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707】【固收】【个股】金龙汽车、重庆百货、恒力石化、均胜电子、广汽集团、长城汽车

【东吴晨报0707】【固收】【个股】金龙汽车、重庆百货、恒力石化、均胜电子、广汽集团、长城汽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7-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707】【固收】【个股】金龙汽车、重庆百货、恒力石化、均胜电子、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30707 进度条 06:21 00:00 / 06:21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上声转债: 国内汽车声学龙头企业 事件 上声转债(118037.SH)于2023年7月6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5.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汽车音响系统及电子产品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当前债底估值为71.09元,YTM为2.61%。上声转债存续期为6年,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资信评级为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30%、0.50%、1.00%、1.60%、2.00%、2.8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11.00%(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8.74%(2023-07-05)计算,纯债价值为71.09元,纯债对应的YTM为2.61%,债底保护一般。 当前转换平价为104.4元,平价溢价率为-4.26%。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2024年01月12日至2029年07月05日。初始转股价47.85元/股,正股上声电子7月5日的收盘价为49.98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104.45元,平价溢价率为-4.26%。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6.36%。下修条款为“15/30,85%”,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47.85元计算,转债发行5.20亿元对总股本稀释率为6.36%,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21.36%,对股本摊薄压力较小。 观点 我们预计上声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0.57~134.48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014%。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上声转债的债底保护性一般,评级和规模吸引力一般,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2%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20.57~134.48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014%,建议积极申购。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功放及AVAS等。公司是国内汽车声学行业龙头,凭借不断增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同步开发能力和日趋完善的全球交付能力,公司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0年以来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9.32%。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增长且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变动,公司三大核心产品并驱放量,营收规模进一步突破瓶颈,实现营业收入17.69亿元(同比+35.86%),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43.68%)。 公司主要营收构成稳定,车载扬声器、车载功放和AVAS为其主要营收来源。2021-2022年,公司车载扬声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55%和78.14%,车载功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1%和15.17%,AVAS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3%和3.23%。 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近年呈下行趋势,费用率总体波动下行。2018-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8.99%、6.54%、6.96%、4.65%和4.91%,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99%、28.39%、28.69%、26.73%和20.29%。2022年度,主要原材料如稀土、大宗金属(铁锡铜等)、电子元器件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公司成本影响显著,且公司为拓宽功放市场适当降低了产品价格,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申购至上市阶段正股波动风险,上市时点不确定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违约风险,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风险。 (分析师 李勇、陈伯铭) 东亚转债: 抗菌医药优质企业 事件 东亚转债(111015.SH)于2023年7月6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6.9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特色新型药物制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以及年产3685吨医药及中间体、4320吨副产盐项目(一期)。 当前债底估值为83.54元,YTM为3.12%。东亚转债存续期为6年,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资信评级为AA-/AA-,票面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20%、0.40%、0.80%、1.50%、2.00%、2.50%,公司到期赎回价格为票面面值的115.00%(含最后一期利息),以6年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6.31%(2023-07-05)计算,纯债价值为83.54元,纯债对应的YTM为3.12%,债底保护一般。 当前转换平价为105.8元,平价溢价率为-5.53%。