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轻纺&医药】防晒护肤品专题: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医美行业周报(2023.6.20)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轻纺&医药】防晒护肤品专题: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医美行业周报(2023.6.2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周报对医美细分行业板块进行了行情回顾、更新核心公司与行业动态,并对防晒细分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周行情回顾: 上证综指涨幅1.30%,医美行业组涨幅3.93%,跑赢大盘2.63pct。医美行业组合涵盖公司16个,分为三大板块:医美产品、医美设备、医疗服务板块,本周分别4.11%、2.11%、4.62%。 防晒护肤品专题: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 国内防晒护肤品规模持续增长 。 2008年至2019年我国防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测2023-2027年或以CAGR=8%保持增长,2027年规模或达249亿元。从产品结构看,高端防晒占比持续扩大;从渠道结构看,电子商务占比逐渐提升,渠道占比过半。从行业格局看,市占率前五仍为外资品牌,但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22年CR5为31.1%(较2018年下降5.2pcts)。新锐及国产品牌崛起,2022年薇诺娜、美肤宝、花西子、珀莱雅市占率位列第6、第9、第10、第13位。 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地位。阿里系 防晒护肤品细分品类1-5月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6.69%。国产品牌多凭借差异化定位切入,但防晒并未占据品牌主要产品位置,大单品效应略显不足,线上销售情况弱于部分外资品牌,薇诺娜和珀莱雅1-5月淘系下滑较为明显。其余防晒品牌5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变动趋势分化,mistine/花西子/资生堂防晒产品GMV同比分别增长18.4%/4.1%/2.0%;如兰蔻/欧莱雅/高姿防晒产品GMV同比分别下降59.3%/41.2%/40.8%。 核心公司动态跟踪:爱美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助力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康哲药业: 地西泮鼻喷雾剂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批。 行业新闻速递: 欧盟拟将熊果苷等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化妆品盲盒销售。 风险提示:医美消费增速不达预期,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一、防晒护肤品专题: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日系品牌占主导 1.1 国内防晒护肤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9年我国防晒护肤品规模从41亿元增长至135亿元,CAGR达11.3%;受疫情影响日常户外活动和出游受限,2022年防晒护肤品规模同比下滑-5.59%至158亿元。欧睿预测2023年防晒护肤品市场将呈现明显恢复,2023-2027年防晒护肤品市场预计以8%的年均复合增速稳定增长,2027年规模或达249亿元。 从产品结构看,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功效诉求的加强,高端防晒护肤品占比持续提升,从2008年的23.3%提升至2022年的36.7%,大众防晒护肤品占比则从2008年的76.7%下降至2022年的63.3%。从渠道结构看,防晒护肤品更偏标准化,并且随着线下渠道多年调整(百货、CS、超市客流量下滑),电商占比快速提升,从2008年的1.6%迅速提升至2022年的54.1%,预计电商渠道占比仍将增加,呈现主导地位。 行业格局:日系防晒品牌为主导。据欧睿统计,2022年市占率排名前十的防晒护肤品品牌中,前五均为外资品牌,而本土品牌薇诺娜、美肤宝、花西子、珀莱雅位列第6、第9、第10、第13位。 从市占率变化趋势来看,自2018年以来,传统的头部三家安热沙、碧柔、曼秀雷敦呈下降趋势;而日本的资生堂、泰国的蜜丝婷、法国的兰蔻均呈现明显增长,国内的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品牌也凭借高性价比、差异化定位优势实现市占率明显提升。 1.2 防晒护肤品线上变化趋势:阿里系1-5月下滑,日系品牌增长,内资品牌下滑 据魔镜统计,2023年1-5月防晒护肤品累计线上销售额35.71亿元,同比下降6.69%。从品牌销售额排名来看,2023年1-5月累计销售额排名前十分别为mistine、安热沙、兰蔻、资生堂、欧莱雅、黛珂、薇诺娜、玥之秘、娜丽丝、高姿。其中仅薇诺娜、高姿为国内品牌,但1-5月线上累计销售额均有30%-40%的下滑;排名第一的泰国品牌mistine 1-5月累计销售额达5.09亿元,同比+31.08%(5月单月销售额1.11亿元,同比+18.40%);其余排名靠前外资品牌仍以日本品牌为主。 Mistine:系列营销打造品牌力,研发布局推动产品创新,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 2016年,Mistine蜜丝婷通过天猫进入中国,结合中国人的肌肤特点差异化定位于“防水防汗、不脱妆”,并打造出极具特色的“热带专研”产品矩阵,完成了市场心智的占领。(1)营销方面,Mistine始终以年轻消费者为中心,在品牌代言人、明星直播、KOL种草、时尚IP联名、品牌跨界营销等维度全面覆盖,从2022年的“茶百道跨界合作”、“天猫校园开学季”、“飞盘对抗赛”和“凑凑火锅跨界”等一系列活动到2023年的抖音超品日活动、蔡徐坤代言,全方位营销使得品牌力逐渐加深并广受年轻消费者认可。