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705】【策略】【行业】汽车【个股】比亚迪、奥特维、歌尔股份、潍柴动力、中国重汽、迈为股份

【东吴晨报0705】【策略】【行业】汽车【个股】比亚迪、奥特维、歌尔股份、潍柴动力、中国重汽、迈为股份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7-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705】【策略】【行业】汽车【个股】比亚迪、奥特维、歌尔股份、潍柴动力、中国重汽、迈为股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30705 进度条 04:49 00:00 / 04:49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关注业绩改善、新能源细分和消费的预期差 ——A股行业配置策略(2023年7月) 7月行业比较和配置:中报窗口,三条线关注业绩改善 出现利润增速拐点的行业。Q1营业利润数据和最新5月工企利润数据指向:景气度向好的TMT制造、盈利同比回升的家用电器、政策促进需求回暖复苏的汽车链、受益于出行恢复的交通运输、受益于煤价下行的公用事业。 库存阶段可能发生切换行业。Q1库存阶段分析和最新5月工企库存周期指向:地产链下游的家用电器和家具用品、等待需求端促进的汽车链、提前布局消费复苏的机场酒店、延续被动去库的TMT制造、步入主动补库阶段的医药。 中观景气指标回暖行业。相关高频数据回暖指向:市场预期去库尾声的半导体、修复度较高的机场酒店、政策落地叠加暑期旺季的汽车链、地产竣工拉动下的家用电器和家具、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的光伏、受益于融资改善以及集采风险消化的医药。 7月产业趋势配置:新能源部分细分领域的预期差和AI扩散 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供给。一、新能源领域此前供需格局恶化,部分此前受β压制但有独立逻辑的细分环节有望先于板块走出α行情,包括电网IT/充电桩/N型电池及辅材/动力电池新技术/工商业储能等;二、经济弱复苏预期下,关注新赋能新业态升级下,包括AI硬件和应用扩散以及机器人等方向。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衰退超预期、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等。 (分析师 陈刚、陈李) 行业 汽车: 新势力跟踪之6月销量点评 9家新势力合计交付环比+7% 多家车企创历史新高 投资要点 6月新势力车企整体交付量环比+7%。9家新能源乘用车重点车企6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合计39.16万辆(问界6月销量尚未公布,暂以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代替),同环比分别+ 69.94%/+7.08%。权重车企比亚迪/埃安/理想本月交付均创历史新高,蔚来在新车提振下环比改善明显。 一线新势力车企:1)理想:6月理想共交付新车32,575辆,同环比分别+150.12%/+15.20%,第二季度累计交付量达86,533辆。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31家零售中心,单店效能为104辆/家,环比+10.08%。2)小鹏:6月小鹏共交付8620辆,同环比分别-43.64%/+14.84%。新车方面,小鹏G6于6月9日开启预售并于6月29日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0.99万元至27.69万元。3)蔚来:蔚来6月共交付新车10,707辆,同环比分别-17.39%/+73.96%。新车方面,6月15日,ET5T上市并开启交付;6月24日,全新ES8进行了配置调整,6月28日,全新ES8开启交付。补能体系方面,6月蔚来新增97座换电站,布局127座充电站,截至6月30日,全国换电站达1543座,提供超2400万次换电服务。 其他新势力车企:交付量环比均提升。1)哪吒汽车:6月交付12,132辆,同环比分别-7.79%/-6.88%。哪吒U及哪吒V在约旦上市并交付,出海加速。2)零跑汽车:6月实际交付13,209辆,同环比分别+17.32%/+9.55%,并与采埃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力智能底盘。3)广汽埃安:6月终端销量45,013辆,同环比分别+86.71%/+0.02%,连续四个月销量超4万。新车方面,2024款AION V Plus于6月20日上市,售价区间15.99万元至23.29万元。4)吉利极氪:极氪6月交付10,620辆,同环比分别为+146.86%/+22.38%,累计交付超12万辆。新车方面,极氪X首批量产车于6月8日正式下线并于6月12日正式开启交付。5)问界:6月问界交付5629辆,同环比-19.27%/+0.69%。6月16日,AITO问界全系车型亮相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问界M5智驾版正式开始全国大规模交付。 投资建议:聚焦且坚定拥抱汽车【AI智能化+出海】两条主线!3月我们明确提出:2023是汽车切换之年,破旧立新;6月我们明确聚焦:AI智能化+出海两条主线。站在汽车全覆盖比较视角下,我们认为今年汽车行情值得重视的点:电动化逻辑的权重在降低,Q1行情提升了出海逻辑的权重,Q2行情正提升了智能化逻辑的权重。主线一【拥抱AI+汽车智能化】:整车优选智能化先发优势者(特斯拉+小鹏汽车+华为合作伙伴(赛力斯+江淮等)),智能化加速跟进(理想汽车+比亚迪等)。零部件优选域控制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冗余执行(伯特利+拓普集团)+软件算法/检测等。主线二【拥抱汽车出海大时代】:优选技术输出的客车板块(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其次高性价比的重卡板块(中集车辆+中国重汽)+两轮车(雅迪控股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L3-L4智能化技术创新低于预期,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比亚迪(002594) 6月销量再创新高 腾势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 投资要点 6月比亚迪销量创历史新高,出口表现亮眼。根据公司产销快报,比亚迪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30万辆,同环比+89%/+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536辆,环比+3.3%,1-6月累计销量为125.56万辆,同比增长96%,1-6月累计出口约7.4万辆。