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3日最新观点:产需边际改善,底部特征渐现——6月PMI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7月3日最新观点:产需边际改善,底部特征渐现——6月PMI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3日早间新闻精选】 1、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城市治理架构、公共服务制度等,加强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的前瞻设计,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2、雄安综合保税区6月25日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这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运作最为灵活、通关最为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28日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指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4、荷兰日前宣布将部分光刻机等半导体相关产品纳入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近几个月以来,中荷双方就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开展了多层级、多频次的沟通磋商。但荷方最终仍将相关半导体设备列管,中方对此表示不满。荷方应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荷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切实维护中荷企业和双方共同利益,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6、工信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另外,深入推进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产需边际改善,底部特征渐现——6月PMI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产需边际小幅好转。 6月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但扭转了3月以来的回落态势,较上月小幅提升了0.2个百分点至49%,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产需均有改善,价格指数也有所上行,原材料库存及从业人员指数虽然继续边际走弱,但降幅有所收窄。整体而言,经济目前依旧偏弱运行,但6月制造业景气度积极的边际变化或预示底部的临近。具体而言,6月PMI指数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产需边际均有改善。6月生产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需求释放略有好转,不过其绝对水平表明目前需求承压仍重,政策加码扩内需的必要性依旧存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相比而言,生产的改善幅度好于需求,或因生产除受增量订单的拉动之外,也部分受到积压订单的驱动。库存方面,目前仍处于去库进程之中,本月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低于临界线且较前值都持续回落。此外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下滑,反映出就业压力仍存。二是价格指数止跌回升。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虽处收缩区间,但边际有所回升,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的企业占比均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大型企业表现持续占优。6月大型企业PMI处于扩张区间,其生产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水平以上进一步上行,中小企业PMI则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其中小型企业相对承压,PMI指数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产需释放也都继续放缓。企业之间分化加剧。 2. 非制造业扩张继续放缓。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但相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服务与建筑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边际下行,两者疫后恢复性力量均在减弱,地产拖累下建筑业活动指数走弱更为明显。服务业继续小幅回调。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速度继续放缓。这是经济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常态化运行中的自然回落,不过本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相比上月小幅上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较前值加速扩张,或因6月端午假期及“618”大促活动对服务产生了积极拉动,本月航空运输、邮政快递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持续回落。6月建筑业活动指数继续下降2.5个百分点,降幅相对明显,新订单指数、业务活动预期及从业人员指数均环比走弱,或可归因于国内地产的低景气。 3. 积极的边际变化释放底部信号。 6月制造业景气度中止回落趋势,出现小幅反弹。4月以来国内多项数据不及预期,经济恢复性增长之后的阶段性回落超出预计,本月PMI指数虽然仍处于历史同期的最低值,但并未继续下滑,边际上的改善或预示经济下行空间有限,底部逐步显现。不过PMI相对低位的绝对水平继续反映出稳增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及加息鹰派立场的冲击下,外需承压,内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此前央行已相继下调OMO、MLF和LPR利率,对弱需求给出一定回应,6月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部署促进家居消费,稳增长政策信号继续释放,若政策如期推出,经济结束短期徘徊向上回升的动能也将有所增强。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电子】普源精电(688337):国产电子测量仪器龙头企业,自研芯片进军高端化新蓝海市场 报告摘要: 公司概览: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龙头,电子测量仪器核心品类全覆盖。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产品,逐步在时域和频域测试测量应用方向实现多元化行业覆盖,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工业、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分产品来看,公司数字示波器2021年营收及毛利润占比分别50%、48%,是营收及利润的主要来源;逐季度看,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呈现出加速态势,2022Q1-Q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6%/21%/31%/40%,毛利率分别53.87%/50.46%/51.71%/53.37%。营收及利润率的不断上升标志着公司高毛利新品放量,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自研芯片技术进入收获期。 