转股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转债到期日止,即2024年01月12日至2029年07月05日。初始转股价24.95元/股,正股东亚药业7月5日的收盘价为26.41元,对应的转换平价为105.85元,平价溢价率为-5.53%。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19.58%。下修条款为“15/30,90%”,有条件赎回条款为“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按初始转股价24.95元计算,转债发行6.90亿元对总股本稀释率为19.58%,对流通盘的稀释率为32.98%,对股本有一定的摊薄压力。 观点 我们预计东亚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5.26~139.55元之间,我们预计中签率为0.0023%。综合可比标的以及实证结果,考虑到东亚转债的债底保护性一般,评级和规模吸引力一般,我们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5%左右,对应的上市价格在125.26~139.55元之间。我们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023%,建议积极申购。 东亚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领域。 2018-2022年公司营收先降后升,复合增速为8.32%。2018年以来公司营收波动较大,2020、2021年出现营收下滑,2022年至今有所改善,整体复合增速为8.32%。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加65.62%。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近年同样先降后升,2018-2022年复合增速为-1.14%。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加52.46%。 公司的主要营收构成变动较小。近三年公司专注于医药化工行业,其中以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为核心产品。2022年公司99%以上营业收入来自医药化工的研发与制作。 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整体下降,销售费用率保持平稳,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起伏较大。2018-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2.76%、17.04%、12.98%、9.62%和8.85%,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3.05%、35.00%、33.97%、28.23%和22.82%。 风险提示:申购至上市阶段正股波动风险,上市时点不确定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违约风险,转股溢价率主动压缩风险。 (分析师 李勇、陈伯铭) 个股 金龙汽车(600686) 6月产销同环比高增 大中客占比同比提升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金龙汽车2023年6月销量为4196辆,同环比分别+24%/+31%;产量为4325辆,同环比分别+52%/+17%。 大中客销量保持韧性,轻客销量环比高增。分车辆长度看,2023年6月大中轻客销量为1565/954/1677辆,同比分别+38%/+33%/+9%,环比分别-10%/+73%/+84%;产量为1522/941/1862辆,同比分别+27%/+62%/+75%,环比分别+7%/+13%/+29%。大中客销量占比60%,同比+5pct。 公司整体补库。2023年6月公司整体补库129辆,大中轻客库存变化为-43/-13/+185辆,2023年累计加库2087辆。 国内+出口+技术迭代共振,驱动销量高增。出口方面,“一带一路”带动下公司150辆大巴交付塞浦路斯,其中35辆为纯电动客车;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多辆金龙客车交付云南、青海、内蒙等旅游市场;新技术方面,公司氢能客车加速落地,60辆苏州金龙氢能物流车交付广泰氢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205/233/266亿元,同比+12%/+14%/+14%,维持归母净利润为0.72/2.41/5.28亿元,2024~2025年同比+233%/+119%,2023~2025年对应EPS为0.10/0.34/0.74元,PE为85/25/1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重庆百货(600729) 2023H1业绩预告点评 Q2归母净利润同增139%以上超预期 消费恢复+国企改革助业绩高增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H1归母净利润为8.9~9.7亿元,同比+51.43%-65.05%;扣非净利润为8.0~8.8亿元,同比+51.31%~66.44%。对应到2023Q2,归母净利润为4.16~4.96亿元,同比+139%~185%;扣非净利润为3.38~4.18亿元,同比+107%~156%。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增速超出我们对公司全年增速的预期。 公司半年报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零售主业受益于消费复苏和国企改革下的经营优化,业绩高增;②马上消费金融子公司的持续成长;③公司投资的登康口腔上市贡献投资收益。 零售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升级创新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公司加快场店调改升级,推动商文旅融合,开展重百购物节、家电节、亲友内购会、时尚潮购等特色消费活动,打造线下体验、线上融合、企业团购、小店加盟、社区集市、员工分佣“六大卖场”,形成了重百大楼“时光塔”、世纪新都“生活美学院”等多元化消费新场景,零售主营业绩稳定增长。 金融业务增长态势持续,牌照+场景+技术优势兑现业绩:公司持股31.06%的马上消费金融是我国消费金融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牌照壁垒+风控及技术优势+资源禀赋,近年来持续高增。2022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29%。 投资收益大幅增加,登康口腔上市后股价表现优秀:公司投资的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6月30日,公司所持登康股份股票市值约为9800万元,而2018年底的账面余额为450万元,登康口腔上市后最高可贡献935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Q2零售主业恢复情况好于预期、马上消费金融成长速度较快,以及登康口腔上市后贡献的投资收益,我们将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12.4/ 13.9/ 15.3亿元,上调至14.3/ 15.0/ 16.6亿元,同比+62%/ +5%/ +11%,对应P/E为9/ 8/7倍。公司业务边际改善趋势明显,且当前估值较低,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混改进度,终端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吴劲草、阳靖) 恒力石化(600346) 康辉分拆价值重估 新材料布局未来可期!