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洞鉴光伏·7月刊|星河欲转千帆舞【民生电新】

洞鉴光伏·7月刊|星河欲转千帆舞【民生电新】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新邓永康团队】/ 发布时间:2023-07-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洞鉴光伏·7月刊|星河欲转千帆舞【民生电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洞鉴光伏·7月刊:星河欲转千帆舞 报告摘要 ■需求:海内外光伏需求持续向好,有望加速放量。 国内:5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2.90GW,同比增长88.9%。美国:2023年Q1美国太阳能行业装机容量创下季度最高,光伏组件进口达12GW。欧洲:全球最大的PPA市场运营商LevelTen Energy推出PPA拍卖,本土厂商扩产计划落后于需求,缺口短期内仍然明显。中东:5月进口中国组件1020MW,环比小幅上涨,沙特大电站项目加速推进,占中东组件进口量的40%。非洲:南非由于限电、断电等问题,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较高,今年以来,1到5月以累积进口超过2.6GW光伏组件,同比去年成长将近4.5倍。亚太:5月份从中国进口2.5GW光伏组件,同比+17%,2023年累积进口15.2GW中国光伏组件;印度方面组件价格已经降至开发商动工门槛,1-5月进口中国光伏组件2GW,需求逐渐回升。全球:硅料产能提升后带来的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随着国内招标提速,美国加速回暖,亚非拉等地方持续起量,我们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将达到400GW。 ■产业链:上游价格逐步触底,电池新技术百花齐放。 硅料:截至6月28日,多晶硅致密块料均价降至每公斤64元,环跌5.88%,与前两周相比跌幅收窄,当前价格已不断迫近行业整体全成本水平,拥有资金、规模、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扩大。硅片:M10, G12尺寸硅片价格水平分别降至每片2.8/4.0元人民币左右,硅片环节整体与硅料价格变化保持同步,当前价格持续迫近成本线,即将触底,跌幅收窄,后续跌价空间不大,价格与盈利基本见底。电池片:M10, G12尺寸主流成交价格分别落在每瓦0.7元人民币与每瓦0.73元人民币左右TOPCon(出口金额同比提升,相关政策或利好中国光伏企业。M10)电池片价格也对应硅片价格下跌,成交价格普遍落在每瓦0.78元人民币左右,NP价差维持在每瓦8分钱人民币左右。辅材:今年下半年预计TOPCon整体产能将较大幅度增长,或将给焊带、银浆、接线盒等相关辅材和设备环节带来较好的利润弹性。 ■海外出口与装机数据:出口金额同比提升,新能源扩张或利好中国光伏企业。 出口方面, 1-5月电池组件出口1521.93亿元,同比增长23.66%;其中5月出口金额达到315.53亿元,同比增长13.6%,总体增幅稳健。1-5月逆变器出口282.72亿元,同比增长128.66%;其中5月出口金额达74.17亿元,同比增长94.83%,数据亮眼。德国:23年5月新增光伏装机1040 MW,同比增长89.18%,1-5月德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4.97GW,同比增长88.84% 。印度:23年5月印度新增光伏装机达743WM,同比下降-53.9%。澳大利亚:23年Q1澳大利亚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21.17MW,同比下降28.91%。 ■投资建议: 思路一:主产业链方面,推荐市占率有望持续向上,盈利能力优异的一体化组件环节,重点推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关注东方日升、博威合金等;重点关注电池片新技术迭代方向,推荐TCL中环、高测股份,关注爱旭股份、钧达股份、沐邦高科、赛伍技术、宇邦新材、迈为股份、聚和材料、宝馨科技、乾景园林、京山轻机、捷佳伟创、金晶科技、康达新材等。 思路二:辅产业链方面,推荐价格体系独立,具有自身强α,弹性较大的小辅材企业通灵股份、威腾电气、关注宇邦新材等;推荐盈利触底回升的辅材企业福莱特、福斯特、海优新材、中信博、金博股份等;目前N型招标情况向好,电池片溢价能力出众,推荐N型相关辅材产业链标的帝科股份、威腾电气,建议关注宇邦新材、聚和材料(金属覆盖)等;关注N型相关设备标的奥特维(机械覆盖)、仕净科技、高测股份等。 思路三:推荐受益海外光储需求高景气的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等,关注龙磁科技等。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1 需求:海内外光伏需求持续向好,有望加速放量 1.1 行情盘点:6月强于大盘,景气度确定性高 6月光伏指数上涨7.33%,跑赢沪深300指数6.33个百分点。