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 | 农林牧渔:亚非拉出口农业篇——杂交稻出海可期

华泰 | 农林牧渔:亚非拉出口农业篇——杂交稻出海可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睿思】/ 发布时间:2023-07-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 | 农林牧渔:亚非拉出口农业篇——杂交稻出海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杂交稻出海可期,关注稻种龙头 我国农业出口额占我国总体出口额比例处低位,其中对亚非拉地区的出口以农药和杂交稻种等农资“芯片”为主。1)农药方面,亚非拉需求高企,中巴本币结算协议或将持续利好农药贸易。2)杂交稻种方面,我国育种经验丰富,“一带一路”倡议下未来出口方式有望由稻种直接出口向育种技术出海转变。龙头公司具备较强技术优势及深厚研发实力,有望乘政策东风稳步拓展海外市场。 核心观点 2022农业出口额占比不到3%,农药/杂交稻种表现亮眼 2021/2022年我国农业相关产品出口金额为891/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9.4%。但占出口总金额比例较低、且自2016年起趋势回落。2021/2022年占比稳定在2.7%左右,较2016年回落0.7pct。亚非拉为我国农业出口重要区域,2022年对亚非拉农业相关产品出口占农业整体出口的1/5左右。其中化肥/农药位列出口金额排行榜第一/二名,农药增速更为可观;谷物出口则呈现种子出口占比提升、由玉米种子向杂交稻种出口转变双趋势。 亚非拉需求高企,本币结算协议利好中巴农药贸易 2022年我国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额/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57.1%/13.2%,高于农药产品出口总额/总量同比增速13.6pct/5.5pct。亚非拉需求高企、为我国农药出口的关键区域。2022年我国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额/出口量占整体出口额/出口量比例为58.9%/54.3%。巴西作为“世界粮仓”,为全球最大的农药需求国、我国最大的农药出口目的国。2022年中国向巴西出口农药产品高达26.6亿美元/3.5亿公斤,同比增长154%/104%。考虑到农药贸易本币结算协议有望逐步落地,预计中国农药对巴西市场的出口或持续增长。 锚定南亚高潜市场,农资技术出海势在必行 2022年我国杂交稻种整体出口额/出口量同比下滑7.1%/8.2%,而对亚非拉地区的出口则实现逆势增长,出口额/出口量同比增长20.2%/11.7%。亚非拉为我国杂交稻种出口核心区域,2022年出口额/出口量占杂交稻种整体出口额/出口量比例均在57%左右。其中南亚三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为我国杂交稻种亚非拉地区出口前三大国家。我国杂交稻种育种经验、种质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南亚地区稻种米质差、抗性差,单产较低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杂交稻种有望渗透南亚约11.4亿美元高潜市场。未来也或将从种子直接出口向“本土研发”、“对外投资”转变。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种业监管力度不及预期,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粮价表现不及预期等。 正文 农业出口占比较低,对亚非拉出口杂交稻种表现亮眼 我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整体呈上行趋势、占比较低。我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金额整体呈上行趋势,近期存在一定波动。其中,1)在2021年至2022年分别实现891亿美元、976亿美元的出口金额,分别录得17.2%、9.4%的同比增速,跟随粮价上涨呈现改善态势;2)但在2023年前五个月呈现同比-3.4%的小幅下滑。从占比的角度来看,2022年我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比例较低、且近期有所回落。自2016起,我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占出口总金额比例呈下降态势,2021、2022年占比稳定在2.7%左右、相比2016年回落0.7pct。 对亚非拉地区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震荡上行、其占农业出口总金额比例表现平稳。自2016年起,我国农业及相关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1、中东与北非2、拉美3、南亚4四地区,后文简称“亚非拉”)出口额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2021、2022年我国对亚非拉地区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93亿美元、206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5%;近期(2023年前五个月内)我国对亚非拉地区农业相关出口额略有回落、同比下滑7.2%,系主要出口目的国巴西除草剂处于去库阶段从而需求明显下滑等短期因素导致。占比角度来看,我国对亚非拉地区农业相关出口额占农业整体出口额比例较为平稳。其中,1)2015年至2021年我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农业及相关出口占农业整体出口额比例震荡上行。2021年对亚非拉地区的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占农业整体出口额比例为21.6%、较2015年提升2.8pct。2)2021年至今我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占农业整体出口额比例略有回落,近期(2023年前五个月内)占比与2015年时的18.8%占比持平。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 1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斯威士兰、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几内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2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 中东与北非主要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吉布提、埃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马耳他、摩洛哥、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约旦河西岸、也门。 