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盛金融】银行-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

【国盛金融】银行-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

作者:微信公众号【马婷婷深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盛金融】银行-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百页深度! 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 由于篇幅因素,我们将百页深度拆解为四个部分: (一)中国居民财富画像:收入、资产、负债知多少? (二)资产端:如何看待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 (三)美国经验--财富管理行业的变迁:发展历程、商业模式 (四)居民负债:怎么看未来发展空间、竞争格局、资产质量? 详细全文可见本公众号后续推文~ 近年来“零售业务”越来越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重心,我们本篇报告从“居民”的角度出发,从其资产(财富管理业务)、负债(零售贷款业务)两大维度入手,结合海外发展经验,全面系统地梳理当前的行业现状,测算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前瞻性地分析判断“金融服务百姓”的商业模式、行业格局等会怎样演变。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兴奋的发现非常多有意思的角度和结论。在此,简单列示出市场最关注的、最有意思的6个话题: 1、居民画像--中国老百姓“长什么样”? 我们在第一部分首先呈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全貌“,深入研究居民的收入怎么来、资产投向了哪里、负债有什么特点这3个方面。我们发现非常多有意思的结论,例如我国居民过去几年的负债增速(18.5%)>资产增速(12.2%)>收入增速(8%),且在加杠杆的过程中沉淀了一定财富;同时头部效应(二八分化)也是比较明显的,头部前20%的居民,占据了46.6%的收入、64.5%的家庭净资产、72.5%的金融资产。 此外,我们设置了几个有意思的“专栏”,从“最有钱的群体,财富从何而来”深度理解了银行打通各业务条线、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以及从“如何看待居民部门杠杆率60%这一警戒线”的内容深刻理解了监管在居民消费类贷款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等等。 2、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2020年我国各金融产品的总规模超过了213万亿,我们深入分析了几个问题,比如这其中哪些产品发展的更好?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行业的产业链条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商业与盈利模式有什么区别?牌照、客群、业务差异在哪?此外,我们用一张大表格梳理了当前各类金融产品的收费环节与利益分配机制,如渠道费率、管理费率、交易环节费率等。 在“专栏”部分,我们探讨了“银行仍占据财富管理的C位”;“基金渠道正在发生什么变革?未来将走向何方”等内容,从收费模式的角度来理解为何金融机构要布局C类基金,豁然开朗。 3、美国财富管理行业当年是怎么爆发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研究了大量的原始、官方数据和资料,回溯了美国在1978-2000年财富管理业务大爆发阶段,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20多年时间里,美国居民的风险金融资产从不足3万亿增长到28万亿美元,且商业模式、行业格局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老金大发展、美股机构化、投顾模式崛起、美股20年长牛、货基债基股票基金 “接棒式爆发”等,同时,我们联动所有因素、深入分析了美国“养老金-股市-基金-新经济”正向循环是如何形成的。 分析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最辛苦、也是最欣喜、收获最大的阶段。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基金行业经历了渠道费率的竞争、管理费率的竞争,并最终形成了“全民”投顾的模式。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基金行业当下正在发生的变革可以得到一一验证。如:降低申购费率、布局C类基金收取“销售服务费”,这与美国当年在申购费率激烈竞争之后、收取12b-1费用如出一辙,商业模式上均从赚取基民交易费率,逐步转变为“陪伴式”服务。而在渠道费率充分竞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管理费率是何时开始降低的?可以阅读我们的报告的62—78页,这些问题都有清晰的答案。 最后,我们一定要强调的是,尽管在激烈的竞争中,综合费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收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居民想要参与资本市场、需要专业人士来提供金融服务,永远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便是在非常成熟的美国市场,权益类产品的综合费率依然可以达到1.5%左右的水平,权益市场大有可为! 4、为什么说我国财富管理处于“风口”,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我们首先从5个角度入手分析当前的宏观因素,发现我国当前与1980年的美国、日本财富管理大爆发初期非常的相似,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口老龄化、居民素质提升、利率市场化等等,这些条件均将催化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爆发。此外,我们详细测算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以及各类型产品的增速将达到多少。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测算2025年居民金融资产将达到316万亿,且大资管类产品CAGR将达18.8%,详细分析见40页-47页。 5、我国居民债务负担究竟如何?对比海外,为什么说不具备爆发“系统性居民信贷风险”的条件? 过去几年,我国居民的负债增长较快,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债务收入比、资产负债率分别提升至62.2%、94%、10.8%,均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个人贷款结构中,经营性贷款占比较高、达到21.6%,若将这类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贷款剔除,则更为稳健)。 此外,我们复盘了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中国台湾等5个代表性国家与地区的居民消费信贷资产质量情况,并对2002年韩国卡债危机、2006年台湾卡债危机进行复盘,得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对于居民这个群体而言,由于小额、分散等特征,重大金融危机虽会传染、引发其不良率上升,但无序扩张、野蛮生长才会爆发危机。在这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不由感叹,监管的前瞻性和及时性有多么的重要。 6、如何看待零售信贷的发展空间? 在居民债务负担部分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居民债务负担提升不可怕,可怕的是短期内、快速提升。结合IMF对于60%“警戒线”的数据,我们粗略测算出,未来5年我国居民零售贷款的的“合意、安全增速”或为10.5%。同时,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结合政策导向、客群基础等因素,分别测算了全行业按揭贷款、经营贷、消费类信贷未来5年的增速分别为8.8%、13.9%、11.4%。此外,我们也深入分析了这三类贷款的业务特点,以及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其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等内容。 除了这6大问题外,我们就财富管理、零售信贷业务从业务结构、市场空间、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以众多专栏的形式剖析了更多细节的问题,如商业银行是如何面对货基与债基竞争的 、代表机构是如何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哪些因素导致美国财富管理行竞争加剧的等等。 投资建议:总的来说,我国已站在财富管理大发展的 “风口”之上,这一业务不仅发展速度快,且对于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推进业务转型方面具有非常高的价值,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均大有可为。