随着硅料价格基本跌至成本线,下游观望情绪逐渐减弱,7月光伏排产或将持续向上。 国内方面,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国家推出多项政策促进能源改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风光大基地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国内需求持续向好;海外方面,欧洲各国长期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变,美国清关速度加速向好,在修复美国光伏产业的同时利好国内组件厂,亚非拉与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总之,目前光伏行业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产业链各环节降本增效逐步推进,随着产业链价格回归理性,需求或将持续向好。 1.2 国内:光伏发电延续高景气,招标量同步走高 光伏发电延续高景气。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5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2.90GW,同比增长88.9%;1-5月累计装机61.21GW,同比增长158.16%,增幅亮眼。装机结构方面,23年一季度新增集中式光伏发电15.53GW,同比增长257.8%;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18.13GW,同比增长104.4%。 预计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大幅增长。集中式方面,截至目前,第一批共97GW风光大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并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已下发,强力支撑集中式需求起量。分布式方面,国家能源局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10个试点县(市)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 招标量同步走高,奠定今年光伏装机高增基调。随着风光大基地项目的落地和分布式光伏的持续推进,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期或将持续上抬。此趋势已反映在2023年的组件与逆变器招标情况中。组件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5月公布的光伏组件招标规模约为99.2GW,去年同期为82.0GW,增幅超20%。单月来看,在招标企业方面,5月大唐、三峡、中国电气装备等企业共计65个招标项目定标,合计容量约21.11GW;其中央企仍是招标采购市场主力军,采购容量达20.07GW,占比超95%。在中标企业方面,5月一道、隆基、协鑫、通威、晶澳等30家企业均有收获,其中一道新能以1641.76MW位列第一;隆基绿能中标1453.61MW,排名第二;协鑫集成则以1330.25MW位居第三名。 1.3 美国:太阳能行业装机容量创下季度最高,光伏迎来强劲增长 美国太阳能行业装机容量创下季度最高。据EIA最新数据,美国2023年4月新增装机容量达1.86GW,同比增长22.5%。此前,据Wood Mackenzie和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贸易组织分析发现,美国Q1太阳能装机容量为6.1GW,同比增长47%,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可为100多万户家庭供电。报告称,太阳能装机量占美国一季度新增发电量的54%,佛罗里达州新增太阳能装机最高。由于一季度表现强劲,SEIA将今年的预测从28.4GW略微上调至29GW。 美国Q1光伏组件进口迎来高速增长。美国Q1公用事业和其他大客户的大型项目安装量为3.8GW,同比增长66%。户用光伏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季度户用光伏同比增长30%,达到1.6GW。美国Q1光伏组件进口达12GW,而2022年全年进口了29GW,一季度光伏组件无疑迎来了高速增长。SEIA在报告中表示,由于新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措施激励,预计未来五年该行业将迎来强劲增长。2024年至2028年间,年增长率预计将在10%以上,到2029年,安装量将比目前水平增加两倍。 1.4 欧洲:PPA拍卖有利行业跟进市场,需求缺口仍然显著 5月22日,全球最大的PPA市场运营商LevelTen Energy推出PPA拍卖,即时性与交易确定性更强。一直以来,PPA合同的平均执行时间为12个月,且时长越长,交易失败的可能性越大。