6月产量为25.3万辆,同比+87%,环比+2.6%,1-6月累计产量为127.55万辆,同比增长97%。 插混份额环比微增、腾势托举品牌高端化发展。6月比亚迪插混乘用车销量为12.35万辆,同环比+92%/+3%,占比49%,同比+1pct,环比-1pct,1-6月累计销量63.1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01%;纯电乘用车销量为12.82万辆,同环比+84%/+7%,占比51%,同比-1pct,环比+1pct,1-6月累计销量61.6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91%。王朝、海洋车型6月销24.05万辆,同比增长79.8%;腾势品牌6月销11058辆,环比增长0.5%,品牌趋于高端化,利于单车盈利提升。 新车型助力销量持续增长,预计23年销量同增60%+。23Q1 公司发布基于易四方技术的“仰望”品牌,年内推出海狮、腾势 N7、宋 PLUS 改款等车型,实现从十万元至百万元车型的全覆盖。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墨西哥乘用车市场,同时纯电动大巴已正式进入印尼、毛里求斯等国,海外市场放量助力销量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300万辆,同增60%+,其中出口约20万辆。24-25年为产品大年,预计销量分别为400/500万辆,同增33%/25%。 电池装机量同比高增,23年出货预计翻番以上增长,储能贡献显著增量。根据比亚迪产销快报,2023年6月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11.82GWh,同环比+72%/+3%,1-6月累计装机60.3GWh,同比增长77%;受益于欧洲户储及全球大电站项目,预计23年公司电池产量超200gwh,同比翻倍以上增长,其中储能电池出货30-40gwh,同增150%+,贡献明显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销量持续高增,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84/361/452亿元,同增 71%/27%/25%,对应 PE26x/21x/17x,给予2023 年 35 倍 PE,目标价 341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分析师 曾朵红、黄细里) 奥特维(688516) 再获通威3.4亿元订单 新玩家&技术迭代拉长组件设备景气周期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7月3日,公司公告中标通威太阳能(南通)划焊一体机的招标项目,中标金额约3.4亿元。 硅料价格触底刺激下游需求爆发,组件厂新玩家扩产动力强推动公司订单高增。 通威系组件环节新玩家,2023年2月,通威(盐城)和通威(四川)招标30GW组件产能,其中奥特维中标24GW(合计5.8亿元,单GW价值量2400万元)。7月奥特维再次中标通威(南通)3.4亿元划焊一体机,我们预计此次奥特维中标份额约80%(与上次订单单价有差别主要系产品配置不同),在大厂扩产中占据绝对份额。 受益于组件厂扩产,公司2022年新签订单约73亿元,同比+71%,2023Q1淡季不淡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达26亿元,且Q2环比仍有提升,我们预计全年新签订单有望突破120亿元。 2024-2025年0BB技术迭代下串焊机新签订单持续高增。 目前东方日升进展最快,2023年上半年招标1.5GW量产订单,8月量产0BB组件,正在中试的厂商包括通威、爱康、华晟、REC等,隆基等组件大厂有望开启试样。我们估计2024年下半年大厂有望开启规模0BB招标,有望复制SMBB仅一年便大规模放量节奏,我们预计到2025年0BB串焊机新增+存量替换市场空间140+亿元,相较于2023年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奥特维作为串焊机龙头充分受益,2024-2025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速有望维持40-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25/15.78/21.5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6/19/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刘晓旭) 歌尔股份(002241) 2023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单季盈利能力改善,未来依然可期 事件:公司发布2023中报业绩预告。 单季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预告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5.0亿元,同比下滑76-84%,扣非归母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下滑76-84%,其中23Q2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2-3.9亿元,环比增长108-268%。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的影响,终端市场需求不足,公司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部分智能硬件业务的销售,影响收入、利润的短期表现,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能力提升盈利质量,保障经营基本盘的稳定,并巩固VR/AR等新型智能硬件业务核心竞争力,有望在未来行业向上过程中重新迎回成长动能。 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公司长期趋势:1)VR/AR逻辑仍有望持续兑现:国内外主流品牌大力布局,软硬件生态的完善有望拉动出货量在未来恢复增长,长期来看,基于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更多科技巨头入局等多方面的因素,VR/AR硬件出货量未来几年仍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2)其他产品线仍有确定性增量单品:游戏机出货量及公司份额持续增长、国内大客户加注智能穿戴,未来营收和利润都会带来增量贡献。