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电子】800G光模块景气度持续高涨,关注上游光芯片及器件——AI行业跟踪报告之十六(刘凯/朱宇澍)

【电子】800G光模块景气度持续高涨,关注上游光芯片及器件——AI行业跟踪报告之十六(刘凯/朱宇澍)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电子】800G光模块景气度持续高涨,关注上游光芯片及器件——AI行业跟踪报告之十六(刘凯/朱宇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电子】800G光模块景气度持续高涨,关注上游光芯片及器件——AI行业跟踪报告之十六 报告摘要 23年光模块总体市场规模略降,800G光模块景气度持续高涨 根据LightCounting最新数据,2023年光模块市场将略有下降(1%左右),原因是以太网和无线前传光模块的销量分别下降了10%和30%,抵消了23年所有其他细分市场的增长。云计算公司的资本开支在19年和22年之间几乎翻了一番,但未来的投资将更加保守。LightCounting预计,在经历了几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排名前15位的ICP的资本开支在2023年将仅增长4%,基本持平。尽管领先的云计算公司的收入增长低于预期,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优先事项,这一新领域将在未来5年内推动高带宽和低延迟的以太网和InfiniBand交换机的市场。随着以chat GPT4为代表的AI大模型问世以及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AI训练和推理服务器正在进一步推升高速率光模块的需求。 中国光模块厂商强者愈强,在800G时代有望持续扩大份额 LightCounting公布了最新版2022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榜单显示,中国光模块厂商一共7家入围,海外仅剩3家在榜单上。根据榜单,中国光模块厂商2010年仅有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WTD,后与光迅科技合并)入围;2016年,海信宽带、光迅科技两家入围;2018年,依然只有海信宽带、光迅科技两家入围。2022年,旭创科技(排名并列第1)、华为(排名第4)、光迅科技(排名第5)、海信宽带(排名第6)、新易盛(排名第7)、华工正源(排名第8)、索尔思光电(排名第10)入围。在800G/1.6T技术方面,国产厂商也都有深度布局,未来有望持续受益800G光模块需求的放量。在2023年OFC大会上,各大国内厂商发布并展示最新800G/1.6T光模块产品,例如:中际旭创发布基于5nm DSP和先进硅光子技术的第二代800G OSFP DR8+和2xFR4光通信模块,以及1.6T OSFP-XD DR8+可插拔光通信模块;新易盛推出多款800G光模块,其中基于薄膜铌酸锂(TFLN)调制器的 800G OSFP DR8 模块功耗仅为11.2W,是目前业界最节能的光模块;光迅科技首次展出业界最新的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1.6T OSFP-XD DR8和800G QSFP-DD800 SR8光模块。 800G用光芯片未来可能供不应求,关注国产厂商突围 光模块中价值量最高的是光芯片和电芯片,这两部分加起来便可占到光模块总成本的五成以上。与此同时,高端光芯片和电芯片基本被国外所垄断,比如在25Gb/s及以上的光芯片市场,基本是海外厂商的天下;而电芯片的国产替代率更低,在25G以上的光模块中,国产电芯片的自给率不足5%,和领先国家存在1~2代的技术差距。这也就导致了海外的光电芯片厂商极具话语权,国内光模块厂商难以进行成本控制,且面临潜在的技术封锁风险。在光芯片领域,我国10G DFB、10G EML芯片都已基本实现量产,同时25G DFB、25G EML芯片也有部分厂商能实现量产,产品工艺稳步提升,逐步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我们认为,随着未来800G光模块的需求释放,光芯片可能会出现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届时国产供应商有望切入到供应链体系中。目前,部分国内厂商已开始布局800G光模块用光芯片,例如:源杰科技定型了100G PAM4 EML激光器芯片,目前处于验证测试阶段;长光华芯发布了56G PAM4 EML芯片,达到了使用4颗芯片实现400Gbps传输速率,或8颗芯片实现800Gbps传输速率的应用目标。 风险提示:电信与数通市场基础设施投资不及预期、AI相关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硅光等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3-06-1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