3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 拉美主要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巴哈马群岛、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 4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南亚主要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化肥、农药位列对亚非拉出口金额第一、二名,农药增速更为可观。细分类目来看,自2015年起8年时间内,我国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排行榜内化肥、农药始终位列第一、二名。其中,1)2022年我国化肥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为64.2亿美元,同比下降12.6%,系21年高基数效应及我国磷肥国内开工率、产能降低所致。占比角度来看,我国化肥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额占中国对亚非拉地区整体出口额比例自2015年起至今呈震荡下行态势,2022年占比为31.2%、较2015年占比下降17.6pct。2)农药增速更为可观。2022年我国农药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为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6.3%,高于农业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增速49.8pct。2015年至2022年7年时间内,我国农药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CAGR高达19.1%、高于农业及相关产品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复合增速13.3pct。2022年我国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占中国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比例高达30.5%、较2015年占比提升17.1pct。 谷物对亚非拉地区出口:种子出口占比提升、由玉米种子出口向杂交稻种出口转变。从对亚非拉地区谷物(HS编码“10”项下)出口总体表现来看,自2017年起我国对亚非拉地区谷物出口结构呈现种子出口占比持续提升、由玉米种子出口向杂交稻种出口转变双趋势。1)我们将谷物出口细分为粮食出口及种子出口两大类,其中金额口径下,2022年我国对亚非拉地区粮食出口额占对亚非拉地区“谷物”出口额比例高达88.7%、种子出口占比为11.3%,粮食出口仍为主力。但相较于2017年粮食99.8%的高占比,粮食出口占比下降10.1pct、而种子出口占比则相应提升。数量口径下,以上趋势依旧存在。2022年我国对亚非拉地区的种子出口占对亚非拉地区谷物出口总数的1.11%、高于2017年占比0.94pct。2)细分种子类别来看,2017年及以前我国种子出口以玉米种子为主导。2017年我国玉米种子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数量占种子出口金额、数量比例分别为95.9%、99.1%,主要出口至喀麦隆、塞拉利昂等非洲地区。2018年种子出口动能切换至杂交稻种,金额、数量口径下占比分别高达95.7%、89.8%。直至2022年,杂交稻种对亚非拉地区出口仍占种子整体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首位,金额、数量口径下占比分别为98.8%、98.0%。主要出口至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南亚地区。 农药产品:亚非拉需求高企,本币结算或将利好巴西市场 我国农药产品出口蓬勃发展,亚非拉地区农药需求旺盛。我国农药出口蓬勃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2022年)也呈现出口量、出口金额同比双增趋势。2022年我国农药出口总金额达10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3.5%;出口数量达19.7亿公斤、同比增长7.7%。分地区来看,亚非拉地区需求旺盛,2022年我国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额为62.0亿美元,同比增长57.1%、高于农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速13.6pct;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量为10.7亿公斤,同比增长13.2%,高于农药产品出口总量同比增速5.5pct。自2015年起,无论是出口金额还是数量口径,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均占整体出口比例的一半以上。2022年我国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额、出口量占整体出口额、出口量比例分别为58.9%、54.3%。 本币结算协议或将持续利好中国农药出口巴西市场。细分国家来看,农药为提高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及保证丰收的刚需产品,其需求量与当地农业经济体量息息相关。巴西作为“世界粮仓”,为全球最大的农药需求国,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农药出口目的国。2022年中国向巴西出口农药产品金额为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出口量为3.5亿公斤、同比增长104%。占比角度来看,2022年巴西农药产品出口额、出口量占农药产品对亚非拉出口总金额、总数量比例均为首位,分别为42.9%、32.6%,领先第二名尼日利亚36.5pct、22.2pct。2023年3月中巴双方达成农药贸易采用本币结算协议:两国出口企业无需将雷亚尔或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等第三方货币、可以免除额外交易成本,未来或将持续利好中国农药出口巴西市场。 杂交稻种:锚定南亚高潜市场,技术出海为大势所驱 杂交稻种出海推进,亚非拉为主力市场。2018年至2021年,我国的杂交稻种出口金额及数量逐年攀升。2022年我国杂交稻种整体出口金额、数量有所回落,分别为88.3百万美元、23.1百万公斤,同比下滑7.1%、8.2%。而对亚非拉地区的出口则逆势增长:2022年我国杂交稻种对亚非拉地区的出口金额为5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2%;出口数量为13.1百万公斤、同比增长11.7%。我国杂交稻种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自2018年起便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2年略有下滑,2018年至2022年五年内CAGR高达67.5%,高于杂交稻种整体出口金额复合增速44.6pct。