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625-0630)

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625-0630)

作者:微信公众号【春申江漫谈】/ 发布时间:2023-07-0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625-063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6.26-6.30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1.0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61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91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6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2.19%,跑赢恒生指数2.05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4位。 本周观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 各地门诊统筹方案陆续落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加速。2023 年 2 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可以被视作为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发布的门诊共济政策的配套管理文件和措施,这两份文件出台,对于医药分家、分级诊疗、处方流转都有重要意义。按照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应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同时完善相应的支付及配套政策。河北、湖北等先行省份已于通知出台前公布了相应管理细则,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国范围内(湖南、河南、上海等地)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也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加速。 门诊统筹有望加速处方外流,药房龙头长期受益。参考2月份通知要求,明确要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各地在落实门诊统筹方面,也都在积极推进处方流转,这有助于加速处方外流,对有承接处方外流能力的药店龙头带来增量空间。对于药店龙头而言,一方面获得统筹资格,将在医保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统筹资金的支付方,并可承接更多的院外处方,有条件有资质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或将成为药企布局慢病处方药、新药、肿瘤药的重要市场,带来业绩增量。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店龙头凭借其广泛的门店网络,在便利性、可及性方面存在优势,纳入门诊统筹有望为药店带来明显客流增量,行业景气度高。 从近期已落地区域来看,政策更趋友好,上海区域门诊统筹方案值得关注。6月19日,江西省对门诊统筹政策进行调整,主要从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药店对标一级医疗机构)及提升报销额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4月10日武汉市优化门诊统筹方向类似,表现出较为积极的信号。同时,近期更多的省市(如湖南、上海)也在积极对标武汉方案,如湖南5月出台的药店门诊统筹细则,取消了起付线,并且药店执行与基层医疗机构相同待遇报销政策。上海也于6月27日落地了相关管理通知,除完善门诊统筹的政策外,上海地区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也迎来了较大调整,报销范围新增32种市民常用、需求度高、适用性强的器械耗材,其中包含了轮椅、血糖仪、制氧机、助听器等。早在今年4月份,上海市医保局就印发通知,调整区域内医保定点药店配售药品管理规则,从购药频次、费用限制等四个角度放宽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限制,进一步方便患者购药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近期各地门诊统筹政策的陆续出台,处方外流或将提速,具备承接处方外流能力的药房龙头持续受益。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周观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 各地门诊统筹方案陆续落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提速。2023 年 2 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可以被视作为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发布的门诊共济政策的配套管理文件和措施,这两份文件出台,对于医药分家、分级诊疗、处方流转都有重要意义。按照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应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同时完善相应的支付及配套政策。河北、湖北等先行省份已于通知出台前公布了相应管理细则,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国范围内(湖南、河南、上海等地)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也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提速。 门诊统筹有望加速处方外流,药房龙头长期受益。参考2月份通知要求,明确要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各地在落实门诊统筹方面,也都在积极推进处方流转,这有助于加速处方外流,对有承接处方外流能力的药店龙头带来增量空间。对于药店龙头而言,一方面获得统筹资格,将在医保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统筹资金的支付方,并可承接更多的院外处方,有条件有资质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或将成为药企布局慢病处方药、新药、肿瘤药的重要市场,带来业绩增量。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店龙头凭借其广泛的门店网络,在便利性、可及性方面存在优势,纳入门诊统筹有望为药店带来明显客流增量,行业景气度高。 从近期已落地区域来看,政策更趋友好,上海区域门诊统筹方案值得关注。6月19日,江西省对门诊统筹政策进行调整,主要从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药店对标一级医疗机构)及提升报销额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4月10日武汉市优化门诊统筹方向类似,表现出较为积极的信号。同时,近期更多的省市(如湖南、上海)也在积极对标武汉方案,如湖南5月出台的药店门诊统筹细则,取消了起付线,并且药店执行与基层医疗机构相同待遇报销政策。上海也于6月27日落地了相关管理通知,除完善门诊统筹的政策外,上海地区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也迎来了较大调整,报销范围新增32种市民常用、需求度高、适用性强的器械耗材,其中包含了轮椅、血糖仪、制氧机、助听器等。