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7月4日,公司发布康辉新材重组上市预案,大连热电拟通过发行股份认购资产的方式,购买康辉新材100%的股权,本次分拆完成后,大连热电将成为康辉新材的控股股东,恒力石化将成为大连热电的控股股东。 康辉新材拟借壳大连热电实现重组上市,交易共分为三个步骤推进:1)重大资产出售,大连热电将以现金对价方式向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或其指定第三方)出售全部资产负债。2)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大连热电将以定增方式认购恒力石化和恒力化纤持有的康辉新材100%的股权,发行价格为4.42元/股(不低于公告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3)募集配套资金,大连热电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前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资产注入后)的30%,所募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并购整合费用和在建项目投资。4)前述重大资产出售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互为前提、同时生效,而募集配套资金成功与否不影响重组上市的实施。 康辉新材是恒力石化新材料业务的核心载体,重点聚焦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领域。1)截至2022年底,康辉新材共建有营口、大连、苏州、南通四大生产基地,合计拥有38.6万吨BOPET、24万吨PBT(国内最大)、3.3万吨PBAT(国内单套最大)产能,实现了从上游原料到中游薄膜、塑料再到下游涂覆、改性的全流程覆盖。2)2023年起康辉新材进入集中投产期,产业规模有望再上台阶。在建项目方面,苏州汾湖基地80万吨聚酯薄膜项目(含47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10万吨特种功能性薄膜、15万吨改性PBT、8万吨改性PBAT)已于23年一季度逐步投产,大连长兴岛基地45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PBS/PBAT)已于23年二季度逐步投产,另外营口和南通基地还规划了34.4亿平米的锂电隔膜项目,其中营口基地首条产线已于23年6月投产。 锂电隔膜、PET铜箔基膜、光伏背板基膜等产品多点开花,新能源材料布局未来可期。1)锂电隔膜:隔膜是锂电池的四大主材之一,根据GGII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124亿平米,同比增长59%,到2025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330亿平米。康辉新材于2020年正式进军锂电隔膜领域,截至6月末,公司规划总产能达34.4亿平米,包括28.4亿平米湿法隔膜(20条产线)和6亿平米干法隔膜(12条产线),其中营口基地首条湿法隔膜产线已于2023年6月产出合格品,公司锂电隔膜业务有望进入放量期。2)PET铜箔基膜:集流体是锂电池的另一核心组件,相较于传统的铜箔/铝箔集流体而言,以PET等高分子材料为基膜的复合集流体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方面拥有更好的性能。截至6月末,康辉新材下属营口基地拥有三条复合集流体基膜生产线,汾湖基地拥有一条2-4.5μm和两条4.5μm基膜生产线,其中4.5μm复合铜箔基膜已和国内40多家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试样验证工作正在持续推进。3)光伏背板基膜:光伏背板基膜是光伏电池组件的重要封装材料,位于光伏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于光伏背板基膜的需求,截至6月末,康辉新材营口基地具备2.4万吨/年光伏背板基膜产能,现已取得国际权威德国TüV莱茵证书,与赛伍技术、中来股份、回天新材等客户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康辉新材还在南通基地布局了6万吨/年的产线,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79、129和160亿元,按2023年7月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13.1、8.0和6.4倍。新能源材料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分拆上市推动价值重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分拆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锂电隔膜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分析师 陈淑娴、陈李、郭晶晶) 均胜电子(600699) 自主汽车安全龙头 顺应电动智能化趋势! 投资要点 外延并购打造汽车安全龙头,顺应趋势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2011年上市后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持续并购德国普瑞、伊玛、群英、美国KSS、德国TS、美国EVANA、日本高田等多家汽车电子及安全系统领先供应商,2021年设立新能源研究院与智能汽车研究院,与激光雷达厂商图达通展开合作,加强对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相关技术创新的支持并完成公司业务结构框架的优化调整。通过一系列内外部“稳增长,提业绩”措施,公司持续推进组织管理改革,并逐步完成世界范围内的产能及生产线整合,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97.93亿元,同比增长9.03%,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汽车安全市场空间广阔,内部整合盈利有望回升。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消费升级,单车配备安全件数量、种类、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先后收购KSS和高田,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安全部件制造商,2020年全球市占率近30%。公司安全产品已经快速切入吉利、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的供应链体系,本土化进展顺利。随着公司安全业务整合业务接近尾声,安全业务扭亏为盈,叠加其人员结构优化、生产线结构性调整,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公司有望达成40%市占率的目标,打开向上盈利空间。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底蕴深厚,新能源管理业务放量在即。公司积极顺应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三大汽车电子板块。