LevelTen的PPA拍卖通过简化流程,使平均合同时间表缩短了数月;同时,通过将信誉良好的开发商和经验丰富的买家聚集在一起,交易成功的确定性得以提高,同时为双方提供优势。综合而言,PPA拍卖有利于行业快速跟进当下市场条件,PPA需求激增。 新增装机日益增长,本土制造前路漫漫。6月14-16日,世界最大的光伏展会intersolar在德国慕尼黑开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光伏企业参展商。期间,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了最新版的《2023—2027年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2022年欧洲市场新增装机容量为41.4GW,同比增长47%;其中欧洲排名前十的新增装机国家首次均达到GW级市场,其他成员国的新增装机量也实现了不错成长。但于此同时,欧洲的本土制造能力远远落后于装机增长,光伏组件严重依赖中国进口。本次展会上,光伏制造如何重回欧洲成为欧洲光伏展商、行业协会等讨论的关键议题,许多欧洲公司宣布开始加速发展或正在制定扩张计划。但欧洲高额的劳动力、材料成本,中国厂商巨大的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以及美国积极补贴政策的吸引均成为建设本土光伏供应链的巨大阻碍,欧洲光伏本土制造的复兴前路漫漫,考虑到日益增长的装机浪潮,短期内需求缺口仍然显著。 1.5中东、非洲与亚太市场:新兴市场加速进击 中东大电站加速推进。中东方面,5月进口中国组件1020MW,环比小幅上涨,细分国家来看,沙特今年需求表现极为亮眼,5月从中国进口光伏组件536MW,今年以来进口量已达1.8GW,占今年中东整体需求的40%,超越阿联酋、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的重点市场。沙特需求主要来自大型地面项目,当地公共投资基金订立了充满野心的再生能源目标,政策执行力高,甚至开始积极寻找厂商协助建立本土产能;且组件价格的下滑也有助于地面型项目发展,预计在项目的推动下将持续带来大量组件需求。 南非受限电影响需求旺盛。非洲5月进口中国组件1173MW,南非为主要需求国,这是由于南非长期面临严重的限电问题,间歇性的断电为当地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政府转向再生能源作为解方,推出分布式光伏的税收减免以鼓励光伏装机。今年以来,南非的光伏需求快速成长,1到5月已累积进口超过2.6GW光伏组件,同比去年成长将近4.5倍。 印度市场开始回暖。亚太市场在5月份从中国进口2.5GW光伏组件,尽管月环比减少19%,但是同比增加17%,2023年累积进口15.2GW中国光伏组件。印度市场自去年3月关税生效后有所下滑,但是目前来看组件价格已经降至开发商动工门槛,1-5月进口中国光伏组件2GW,需求逐渐回升。 1.6全球:光伏需求持续向好,新增装机将维持高增速 上游产能释放,光伏需求有望持续高增。展望23年全年,随着硅料产能的持续释放,2023年硅料产能不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且硅料产能释放之后带来的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招标提速,亚非拉等地光伏电站将迎来起量,根据索比光伏网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有望达到400GW。 2 产业链:上游价格逐步触底,电池新技术百花齐放 2.1 硅料:价格逐步触底,供求关系有望缓和 硅料价格逐步触底,跌幅收窄。从Pvinfolink公布的硅料价格显示,截至6月28日,多晶硅致密块料均价降至每公斤64元,环跌5.88%,与前两周相比跌幅收窄,整体价格逐步触底。硅料价格区间范围同步收窄,一线厂家与二三线企业的价格水平差异收缩至每公斤10元以下。当前价格已不断迫近行业整体全成本水平,甚至跌破部分旧产能成本线,部分管理不善的中小企业无法持续承担负盈利压力逐步退出市场,拥有资金、规模、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供给过剩态势或将逐步改善。尽管硅料产能持续释放,但因价格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动作接连发生,或延迟投产,落后产能逐步得到迭代,整体产能供给将缓慢适配市场需求。同时,需求端积极性有所回升,有增量需求的买家对于满足其刚需生产的购料谈判变的较为积极,有利于改善库存。随供求关系缓和,硅料价格即将触底,后期跌速或将放缓。 2.2 硅片:价格有望缓慢企稳,库存逐步消纳 硅片价格迫近成本线,跌幅放缓。据Pvinfolink数据,截至6月28日,M10, G12尺寸硅片价格水平分别降至每片2.8/4.0元人民币左右,硅片环节整体与硅料价格变化保持同步,当前价格持续迫近成本线,即将触底,跌幅收窄,后续跌价空间不大,价格与盈利基本见底。 库存逐步靠近健康水平。供给端,除龙头企业保持扩产步伐,部分中小硅片企业主动控制库存、减少排产,市场份额差异将进一步拉大;需求端,陆续出现贸易商、电池厂按刚需抄底硅片。整体硅片库存逐步消纳,当前库存水平约在8-10GW左右,并以P型硅片库存为主,逐步靠近健康水平。