(2)研发方面,Mistine的研发布局也使其在防晒品类持续创新,2023年品牌特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全球计算生物学领军人物Arieh Washel教授成为品牌首席科学顾问,其荣誉指导中国团队研发的皮肤“光生物学”防晒系统已全面应用于Mistine蜜丝婷旗下防晒系列新品,该系统提出了1个核心成分Taremi™和4大核心技术——即SOLARCUT防晒增效技术™、Smart Activation智能光防御技术™、Bio-Genesis肌源抗光老技术™和Ultra-Whitening焕亮抑黑技术™,以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层次光防护;品牌先后成立的中国、德国、泰国三国实验室,也将继续专注防晒研发,为品牌发展提供长久驱动力。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Mistine防晒产品销售排名稳居前列。2023年5月品牌线上销售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8.4%;1-5月累计销售额5.09亿元,同比增长31.1%,均为防晒品类首位,市占率基本稳定在14%~18%之间。从客单价来看,Mistine防晒产品近12个月均价100元,近6个月均价95元,性价比较高。 Anessa安热沙:防晒专门品牌,成分技术更新打造强口碑。 Anessa安热沙1992年于日本推出,是资生堂旗下的唯一防晒专业品牌,凭借强研发带来的技术更新使其在防晒市场始终保持良好口碑。1996年,安热沙开始使用能够有效抵抗UVA的氧化锌(物理防晒剂),此后不断在防晒霜泛白问题、卸妆问题、使用感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2016年,安热沙正式推出全球首创的“水能防晒技术Aqua Booster”,通过关键原料的应用使皮肤上的防晒产品在出汗、遇水之后反而会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2018年升级实现抗磨擦,2022年更是推出“热能防晒技术 Thermo Booster”使防晒品遇光热效果更强。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成为安热沙产品力的第一驱动,也使其先在日本防晒品类中获得高口碑、蝉联销量榜首后在中国同样实现了优秀的销售表现。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Anessa防晒产品销售排名几乎稳居前三,产品排名稳居第二,GMV介于0.5~1.1亿元之间。2023年5月品牌线上销售额5880万元,同比下滑22.1%;1-5月累计销售额3.04亿元,同比增长6.41%,居防晒品类第二位,近3个月市占率稳定在7.5%~9.0%之间。 薇诺娜:差异化布局敏感肌防晒产品,品类较为完善:清透防晒护肤品针对油性皮肤,清透防晒乳针对干性皮肤,防晒喷雾针对身体防晒。其主要采用化学防晒,叠加经典舒缓植萃配方(马齿苋提取物、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等),既能实现防晒效果,又匹配敏感肌需求实现快速舒缓修护。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受618、双11等大促购物节影响较大,日常销售表现差于大促期间,目前市占率呈下滑趋势。2022年11月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排名行业第1、销售额达1.79亿元,其中清透防晒乳(均价316.6元)销售额达1.47亿元,占总销 售额的82%。除去包含购物节的月份,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额介于300~3500万元之间。 珀莱雅:专注0添加物理防晒,旗下产品仅有云朵防晒一款。产品不含酒精、激素等,主要使用SMARTVECTOR微囊防护技术、EUK-134囊泡、SOD+依克多因三重防护体系,加强晒时防护;同时叠加生物糖胶-1、矢车菊花提取物,加强晒后修复。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过去一年珀莱雅防晒产品排名位于20-40之间,整体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在3-6月防晒产品热销阶段,珀莱雅防晒月度GMV均达到了550万以上。从销售额占比来看,自2022年12月份后基本介于0.6%-0.9%之间。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其余防晒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变动趋势分化,多数防晒产品品牌5月销售额同比下滑。据魔镜数据,2023年5月mistine防晒产品GMV同比增长18.4%,花西子防晒产品GMV同比增长4.1%,资生堂GMV同比增长2.0%;兰蔻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59.3%,欧莱雅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41.2%,高姿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40.8%。 二、核心公司动态跟踪 2.1康哲药业:地西泮鼻喷雾剂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批 6月12日,康哲药业发布公告,地西泮鼻喷雾剂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已于2023年6月7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公司于2023年6月12日获得药品注册证书。产品为中国首个地西泮鼻用喷雾剂,用于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的丛集性癫痫发作/急性反复性癫痫发作的急性治疗。其与患者通常的癫痫发作模式不同,表现为间歇、刻板、频繁的癫痫发作特点。产品为集团的重磅创新产品之一,集团将尽快推进产品资产转让交易及稳步开展产品的商业化准备工作,早日造福中国癫痫患者。 2.2 四环医药:2型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受理 6月13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惠升生物提交临床实验申请的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司美格鲁肽为一周注射一次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据IDF最新报告,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4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至1.744亿人。