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反弹再待时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反弹再待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反弹再待时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3/06/19-23/06/25) 短期反弹行情又是昙花一现,我们需要思考原因。首先,我们认为,中期判断不需要做大的调整:稳增长政策能缓和经济下行压力,但无法形成房地产和消费景气持续改善的预期。这种情况下,市场能反弹,但基于景气验证方向做反弹弹性不足,向上弹性的主要来源还是主题投资。中期判断不变,后续随着政策催化落地,反弹行情仍可期。但短期预期演绎充满波折,特别是中期预期向短期行情的映射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之前推演的变化,我们需要做两个修正: 一、两个短期推演的修正:1. 政策布局期,乐观预期会自然发酵,政策效果验证期市场阻力才会加大 → 市场博弈政策“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看到重磅政策,或者明确的政策见效,政策效果的乐观预期不易发酵,反弹阻力提前出现。2. 7月前美联储紧缩边界明确 → 承认海外环境的复杂性,耐心等待美联储加息结束时点的明确信号。反弹再待时,等待更明确信号再出发。 短期反弹行情昙花一现,核心原因是两个宏观预期出现了下修:1. 原本我们认为,政策布局期,至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没有下行风险的窗口。要等到7月中下旬,政策效果验证期开启,反弹阻力才会加大。而实际情况是,在景气改善难外推的情况下,市场博弈政策“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看到超预期的政策催化(表征稳增长意愿)/可推演政策效果的重磅政策/明确的政策效果验证,市场就不易发酵政策效果的乐观预期。反弹的阻力在政策布局期提前出现。 2. 关于海外环境,原本我们认为,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后,7月议息会议前,是美联储紧缩预期有边界的阶段。可能出现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外资回流A股的有利环境。但实际情况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依然与基本面现状相匹配,后续调整政策避免美国经济深度衰退的时间窗口依然充裕(不能认为美联储已经过度紧缩)。短期,美联储再加息1-2次的预期仍在摇摆。需客观承认海外环境的复杂性,耐心等待美联储加息结束时点的明确信号。 这种情况下,短期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应下修。反弹再待时,等待更明确信号再出发。 二、短期总体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下修,数字经济低性价比就成为了一个问题:通信(光模块)筹码浮盈已创新高,传媒交易最拥挤。中期看好数字经济判断不变,短期调整快速改善性价比后再出发。 近期我们反复提示,有效反弹波段的结构特征应该是“核心资产搭台”提升指数中枢,“主题投资唱戏”提供向上弹性。而短期总体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下修,“搭台”情况不佳,“唱戏”的期待也要降低。数字经济短期低性价比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从筹码浮盈和交易拥挤度两个角度跟踪TMT的短期性价比:1. 通信行业筹码浮盈已经创新高,特别是光模块筹码浮盈超过40%,已是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计算机和传媒的筹码浮盈也接近10%(6月21日周三调整前),在震荡市环境中,也是阶段性股价高位对应的水平。2. 短期计算机和通信的交易拥挤度反弹,但距离前期高点仍有差距。而传媒交易最拥挤(前期拥挤度持续上行,目前从绝对高位小幅回落)。中期看好数字经济的判断不变,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受限,数字经济调整快速改善性价比,调整后再出发。 附:平均盈亏百分比计算方法:假设每日已有筹码按照当日换手率进行换手,按照每日成交额、换手率以及成交均价,计算不同价格区间购入的筹码体量、当前价格下的浮盈,每日按照筹码体量加权得到综合的盈亏百分比。 三、短期围绕着稳增长政策布局,新能车和地产链可能有脉冲式机会。但交易策略上,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寻找数字经济的买点。全年继续强调主题思维主导市场,数字经济、央企价值重估主题可能反复有机会。 短期市场绝对收益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围绕着稳增长政策布局,在短期性价比较高方向中(消费、低估值、顺周期)中寻找修复机会。我们依然重点关注有行业格局优化逻辑的新能车和地产链(家电、家居)。在交易策略上,我们提示,等待和寻找数字经济的买点更加重要。我们继续强调,全年主题思维将主导市场。数字经济和央企价值重估主题仍是中期绝对收益逻辑最明确的方向。数字经济等待进一步催化落地:国内AI应用的落地,国内大模型推进,光模块等“卖铲人”业绩订单进一步验证。 央企价值重估政策布局从未动摇,估值提升仍有空间(三大运营商的极限估值,可以参考长江电力在资产荒背景下的高估值),关键验证依然可期(2023年内央企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ROE提升),央企价值重估依然是挖掘低估值高股息板块机会的最重要抓手。