.4南美盐湖 南美盐湖主要为碳酸盐型,储量大,且锂离子浓度含量高,镁锂比较低,提锂技术难度低,在提锂成本上较之国内盐湖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南美锂盐供应主要依靠Atacama盐湖(SQM拥有18万吨碳酸锂、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Alb拥有4.5万吨碳酸锂产能)。 该盐湖位于智利北部沙漠腹地,海拔约2300米,是地下盐水矿床,覆盖面积 约 2,800 平方千米,是全球储量最大、开采规模最大的卤水锂资源,且Atacama盐湖位于全球最为干燥少于的地区,高蒸发率很适合盐田晒卤。 图表 19:南美主要盐湖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近年阿根廷盐湖开发提速,有包括赣锋锂业、紫金矿业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的参与,通过参股的形式,提前锁定未来锂盐产能。同时中国在盐湖提锂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后续生产效率,降级成本。 但是从过上表列举的部分项目及其进度可知,部分项目投产时间大多在2024年(新增产能20万吨左右),2023年内恐无法带来增量。 同时多数项目仍处于早期的勘探、开发阶段,按照一般的盐湖开发周期,到建成投产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按照以往经验,阿根廷盐湖项目延期的情况多见,后续预期恐不乐观。 2.1.5非洲锂矿 非洲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金)、马里、津巴布韦、加纳和纳米比亚五个国家,其中刚果(金)的资源储量最为丰富,2021年探明锂资源储量达300万金属吨,占非洲已探明储量的69.1%;其次是马里,探明锂储量为70万金属吨,占非洲已探明锂资源储量的16.1%。非洲绿地锂矿的资源品位较高,大部分位于1.1%-1.6%区间,有希望今后提供较大的锂辉石精矿增量。 图表 20:非洲主要矿山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中国企业大量参与到非洲锂矿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多数项目还处于开发建设的阶段,另一方面,碍于当地基础建设薄弱,造成项目开发进度迟缓,大量项目出现较原计划延期的情况。 年内仅有中矿资源参与的Bikita矿山和盛新锂能参与的萨比星两座矿山在2023年内能够产出锂精矿,非洲项目总体产能释放情况仍需要持续关注。 2.2国内锂资源 亚洲锂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类型丰富但禀赋相较之澳洲和南美都较差,。类型上,我国以盐湖卤水锂为主,约占国内锂资源总量的79%。我国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储量较大。 图表 21:中国锂资源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锂矿成矿概要》,信达期货研究所 锂辉石矿方面,我国集中在四川,品味在1.2%-1.4%之间,资源主要分布于金川-马尔康成矿区和康定-道孚成矿区,代表锂矿有“甲基卡”和“可尔因”。 但是川矿的环保要求高,选矿、尾矿厂审批难度大,同时四川地区地势较为复杂,造成前期铺设基本建设所耗费的时间和投资额大,投资强度高,因此开发和扩能节奏相对较慢。 图表 22:中国锂资源分布 图表23:中国卤水、硬岩性锂资源占比 图表 24:中国固体锂资源分布 图表 25:中国盐湖分布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SMM,信达期货研究所 锂云母矿方面,中国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云母矿,集中在江西宜春,类型主要为锂云母型,多为低品位含锂的陶瓷土矿,集中于两个区域,宜丰-奉新矿区和新坊矿区两个区域,已探明可利用Li2O超过258万吨。 根据2022年度统计数据,我国锂矿储量(折氧化锂)同比上涨57%,其中江西储量超过青海和四川,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40%。2022年度全国锂矿储量增量也主要在江西,占增量的94.5%,均来自于宜春。 云母矿品味在0.35%-0.5%之间,相比于锂辉石平均1.5%的品味有较大的差距,开采的经济效益低。 单吨碳酸锂消耗云母实物吨是锂辉石的3-5倍。虽然江西云母矿有长石粉和钽铌矿伴生,但是提炼产生的总体尾矿量大,固废处理导致成本偏高。 图表 26:四川矿区分布 图表27:江西矿区分布 数据来源:《四川阿坝州党坝超大型锂辉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和外围找矿方向》,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江西省锂矿资源分布、矿床类型及找矿前景》,信达期货研究所 2.2.1国内锂辉石矿&锂云母矿 图表 28:国内主要锂矿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四川锂辉石矿目前在产的只有甲基卡和业隆沟两处, 甲基卡锂矿探明Li2O储量92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锂矿资源基地。业隆沟锂矿氧化锂资源量11.15万吨,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两处锂矿年总产能在15.5万吨。 江西宜春当地2月被曝出存在大量非法采锂乱象,后中央工作组密集调研、督导当地锂矿开采工作,导致宜春锂矿选矿企业大规模停产整顿情况。 6月开始,大部分正规选矿企业结束整顿,陆续开始复产,预计在8月达到满产状态。 2.2.2国内盐湖 图表 29:国内主要盐湖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信达期货研究所 但是青海盐湖镁锂比和南美三角相比过高,对技术和设备有更高的要求。西藏盐湖虽然镁锂比低,锂离子浓度较高,但是受制于西藏的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项目开发进度缓慢。 青海盐湖早先用作钾肥生产,富锂卤水作为副产品形式存在。由于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程度较高,故锂盐建设投产周期较短。 综上分析,全球范围内矿区扩产计划延期情况较多,故2023年产能增量有限,产能大量释放需要等到2025年。 3. 锂资源终端消费情况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全球锂终端需求集中度逐渐提升,电池制造消费(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消费电池)占比由2013年的29%急剧上升至2022年的80%,其余下游行业包括陶瓷玻璃、润滑脂、冶金及冷却剂等。未来锂电池的增量来自于新能源车和储能领域的需求。 图表 30:2013-2022锂资源终端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USGS,信达期货研究所 3.1全球锂资源消费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锂消费和锂电池生产国。2022年全球碳酸锂消费62.2万吨,中国消费量达到50.5万吨,占比高达81%。 根据广期所的预测,全球/中国在2025年碳酸锂的消费量将达到103.4万吨/85.5万吨,CAGR分别为18.4%/19.25%。 图表 31:全球锂资源消费趋势 图表 32:2022锂资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和消费量高增速相对应的,2015年以来,全球和国内的碳酸锂产量持续放量,且保持一个高增速。2022年,全球碳酸锂产量72万吨,中国碳酸锂产量达39.5万吨,占比已经超过世界产量的一半。 但是我国锂资源长期高度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一直保持高水平,近期出现回落,但是未来仍将受到锂资源自给问题的持续困扰。 2022年我国锂精矿进口284万吨,其中92%来自澳洲;碳酸锂进口13.63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89.5%来自智利。 图表 33:中国锂辉石进口 图表 34: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 图表 35:碳酸锂产量同样保持高增长 图表 36:碳酸锂进口量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SMM,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SMM,广期所,信达期货研究所 3.2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速,渗透率不断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带动给了碳酸锂的需求,从2015年开始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062万辆,同比增长63.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89万辆,同比增长68.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74万辆,同比增长50.8%。 分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和欧洲地区新能源乘用车均呈现高增长趋势。