硅片价格有望受缓和的供求关系影响缓慢企稳。上游硅片、硅料价格靠近成本线,产业链盈利中枢向下游转移,利好下游电池片和组件厂商。 2.3 电池片:受上游影响价格缓跌,预计持续松动 电池片价格缓跌,持续松动。据Pvinfolink数据,截至6月28日,M10, G12尺寸主流成交价格分别落在每瓦0.7元人民币与每瓦0.73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水平,同时M10尺寸成交价格低价仍有每瓦0.68-0.69元人民币左右,整体跌价幅度收窄到1-3%不等,主要由于硅片价格持续下跌,电池片环节受到组件厂家的压力传导所致。在N型电池片部分,上周(6月最后一周)TOPCon(M10)电池片价格也对应硅片价格下跌,成交价格普遍落在每瓦0.78元人民币左右,NP价差维持在每瓦8分钱人民币左右。展望后势,由于电池环节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在硅片价格逐渐止稳缓跌下,部分厂家针对7月定价策略甚至出现上调目标价格,后续价格能否维持仍须视组件厂家博弈结果而定。 2.4 TOPCon:产业化步伐加快,下半年产能有望释放 厂商纷纷涌入TOPCon赛道,产能有望大幅增长。根据各企业公告排产计划,到2023年底拥有TOPCon电池片产能的厂商将达30家左右,合计落地产能达522.6GW;其中,晶科、钧达和天合等10家产能在20GW以上的头部厂商合计产能共351GW,占比67.16%。另外,亦有17家厂商启动TOPCon布局,规划产能达到319.5GW。若上述产能全部落地,23年TOPCon落地产能将达842.1GW,保守预测年底实际产能至少大于350GW,预计今年下半年TOPCon整体产能将较大幅度增长。 2.5 有望受益于TOPCon放量的辅材 2.5.1 胶膜 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的重要封装材料。光伏胶膜是用在光伏组件上的封装材料,约占光伏组件成本的4%-8%,其包裹电池片,起保护作?。光伏胶膜主要包括EVA胶膜、POE胶膜以及EPE胶膜, EVA胶膜是PERC时代主流,被广泛应用于PERC电池组件的封装;POE胶膜相比EVA胶膜具有抗PID性能强、水汽隔绝率高、体积电阻率高等明显优势。 N型电池组件放量将带动POE类胶膜需求快速攀升,胶膜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N型电池对封装胶膜提出了更高诉求:1)N型电池组件正负极与P型电池相反,氧化铝钝化层位于电池正表面,由于组件发电主要依赖于正面效率,因此N型电池组件的PID现象更明显;2)N型电池组件的正面细栅用银铝浆,对水汽更为敏感,对胶膜阻水性要求更高。POE胶膜具有优秀的抗PID性和阻水性能,因此,N型电池多用POE、EPE以及EP等胶膜进行封装,N型组件量产将带动对POE类胶膜的需求快速攀升。POE类胶膜的盈利能力一般高于EVA胶膜, POE类胶膜需求增加有望提升胶膜企业盈利能力。 2.5.2 银浆 银浆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在光伏电池中,银浆是占比最大的非硅材料,约占电池片成本的10%。银浆是电池中的重要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光电转换效率。根据所使用的位置划分,银浆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根据烧结温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温银浆(>500℃)和低温银浆(<250℃),目前主流技术中,PERC与TOPCon主要采用高温银浆,HJT由于其低温工艺的特性采用低温银浆。 N型银耗高于P型,盈利能力更优,国内正银厂家有望深度受益。根据CPIA发布的22-23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M10的P型电池银耗为95mg/片,N型TOPCon银耗为115mg/片。前文我们提到过下半年TOPCon的产能将迎来释放,随着TOPCon产能的释放,银浆的用量或将持续提升。TOPCon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对银浆的导电性、匹配性等技术诉求高于成本,且TOPCon银浆技术难度较高,所以毛利率高于PERC银浆。此外,银浆的国产化率处于上升过程中,根据 CPIA 数据,2017 年我国国产银浆占比约30%,2022年提升至 65%。目前国内银浆厂商的产能也处于持续扩产阶段,随着公司自身产能的持续扩张与TOPCon的放量,国内银浆厂家出货量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5.3 焊带 焊带又称涂锡铜带,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焊带属于电气连接部件,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的串联或并联,发挥导电聚电的重要作用,从组件成本构成看,电池片占比约60%左右,焊带约占2.7%左右,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其性能的稳定和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组件电流的收集效率,对光伏组件的功率影响较大。 