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反弹再待时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3/06/19-23/06/25) 短期反弹行情又是昙花一现,我们需要思考原因。首先,我们认为,中期判断不需要做大的调整:稳增长政策能缓和经济下行压力,但无法形成房地产和消费景气持续改善的预期。这种情况下,市场能反弹,但基于景气验证方向做反弹弹性不足,向上弹性的主要来源还是主题投资。中期判断不变,后续随着政策催化落地,反弹行情仍可期。但短期预期演绎充满波折,特别是中期预期向短期行情的映射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之前推演的变化,我们需要做两个修正: 一、两个短期推演的修正:1. 政策布局期,乐观预期会自然发酵,政策效果验证期市场阻力才会加大 → 市场博弈政策“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看到重磅政策,或者明确的政策见效,政策效果的乐观预期不易发酵,反弹阻力提前出现。2. 7月前美联储紧缩边界明确 → 承认海外环境的复杂性,耐心等待美联储加息结束时点的明确信号。反弹再待时,等待更明确信号再出发。 短期反弹行情昙花一现,核心原因是两个宏观预期出现了下修:1. 原本我们认为,政策布局期,至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没有下行风险的窗口。要等到7月中下旬,政策效果验证期开启,反弹阻力才会加大。而实际情况是,在景气改善难外推的情况下,市场博弈政策“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看到超预期的政策催化(表征稳增长意愿)/可推演政策效果的重磅政策/明确的政策效果验证,市场就不易发酵政策效果的乐观预期。反弹的阻力在政策布局期提前出现。 2. 关于海外环境,原本我们认为,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后,7月议息会议前,是美联储紧缩预期有边界的阶段。可能出现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外资回流A股的有利环境。但实际情况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依然与基本面现状相匹配,后续调整政策避免美国经济深度衰退的时间窗口依然充裕(不能认为美联储已经过度紧缩)。短期,美联储再加息1-2次的预期仍在摇摆。需客观承认海外环境的复杂性,耐心等待美联储加息结束时点的明确信号。 这种情况下,短期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应下修。反弹再待时,等待更明确信号再出发。 二、短期总体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下修,数字经济低性价比就成为了一个问题:通信(光模块)筹码浮盈已创新高,传媒交易最拥挤。中期看好数字经济判断不变,短期调整快速改善性价比后再出发。 近期我们反复提示,有效反弹波段的结构特征应该是“核心资产搭台”提升指数中枢,“主题投资唱戏”提供向上弹性。而短期总体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下修,“搭台”情况不佳,“唱戏”的期待也要降低。数字经济短期低性价比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从筹码浮盈和交易拥挤度两个角度跟踪TMT的短期性价比:1. 通信行业筹码浮盈已经创新高,特别是光模块筹码浮盈超过40%,已是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计算机和传媒的筹码浮盈也接近10%(6月21日周三调整前),在震荡市环境中,也是阶段性股价高位对应的水平。2. 短期计算机和通信的交易拥挤度反弹,但距离前期高点仍有差距。而传媒交易最拥挤(前期拥挤度持续上行,目前从绝对高位小幅回落)。中期看好数字经济的判断不变,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受限,数字经济调整快速改善性价比,调整后再出发。 附:平均盈亏百分比计算方法:假设每日已有筹码按照当日换手率进行换手,按照每日成交额、换手率以及成交均价,计算不同价格区间购入的筹码体量、当前价格下的浮盈,每日按照筹码体量加权得到综合的盈亏百分比。 三、短期围绕着稳增长政策布局,新能车和地产链可能有脉冲式机会。但交易策略上,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寻找数字经济的买点。全年继续强调主题思维主导市场,数字经济、央企价值重估主题可能反复有机会。 短期市场绝对收益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围绕着稳增长政策布局,在短期性价比较高方向中(消费、低估值、顺周期)中寻找修复机会。我们依然重点关注有行业格局优化逻辑的新能车和地产链(家电、家居)。在交易策略上,我们提示,等待和寻找数字经济的买点更加重要。我们继续强调,全年主题思维将主导市场。数字经济和央企价值重估主题仍是中期绝对收益逻辑最明确的方向。数字经济等待进一步催化落地:国内AI应用的落地,国内大模型推进,光模块等“卖铲人”业绩订单进一步验证。 央企价值重估政策布局从未动摇,估值提升仍有空间(三大运营商的极限估值,可以参考长江电力在资产荒背景下的高估值),关键验证依然可期(2023年内央企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ROE提升),央企价值重估依然是挖掘低估值高股息板块机会的最重要抓手。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