数量口径下表现仍趋同,2018-2022五年内出口数量CAGR高达63.6%、高于杂交稻种整体出口量复合增速44.7pct。占比角度来看,自2018年起至今我国杂交稻种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数量占整体出口金额、数量大盘比例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杂交稻种对亚非拉地区出口金额、数量占杂交稻种出口总金额、总数比例分别为57.0%、56.8%,较2018年提升40.4pct、40.9pct。 技术优势为基础、“一带一路”做乘法,中国优质杂交稻种与南亚刚需市场双向奔赴。细分地区来看,2022年我国杂交稻种出口前三大地区分别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其中金额口径下巴基斯坦占比高达90.6%,孟加拉国、尼泊尔占比分别为7.2%、0.99%。供给侧来看,我国在杂交稻育种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且在“一带一路”政策扶持下优势被放大。一方面,我国杂交稻育种起步较早且经验丰富。自1964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于1976年成功将杂交水稻技术量产。而国际水稻研究所自1977年才开始启动杂交稻研究项目、直至20世纪90年代其他亚洲国家才将杂交稻种陆续投入生产。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我国杂交稻均领先其他亚洲国家十几年;另一方面,我国种质资源丰富,三系杂交稻利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籼和国际水稻所的中晚籼优势群组,两系杂交稻则利用了籼粳稻的杂种优势,在国内育种中避免了双亲遗传同质化的问题,如出口到其他亚洲国家,也可与其亲本材料形成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此外,南亚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汇区和先行区,也是该倡议早期取得丰硕成果的地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不断生根发芽,逐步形成了中巴经济走廊、孟中缅经济走廊、中国与孟加拉国海上互联互通等载体。中巴经济走廊全面实施、项目清单稳步推进。中国优质杂交稻种也顺利进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市场。需求端来看,南亚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均以水稻为主食,但面临水稻米质差、抗性差等问题,单产较低,无法满足当地农户生产需求。供给端充裕、需求端加持,中国杂交稻种在南亚地区具备广阔空间。 南亚市场潜能高达11.4亿美元,农资技术出口为大势所趋。我们按照适合杂交稻种植的面积*单亩所需要的杂交稻种量*杂交稻种单价来对杂交稻种潜在市场价值进行测算,并做出如下假设:1)由于杂交稻在灌溉设施较好的地区增长较明显、推广较易,我们以灌溉稻区面积作为杂交稻适种面积进行潜在市场空间的测算。假设南亚3国的灌溉田比例均为50%左右,预计杂交稻适种面积为1.25亿亩;2)按照每亩地杂交稻种用量2公斤计算;3)以2019-2022年中国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出口的杂交稻种均价分别作为中国对三地区出口的杂交稻种单价(美元/公斤)。即对应杂交稻种潜在市场空间总计为11.4亿美元。此外,在出口形式方面,除将杂交稻种直接卖给当地种企外,未来我国杂交稻种出海也将逐步迈入“科研本地化”及“对外投资”新阶段。一方面,中国种企将在海外之间设立杂交水稻海外研发中心,真正进行“本地化”育种,比如隆平高科以三亚研发中心为核心,辐射整个东南亚(菲律宾及越南研发中心)、南亚(巴基斯坦研发中心)水稻市场的一体化研发布局。截至2022年6月底,隆平高科海外研发中心共审定品种32个,其中巴基斯坦研发中心占据10席;另一方面,中国种企可与海外种企成立合资公司,可以更好利用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于当地市场进行本土品种开发,真正实现“海外育繁推”一体化。 投资建议:一带一路推进,关注稻种龙头 供给角度来看,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尼跨喜马拉雅通道等载体将中国与南亚紧密连接。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为代表的南亚地区为“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收获分布较为密集、后续可持续加深合作的示范区。需求端来看,南亚地区常规稻种面临米质差、抗性差,单产较低等问题。我国杂交稻种产量高、性价比高,具备比较优势。供给及需求端双向加持,我国优质种企出海通道更为顺畅、龙头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及多年沉淀的研发实力,海外业务有望实现稳步拓展。考虑到南亚地区尚有11.4亿美元潜在市场空间待渗透,预计伴随龙头公司海外业务深入发展、公司技术优势将逐步显现,中长期来看成长空间广阔。建议关注种业板块。 风险提示 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亚非拉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等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杂交稻种需因地、因时制宜,出海仍存一定困难。若海外育种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则可能对上市公司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种业监管力度不及预期。长期以来,我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种子法相关规定的修订与落地实施,加快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订,不断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杂交稻育种技术研究投入大,若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可能影响研发主体利用技术和转基因性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若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出现异常高/低温、旱涝、台风、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将直接影响种子、粮食生产,不利于种子行业生产经营。 粮价表现不及预期。天气、农资价格、种植面积、粮食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粮食价格,若粮价不及预期,农民种植积极性可能受挫,种子推广和提价可能受影响。 相关研报 研报:《亚非拉出口农业篇:杂交稻出海可期》2023年7月3日 熊承慧 S0570522120004 | BPK020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