行业分析:电子测量仪器千亿市场,国产替代大有可为。所有与电子设备有关的企业,几乎都需要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下游应用包括教育与科研、工业生产、通信行业、航空航天、交通与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其中IT及通信下游市场结构占比最高,达到47%,消费电子、汽车紧随其后,占比分别26%、16%。据统计,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00.95亿美元增至2020年136.78亿美元,CAGR达6.3%。随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全球电子测量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到2025年以CAGR=4.7%的增速增至172.38亿美元。中国市场对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需求潜力大,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据预测,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2015-2020年间以CAGR=12.8%的增速从26.29亿美元迅速扩张至48.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4.81亿美元,2020-2025年CAGR约为6.2%。国外企业长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9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CR5高达48.7%,Top 5企业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从产业链看,芯片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中最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目前,测试测量仪器厂商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均来自于国外,而仪器所使用的高端芯片的一部分属于瓦森纳协议管控范围,国内仪器厂商采购前需要获得相关的出口许可证书,这会对厂商的研发和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阻滞。随着以普源精电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开展仪器专用芯片的自主研发,并在相关产品上应用,在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引领了行业向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国产替代政策刺激和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双重加持下,我国主要厂商加速追赶海外巨头,多个仪器步入高端领域,部分仪器指标已接近或超过国外高端产品的水平,收入规模迅速增长,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公司分析:芯片自研构筑核心壁垒,产品高端化打开国内蓝海市场。由于2GHz带宽以上示波器核心芯片无法通过公开市场进行采购,为了研制高性能测试测量仪器产品,加速研发仪器专用芯片是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全球共5家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芯片的能力,其中中国自主品牌仅普源精电一家企业。继“凤凰座”之后,公司预计2023年将推出基于“仙女座”自研芯片组的13GHz带宽示波器,加快产品高端化进程,率先进入国际高端序列,或将拉开与国内同行实质性差距;中短期看,凭借多年积累,公司将得益于国内完善的营销体系布局,以及国产替代政策和教育贴息贷款形成对公司高端和新品的拉动。伴随2023年13GHz数字示波器等新品集中发布,有望持续落地兑现业绩;中长期看,公司高性能芯片研发规划清晰,持续打开4GHz及以上高端蓝海市场,充分发挥自研芯片产品性能及成本优势。 风险提示:高端自研芯片开发不达预期风险;新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7月3日早间新闻精选】 1、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城市治理架构、公共服务制度等,加强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的前瞻设计,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2、雄安综合保税区6月25日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这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运作最为灵活、通关最为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28日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指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4、荷兰日前宣布将部分光刻机等半导体相关产品纳入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近几个月以来,中荷双方就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开展了多层级、多频次的沟通磋商。但荷方最终仍将相关半导体设备列管,中方对此表示不满。荷方应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荷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切实维护中荷企业和双方共同利益,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6、工信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另外,深入推进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产需边际改善,底部特征渐现——6月PMI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产需边际小幅好转。 6月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但扭转了3月以来的回落态势,较上月小幅提升了0.2个百分点至49%,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产需均有改善,价格指数也有所上行,原材料库存及从业人员指数虽然继续边际走弱,但降幅有所收窄。整体而言,经济目前依旧偏弱运行,但6月制造业景气度积极的边际变化或预示底部的临近。具体而言,6月PMI指数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产需边际均有改善。6月生产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需求释放略有好转,不过其绝对水平表明目前需求承压仍重,政策加码扩内需的必要性依旧存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相比而言,生产的改善幅度好于需求,或因生产除受增量订单的拉动之外,也部分受到积压订单的驱动。库存方面,目前仍处于去库进程之中,本月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低于临界线且较前值都持续回落。此外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下滑,反映出就业压力仍存。二是价格指数止跌回升。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虽处收缩区间,但边际有所回升,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的企业占比均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大型企业表现持续占优。