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7日最新观点: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

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7日最新观点: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

作者:微信公众号【太平洋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7日最新观点: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7日早间新闻精选】 1、李强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李强指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2、中方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出于什么考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镓、锗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3、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徐晓兰表示,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攻关力度。 4、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携比亚迪、特斯拉等中国主流汽车企业高层,现场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 5、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近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起草了促进家居消费政策文件,从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将于近日出台。 6、据媒体记者走访调研发现,7月以来,江苏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部分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大额存单、美元存款等被认为“高利率”的产品亦宣布降低利率。 7、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已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在业内征求意见,拟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医药】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宫颈癌筛查市场及相关投资标的。 宫颈癌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逐年攀升。 HPV筛查有效预防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 IARC)早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如果通过筛查及早发现临床尚无症状和/或体征的早期宫颈癌、予以早期治疗,不仅治愈率高,且可减少晚期宫颈癌发生、降低死亡率。 随着政策支持和群众意识提高,宫颈癌筛查快速发展。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试点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 凯普生物是宫颈癌筛查——HPV核酸检测的先行者、倡导者,2006 年拿到我国第一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公司紧跟行业政策,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合作,持续加大HPV检测的临床普及,大力推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程,持续保持和强化HPV检测产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凯普生物国内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2023年6月20日,凯普生物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变更医疗器械注册证暨产品首次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公告》,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率先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预期用途,满足HPV DNA检测应用于临床或筛查等不同的检测场景,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审批同意的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 投资建议:以盈利为核心,关注滞后型的反转投资 从今年2月份以来,国内医院的常规诊疗活动持续复苏,院内就诊量也在逐月改善。第一季度由于宏观因素公司业绩未完全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二季度则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环比显著加速的趋势,并随着政策层面预期趋缓从而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1)检验:新产业(诊疗恢复+22Q2低基数)、亚辉龙(诊疗恢复+海外加速)、安图生物(诊疗恢复+高速机放量)、凯普生物(筛查恢复+适应症拓宽); (2)耗材:惠泰医疗(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微电生理(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南微医学(诊疗恢复)、心脉医疗(诊疗恢复); (3)药品:康辰药业(凝血酶恢复+医保解限),舒泰神(苏肽生调出重点监控目录),恩华药业(精麻恢复+新品放量); (4)服务:金域医学(常规诊疗恢复)、迪安诊断(常规诊疗恢复)。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化工】国光股份:成本端迎来拐点,植物生长调节剂龙头盈利能力回归本真 报告摘要: 国光股份成立于1984年,自1990年进入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30余年深耕发展,现拥有调节剂制剂登记证87个,行业占比约8.6%,是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此外,公司通过并购形成了国光、双丰、浩之大、国光园林以及鹤壁全丰五大品牌,覆盖经销商超4500家,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农业发展驱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提升,百亿蓝海市场待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效益高、收效快,是农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下游粮食作物农资需求较为刚性,高附加值果蔬及园林作物需求稳中向好。随着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中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规模可达到100亿元。 原药价格回落叠加自给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迎来拐点。2021年以来,原药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产品利润。进入2022年下半年,相关原材料价格从高位逐步回落。其中,多效唑原药和食品级磷酸二氢钾的平均采购价格相比2022年上半年分别回落了7.5%和8.1%,并在2023年得以延续。伴随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公司盈利能力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 国光股份深耕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30余年,现拥有调节剂制剂登记证87个,是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公司持续进行外延并购对行业进行整合,龙头地位稳固。2021年以来,原药价格大幅上涨,重点下游园林客户经营不善导致销量和回款减少,叠加疫情影响公司正常的市场开发,限制了公司近两年的稳健发展。2023年以来,相关利空因素均已消除,我们认为公司将恢复到正常运营水平,且前期外延并购的子公司也将逐步产生协同效应,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EPS分别为0.7元、0.8元、1.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成本大幅波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延迟;农业、园林政策变化引起异常情况。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