SMBB是TOPCon技术降本的重要手段。MBB(多主栅技术)通过提高主栅数目,提高电池应力分布均匀性,进而提高导电性,增加转换效率。SMBB为MBB的升级版,在延续MBB优势的同时,通过采用更细的栅线,实现更少的遮挡和更短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有效降低了串联电阻,并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池对隐裂、断栅、破裂的容忍度,提高可靠性。SMBB焊带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内径变小,通常小于0.25mm。SMBB 焊带铜的用量将会增加,且更细的焊带带来了更少的焊带重量以及更低的每瓦单价成本,加上 SMBB 所覆盖的EVA 胶膜厚度变薄,整体成本的下降给制造厂商带来更多的毛利率;另一方面随着主栅结构更细化,降低了银浆耗量;同时随着加工难度的提高,加工费会比传统焊带更高,提升了焊带厂商的盈利能力。 2.5.4 接线盒 接线盒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包括连接:连接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引出;保护:在组件发生热斑效应时,起到自动保护作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 电池技术迭代对接线盒提出更高要求。在尺寸与版型相同的情况下,TOPCon的功率高于传统PERC组件,更高的功率意味着对接线盒的电流承载能力和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行业内头部企业已实现了芯片浇筑接线盒的批量出货,该产品与传统的二极管接线盒相比有以下优势:1)散热性能良好,实现大电流承载;2)低压封装工艺避免了高压注塑过程中射流对芯片和结构件形成的冲击,减少了框架材料膨胀产生的应力;3)芯片接线盒自动化程度高,规模效应增强,成本可控。另外,由于省略了二极管封装这一步骤,毛利率比二极管接线盒高5pcts。随着TOPCon的产能释放,芯片接线盒的需求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2.5.5 有望受益于TOPCon放量的辅材 TOPCon放量有望为辅材环节带来盈利弹性。TOPCon需要使用SMBB焊带,SMBB焊带的加工费相比传统MBB焊带高出1000-2000元/吨;TOPCon正反面都需要使用银浆,银耗高于PERC,且由于配方不同,每千克TOPCon银浆加工费高出PERC 200元左右;TOPCon的平均功率大于PERC,对散热与大电流的需求获奖提升,或将提振对芯片接线盒的需求。因此,TOPCon放量或将给焊带、银浆、接线盒等相关辅材和设备环节带来较好的利润弹性。 2.6 组件:价格分化加剧,N型组件仍享溢价 根据Pvinfolink数据,截至6月28日,单玻组件每瓦1.28-1.58元人民币的水平,价格执行区间持续扩大,持续有出清库存的状况。展望7月,根据Infolink预测,一线厂家新签订单价格PERC单玻组件约落在每瓦1.35-1.38元人民币,部分二三线报价也有约1.3元的水平。N型组件方面,TOPCon组件价格约在1.4-1.5元左右,HJT组件约落在1.65-1.7元人民币。 3 出口与海外装机数据:出口金额同比提升,相关政策或利好中国光伏企业 3.1 出口金额同比提升,主要市场增幅亮眼。 5月组件与逆变器出口金额均同比提升。电池组件方面,5月出口金额达到315.53亿元,同比增长13.6%,维持上涨态势;其中荷兰出口金额达到83.58亿元,同比增长6.80%;印度市场需求高速增长,5月出口金额达到7.93亿元,同比增长139.43%。总体来看,2023年1-5月电池组件出口金额达到1521.93亿元,同比增长23.66%,增幅稳健。逆变器方面,5月总出口74.17亿元,同比增长94.83%,增长态势显著;其中荷兰仍是中国逆变器出口主要市场,以23.07亿元位居绝对金额首位,同比增长114.94%;德国市场增幅显著,5月出口金额达6.58亿元,同比增长238.00%。总体来看,1-5月逆变器出口282.72亿元,同比增长128.66%,数据亮眼。海外光伏市场超预期。 3.2 德国光伏市场加速扩张,利好中国光伏厂商 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增幅显著,屋顶光伏市场需求强劲。2023年4月德国新增光伏装机1007 MW,同比增长94.96%;5月新增光伏装机1040 MW,同比增长89.18%;总体来看,1-5月德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4.97GW,同比增长88.84%,增幅显著,或得益于能源危机与清洁能源转型框架下对太阳能技术的需求增加。目前,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已逾70GW,目标是至2030年的装机容量达到230GW,即年均装机需要达到22GW,而2022年新增光伏容量仅7.9GW,为达成新能源转型目标,后续发力态势必显。