6月大型企业PMI处于扩张区间,其生产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水平以上进一步上行,中小企业PMI则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其中小型企业相对承压,PMI指数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产需释放也都继续放缓。企业之间分化加剧。 2. 非制造业扩张继续放缓。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但相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服务与建筑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边际下行,两者疫后恢复性力量均在减弱,地产拖累下建筑业活动指数走弱更为明显。服务业继续小幅回调。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速度继续放缓。这是经济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常态化运行中的自然回落,不过本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相比上月小幅上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较前值加速扩张,或因6月端午假期及“618”大促活动对服务产生了积极拉动,本月航空运输、邮政快递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持续回落。6月建筑业活动指数继续下降2.5个百分点,降幅相对明显,新订单指数、业务活动预期及从业人员指数均环比走弱,或可归因于国内地产的低景气。 3. 积极的边际变化释放底部信号。 6月制造业景气度中止回落趋势,出现小幅反弹。4月以来国内多项数据不及预期,经济恢复性增长之后的阶段性回落超出预计,本月PMI指数虽然仍处于历史同期的最低值,但并未继续下滑,边际上的改善或预示经济下行空间有限,底部逐步显现。不过PMI相对低位的绝对水平继续反映出稳增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及加息鹰派立场的冲击下,外需承压,内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此前央行已相继下调OMO、MLF和LPR利率,对弱需求给出一定回应,6月国常会“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部署促进家居消费,稳增长政策信号继续释放,若政策如期推出,经济结束短期徘徊向上回升的动能也将有所增强。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电子】普源精电(688337):国产电子测量仪器龙头企业,自研芯片进军高端化新蓝海市场 报告摘要: 公司概览: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龙头,电子测量仪器核心品类全覆盖。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产品,逐步在时域和频域测试测量应用方向实现多元化行业覆盖,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工业、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分产品来看,公司数字示波器2021年营收及毛利润占比分别50%、48%,是营收及利润的主要来源;逐季度看,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呈现出加速态势,2022Q1-Q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6%/21%/31%/40%,毛利率分别53.87%/50.46%/51.71%/53.37%。营收及利润率的不断上升标志着公司高毛利新品放量,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自研芯片技术进入收获期。 行业分析:电子测量仪器千亿市场,国产替代大有可为。所有与电子设备有关的企业,几乎都需要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下游应用包括教育与科研、工业生产、通信行业、航空航天、交通与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其中IT及通信下游市场结构占比最高,达到47%,消费电子、汽车紧随其后,占比分别26%、16%。据统计,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00.95亿美元增至2020年136.78亿美元,CAGR达6.3%。随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全球电子测量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到2025年以CAGR=4.7%的增速增至172.38亿美元。中国市场对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需求潜力大,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据预测,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2015-2020年间以CAGR=12.8%的增速从26.29亿美元迅速扩张至48.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4.81亿美元,2020-2025年CAGR约为6.2%。国外企业长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9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CR5高达48.7%,Top 5企业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从产业链看,芯片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中最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目前,测试测量仪器厂商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均来自于国外,而仪器所使用的高端芯片的一部分属于瓦森纳协议管控范围,国内仪器厂商采购前需要获得相关的出口许可证书,这会对厂商的研发和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阻滞。随着以普源精电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开展仪器专用芯片的自主研发,并在相关产品上应用,在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引领了行业向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国产替代政策刺激和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双重加持下,我国主要厂商加速追赶海外巨头,多个仪器步入高端领域,部分仪器指标已接近或超过国外高端产品的水平,收入规模迅速增长,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公司分析:芯片自研构筑核心壁垒,产品高端化打开国内蓝海市场。由于2GHz带宽以上示波器核心芯片无法通过公开市场进行采购,为了研制高性能测试测量仪器产品,加速研发仪器专用芯片是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全球共5家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芯片的能力,其中中国自主品牌仅普源精电一家企业。继“凤凰座”之后,公司预计2023年将推出基于“仙女座”自研芯片组的13GHz带宽示波器,加快产品高端化进程,率先进入国际高端序列,或将拉开与国内同行实质性差距;中短期看,凭借多年积累,公司将得益于国内完善的营销体系布局,以及国产替代政策和教育贴息贷款形成对公司高端和新品的拉动。伴随2023年13GHz数字示波器等新品集中发布,有望持续落地兑现业绩;中长期看,公司高性能芯片研发规划清晰,持续打开4GHz及以上高端蓝海市场,充分发挥自研芯片产品性能及成本优势。 风险提示:高端自研芯片开发不达预期风险;新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