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金电新-周观点】硅料价格趋势分化,品质溢价利好龙头

【国金电新-周观点】硅料价格趋势分化,品质溢价利好龙头

作者:微信公众号【新兴产业观察者】/ 发布时间:2023-07-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新-周观点】硅料价格趋势分化,品质溢价利好龙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8+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5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仍维持98.3%高位;硅业分会数据N型硅料价格反弹,中环最新硅片报价高于前期市场价格;通威彭山基地首片TOPCon电池下线;阳光电源-华能全球首个2000V光伏系统并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晋南钢铁集团100辆氢能重卡交付;北京启动燃料电池膜电极揭榜项目申报;巴黎奥运会计划将投运数百辆丰田Mirai。 核心周观点 光伏&储能 本周N型硅料首次出现环比价格上涨,我们认为是硅料价格明确触底后,由下游快速增长的N型电池产能释放所驱动的上涨和分化,随下半年N型电池产能加速释放,在“N型TOPCon”供应链上的“紧张重心”和超额利润或将向上游高品质N型硅料端转移;近期板块受到一些似是而非“利空”及对Q2减值担忧的影响而有所走弱,不改当年板块预期低位的布局逻辑,维持看好板块全面、可持续的情绪修复,继续建议加大光储五大主线的配置力度。 上周周报中,我们明确提示:调研反馈硅料成交价显著企稳、企业库存快速下降、部分N型料价格出现反弹。根据本周三硅业分会硅料报价,各类型硅料价格全面止跌,其中N型料价格更是出现了0.7%的环比价格上涨,这是此轮硅料价格从今年年初暴跌、反弹、并再次进入下行通道以来,第一次出现周度环比上涨。与年初的短时间内超跌反弹不同,这一次的N型料价格率先反弹,我们认为是明确的硅料价格触底后,由下游快速增长的N型电池产能释放所驱动的上涨和分化。 N型TOPCon成为当下满足增量需求并替代存量PERC产能的主流技术路线已经得到产业确认,终端客户对TOPCon的性能优势(包括转化效率和单W发电量两个层面)也给予了充分的溢价,随着下半年TOPCon电池产能的加速释放(我们测算2023年底名义产能超过400GW),我们判断,对高品质N型硅料需求的快速增加将令上游不同品质硅料之间的价差持续拉开,从而在成本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开硅料企业之间的盈利能力差异。 在光伏制造产业链的技术迭代过程中,关于新技术相对旧技术超额利润的分配,将始终秉持“谁创造增益+谁供给偏紧,谁分享超额”的原则(例如单多晶替代过程中的单晶硅片环节),在TOPCon对PERC的替代过程中,很显然电池片和硅料是提供“性能增益”的主要环节,硅片环节次之;而从能够满足终端TOPCon需求的产能角度看,随着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相对偏紧的环节或将从电池片向硅料端转移。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认为,这种“紧张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电池片超额利润向硅料让渡,而更多是相对低品质硅料产能的利润向高品质硅料产能迁移。 板块行情方面,本周走势较弱一方面源于几条似是而非的所谓“利空”:1)广东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广东局部情况,且不影响今年装机);2)德国负电价(时长已显著短于去年同期);3)TOPCon衰减研究(典型的断章取义);另一方面,在Q2光伏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的背景下,市场再次对主产业链企业Q2业绩可能面临的存货减值风险产生担忧。根据我们的了解,在价格快速下跌、终端需求观望情绪浓重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在Q2采取保守的出货策略具有一定合理性,考虑到近期上游价格触底迹象显著、Q3主要硅料产区面临限电限产可能性较高、以及玻璃等辅材随后续组件排产提升存在一定涨价预期,当前快速杀跌的组件价格在三季度存在一定的反弹可能性(本周末中环最新公布的硅片价格以高于上周第三方统计的市场成交价),因此,即使企业在Q2出于财务谨慎性原则计提一定比例的存货减值,不排除在Q3将以经营性利润的形式得到“冲回”。 重申当前板块核心观点:前期我们详细解读了硅料价格触底对产业链基本面、市场预期将会产生的三大正面驱动力:1)订单恢复签订,国内电站市场启动交付;2)产业链底部利润逐渐进入观测窗口(大概率好于预期);3)新能源配储启动建设,缓解消纳担忧。同时,我们也提出了推动板块股价表现的三大驱动因素:1)价格跌幅收窄、上游库存回落、7月排产提升等微观边际变化;2)Q2业绩超预期及好于预期的Q3业绩展望;3)从组件招投标价格等方面反映的竞争格局好于预期。 重申投资建议:看好板块全面、可持续的情绪修复,继续建议加大光储各细分环节配置力度。 四月底以来,板块已多次出现系统性反弹,充分反映市场对当前板块性价比的认可度,我们坚定看好当前位置板块反弹的持续性和可观的上涨空间(以一体化龙头估值为锚,从10-13xPE向15-20xPE修复)。综合考虑各环节长期竞争壁垒、未来景气周期波动中的盈利维持能力,以及当前的市场预期差和后续基本面边际变化,继续建议重点配置:1)一体化组件/高效电池(中长期预期差显著,但需逐季验证);2)大储/集中式逆变器(下半年确定性加速,优选海外占比高的);3)具备显著α的硅料(Q3季度盈利触底)/硅片&设备(业务/产品线布局具备穿越周期能力);4)盈利能力处于底部区域的辅材/耗材(最直接受益Q3排产提升的边际改善);5)新技术领域关注度回升带来的预期修复。 氢能与燃料电池 绿氢不需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绿氢规模化应用加速;蒂森克虏伯氢能公司成功上市,海外氢能高增发展逐步印证;生态环境部对CCER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碳税下推动绿氢放量,关注风光氢项目招标及站内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带来的电解水制氢设备机会。 绿氢不需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绿氢规模化应用加速。《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发布,绿氢不需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这是继广东后又一地区的开放,除西北部大规模风光氢一体化项目外,东部站内制氢一体化站逐步开始起量,全国绿氢规模化应用加速。 蒂森克虏伯氢能公司成功上市,海外氢能高增发展逐步印证。市值200亿的Thyssenkrupp Nucera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碱性电解槽的头部企业,已有价值约为14亿欧元的订单,订单中电解总装机容量超过3GW,其中包括在沙特阿拉伯规划的世界上最大的电解制氢工厂之一,产能近2GW。在碱性电解水(AWE)业务领域,Thyssenkrupp Nucera预计在2023/2024实现销售收入6-7亿欧元。海外氢能技术积累和政策规划处于领先地位,头部企业年报体现的氢能业务高增速、高订单、高扩产印证氢能行业已经进入实质爆发前夕,紧密跟踪海外情况可对国内氢能发展和投资标的选取提供指引,持续推荐电解槽及燃料电池领域。 