早在今年4月份,上海市医保局就印发通知,调整区域内医保定点药店配售药品管理规则,从购药频次、费用限制等四个角度放宽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限制,进一步方便患者购药需求,具体来看,此次《通知》共优化了四项举措: 取消了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内非处方药品的品种和数量规定。 取消了定点零售药店同一天内向参保人员提供非处方药品配售服务的次数限制。 对于在一次服务中或对于同店同卡余药量超过一个月的,不再限制相同药理作用非处方药品的配售服务。 取消了参保人员使用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医保药品的金额限制,最大限度方便了老百姓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我们认为随着近期各地门诊统筹政策的陆续出台,处方外流或将提速,具备承接处方外流能力的药房龙头持续受益。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等。 上周市场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上周(6.26-6.30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1.0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61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91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6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2.19%,跑赢恒生指数2.05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4位。 上周SW医药生物二级行业中,涨幅最大的是化学制剂板块,上涨2.85%。跌幅最大的是医疗服务板块,下跌1.78%。 个股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行业板块中,个股涨幅最大的是安必平,上涨28.35%,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已成熟地掌握了沉降式液基细胞学技术、反向点杂交PCR制备技术、实时荧光PCR制备技术、FISH探针标记技术、IHC病理诊断抗体筛选及质控技术和相关配套仪器制造技术以及“实视”——基于云计算的实时远程病理协作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围绕病理科“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病理科与医院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就医之间的需求匹配,通过加大 AI 智能化研发落地力度,引领病理科高质量发展,如公司与腾讯 AILab共同开发的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完成了多中心科研评价研究,进入到三类证注册申报阶段,病理医学图像分析处理软件以及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获得了二类证等。 港股方面,微创机器人-B涨幅最大,上涨34.11%;现代健康科技跌幅最大,下跌21.38%。 行业要闻与最新动态 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要闻和行业动态 海外医药上市公司要闻和行业动态 1)杨森(Janssen):有望成为首款,杨森潜在“best-in-class”疗法获概念验证 6月26日,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靶向新生儿Fc受体(FcRn)的抗体疗法nipocalimab,在治疗有高风险出现严重新生儿溶血病(HDFN)孕妇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Nipocalimab是一款潜在“best-in-class”,靶向FcRn的抗体疗法。它通过与FcRn结合,让被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摄入的自身抗体不会被重新释放到血液中,而是在细胞内被降解。已有研究显示,它可以将血液循环中包括致病自身抗体在内的IgG水平降低超过75%。这款抗体疗法有望治疗多种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疾病。此次试验分析显示,接受nipocalimab治疗的孕妇顺利生下婴儿的比率为92%。如果获批,nipocalimab将是FDA批准用于治疗这一患者群体的首款抗FcRn疗法。 2)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超八成患者减重达15%,礼来三重受体激动剂2期试验结果惊艳 6月26日,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了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靶向三种激素受体的在研减重疗法retatrutide(LY3437943)于2期临床试验的亮眼结果。Retatrutide是礼来的在研靶向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激动剂,开发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患者。此次试验分析显示,有83%使用12 mg剂量的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在经过24周的治疗后,达成至少15%的体重下降。这是迄今为止达成最高减重幅度的药品。 3)Vertex Pharmaceuticals:功能性治愈糖尿病的希望,干细胞疗法让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 6月26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在研干细胞衍生、完全分化的胰岛细胞疗法VX-880,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VX-880是一种在研干细胞来源、完全分化、产生胰岛素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疗法。该疗法有可能通过恢复胰岛细胞功能,包括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产生,恢复机体调节葡萄糖水平的能力。此次试验结果显示,接受VX-880治疗的所有6例患者均显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显示血糖控制改善。其中两名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不再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 4)辉瑞(Pfizer):只需一针,显著减少患者出血,辉瑞血友病基因疗法完成欧、美上市申请 6月27日,辉瑞(Pfizer)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受理其基因疗法fidanacogene elaparvovec用以治疗成人血友病B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将PDUFA日期设置为2024年第二季度。同时,fidanacogene elaparvovec的欧洲上市许可申请(MAA)也已获受理,正在接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审评。Fidanacogene elaparvovec是一种新型的在研基因疗法,含有生物工程化的腺相关病毒(AAV)衣壳(蛋白外壳)和FIX基因的高活性变体。对于血友病B患者来说,这种基因治疗的目标是使他们能通过一次性治疗产生自体的FIX蛋白,而非像目前的标准治疗那样需要定期静脉输注FIX。