智能座舱领域公司携手华为提供从域控制器、操作系统至应用层的软硬件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已获国内某领先车企多款车型项目订单;智能驾驶业务公司与高通、英伟达、黑芝麻、地平线等国内外知名芯片企业深度合作,首款域控制器产品nDriveH已成功发布;新能源管理公司前瞻布局800V高压平台,2023年新获订单130亿,公司有望凭借在800V领域的先发优势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整合修复后业绩弹性较大、汽车电子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540.13/604.16/676.92亿元,同比分别为+8.5%/+11.9%/+12.0%,归母净利润为9.80/15.13/20.78亿元,同比分别为+148.7%/+54.4%/+37.3%,对应EPS分别为0.72/1.11/1.52元,对应PE分别为25/16/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汽车安全业务修复不及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广汽集团(601238) 集团整体6月批发环比+13% 埃安再创新高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广汽集团6月乘用车产量为231,531辆,同环比分别-0.38%/+3.17%;销量为236,157辆,同环比分别+0.76%/+12.68%。其中,1)广汽本田6月产量为57,400辆,同环比分别为-25.04%/-18.50%;销量为60,628辆,同环比分别为-18.09%/+11.43%。2)广汽丰田6月产量为89,430辆,同环比分别为-6.09%/+12.87%;销量为87,200辆,同环比分别为-13.55%/+18.48%。3)广汽传祺6月产量为36,749辆,同环比分别为+9.56%/+22.72%;销量为41,131辆,同环比为+25.92%/+20.64%。4)广汽埃安6月产量45,249辆,同环比分别为+90.23%/+4.71%;销量为45,013辆,同环比分别为+86.71%/+0.31%。 2023H1集团产批同比改善,自主品牌表现强劲。广汽集团乘用车2023H1产量为120万辆,同比+3.94%;销量为116万辆,同比+1.13%。其中,1)合资品牌2023H1产批同比均下滑。广本半年产量为32万辆,同比-12.97%;销量为29万辆,同比-18.89%。广丰半年产量为46万辆,同比-6.97%;销量为45万辆,同比-9.48%。2)自主品牌产批均正增长,传祺半年产量为18万辆,同比+7.27%;销量19万辆,同比8.97%。埃安半年产量为22万辆,同比+117.39%;销量为21万辆,同比+108.69%。 6月集团产批环比改善,埃安批发再创历史新高。分品牌来看,广本6月产量环比下滑,批发环比上升,环比表现差于集团整体,重点车型雅阁6月销量11,570辆,同环比分别-46.56%/-1.24%。广丰6月产批同比下滑,环比增速高于集团整体,重点车型中凯美瑞6月销量25,898辆,同环比分别+9.21%/+36.85%;锋兰达6月销量18,299辆,同环比分别+64.28%/+33.71%。传祺6月产批表现好于集团整体,新车方面,传祺2024款GS8于6月30日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8.68-24.68万元。埃安连续四个月销量突破4万台,6月批发创历史新高,其中埃安S 6月销量22,487辆,同环比分别为+152.58%/-10.88%;埃安Y月销量20,537辆,同环比分别为+74.03%/+7.09%。 6月集团整体去库。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6月广汽集团整体去库,企业当月库存-4,626辆(较2023年5月),广本/广丰/传祺/埃安6月企业端库存分别-3,228/+2,230/-4,382/+236辆(较2023年5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自主能源生态产业链实现闭环布局,合资品牌电动转型加速。我们维持2023-2025年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88.5/100.32/120.31亿元,对应PE为13/12/10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终端价格战超出预期;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长城汽车(601633) 蓝山/枭龙双轮驱动 持续加码电动转型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2023年6月长城汽车实现合计产批量为112626/104957辆,分别同比+10.03%/+3.73%,分别环比+11.31%/+3.90%;5月哈弗品牌产批量分别为64800/59007辆,分别同比+25.02%/+15.08%,分别环比+14.13%/+6.13%;WEY品牌产批量分别为6708/6602辆,分别同比+150.02%/+128.68%,分别环比+10.40%/+14.42%;长城皮卡产批量分别为17946/16523辆,分别同比-20.00%/-22.17%,分别环比-1.53%/-11.19%;欧拉品牌产批量分别10021/10015辆,分别同比-9.30%/-13.03%,分别环比+7.49%/-5.66%;坦克品牌产批量分别为13101/12773辆,分别同比-8.58%/-10.42%,分别环比+21.54%/+22.48%。 6月批发销量10.5万辆,海外出口2.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25.4%。6月长城汽车批发销量10.5万辆,同环比+3.73%/+3.90%。1)分品牌:6月WEY品牌销量同比增长,销售6602台,环比增长14.4%;其中蓝山DHT- PHEV持续火爆,6月销量5506台,环比增长7.2%;哈弗枭龙新车终端热度稳步拉升,上市45天正式实现第一万台车下线,6月销量为6098辆,枭龙MAX将于下半年启动OTA升级计划;欧拉品牌6月销量持续1万辆水平,并持续深耕细分市场用户需求;长城皮卡&坦克品牌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其中皮卡1-6月国内终端市占率超50%,长城炮6月销量1.2万台,蝉联皮卡销量冠军。2)出口:公司海外出口势头稳健,6月出口25010辆,同环比+85.93%/-0.48%,占集团销量10.54%,连续4个月出口量突破2万辆;后续长城出口布局继续加速发展,6月,长城汽车与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英之杰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印度尼西亚石场达成合作意向。3)新能源:6月公司新能源汽车批发量26669辆,同环比+110.32%/+12.27%,新能源产品渗透率继续提升至25.4%,同环比+12.88/+1.89pct。 哈弗枭龙系列引领四驱市场变革,新技术&新产品联袂赋能公司转型向上。哈弗枭龙MAX首搭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魏牌蓝山DHT-PHEV/全新摩卡组合上市,丰富新能源产品矩阵,完成向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的进阶;坦克500/500Hi4-T迎来上市;2023年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出海加速;随着多品牌持续发力新能源,明星大单品将助力公司完成销量积累,带动公司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长城汽车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3/80/112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0.50/0.94/1.32元,对应PE估值46/25/18倍。维持长城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复苏进度低于预期;乘用车市场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