司美格鲁肽2022年全球销售额超百亿美元,于2021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同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国内市场仅原研诺和诺德一家获批上市,2022年该产品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3.11亿美元,呈爆发式增长。 2.3 爱美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助力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6月12日,爱美客发布公告,计划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450元/股,回购的资金总额为2亿至4亿,对应回购股份数量为44.44万股至88.8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21%至0.41%。 2.4 苏宁环球:收购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资产 6月14日,苏宁环球发布公告,因业务发展和集约办公需要,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加盟,满足公司总部及子公司日常办公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公司与关联方苏宁环球集团之间的日常性租赁关联交易,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浦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苏宁环球集团持有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集庆门大街270号1幢(苏宁环球国际中心)的56套房产,用于公司总部及子公司日常集中办公使用,建筑面积共1.69万平方米,总价3.96亿元。苏宁环球集团系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 17.46%的股份,本次交易将构成关联交易。 三、行业新闻速递 3.1 欧盟拟将熊果苷等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 欧盟拟对化妆品法规(EC)1223/2009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包括将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原、曲酸、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α-熊果苷和熊果苷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将4-甲基苄亚基樟脑(4-MBC)加入化妆品禁用成分清单。其中,规定熊果苷限用浓度为7%,α?熊果苷在面霜中的限用浓度为2%、在润肤露中的限用浓度为0.5%,且所有熊果苷原料中对苯二酚(即氢醌)水平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3.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化妆品盲盒销售 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解读》,明确规定: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四、风险提示 医美行业复苏不达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医疗事故的风险。 向上滑动阅览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本周周报对医美细分行业板块进行了行情回顾、更新核心公司与行业动态,并对防晒细分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周行情回顾: 上证综指涨幅1.30%,医美行业组涨幅3.93%,跑赢大盘2.63pct。医美行业组合涵盖公司16个,分为三大板块:医美产品、医美设备、医疗服务板块,本周分别4.11%、2.11%、4.62%。 防晒护肤品专题: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 国内防晒护肤品规模持续增长 。 2008年至2019年我国防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测2023-2027年或以CAGR=8%保持增长,2027年规模或达249亿元。从产品结构看,高端防晒占比持续扩大;从渠道结构看,电子商务占比逐渐提升,渠道占比过半。从行业格局看,市占率前五仍为外资品牌,但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22年CR5为31.1%(较2018年下降5.2pcts)。新锐及国产品牌崛起,2022年薇诺娜、美肤宝、花西子、珀莱雅市占率位列第6、第9、第10、第13位。 今年以来内资品牌承压,日资仍占主导地位。阿里系 防晒护肤品细分品类1-5月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6.69%。国产品牌多凭借差异化定位切入,但防晒并未占据品牌主要产品位置,大单品效应略显不足,线上销售情况弱于部分外资品牌,薇诺娜和珀莱雅1-5月淘系下滑较为明显。其余防晒品牌5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变动趋势分化,mistine/花西子/资生堂防晒产品GMV同比分别增长18.4%/4.1%/2.0%;如兰蔻/欧莱雅/高姿防晒产品GMV同比分别下降59.3%/41.2%/40.8%。 核心公司动态跟踪:爱美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助力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康哲药业: 地西泮鼻喷雾剂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批。 行业新闻速递: 欧盟拟将熊果苷等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化妆品盲盒销售。 风险提示:医美消费增速不达预期,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一、防晒护肤品专题: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日系品牌占主导 1.1 国内防晒护肤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9年我国防晒护肤品规模从41亿元增长至135亿元,CAGR达11.3%;受疫情影响日常户外活动和出游受限,2022年防晒护肤品规模同比下滑-5.59%至158亿元。