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轻纺&医药】淘系美妆23H1回顾:外资高端下滑&强功效大众品牌增长——医美行业周报(2023.7.5)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轻纺&医药】淘系美妆23H1回顾:外资高端下滑&强功效大众品牌增长——医美行业周报(2023.7.5)》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周报对医美细分行业板块进行了本周行情回顾、更新核心公司动态,并对化妆品线上半年度销售趋势进行研究。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13%,医美行业组合涨幅3.01%,跑赢大盘2.88pct。医美行业组合涵盖公司16个,分为三大板块:医美产品、医美设备、医疗服务板块,本周分别2.64%、2.33%、4.14%。 化妆品线上销售趋势分析:热门国货品牌占比持续提升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023年6月阿里系线上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为272.6亿元,同比下滑2.1%,2023年1-6月(23H1)行业总销售额为876.3亿元,同比下滑8.4%。 以半年维度分析,外资高端品牌的销售下滑态势自22H2延续至23H1,预计主要受到高定价因素影响;外资大众品牌凭借中低价格定位及品牌力优势,23H1销售额基本持平;高性价比、功能性较强、大单品突出的热门国货品牌则呈现良好增长。 核心公司动态跟踪:四环医药:轩竹生物自研1类新药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ST美谷:奥园科星所持公司7.50%股份已被司法拍卖;华东医药:全球首创三抗DR30206临床申请获批。 行业新闻速递:锦波生物上市获批;湃肽生物拟创业板挂牌上市;“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正式发布。 风险提示:医美行业政策监管风险;医疗事故与安全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一、化妆品线上半年度销售趋势分析:热门国货品牌占比持续提升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023年6月阿里系线上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为272.6亿元,同比下滑2.1%,2023年1-6月(23H1)行业总销售额为876.3亿元,同比下滑8.4%。以半年维度分析,外资高端品牌的销售下滑态势自22H2延续至23H1,预计主要受到高定价因素影响;外资大众品牌凭借中低价格定位及品牌力优势,23H1销售额基本持平;高性价比、功能性较强、大单品突出的热门国货品牌则呈现良好增长。 1、外资品牌:23H1高端品牌销售下滑明显,大众品牌销售基本持平 (1)外资高端品牌:高价位抑制销售增长,市场份额下滑 以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为代表的部分传统外资品牌定位高端,品牌线上销售均价基本位于300~1000元之间。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阿里系线上销售额同比分别-19%、-31%、-13%,延续了22H2的下滑态势(22H2品牌增速分别为-6%、-15%、+2%)。从销量来看,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销售量同比分别-20%、-31%、-23%;销售均价变化不大。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1.5%、2.3%、2.7%,同样延续22H2的份额下滑趋势。其中海蓝之谜和雅诗兰黛由于定价更高,份额降幅更大,23H1较22H1份额分别下滑0.19pct和0.75pct。 (2)外资大众品牌:平价加持品牌力,23H1销售基本持平 以欧莱雅、理肤泉、Olay为代表的传统外资大众品牌销售均价基本处于100-300元之间,性价比及品牌认可度相对较高。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欧莱雅、理肤泉、Olay阿里系线上销售额表现较为稳健,同比分别+1%、-4%、+3%,销售量同比分别+1%、+1%、+3%,同样基本持平。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欧莱雅、理肤泉、Olay品牌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3.6%、0.9%、2.2%,同比22H1份额分别提升0.34pct、0.05pct、0.24pct,在整体行业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实现稳中略增。 2、热门国货品牌:客单价普遍下降,高性价比+强功能性品牌突围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热门国货品牌销售情况分化明显,可复美销售额同比+286%,增长亮眼,珀莱雅销售额同比+19%,稳健增长;其余品牌如丸美同比+5%,保持低增长,薇诺娜、润百颜、夸迪等品牌均呈现同比下滑。 从销售均价看,国货品牌在高性价比的基础上普遍出现进一步的客单价下降,除了可复美表现为明显增长(23H1同比+47%)实现量价齐增。因此各品牌销量表现略好于销售额表现,多数品牌销售量呈正增长,如薇诺娜+2%、润百颜+8%、夸迪+16%,珀莱雅同比+28%、可复美同比+162%。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珀莱雅、可复美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5%、0.6%,同比22H1份额分别提升0.57pct、0.48pct,呈现明显增长;其余品牌份额变动不大,如丸美+0.04pct、润百颜-0.02pct。 综合来看,珀莱雅和可复美一方面延续品牌的高性价比优势,客单价维持在200元左右,另一方面其强调产品的功效特征不断强化、大单品效应突出,因此在整体化妆品线上市场中实现了较高的增速,份额持续提升。 二、核心公司动态跟踪 1、 四环医药:轩竹生物自研1类新药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 动态更新:7月3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吡罗西尼单药或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 *ST美谷:奥园科星所持公司7.50%股份已被司法拍卖 动态更新:7月3日,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控股股东被司法拍卖的股份完成过户暨被动减持权益变动比例达5%。 资料显示,本次被司法拍卖完成过户登记标的物为控股股东深圳奥园科星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ST美谷股份合计5723.32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25%,占*ST美谷总股本的7.50%。 