结合公司不断夯实的核心竞争力及长期成长趋势,有望逐渐走出低谷,未来依旧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基于公司中报预告及当前行业基本面状况调整盈利预测,23-25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16/27/37亿元(前值为19/27/37亿元),基于我们对VR/AR产业长期趋势的看好、短期业绩下修源于外部突发事件的短期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等综合因素,我们继续看好公司未来成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VR/AR产业发展不达预期,其他产品销量不达预期。 (分析师 马天翼、金晶) 潍柴动力(000338) 2023半年报业绩预告 Q2各业务板块稳中向好 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潍柴动力发布2023半年报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35.87~40.65亿元,同比+50%~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04~38.68亿元,同比+105%~140%;对应2023Q2归母净利润17.31~22.09亿元,取中值19.70亿元,同环比分别+48%/+6%,Q2业绩表现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行业端内需向好+出口旺盛,公司端发动机+整车业务均向好,业务结构优化;发力出口突破新兴市场,业绩同比实现高增。2023Q2重卡行业累计实现批发销量约23万辆(6月重卡销量预估为7.2万辆),同环比分别+57%/-4%,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封控导致基数较低,环比小幅下滑主要系季节性因素所致。发动机业务维度:2023年前5月潍柴发动机配套整车上牌量合计8.15万台,同比+45%,市场份额30.2%,同比+2.6pct,发动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大缸径发动机以及液压等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较快,业绩贡献持续加大。整车业务角度:Q2公司旗下陕重汽2023年前5月重卡累计6.43万辆,市占率16%,同比去年同期提升2.86pct,整车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发展向好。 展望未来,重卡行业海内外共振向上,公司依托重卡行业回暖,发动机/液压等其他业务多点开花,业绩有望持续向上;长期来看混动/纯电/氢能齐发力,新能源加速转型。公司凭借自身产业链一体化垂直整合铸就的行业高壁垒,有望推动发动机/整车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站稳产业链龙头地位;同时,大缸径发动机销量占比提升,液压产品开拓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1981/2345/259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67.56/87.36/107.54亿元,分别同比+38%/+29%/+23%,对应EPS为0.77/1.00/1.23元,对应PE为16/13/10倍。鉴于潍柴动力重卡全产业链覆盖叠加凯傲等业务对冲周期波动,盈利稳定提升,长期新能源领域布局持续发力,我们认为潍柴动力应该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分析师 黄细里) 中国重汽(000951) 2023半年报业绩预告 出口持续爆发向上 Q2业绩表现靓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中国重汽发布2023半年报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4.65~5.29亿元,同比+45%~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7~4.97亿元,同比+45%~65%;对应2023Q2归母净利润2.41~3.05亿元,取中值2.72亿元,同环比分别+39%/+22%,Q2业绩表现略超我们预期。 国内宏观经济向好,公司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叠加折扣边际回收三重因素共振,驱动公司业绩同环比高增长。2023Q2重卡行业累计实现批发销量约23万辆(6月重卡销量预估为7.2万辆),同环比分别+57%/-4%,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封控导致基数较低,环比小幅下滑主要系季节性因素所致。重汽集团角度,我们预计2023Q2整体批发销量保守预估为6万辆,同环比+78%/-11%,同比表现领先行业整体。我们预计重汽A股Q2销量环比Q1依然提升,营收同环比保持增长;同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Q2重卡行业终端折扣小幅回收,终端降价抢份额趋缓,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叠加折扣回收,均价提升同时毛利率改善,公司Q2业绩同环比高速增长。 国内复苏+出口爆发,海内外持续共振,重汽公司有望保持持续高增长。2023年全年来看,我们预计重卡行业批发销量达88万辆,其中出口(中汽协口径)/国内分别为27/61万辆,同比分别+55%/+29%;重汽集团于重卡出口细分市场持续保持接近50%的较高市占率,全年批发口径市占率有望受益出口占比提升而大幅提升,带动整体规模效应和盈利双增长。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新能源转型,布局混动/纯电/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装车,智能化转型同步加速,面向未来高质量清洁发展,保证公司长期竞争力领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看好重卡行业周期上行背景下龙头表现。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93/562/63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14/20亿元,分别同比+370%/+43%/+41%。对应EPS为0.85/1.22/1.72元,对应PE为19/13/9倍。