欧睿预测2023年防晒护肤品市场将呈现明显恢复,2023-2027年防晒护肤品市场预计以8%的年均复合增速稳定增长,2027年规模或达249亿元。 从产品结构看,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功效诉求的加强,高端防晒护肤品占比持续提升,从2008年的23.3%提升至2022年的36.7%,大众防晒护肤品占比则从2008年的76.7%下降至2022年的63.3%。从渠道结构看,防晒护肤品更偏标准化,并且随着线下渠道多年调整(百货、CS、超市客流量下滑),电商占比快速提升,从2008年的1.6%迅速提升至2022年的54.1%,预计电商渠道占比仍将增加,呈现主导地位。 行业格局:日系防晒品牌为主导。据欧睿统计,2022年市占率排名前十的防晒护肤品品牌中,前五均为外资品牌,而本土品牌薇诺娜、美肤宝、花西子、珀莱雅位列第6、第9、第10、第13位。 从市占率变化趋势来看,自2018年以来,传统的头部三家安热沙、碧柔、曼秀雷敦呈下降趋势;而日本的资生堂、泰国的蜜丝婷、法国的兰蔻均呈现明显增长,国内的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品牌也凭借高性价比、差异化定位优势实现市占率明显提升。 1.2 防晒护肤品线上变化趋势:阿里系1-5月下滑,日系品牌增长,内资品牌下滑 据魔镜统计,2023年1-5月防晒护肤品累计线上销售额35.71亿元,同比下降6.69%。从品牌销售额排名来看,2023年1-5月累计销售额排名前十分别为mistine、安热沙、兰蔻、资生堂、欧莱雅、黛珂、薇诺娜、玥之秘、娜丽丝、高姿。其中仅薇诺娜、高姿为国内品牌,但1-5月线上累计销售额均有30%-40%的下滑;排名第一的泰国品牌mistine 1-5月累计销售额达5.09亿元,同比+31.08%(5月单月销售额1.11亿元,同比+18.40%);其余排名靠前外资品牌仍以日本品牌为主。 Mistine:系列营销打造品牌力,研发布局推动产品创新,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 2016年,Mistine蜜丝婷通过天猫进入中国,结合中国人的肌肤特点差异化定位于“防水防汗、不脱妆”,并打造出极具特色的“热带专研”产品矩阵,完成了市场心智的占领。(1)营销方面,Mistine始终以年轻消费者为中心,在品牌代言人、明星直播、KOL种草、时尚IP联名、品牌跨界营销等维度全面覆盖,从2022年的“茶百道跨界合作”、“天猫校园开学季”、“飞盘对抗赛”和“凑凑火锅跨界”等一系列活动到2023年的抖音超品日活动、蔡徐坤代言,全方位营销使得品牌力逐渐加深并广受年轻消费者认可。(2)研发方面,Mistine的研发布局也使其在防晒品类持续创新,2023年品牌特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全球计算生物学领军人物Arieh Washel教授成为品牌首席科学顾问,其荣誉指导中国团队研发的皮肤“光生物学”防晒系统已全面应用于Mistine蜜丝婷旗下防晒系列新品,该系统提出了1个核心成分Taremi™和4大核心技术——即SOLARCUT防晒增效技术™、Smart Activation智能光防御技术™、Bio-Genesis肌源抗光老技术™和Ultra-Whitening焕亮抑黑技术™,以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层次光防护;品牌先后成立的中国、德国、泰国三国实验室,也将继续专注防晒研发,为品牌发展提供长久驱动力。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Mistine防晒产品销售排名稳居前列。2023年5月品牌线上销售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8.4%;1-5月累计销售额5.09亿元,同比增长31.1%,均为防晒品类首位,市占率基本稳定在14%~18%之间。从客单价来看,Mistine防晒产品近12个月均价100元,近6个月均价95元,性价比较高。 Anessa安热沙:防晒专门品牌,成分技术更新打造强口碑。 Anessa安热沙1992年于日本推出,是资生堂旗下的唯一防晒专业品牌,凭借强研发带来的技术更新使其在防晒市场始终保持良好口碑。1996年,安热沙开始使用能够有效抵抗UVA的氧化锌(物理防晒剂),此后不断在防晒霜泛白问题、卸妆问题、使用感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2016年,安热沙正式推出全球首创的“水能防晒技术Aqua Booster”,通过关键原料的应用使皮肤上的防晒产品在出汗、遇水之后反而会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2018年升级实现抗磨擦,2022年更是推出“热能防晒技术 Thermo Booster”使防晒品遇光热效果更强。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成为安热沙产品力的第一驱动,也使其先在日本防晒品类中获得高口碑、蝉联销量榜首后在中国同样实现了优秀的销售表现。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Anessa防晒产品销售排名几乎稳居前三,产品排名稳居第二,GMV介于0.5~1.1亿元之间。2023年5月品牌线上销售额5880万元,同比下滑22.1%;1-5月累计销售额3.04亿元,同比增长6.41%,居防晒品类第二位,近3个月市占率稳定在7.5%~9.0%之间。 薇诺娜:差异化布局敏感肌防晒产品,品类较为完善:清透防晒护肤品针对油性皮肤,清透防晒乳针对干性皮肤,防晒喷雾针对身体防晒。其主要采用化学防晒,叠加经典舒缓植萃配方(马齿苋提取物、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等),既能实现防晒效果,又匹配敏感肌需求实现快速舒缓修护。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受618、双11等大促购物节影响较大,日常销售表现差于大促期间,目前市占率呈下滑趋势。2022年11月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排名行业第1、销售额达1.79亿元,其中清透防晒乳(均价316.6元)销售额达1.47亿元,占总销 售额的82%。除去包含购物节的月份,薇诺娜防晒产品销售额介于300~3500万元之间。 珀莱雅:专注0添加物理防晒,旗下产品仅有云朵防晒一款。产品不含酒精、激素等,主要使用SMARTVECTOR微囊防护技术、EUK-134囊泡、SOD+依克多因三重防护体系,加强晒时防护;同时叠加生物糖胶-1、矢车菊花提取物,加强晒后修复。