生态环境部对CCER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碳税下推动绿氢加速放量。生态环境部发布CCER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CCER是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补充,对部分减碳项目盈利补偿,核心为加速降碳属性行业的放量。发布CCER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国内碳市场的推进,与欧洲碳关税以及美国IRA法案类似,这是向着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一步。氢能是符合加速降碳属性行业,碳市场的完善,尤其是碳税落地则将加速绿氢发展,也将促进用电端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新的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在于新能源的成本比原有能源成本更低,除绿氢自身成本受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下带来的降本外,碳税也将抬高原有灰氢价格,绿氢平价及放量进程将加速,上调全年电解槽招标预期,关注电解槽机会。 利好环节: ①上游:在政策的支持与相关电解制氢项目的开展下,随着电解槽技术的突破以及副产氢的区域和资源限制,电解氢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槽企业。 ②中游:在地方政策规划持续加码下,加氢站建设加速,为FCV的放量和运营做出保障,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建设和设备企业。同时叠加订单的增长,FCV将持续放量,带动核心零部件领域放量,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IPO进度。 ③下游:FCV 迎来放量,利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风电 下游需求持稳复苏,5月新增装机2.2GW,维持全年70-80GW预测,其中海风10GW;受制于巡视组工作,零部件Q2虽出货不及预期,但排产继续维持旺盛趋势,全年保持原有装机预测,看好业绩兑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环节;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小幅震荡。2023年7月7日圆钢、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玻纤、碳纤维分别为4110元/吨、3350元/吨、2710元/吨、3730元/吨、3700元/吨、118.7元/千克,周变动幅度分别为0%/-0.9%/+0.7%/-1.1%/0%/0%。 大金重工、天顺风能发布业绩预告,业绩符合预期。7月2日,大金重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1H23实现归母净利润2.5-2.8亿元,同比增长45%-60%,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出口海工产品实现批量交付,预计出口海工单吨净利润或达1500元;2)自营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7月5日,天顺风能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1H23实现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105%-136%,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海风桩基产品实现0-1突破;2)陆塔、叶片交付量同比提升;3)风电场并网规模同比提升。 关注业绩高弹性&高确定性环节。1)装机逐步兑现:2023年1-5月风电总装机达16.36GW,同增51%,创历史装机新高。预计今年全年装机70-80GW,其中海风达10GW。预计二季度装机持续保持高增趋势。2)2023年看好业绩强兑现、高弹性环节:a)存在涨价可能性的环节。风电大部分零部件属于年度谈价,全年价格不变。因此部分谈价周期相对较短的环节预计将受益于下半年需求高增下的供需紧平衡,价格或有上涨可能性,比如塔筒、叶片等环节;b)看好业绩强兑现环节。风电零部件龙头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成本同比下降、产品结构向好等因素,业绩兑现确定性高。3)未来催化:a)零部件出货环比提升;b)整机企业排产提升,下游装机持续释放;c)海风招标提升。 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2022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海风招标规模达16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2023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2023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我们预计2023年海风装机为10-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2022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全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预计2023年将迎量利齐升。 关注运营商环节:1)双碳目标驱动下,“十四五”新能源装机高增高确定;2)随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下发,补贴加速到位;3)随风光进入平价时代,运营商新能源项目IRR可维持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未来风电需求持续保持高增,我们主要推荐两条主线:1)关注业绩兑现环节,如深度受益海风高景气标的以及受益于量利齐升的零部件龙头;2)关注渗透率提高环节,如碳纤维环节以及轴承环节。建议关注运营商环节。 往期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 7月2日 钙钛矿行业点评及观点更新; 7月3日 储能板块观点更新点评,天合光能股权激励草案点评; 7月5日 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周度跟踪; 7月6日 光伏产业链排产月度跟踪; 7月9日 中环硅片报价点评,科士达半年报预告点评;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 1. 阿特斯深度:海外渠道铸就盈利壁垒,美国大储创造业绩增长点 2. 盛弘股份深度:厚积薄发,充电桩、储能业务成长加速 3. 双良节能深度:设备业务多点开花,硅片+组件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4. 科士达深度:新能源转型厚积薄发,户储业务轻舟快行 往期新能源周报 1. 硅料库存快速下降,重视电镀铜驱动的下一轮提效降本,全球最大光伏制绿氢项目投产 2. 光伏Q3有望淡季不淡,氢能全产业链开启预期兑现,海风招标全面重启 3. 硅料价格触底实质性驱动板块预期及情绪全面修复 4 光伏价格加速赶底,板块底部提前确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