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11日最新观点:下一代锂(钠)电池集流体,即将开启高速成长期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11日最新观点:下一代锂(钠)电池集流体,即将开启高速成长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11日早间新闻精选】 1、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 2、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7月10日上午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 3、胡锡进10日发表炒股心得称,国企负责人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上交利润,但他们同时也应该对股民的利益负责。 4、乘联会10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6.5万辆,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14.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 5、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7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浦东新区政府将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进行新的举措和政策的发布。 6、中央网信办秘书局10日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行业最新观点 复合集流体行业深度:下一代锂(钠)电池集流体,即将开启高速成长期 核心观点 复合集流体兼具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势,复合铜箔有望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安全性方面,复合集流体的轻量化高分子基材具有阻燃特性,且其金属导电层较薄,短路时会如保险丝般熔断,在热失控前快速融化,电池损坏仅局限于刺穿位点形成“点断路”。能量密度方面,复合铜箔中间层采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随着重量占比降低、电池内活性物质占比增加,能量密度可提升5%以上。循环寿命方面,在充放电过程中,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极片活性物质层锂离子嵌入脱出产生的膨胀-收缩应力,从而保持极片界面长期完整性,使循环寿命提升约5%。成本方面,由于材料成本大幅降低,复合铜箔规模化生产后单平成本有望降低至3元以下,相较于传统铜箔成本有望具备显著优势。 复合集流体市场成长潜力大,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产业化进程加快 1)市场空间:由于复合铜箔规模化以后有望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且性能优越,复合铜箔产品未来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复合铝箔有望应用于高端电池产品,2025年复合集流体市场空间有望达到百亿级。 2)技术路线:基膜方面,PET熔点较高,目前大部分企业向下游送样的产品以PET为基膜,但其不耐浓酸,影响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目前部分企业也正在积极研发以PP为基膜的复合集流体,并开始向下游送样,其耐腐蚀性较好,有望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工艺方面, 目前复合铜箔以“磁控溅射+水介质电镀”为主,复合铝箔以真空蒸镀为主。 3)产业化进程:目前重庆金美、双星新材、万顺新材、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企业的复合集流体产品已获订单或送样,下游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等积极推进复合集流体的应用,如麒麟电池采用复合集流体,搭载于极氪009,行业有望0-1加速落地。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率先量产并向下游导入的公司有望受益 1)投产/下游应用领先:万顺新材、双星新材均已获得首张订单,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已送样; 2)已公告建设项目:璞泰来、隆扬电子、胜利精密、光莆股份等; 3)添加剂对成品致密性、光滑度有较大影响:光华科技等; 4)产业化前期设备有望受益: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 风险提示 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汽车】欣锐科技:车载电源专家,深度受益小鹏G6反转放量可期 报告摘要: 公司配套新能源龙头、新势力造车、传统车企,客户结构优越终端放量可期:公司车载电源产品主要配套比亚迪DM-i、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奇瑞鲲鹏、小鹏等车型,其中纯电/混动产品单车价值量约4000/2000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助力公司业绩快速成长。公司逐渐摆脱对比亚迪等头部客户依赖开启客户多元化进程,伴随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配套车型逐步放量,2023H2公司有望迎来基本面加速反转。 小鹏G6车载电源独家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销量反转:公司供应小鹏汽车配套小鹏汽车多款车型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和高压配电三合一产品。其中近期上市的小鹏G6性能卓越性价比凸显,新车首次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和800V快充适配拉至20万元价格带,预售订单突破3.5万,后续G6销量表现值得关注。公司作为G6车载电源唯一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G6终端表现。 芯片成本回落释放利润弹性,充电桩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芯片供求关系2023年回落,公司盈利能力修复。另外公司以车载电源的高质量标准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率先突破碳化硅功率器件、无电解电容设计等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封装方式的解决方案,满足多场景大功率充电需求,2023年下半年超充产品出货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车载电源产品出货量不及预期,超充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11日早间新闻精选】 1、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 2、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7月10日上午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 3、胡锡进10日发表炒股心得称,国企负责人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上交利润,但他们同时也应该对股民的利益负责。 4、乘联会10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6.5万辆,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14.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 5、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7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浦东新区政府将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进行新的举措和政策的发布。 6、中央网信办秘书局10日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行业最新观点 复合集流体行业深度:下一代锂(钠)电池集流体,即将开启高速成长期 核心观点 复合集流体兼具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势,复合铜箔有望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安全性方面,复合集流体的轻量化高分子基材具有阻燃特性,且其金属导电层较薄,短路时会如保险丝般熔断,在热失控前快速融化,电池损坏仅局限于刺穿位点形成“点断路”。能量密度方面,复合铜箔中间层采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随着重量占比降低、电池内活性物质占比增加,能量密度可提升5%以上。循环寿命方面,在充放电过程中,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极片活性物质层锂离子嵌入脱出产生的膨胀-收缩应力,从而保持极片界面长期完整性,使循环寿命提升约5%。成本方面,由于材料成本大幅降低,复合铜箔规模化生产后单平成本有望降低至3元以下,相较于传统铜箔成本有望具备显著优势。 复合集流体市场成长潜力大,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产业化进程加快 1)市场空间:由于复合铜箔规模化以后有望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且性能优越,复合铜箔产品未来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复合铝箔有望应用于高端电池产品,2025年复合集流体市场空间有望达到百亿级。 2)技术路线:基膜方面,PET熔点较高,目前大部分企业向下游送样的产品以PET为基膜,但其不耐浓酸,影响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目前部分企业也正在积极研发以PP为基膜的复合集流体,并开始向下游送样,其耐腐蚀性较好,有望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工艺方面, 目前复合铜箔以“磁控溅射+水介质电镀”为主,复合铝箔以真空蒸镀为主。 3)产业化进程:目前重庆金美、双星新材、万顺新材、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企业的复合集流体产品已获订单或送样,下游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等积极推进复合集流体的应用,如麒麟电池采用复合集流体,搭载于极氪009,行业有望0-1加速落地。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率先量产并向下游导入的公司有望受益 1)投产/下游应用领先:万顺新材、双星新材均已获得首张订单,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已送样; 2)已公告建设项目:璞泰来、隆扬电子、胜利精密、光莆股份等; 3)添加剂对成品致密性、光滑度有较大影响:光华科技等; 4)产业化前期设备有望受益: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 风险提示 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汽车】欣锐科技:车载电源专家,深度受益小鹏G6反转放量可期 报告摘要: 公司配套新能源龙头、新势力造车、传统车企,客户结构优越终端放量可期:公司车载电源产品主要配套比亚迪DM-i、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奇瑞鲲鹏、小鹏等车型,其中纯电/混动产品单车价值量约4000/2000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助力公司业绩快速成长。公司逐渐摆脱对比亚迪等头部客户依赖开启客户多元化进程,伴随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配套车型逐步放量,2023H2公司有望迎来基本面加速反转。 小鹏G6车载电源独家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销量反转:公司供应小鹏汽车配套小鹏汽车多款车型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和高压配电三合一产品。其中近期上市的小鹏G6性能卓越性价比凸显,新车首次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和800V快充适配拉至20万元价格带,预售订单突破3.5万,后续G6销量表现值得关注。公司作为G6车载电源唯一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G6终端表现。 芯片成本回落释放利润弹性,充电桩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芯片供求关系2023年回落,公司盈利能力修复。另外公司以车载电源的高质量标准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率先突破碳化硅功率器件、无电解电容设计等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封装方式的解决方案,满足多场景大功率充电需求,2023年下半年超充产品出货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车载电源产品出货量不及预期,超充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