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14日最新观点:外需压制出口,价格压制进口——6 月贸易数据点评

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14日最新观点:外需压制出口,价格压制进口——6 月贸易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太平洋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14日最新观点:外需压制出口,价格压制进口——6 月贸易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14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13日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提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公共训练数据资源平台建设。 2、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王毅表示,中美双方要从具体事情做起,坚决阻止“灰犀牛”,妥善处理“黑天鹅”,彻底搬掉“拦路虎”,为中美关系的稳定积累条件、排除干扰。 3、以美元计价,中国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2.4%,6月份进口同比下降6.8%,6月贸易顺差706.2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中国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3%,6月份进口同比下降2.6%,6月贸易顺差4912.5亿元。 4、北向资金昨日大幅净买入135.85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1月30日以来新高。其中,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五粮液分别获净买入8.85亿元、7.29亿元、6.23亿元。隆基绿能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61亿元。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外需压制出口,价格压制进口——6 月贸易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高基数弱外需压制仍存,出口增速继续下探。 中国6月出口同比进一步下探,低于市场预期,一则去年同期基数走高,二则本月出口金额边际仅有微升,全球共振去库,外需减弱影响仍在持续,出口增速继续承压。基数方面,去年同期有疫后订单集中发运以及欧美经济高通胀共同拉动我国出口;外需方面,全球制造业PMI、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PMI均有下滑,出口导向型的韩国与越南出口持续负增,3月以来我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同样反映出外需偏弱。具体而言,6月我国对东盟及美欧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均为负增且增速都进一步放缓,其中欧美回落尤为明显。一方面随着我国贸易结构的重心转移,与东盟的双边合作愈发紧密。另一方面,欧美经济承压相对更重,较快的大幅加息抑制其进口需求。此外,本月对俄罗斯和南非的出口同比表现较优,均为正增。出口总额同比负增长的商品范围也较上月有所扩张。本月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同比持续下行,对整体出口拖累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规模同比也持续收缩。不过汽车出口同比依旧强劲,低基数加上我国汽车制造优势共同支撑其同比逆势上行。 2. 价格拖累进口增速。 6月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环比也小幅下行,表现同样不及市场预期。增速的回落一方面来自基数的小幅走高,另一方面重点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行也为拖累。具体商品来看,本月进口总额同比的主要拖累项一是原材料相关,二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相关。重点工业原材料量价方面,数量多为上行,价格则普遍下跌,其中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原油进口量同比正增,但价格跌幅更为明显,因此进口总额同比仍为负增长。价格是主要拖累,需求不足也对进口有一定约束。一是外需偏弱影响我国生产,从而影响对生产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及中间品的进口需求。二是国内需求还在逐步企稳阶段,难以对进口形成强劲拉动。6月PMI新订单指数仍处在收缩区间。6月钢材、铜材、二极管、集成电路等重点商品进口数量的同比下降也对进口总额形成拖累。 3. 进出口或呈反向变动。 6月进出口同比均较前值回落且不及市场预期,高基数、弱外需、低价格仍是拖累因素,新兴市场和优势产品的韧性依旧强劲。后续出口与进口或遵循不同走势,一方面,海外经济向下趋势未止,叠加出口基数走高,一段时间内出口将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随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价格对进口的拖累或将减弱,并且根据我国PMI以及金融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来看,内需也在逐步企稳,这也有望从需求方面提升进口总额。政策方面,一是出口承压将凸显稳内需的必要性,由此国内消费、投资方面,政策托举必要性增强。二是外贸企业对我国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相关措施也同需落实完善。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计算机】今天国际:23H1利润高增,AI应用与机器人业务有望迎来新机遇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增长78.20%-96.96%;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81-2.01亿元,同比增长75.92%-95.36%。 公司所处赛道高景气,支撑收入快速增长。2023H1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系企业自动化数字化需求旺盛,公司完成实施并确认营业收入项目规模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公司下游呈现3+N的模式,烟草领域传统优势延续,新能源、石化行业高景气支撑收入快速增长,在当前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趋势下,更多行业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需求有望井喷,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54.5亿元,充足的订单储备是公司近年来业绩高增的重要保证。 利润持续高增体现公司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提升。2023上半年公司加强成本管控,优化采购成本,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我们认为主要由于随着公司订单与收入体量的逐渐增大、项目实施交付经验不断丰富,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经营提质增效。 深耕机器人多年,未来前景广阔。公司2012年成立智能机器人研发部,开启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公司旗下硬件子公司今天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拥有堆垛机、自动导引运输车、穿梭车、输送机、机器人系统等物流设备的核心知识产权与生产制造能力。近期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机器人子公司产品肯定会面向第三方单独销售,有望加速公司增长。 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公司业务发展。公司产品已应用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主要体现在自动控制、路径规划、机器视觉、运输优化等方面。我们认为AI的应用有望助力公司降本增效,提升公司在智能仓储物流领域产品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同时提升经营效率与人效。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智能仓储物流,把握新能源、石化高景气下游机遇,实现业绩高增,同时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提升、经营提质增效。AI技术应用有望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前景可期。预计2023-2025年公司EPS分别为1.22/1.79/2.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行业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