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路何方?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稳就业,路何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乐业安居,或许是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向往。疫情已逝,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青年失业率却屡创历史新高。两者为何如此背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2.当前调查失业率数据整体有所改善,但与PMI从业人员指数、居民就业预期指数等有所差异。这与部分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或也折射出更多灵活就业以及暂缓就业等现实。 3.青年失业率高企当然与总需求不足直接关联,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滞后影响。不过,青年失业率抬升趋势在疫前就已存在,似非短期现象,或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4.展望未来,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抬升。过往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结构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微调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过程。 正文: 疫情已逝,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青年失业率却屡创历史新高。两者为何如此背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图1. 青年与整体失业率的背离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青年失业率为16-24岁调查失业率。 一、 为何有如此背离? 从PMI从业人员指数、居民就业预期指数、新增网约车司机数、新设立企业数等来观察,似都指示当前劳动力市场趋弱。但调查失业率数据的整体改善,或与部分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 此外,灵活就业、暂缓就业也影响了调查失业率的解释力。例如,高校实际毕业率(实际毕业人数/年初预期毕业人数)偏低,反映应届生延迟就业。据智联招聘调研,今年高校毕业生中无具体打算的“慢就业”群体占比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图2. 调查失业率充分反映基本面?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调查失业率为季调值;拟合使用工业和服务业增速。 青年失业率高企与总需求不足直接关联,高校毕业生创新高也推升今年就业压力。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青年人就业集中在住宿餐饮、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疫后服务业有所修复,但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失业率抬升疫前就存在,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图3. 青年失业:短期与长期原因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二、 政策将如何应对? 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继续抬升至7-8月份的高点。过往当青年失业率高企,但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总需求政策大幅加力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以工代赈”等结构性政策。当前逆周期政策微调的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图4. 总需求政策会大幅加码吗?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基本结论 一是乐业安居,是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向往。当前调查失业率数据整体改善,但与PMI从业人员指数等宏观指标有所差异。这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也折射出灵活就业及暂缓就业等现实。 二是青年失业率高企当然与总需求不足直接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滞后影响。不过,青年失业率抬升趋势在疫前就已存在,似非短期现象,或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三是展望未来,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抬升。过往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结构性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微调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作者】 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获浦山政策研究奖,远见杯经济预测冠军。著有货币经济“四部曲”。 曹海巍、俞涛、高童:长江证券研究员。 朱锟、王昶: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逆水行舟之经济,2023年6月6日 2.定力与发力,2023年5月28日 3.不止于地产,2023年5月17日 4.归雁留痕,2023年2月17日
核心观点: 1.乐业安居,或许是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向往。疫情已逝,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青年失业率却屡创历史新高。两者为何如此背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2.当前调查失业率数据整体有所改善,但与PMI从业人员指数、居民就业预期指数等有所差异。这与部分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或也折射出更多灵活就业以及暂缓就业等现实。 3.青年失业率高企当然与总需求不足直接关联,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滞后影响。不过,青年失业率抬升趋势在疫前就已存在,似非短期现象,或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4.展望未来,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抬升。过往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结构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微调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过程。 正文: 疫情已逝,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青年失业率却屡创历史新高。两者为何如此背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政策又将如何应对? 图1. 青年与整体失业率的背离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青年失业率为16-24岁调查失业率。 一、 为何有如此背离? 从PMI从业人员指数、居民就业预期指数、新增网约车司机数、新设立企业数等来观察,似都指示当前劳动力市场趋弱。但调查失业率数据的整体改善,或与部分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 此外,灵活就业、暂缓就业也影响了调查失业率的解释力。例如,高校实际毕业率(实际毕业人数/年初预期毕业人数)偏低,反映应届生延迟就业。据智联招聘调研,今年高校毕业生中无具体打算的“慢就业”群体占比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图2. 调查失业率充分反映基本面?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调查失业率为季调值;拟合使用工业和服务业增速。 青年失业率高企与总需求不足直接关联,高校毕业生创新高也推升今年就业压力。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青年人就业集中在住宿餐饮、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疫后服务业有所修复,但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失业率抬升疫前就存在,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图3. 青年失业:短期与长期原因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二、 政策将如何应对? 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继续抬升至7-8月份的高点。过往当青年失业率高企,但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总需求政策大幅加力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以工代赈”等结构性政策。当前逆周期政策微调的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图4. 总需求政策会大幅加码吗?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基本结论 一是乐业安居,是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向往。当前调查失业率数据整体改善,但与PMI从业人员指数等宏观指标有所差异。这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未能纳入统计有关,也折射出灵活就业及暂缓就业等现实。 二是青年失业率高企当然与总需求不足直接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前期诸多行业加强监管的滞后影响。不过,青年失业率抬升趋势在疫前就已存在,似非短期现象,或表征劳动力供需错配等深层矛盾。 三是展望未来,按季节性规律等估算青年失业率仍将抬升。过往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未必强烈,而是倚重结构性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微调迹象初显,未来或是温和加力的过程。 【作者】 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获浦山政策研究奖,远见杯经济预测冠军。著有货币经济“四部曲”。 曹海巍、俞涛、高童:长江证券研究员。 朱锟、王昶: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逆水行舟之经济,2023年6月6日 2.定力与发力,2023年5月28日 3.不止于地产,2023年5月17日 4.归雁留痕,2023年2月17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