此次上市申请的递交是基于3期BENEGENE-2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分析显示,BENEGENE-2试验达到其主要终点,即与FIX预防性治疗方案相较,患者在经过fidanacogene elaparvovec输注后,其总出血事件的年化出血率(ABR)达到非劣效性与优效性。 5)Verona Pharma:10年来首款,慢阻肺潜在“first-in-class”疗法递交上市申请 6月27日,Verona Pharma公司宣布,已向美国FDA递交ensifentrine的新药申请(NDA),作为维持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Ensifentrine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磷酸二酯酶3/4(PDE3/4)抑制剂,双重抑制机理使其能够凭借单个化合物同时实现支气管扩张和抗炎效果。如果获批,它可能成为10多年来治疗COPD的首款新机制疗法。此次新药申请是基于两项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Ensifentrine在两项试验中均达到主要终点,患者肺功能获得统计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对ENHANCE-1和ENHANCE-2试验的合并数据分析显示,ensifentrine大幅度降低COPD恶化的风险。 6)艾伯维(AbbVie)和Genmab:总缓解率达82%,潜在重磅双特异性抗体1/2期临床结果积极 6月27日,艾伯维(AbbVie)和Genmab联合宣布,CD20/CD3靶向双特异性抗体epcoritamab在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1/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顶线结果。Epcoritamab是一种皮下给药,基于Genmab公司专有的DuoBody技术构建的IgG1亚型双特异性抗体。Genmab的DuoBody-CD3技术旨在选择性地引导细胞毒性T细胞向靶细胞类型产生免疫反应。它同时结合T细胞上的CD3和B细胞上的CD20,并诱导T细胞介导的CD20阳性细胞的杀伤。此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中,epcoritamab达到82%的总缓解率。 7)拜耳(Bayer)和BlueRock Therapeutics:潜在治愈帕金森病,创新干细胞疗法积极临床结果公布 6月28日,拜耳(Bayer)以及BlueRock Therapeutics联合公布其在研干细胞疗法bemdaneprocel(BRT-DA01)在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Bemdaneprocel是一种在研细胞疗法,由多能干细胞衍生、可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组成,可通过手术植入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当这些细胞被移植后,它们有可能重建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受破坏的神经网络,借此恢复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功能。此次试验分析显示,试验中患者对bemdaneprocel均耐受良好。此外,对试验次要终点的评估证明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并显示细胞脑内植入和存活达1年的证据。基于此积极数据,公司计划启动2期试验,并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招募病患。 8)Cognition Therapeutics:穿越血脑屏障,阿尔茨海默病创新口服疗法最新临床结果发布 6月28日,Cognition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其在研阿尔茨海默病疗法CT1812的2期临床试验顶线结果。CT1812是一种旨在穿越血脑屏障的口服小分子,能够选择性地结合σ-2受体复合物。σ-2受体复合物参与了一些关键的细胞过程,例如膜运输和自噬的调节,这些过程会因与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体、氧化应激和其他应激源的毒性相互作用而受损。CT1812有望通过影响Aβ寡聚体与神经突触上受体的结合,加速其从受体上清除的速度,从而保护神经突触免受Aβ寡聚体触发的神经毒性级联反应,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此次研究结果显示,CT1812达到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主要终点,并且量化脑电图(qEEG)检测显示对大脑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9)辉瑞(Pfizer)和OPKO Health:一年长高10厘米,FDA批准长效生长激素 6月28日,辉瑞(Pfizer)公司和OPKO Health联合宣布,FDA已经批准只需每周皮下注射一次的长效人类生长激素类似物Ngenla(somatrogon)上市,用于治疗3岁以上因为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缓慢的儿科患者。Somatrogon是利用OPKO专有的C末端肽段(C-terminal peptide,CTP)长效技术构成的一个新分子实体。Somatrogon在一段天然生长激素序列的C和N末端分别加上了2个和1个来自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亚基的CTP拷贝,使其半衰期得以延长。此次批准是基于一项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在这项临床试验中,somatrogon与每日注射一次的生长激素相比,达到非劣效性标准。在接受治疗12个月时,Ngenla组的年身高增长速度为10.12厘米/年,活性对照组为9.78厘米/年。 10)阿斯利康(AstraZeneca):显著降低肝癌死亡风险,一线免疫组合疗法最新3期试验积极结果公布 6月29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布其HIMALAYA临床3期试验(免疫组合疗法Imjudo联合Imfinzi)的最新数据。Imfinzi是一款抗PD-L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D-L1与PD-1和CD80蛋白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反应的抑制。Imjudo为抗CTLA-4单抗,可阻断CTLA-4的活性,从而促进T细胞激活,激发免疫系统对癌症的免疫反应。此次试验分析显示,在第4年,其免疫组合疗法Imjudo(tremelimumab)联合Imfinzi(durvalumab)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时,展现具持久性并具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改善。详细数据将公布于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世界胃肠道肿瘤大会(ESMO World GI 2023)当中。 沪深港通资金流向更新 行业核心数据库更新 疫情及流感数据更新 “长新冠”呈现“异质性”与随时间衰减效应。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在国际医学期刊《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简称EMI)发表题为《关于上海新冠奥密克戎患者长新冠症状造成的系统性影响的一年期随访研究》的论文,该研究对上海2022年3月至6月暴发的奥密克戎BA.2疫情中首次感染新冠的两万余名患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随访,发现“长新冠”呈现“异质性”与随时间衰减效应。所谓异质性,即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各有不同。