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2022年达到25%,已经提前完成了之前制定的2025年20%的目标;欧洲地区,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约为250.8万辆,同比增长15%,渗透率达到22.9%。 部分国家虽然可能会有补贴退坡的影响,但退坡力度较小,总体销量仍可能实现平稳增长。美国方面,虽然销量、渗透率也逐年增长,但是两项指标均远不及中国和欧洲市场,这和美国国内车文化、传统能源企业掌握较大政治话语权,抵制新能源普及有一定的关系。 图表 37: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分地区 图表 38:欧洲分燃料类型季度销售占比 图表 39:欧洲新能源车&整车销量(辆) 图表 40:欧洲&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 数据来源:SMM,ACEA,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SMM,ACEA,信达期货研究所 政策方面,欧盟于当地时间2023年2月14日正式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 该协议的要求从2035年开始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正式宣布了欧洲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多家欧洲车企宣布加速电动化转型,将早于协议规定的时限停止欧洲范围内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 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2022年8月16日在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联邦政府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 具体到新能源车,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分别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前提是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意味着特斯拉、通用等美国车企重新获得补贴。在政策的支撑下,美国新能源车普及有望提速,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3.3我国新能源车2023产销量预计再创新高 图表 41:中国新能源车月度产量 图表 42:中国新能源车月度销量 图表 43:中国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 图表 44: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分享占比 数据来源:SMM,Wind,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SMM,Wind,信达期货研究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650万辆。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和47%,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2023年初,一方面,受到补贴持续退坡,部分购车需求前移,另一方面,国内疫情放开叠加节假日因素,1、2月市场冷淡,销量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但是3、4、5三个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较之年初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市场开始对乘联会此前2023年全年销量在850万辆的预测趋于乐观。同时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再增加35%,达到1430万辆。 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行业仍将延续较高增速,虽然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本身基数较小,若欧洲&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边际放缓,电动车市场整体高增速难以支撑。 3.4储能装机 目前全球储能行业开始进入平价上网的规模化阶段。随着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和锂电池的成本下降,全球储能行业正朝着“新能源+储能”平价的方向快速前进。 目前美国、欧洲地区本身拥有完善的、成熟的电力市场,储能市场化机制基本建立。 图表 45: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 图表 46:2022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技术分布 数据来源:CNESA,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2023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信达期货研究所 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37.2GW,年增长率15%。 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6.8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年增长率80%,锂离子电池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年增长率超过85%,其在新型储能中的累计装机占比与2021年同期相比上升3.5个百分点。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 国内来看,总装机规模达到59.8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平均储能时长2.1h。虽然抽蓄仍为国内主流,持续保持中国储能市场新增规模第一位置,但总规模占比首次低于80%,新型储能占比持续增长。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4.5%。 3.4.1欧美加大对储能项目、技术政策倾斜&补贴,带动储能市场扩张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 ITC 抵免范围,储能装机对光伏的依赖性将大幅降低,给予私营单位、住宅侧用户安装光伏系统同时配套储能,30%的投资税抵或税收抵免。 ITC延期退出,到2022年投资税收抵免(ITC)的优惠为26%,到2023年的优惠为22%,最终到2026年1月1日结束;政府提出更好的储能技术法案(BEST Act):在五年内拨款10.8亿美元,用于能源储存、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项目。 欧盟2019年开始实施CEp计划,将大力支持家用储能市场发展,消除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障碍。 3.4.2国内十四五规划下,各省出台大型储能项目建设 图表 47:24省发布各自储能项目规划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信达期货研究所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 随后,青海、广东、宁夏、等24省市陆续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将达到65.85GW。 图表 48: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及预测 图表 49:2022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技术分布 数据来源:《2023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信达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2023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信达期货研究所 按照目前全球范围内储能项目增速和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在150GW,国内累计装机规模在65GW。 4.锂供给需求平衡表 图表 50:供给需求平衡表 数据来源:SMM,Wind,信达期货研究所 · END · 作者:信达期货研究所 免责声明 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信达期货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政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情况。未经信达期货有限公司授权许可,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本报告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