鉴于中国重汽持续保持国内重卡整车制造行业龙头位置,我们认为中国重汽应该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分析师 黄细里) 迈为股份(300751) 再获三五互联0.6GW订单 HJT产业化持续加速 投资要点 事件:迈为股份与三五互联的控股孙公司眉山琏升光伏签订一条0.6GW的HJT整线设备订单。 三五规划8GW HJT项目,迈为已获三五互联1.8GW订单。 此前迈为股份2月已获三五互联1.2GW整线设备订单,叠加此次0.6GW订单,合计中标三五互联1.8GW订单。三五互联2022年12月25日公告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建设5GW异质结电池5G智慧工厂项目,后续结合市场需求及公司发展需要,2月公告新增投资建设3GW产能,新增投资约15亿元,项目合计建设8GW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规划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5GW生产线建设并正式投产,2025年6月30日前计划完成全部8GW生产线建设并实现满产。 HJT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产业化进展加速。 我们预计2023Q3 HJT有望实现成本打平,(1)硅片端:110μm已导入产线,2023年底完成100μm量产,2024年年中实现90μm量产;(2)降银耗:银包铜&0BB双轨并行,银包铜浆料国产化加速,正背面有望同时导入50%或30%银包铜,0BB目前多个技术路线小批量量产效果理想,可降银35%,电镀铜能够彻底解决银耗痛点,近期罗博特科出货单体1GW电镀设备、太阳井2023年有望交付1GWHJT电镀铜设备、2024年预计8GW HJT电镀铜设备订单;(3)设备端:设备稳定性提升,华晟三期四线从设备的安装调试到首片贯通仅耗时20天,日升为12天。 技术不断迭代&设备降本有望促使大厂逐步开启规模扩产,迈为作为龙头设备商具备高订单弹性。 我们预计2023年HJT扩产50-60GW,考虑迈为股份80%市占率及HJT整线设备价值量3.5-4.0亿元/GW(配置不同,价格有差异),预计2023年迈为潜在HJT设备订单体量约140-190亿元。时间节奏上,我们认为大厂即将开始布局。HJT作为电池片环节的革命性技术目前仍处于扩产早期,传统厂商尚未大规模布局,新进入者此时投资扩产可获得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因此2023年新进入者数量持续高增,而传统大厂在2024年开始大规模扩产。迈为的高市占率有望保持,我们认为迈为的设备在核心专利的布局非常完善,且通过存量产线反馈加速技术迭代,持续维持高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HJT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HJT电池加速扩产,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3.09/19.40/29.4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5/23/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HJT扩产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刘晓旭) 中国重汽(03808.HK) 2023半年报业绩预告 海内外共振向上 H1业绩表现靓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中国重汽H发布2023年半年报正面盈利预告,公司预计20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同期12.83亿元增长80%~100%,绝对值预计为23.09~25.66亿元,取中值24.38亿元,同环比分别+90%/+36%,H1业绩表现略超我们预期。 国内宏观经济向好,公司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叠加折扣边际回收三重因素共振,驱动公司业绩同环比高增长。2023H1重卡行业累计实现批发销量约47.4万辆(6月重卡销量预估为7.2万辆),同环比分别+25%/+62%,同环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同期国内疫情封控导致基数较低。重汽集团角度,2023H1整体批发销量预估约13万辆左右,同环比+45%/+84%,同环比表现均大幅领先行业整体,主要系重卡出口占行业整体比例持续提升,重汽为出口领域龙头,份额占比接近50%,充分受益内外销结构变化,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规模效应增长的同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卡行业终端折扣相比去年终端降价去库存而言明显回收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叠加折扣回收,均价提升同时毛利率改善,公司2023H1业绩同环比高速增长。 国内复苏+出口爆发,海内外持续共振,重汽公司有望保持持续高增长。2023年全年来看,我们预计重卡行业批发销量达88万辆,其中出口(中汽协口径)/国内分别为27/61万辆,同比分别+55%/+29%;重汽集团于重卡出口细分市场持续保持接近50%的较高市占率,全年批发口径市占率有望受益出口占比提升而大幅提升,带动整体规模效应和盈利双增长。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新能源转型,布局混动/纯电/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装车,智能化转型同步加速,面向未来高质量清洁发展,保证公司长期竞争力领先海内外双轮驱动上行,轻卡/金融业务稳定向上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重卡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国内重卡复苏叠加出口高增的行业红利。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791.79/1127.02/1417.1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3.64/51.92/72.57亿元,对应EPS为1.22/1.88/2.63元,对应PE为10/7/5倍。考虑公司作为重卡龙头,率先受益行业向上红利,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中国重汽H应该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幅度超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