该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一人群中的“长新冠”感染者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器官损伤,但也同时表明,“长新冠”症状对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根据论文数据,在21799名接受随访的感染者中,有1939名(8.89%)在离院后第6个月进行的电话随访中自述存在“长新冠”症状,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为乏力(3.38%)、失眠(2.2%)、脱发(2.06%)及咳嗽(1.74%)。而有“长新冠”症状的COVID-19重症患者自述存在咳嗽这一“长新冠”症状的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 警惕奥密克戎变异株与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重组。此外,在“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治”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表示,要警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与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重组,加快研发广谱疫苗。姜世勃在研讨会上发出警示:奥密克戎可能与MERS病毒重组,中东的艾滋病患者中已出现这种重组现象;MERS的致死率高达35%,但传播力很低,而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但传播力非常强。它们在重组中存在‘强强联合’的可能性。 后疫情时代,重视心血管健康管理。6月29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携手数名权威专家围绕新冠感染康复后、新冠流感化后的心血管健康管理,心血管疾病的重点筛查等开展讨论,并给出实用性建议。随着病毒毒株的变异和治疗方案的提升,感染新冠病毒对生活的影响已明显降低,但与此相关的长期影响引起了大众的广泛重视。在讨论会上,专家共同呼吁:无论是“首阳”还是“二阳”,大家都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康复后持续关注自我健康,特别是将心血管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置于健康管理的优先顺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夏勇教授认为:康复后,大众在感到心慌不适、心跳过快、过慢等症状时,可到医院做‘三联检查’,即包括高敏肌钙蛋白在内的心脏标志物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尽早发现心脏异常。有冠心病、心衰等基础心脏病的人,观察日常活动时有无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的,也需要到医院做心脏相关检查。 流感方面,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保持高位,北方省份下降。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第 25 周(2023 年 6 月 19 日-2023 年 6 月 25 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5%,与前一周水平(5.5%)持平,高于2020 和 2021 年同期水平(3.3%和 4.0%),低于2022 年同期水平(7.5%)。2023 年第 25 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 3.4%,低于前一周水平(3.6%),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2.4%、2.7%和 1.8%)。 一致性评价及注册信息更新 上周,共有10种上市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上周,国药现代注射用头孢他啶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相关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润都股份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昂立康复方α-酮酸片、奥锐特地屈孕酮片、济川药业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华海药业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福安药业富马酸喹硫平片、卫信康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亿帆医药氯法拉滨注射液、昂立康吸入用七氟烷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核心原料药数据更新 上周(2023.06.25-2023.06.30),维生素B1、维生素D3、泛酸钙、维生素A、生物素价格较上周持平; 维生素价格较上周下降。截至6月30日,维生素B1价格报115.0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持平;泛酸钙价格报120.0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持平;维生素D3价格报59.0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持平;维生素E价格报72.5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下降1.36%;维生素A价格报87.5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持平;生物素价格报41.00元/千克,环比6月21日持平。 2023年5月, 6-APA、7-ADCA、4-AA、青霉素工业盐、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与上月持平。截至2023年5月31日,7-ADCA价格报500.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4-AA价格报1375.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6-APA价格报370.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硫氰酸红霉素价格报500.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报170.00元/BOU,环比上月持平。 心脑血管类原料药方面,2023年5月,厄贝沙坦价格较上月上升;缬沙坦、阿托伐他汀价格较上月持平;阿司匹林价格较上月下降。截至5月31日,厄贝沙坦价格报640.00元/千克,环比上月上涨0.79%;缬沙坦价格报735.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阿托伐他汀钙价格报1525.00元/千克,环比上月持平;阿司匹林价格报26.25元/千克,环比上月下降2.78%。 各地集中采购及新政推行更新 山西省医保局印发《关于执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及省际联盟冠脉扩张球囊等九种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于7月15日起全面落地执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和省际联盟冠脉扩张球囊等九种医用耗材中选结果。此次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接续采购周期为3年,共10家企业的14个产品中选,平均中选价格770元左右,加上伴随服务费,终端价格区间在730元至848元。