3、 华东医药:全球首创三抗DR30206临床申请获批 动态更新:6月29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尔生物”)申报的注射用DR30206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据悉,注射用DR30206是由道尔生物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 三、行业新闻速递 1、锦波生物上市获批 6月29日,北交所发布《关于同意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锦波生物即将成为国内第二家重组胶原蛋白上市企业,其同时还将是“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2、湃肽生物拟创业板挂牌上市 6月28日,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创业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湃肽生物是国内最大的化妆品多肽原料供应商,合作了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等知名化妆品企业。2022年营收2.13亿元,净利润0.70亿元。 3、“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正式发布 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数量和准入标准。“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其中:甲类设备合计117台,其中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共41台、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共76台;乙类设备合计3528台,其PET/MR共141台、PET/CT共860台、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共559台、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共1968台(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共95台)。与“十三五”相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显著提升,将带动大型医用设备产业链升级,促进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发展。 四、风险提示 医美行业政策监管风险 医疗美容兼具医疗属性和消费属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 政策监管不断收紧,并逐渐转向常态化日常监管。2023 年,市场监管总局、公 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国内目前获批的超声治疗仪均为二类证,获批的适用范围之一为医美辅助治疗,如果超适用症使用可能面临监管风险。 医疗事故与安全风险 聚焦超声为高风险技术,虽然美国 FDA 给予了最高等级的管制批准 Ultherapy 超声刀的使用,并通过了 CE 认证,但仍有多起医疗事故报道。聚焦超声一旦因操作不当导致副作用,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损害,对面容影响极大,甚至可能造成面瘫、永久性坍塌等医疗事故。 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聚焦超声产品开展临床试验难度较大,耗资较多,可能存在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聚焦超声技术理论上具有最佳的抗面部衰老效果,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国内尚未有成熟产品上市,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其他成熟技术的产品占据。 向上滑动阅览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本周周报对医美细分行业板块进行了本周行情回顾、更新核心公司动态,并对化妆品线上半年度销售趋势进行研究。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13%,医美行业组合涨幅3.01%,跑赢大盘2.88pct。医美行业组合涵盖公司16个,分为三大板块:医美产品、医美设备、医疗服务板块,本周分别2.64%、2.33%、4.14%。 化妆品线上销售趋势分析:热门国货品牌占比持续提升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023年6月阿里系线上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为272.6亿元,同比下滑2.1%,2023年1-6月(23H1)行业总销售额为876.3亿元,同比下滑8.4%。 以半年维度分析,外资高端品牌的销售下滑态势自22H2延续至23H1,预计主要受到高定价因素影响;外资大众品牌凭借中低价格定位及品牌力优势,23H1销售额基本持平;高性价比、功能性较强、大单品突出的热门国货品牌则呈现良好增长。 核心公司动态跟踪:四环医药:轩竹生物自研1类新药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ST美谷:奥园科星所持公司7.50%股份已被司法拍卖;华东医药:全球首创三抗DR30206临床申请获批。 行业新闻速递:锦波生物上市获批;湃肽生物拟创业板挂牌上市;“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正式发布。 风险提示:医美行业政策监管风险;医疗事故与安全风险;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一、化妆品线上半年度销售趋势分析:热门国货品牌占比持续提升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023年6月阿里系线上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为272.6亿元,同比下滑2.1%,2023年1-6月(23H1)行业总销售额为876.3亿元,同比下滑8.4%。以半年维度分析,外资高端品牌的销售下滑态势自22H2延续至23H1,预计主要受到高定价因素影响;外资大众品牌凭借中低价格定位及品牌力优势,23H1销售额基本持平;高性价比、功能性较强、大单品突出的热门国货品牌则呈现良好增长。 1、外资品牌:23H1高端品牌销售下滑明显,大众品牌销售基本持平 (1)外资高端品牌:高价位抑制销售增长,市场份额下滑 以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为代表的部分传统外资品牌定位高端,品牌线上销售均价基本位于300~1000元之间。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阿里系线上销售额同比分别-19%、-31%、-13%,延续了22H2的下滑态势(22H2品牌增速分别为-6%、-15%、+2%)。从销量来看,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销售量同比分别-20%、-31%、-23%;销售均价变化不大。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品牌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1.5%、2.3%、2.7%,同样延续22H2的份额下滑趋势。其中海蓝之谜和雅诗兰黛由于定价更高,份额降幅更大,23H1较22H1份额分别下滑0.19pct和0.75pct。 (2)外资大众品牌:平价加持品牌力,23H1销售基本持平 以欧莱雅、理肤泉、Olay为代表的传统外资大众品牌销售均价基本处于100-300元之间,性价比及品牌认可度相对较高。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欧莱雅、理肤泉、Olay阿里系线上销售额表现较为稳健,同比分别+1%、-4%、+3%,销售量同比分别+1%、+1%、+3%,同样基本持平。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欧莱雅、理肤泉、Olay品牌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3.6%、0.9%、2.2%,同比22H1份额分别提升0.34pct、0.05pct、0.24pct,在整体行业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实现稳中略增。 2、热门国货品牌:客单价普遍下降,高性价比+强功能性品牌突围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3H1热门国货品牌销售情况分化明显,可复美销售额同比+286%,增长亮眼,珀莱雅销售额同比+19%,稳健增长;其余品牌如丸美同比+5%,保持低增长,薇诺娜、润百颜、夸迪等品牌均呈现同比下滑。 从销售均价看,国货品牌在高性价比的基础上普遍出现进一步的客单价下降,除了可复美表现为明显增长(23H1同比+47%)实现量价齐增。因此各品牌销量表现略好于销售额表现,多数品牌销售量呈正增长,如薇诺娜+2%、润百颜+8%、夸迪+16%,珀莱雅同比+28%、可复美同比+162%。 从市场份额来看,23H1珀莱雅、可复美在阿里线上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5%、0.6%,同比22H1份额分别提升0.57pct、0.48pct,呈现明显增长;其余品牌份额变动不大,如丸美+0.04pct、润百颜-0.02pct。 综合来看,珀莱雅和可复美一方面延续品牌的高性价比优势,客单价维持在200元左右,另一方面其强调产品的功效特征不断强化、大单品效应突出,因此在整体化妆品线上市场中实现了较高的增速,份额持续提升。 二、核心公司动态跟踪 1、 四环医药:轩竹生物自研1类新药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 动态更新:7月3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吡罗西尼单药或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2、 *ST美谷:奥园科星所持公司7.50%股份已被司法拍卖 动态更新:7月3日,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控股股东被司法拍卖的股份完成过户暨被动减持权益变动比例达5%。 资料显示,本次被司法拍卖完成过户登记标的物为控股股东深圳奥园科星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ST美谷股份合计5723.32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25%,占*ST美谷总股本的7.50%。 3、 华东医药:全球首创三抗DR30206临床申请获批 动态更新:6月29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尔生物”)申报的注射用DR30206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据悉,注射用DR30206是由道尔生物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 三、行业新闻速递 1、锦波生物上市获批 6月29日,北交所发布《关于同意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锦波生物即将成为国内第二家重组胶原蛋白上市企业,其同时还将是“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2、湃肽生物拟创业板挂牌上市 6月28日,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创业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湃肽生物是国内最大的化妆品多肽原料供应商,合作了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等知名化妆品企业。2022年营收2.13亿元,净利润0.70亿元。 3、“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正式发布 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数量和准入标准。“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其中:甲类设备合计117台,其中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共41台、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共76台;乙类设备合计3528台,其PET/MR共141台、PET/CT共860台、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共559台、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共1968台(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共95台)。与“十三五”相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显著提升,将带动大型医用设备产业链升级,促进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发展。 四、风险提示 医美行业政策监管风险 医疗美容兼具医疗属性和消费属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 政策监管不断收紧,并逐渐转向常态化日常监管。2023 年,市场监管总局、公 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国内目前获批的超声治疗仪均为二类证,获批的适用范围之一为医美辅助治疗,如果超适用症使用可能面临监管风险。 医疗事故与安全风险 聚焦超声为高风险技术,虽然美国 FDA 给予了最高等级的管制批准 Ultherapy 超声刀的使用,并通过了 CE 认证,但仍有多起医疗事故报道。聚焦超声一旦因操作不当导致副作用,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损害,对面容影响极大,甚至可能造成面瘫、永久性坍塌等医疗事故。 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聚焦超声产品开展临床试验难度较大,耗资较多,可能存在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聚焦超声技术理论上具有最佳的抗面部衰老效果,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国内尚未有成熟产品上市,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其他成熟技术的产品占据。 向上滑动阅览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