联邦网络局表示,根据线性外推法测算,要实现这一目标,每月需要增加约1.56 GW的光伏发电产能。目前来看,增量主要来自于部署于阳台的插入式太阳能组件,超过500万户家庭已使用自家屋顶的太阳能系统进行供电和供热,联邦政府计划将215GW总目标的一半部署于屋顶和开放空间。德国光伏市场快速增长,本土企业支撑力度不足,加之电价与劳动力成本的相对劣势,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现状难以在短期内消解。 3.3 印度新增装机同比下降,拟大幅下调进口光伏组件关税 2023年5月印度新增光伏装机达743WM,同比下降-53.9%。2023年以来,除2月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以外,其余4月同比跌幅均超20%,整体新增装机量略有回落。2022年4月,为促进国内光伏产业链发展,印度对外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征收40%的基本关税,并对电池征收25%的基本关税。然而,该政策似乎并未实际奏效,印度本土供应增长缓慢,难以于短期内追赶需求,此举反而拖累其新增装机增长。印度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年制造能力为32GW/年,但由于企业、工业单位和大型工厂对绿色、廉价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于电池板年制造能力的要求上升为52GW/年,缺口显著。 印度拟将太阳能电池板进口税从40%降至20%,太阳能电池板的商品及服务税从2021年的12%降至5%,利好中国光伏厂商。减税可能会将进口组件的成本降低五分之一,更接近印度本土组件的价格,一方面可缓解印度太阳能巨头目前面临的完成合同所需的当地设备短缺的问题;同时,印度未来两年预计将持续严重依赖太阳能电池板进口,每年规模近8-10千兆瓦,利好中国光伏厂商,组件出口量或将迎来显著回升。 4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思路一:主产业链方面,推荐市占率有望持续向上,盈利能力优异的一体化组件环节,重点推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关注东方日升、博威合金等;重点关注电池片新技术迭代方向,推荐TCL中环、高测股份,关注爱旭股份、钧达股份、沐邦高科、赛伍技术、宇邦新材、迈为股份、聚和材料、宝馨科技、乾景园林、京山轻机、捷佳伟创、金晶科技、康达新材等。 思路二:辅产业链方面,推荐价格体系独立,具有自身强α,弹性较大的小辅材企业通灵股份、威腾电气、关注宇邦新材等;推荐盈利触底回升的辅材企业福莱特、福斯特、海优新材、中信博、金博股份等;目前N型招标情况向好,电池片溢价能力出众,推荐N型相关辅材产业链标的帝科股份、威腾电气,建议关注宇邦新材、聚和材料(金属覆盖)等;关注N型相关设备标的奥特维(机械覆盖)、仕净科技、高测股份等。 思路三:推荐受益海外光储需求高景气的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等,关注龙磁科技等。 5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基本完整,各环节供给关系总体较为均衡,但仍然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或特殊事件导致的短期供给失衡和价格波动,若上游原材料价格出现急剧波动且光伏产业链公司未能有效做好库存管理,则可能导致公司存货跌价或生产成本大幅波动,从而挤压公司盈利空间,对相关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各个国家正大力扶持光伏电站的建设,随着光伏电站建设成本逐渐降低,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也持续向好,但光伏行业仍然受国内外产业政策变动、产业链价格和供需平衡等因素影响较大,若未来主要市场的宏观经济或相关的政府补贴、扶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产业链供需出现问题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发展和相关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盈利水平。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光伏行业尤其电池环节是技术、资金双密集型的行业,整体技术迭代速度较快,目前N型技术路线的太阳能电池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如果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各公司经营业绩。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