与首轮集采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品种更加丰富,供应更有保障,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成果得到巩固。 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于7月15日起全面执行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39种药品252个产品中选,平均降价56%,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治疗甲型流感的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平均降价83%,将大幅提高抗病毒药物可及性。特别是一批抗菌药物价格有效降低,去除了抗菌药物滥用的经济动因,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常用降压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降价48%。此外,治疗早产的阿托西班注射剂集采前单支价格超过千元,此次集采降至平均240元/支,降幅80%。 6月26日,北京医保局官网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方案 (第1号)》与《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带量采购联动管理方案 (第2号)》。 6月29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京津冀“3+N”吻合器类医用耗材联动带量采购第二个采购周期落地实施工作的通知。2023年7月1日起,全省执行吻合器类医用耗材联动带量采购第二个采购周期中选结果,采购周期为2年,采购周期内每年签订采购协议。各医疗机构通过河北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采购。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完成协议采购量后,超出协议采购量的部分,中选企业仍应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采购周期内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相关规定执行。本次吻合器类医用耗材协议采购量原则上以医疗机构上年度实际采购量的90%作为协议采购量。 医药公司融资情况更新 本周重要事项公告 医药行业重点个股估值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团队介绍 邓周宇,上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组长&医药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先后供职于国海证券、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上海证券。历任:医药行业分析师、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部董事、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广泛覆盖:行业政策、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业、中药行业、互联网医疗、商业健康险研究。曾获得:金融界最佳分析师(2013年第1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4年第3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师(2014年入围、2017年公募组第5名,2021年总榜单第3名、2022年总榜单第1名)、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14第3名)、金翼奖最佳分析师(2017年、2018年)、万得金牌分析师(2014年、2016年)、东方财富网100强分析师(2021年)。 创新&传统制药研究小组: 王真真,研究员,巴黎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就职于复星医药、凯捷咨询、德勤等,拥有产业、咨询、一二级投融资的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覆盖创新药、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张林晚,分析师,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硕士,医药和金融专业复合背景,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历,覆盖创新药、原料药、中药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医疗器械研究小组: 李斯特,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曾就职于民生证券,拥有量化研究等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器械、CXO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周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工程硕士。两年中国科学院科研经历(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作);累计两年以上生物医药板块研究经历。2022年水晶球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主要覆盖医疗器械、IVD、生命科学上游、新兴人工智能制药等领域。 服务&新商业小组: 徐昕,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学硕士,CFA二级候选人,覆盖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邓振,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医药金融复合背景;三年地方政府财政局、金融办、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借调)工作经历,参与企业上市辅导验收工作;覆盖中药、医疗服务等领域,2023年加入上海证券。 原料药&CXO研究小组: 李天成,研究员,中山大学生物工程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曾在国际核心期刊ACS Publication上发表论文,毕业后在美国药企工作近3年,曾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药企,负责药物的开发及测试。2022年水晶球卖方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职于中银证券,2023年加入上海证券。 尤靖宜,研究助理,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分析硕士,覆盖化学原料药、医疗设备等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免责声明 报告名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速落地,处方外流提速在即——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625-0630)》;发布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日期:2023年7月1日,署名分析师:邓周宇 SAC编号:S0870523040002 ,张林晚 SAC编号:S0870523010001;联系人:王真真 SAC编号:S0870122020012,李斯特 SAC编号:S0870121110002,徐昕 SAC编号: S087012110001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