建议积极关注自身客群基础好,财富管理领域沉淀较深,先发优势明显,行业市占率比较高或增长潜力较好的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空间,如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券商中的东方财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金融监管超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不及预期,报告测算偏差。 目录 专栏目录 图表目录 注:本报告详细部分可见本公众号的其他推文~ // 2023 ”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的报告《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具体内容详见相关报告。 // 往期报告推荐 ” <个股深度系列> 【国盛金融】长沙银行:乘区域发展东风,业务发展“大有可为”,支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国盛金融】瑞丰银行:区域小微特色银行,规模扩张有望带动营收稳步增长 【国盛金融】招商银行深度:存款及业务优势显著,基本面改善、价值回归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深度|兼具稳健与高成长,估值触底迎配置良机 【国盛金融】苏州银行深度|安全边际厚,向上空间大,业绩改善进行中 【国盛金融】平安银行深度|短期估值提升有催化,长期业绩改善有空间 【国盛金融】齐鲁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驱动利润释放、ROE 提升 【国盛金融】光大银行:轻型化战略转型贡献新动能,华融转债转股补充核心资本 <个股点评系列> 【国盛金融】光大银行:“数据资产”入表有望带动估值修复,23Q1业绩表现平稳 【国盛金融】邮储银行:李嘉诚基金会减持影响有限,中长期成长性、投资价值不变 【国盛金融】招商银行点评:23Q1其他非息表现较好,零售资产质量边际恢复 【国盛金融】苏州银行:非息拖累23Q1营收增速下滑,资产质量稳健优异 【国盛金融】平安银行:23Q1业绩符合预期,财富管理业务稳步推进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23Q1息差优于同业,存款高增近3000亿,后续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22年报:非息扰动营收,但核心经营依旧稳健,息差持续回升 【国盛金融】邮储银行:23Q1营收超预期,手续费收入高增27.5%,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 【国盛金融】邮储银行22年报:全年业绩保持稳健,财富管理业务高增长 【国盛金融】常熟银行22年报:业绩高增长,息差还原贴息后保持相对平稳 【国盛金融】常熟银行:23Q1营收同比+13%,息差维稳,不良“双降” 【国盛金融】平安银行2022年报:非息扰动营收,利润高增25%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非息扰动营收,管理层平稳换届 <行业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基本面迎四重利好,信贷需求若改善则困境反转—2023中期策略 【国盛金融】哪些资金在买“银行中特估”?—2023Q1资金流向梳理 【国盛金融】哪些银行业绩有望率先改善?—银行研究框架及2022A+2023Q1业绩综述 【国盛金融】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银行有哪些受益标的? 【国盛金融】一文读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有哪些新变化? 【国盛金融】《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出台,影响几何? 【国盛金融】如何看待大行的投资价值? 【国盛金融】深度分析,若消费复苏,哪家银行最受益? <行业跟踪系列> 【国盛金融】银行:LPR如期而降,关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 【国盛金融】5月金融数据:信贷需求仍偏弱,未来需关注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 【国盛金融】企业新发贷款利率趋稳,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23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国盛金融】4月金融数据:信贷增量回落,存款下降或因流入理财、储蓄险等产品 【国盛金融】23Q1市场风格转换,金融板块持仓有所回落 【国盛金融】3月金融数据:对公中长期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居民端显著改善 【国盛金融】2月社融信贷:居民端积极信号已现 【国盛金融】银保监会Q4经营数据:息差小幅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财富管理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财富管理业务若复苏,哪些银行更受益?-深度分析 <周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有望推动财富管理长期高质量发展-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银行:ABS角度看零售资产质量:5月延续改善态势-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银行:稳增长”正蓄力,若扭转经济预期,有望带动银行估值修复-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存款利率下调支撑银行息差;政策或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5月北向资金流向跟踪:国有大行、民生银行净买入较多-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4月零售资产质量改善明显;工业企业盈利仍偏弱-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银行业23Q1经营数据:息差预期内下行,资产质量平稳向好-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5月以来北向资金增持银行股,建行、工行净买入超10亿-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ABS角度看零售资产质量:3月小幅波动,但整体优于2022年-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存款定价考核“奖惩结合”,中小行负债成本有望下降-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ABS角度看零售资产质量:2月继续回暖,逾期率下降-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22家银行年报汇总:息差降幅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招行22年报:息差环比提升,存款高增长-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 【国盛金融】硅谷银行事件,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吗?-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ABS高频数据跟踪1月零售资产质量-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金融角度看,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哪些关注点?-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2022全年理财市场有什么变化?-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本周聚焦:Q4权益基金保有量低位企稳;1月居民短贷恢复正增长 【国盛金融】本周聚焦:17家银行业绩快报汇总+零售资产质量高频跟踪 // 2023 ”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的报告《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具体内容详见相关报告。 // 2023 ”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的报告《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具体内容详见相关报告。 【国盛金融团队:马婷婷、蒋江松媛、倪安峰、丁诗淼、陈功(已离职)】 马婷婷 S0680519040001 matingting@gszq.com 蒋江松媛 S0680519090001 jiangjiangs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 投资评级说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石墨文档等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组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组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