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过去一年珀莱雅防晒产品排名位于20-40之间,整体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在3-6月防晒产品热销阶段,珀莱雅防晒月度GMV均达到了550万以上。从销售额占比来看,自2022年12月份后基本介于0.6%-0.9%之间。 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其余防晒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变动趋势分化,多数防晒产品品牌5月销售额同比下滑。据魔镜数据,2023年5月mistine防晒产品GMV同比增长18.4%,花西子防晒产品GMV同比增长4.1%,资生堂GMV同比增长2.0%;兰蔻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59.3%,欧莱雅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41.2%,高姿防晒产品GMV同比下降40.8%。 二、核心公司动态跟踪 2.1康哲药业:地西泮鼻喷雾剂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批 6月12日,康哲药业发布公告,地西泮鼻喷雾剂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已于2023年6月7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公司于2023年6月12日获得药品注册证书。产品为中国首个地西泮鼻用喷雾剂,用于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的丛集性癫痫发作/急性反复性癫痫发作的急性治疗。其与患者通常的癫痫发作模式不同,表现为间歇、刻板、频繁的癫痫发作特点。产品为集团的重磅创新产品之一,集团将尽快推进产品资产转让交易及稳步开展产品的商业化准备工作,早日造福中国癫痫患者。 2.2 四环医药:2型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受理 6月13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惠升生物提交临床实验申请的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司美格鲁肽为一周注射一次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据IDF最新报告,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4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至1.744亿人。司美格鲁肽2022年全球销售额超百亿美元,于2021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同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国内市场仅原研诺和诺德一家获批上市,2022年该产品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3.11亿美元,呈爆发式增长。 2.3 爱美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助力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6月12日,爱美客发布公告,计划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450元/股,回购的资金总额为2亿至4亿,对应回购股份数量为44.44万股至88.8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21%至0.41%。 2.4 苏宁环球:收购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资产 6月14日,苏宁环球发布公告,因业务发展和集约办公需要,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加盟,满足公司总部及子公司日常办公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公司与关联方苏宁环球集团之间的日常性租赁关联交易,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浦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苏宁环球集团持有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集庆门大街270号1幢(苏宁环球国际中心)的56套房产,用于公司总部及子公司日常集中办公使用,建筑面积共1.69万平方米,总价3.96亿元。苏宁环球集团系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 17.46%的股份,本次交易将构成关联交易。 三、行业新闻速递 3.1 欧盟拟将熊果苷等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 欧盟拟对化妆品法规(EC)1223/2009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包括将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原、曲酸、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α-熊果苷和熊果苷列入化妆品限用成分清单;将4-甲基苄亚基樟脑(4-MBC)加入化妆品禁用成分清单。其中,规定熊果苷限用浓度为7%,α?熊果苷在面霜中的限用浓度为2%、在润肤露中的限用浓度为0.5%,且所有熊果苷原料中对苯二酚(即氢醌)水平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3.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范化妆品盲盒销售 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解读》,明确规定: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四、风险提示 医美行业复苏不达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医疗事故的风险。 向上滑动阅览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