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河FICC&固收】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鹰派引导下加息未及终点 —2023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银河FICC&固收】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鹰派引导下加息未及终点 —2023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FICC&固收】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鹰派引导下加息未及终点 —2023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但态度鹰派。2023年6月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公布的6月议息决议显示维持联邦基准利率目标区间在5%-5.25%,按计划保持950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缩表步伐。 FOMC议息声明与上月变化不大,针对就业情况表态仍然强调“近几个月来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针对通胀保留了“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表述,美联储在当前仍较为强劲的就业下关注通胀压力;另外针对银行业风波继续保持“美国的银行体系是健全和有弹性的”态度。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声明美联储提到“在评估货币政策的适当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测所传入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委员会实现目标的风险,委员会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的立场”,鹰派表述意味着本次会议的停止加息可能是暂时的,后续不排除再度加息的可能性。 美联储关键指标预期(SEP):上调GDP和利率预期,下调失业率和通胀预期 1、2023年经济预期转向偏乐观。 大幅上调预期经济增速,2023年衰退可能放缓。经济增速方面,美联储对今年经济预期态度转为相对乐观,3月小幅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后,6月将2023年GDP增速预期大幅上调至1%,但将明、后年的增速分别小幅下调0.1%至1.1%、1.8%,长期增长率的预测中值不变。鲍威尔会后发布会也表示“经济数据超出了预期,房地产已经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大多数决策者预计经济的温和增长将继续”“美国经济存在实现软着陆的途径”,在数据的支撑下美联储对于今年的美国经济预期已经偏向乐观,外围对于美国衰退预期的讨论可能不会如愿,短期内美国经济仍相对强劲,软着陆的可能性抬升。 2、通胀已有所缓和但压力仍在,核心通胀的“果断下降”是后续关注要点 下调今年通胀预期,核心通胀粘性较高。通胀方面美联储压力仍存,小幅下调了2023年的PCE预期0.1%至3.2%,后续预期不变,长期PCE仍预计回归目标通胀水平2%;但再度上调了核心PCE预期,继3月上调今、明两年的预期0.1%后,此次再度将2023年核心PCE预期上调0.3%至3.9%、2024年不变、2025年小幅上调0.1%至2.2%。针对通胀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尽管通胀已有所缓和,但通胀压力持续高企,美联储仍然认为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将通胀率恢复到2%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承认美联储过去两年有关通胀下降的预测是错误的,美国核心通胀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希望看到核心PCE果断地下降。 3、继续加息预期强烈,降息可能性熄灭 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上升,加息再起预期强烈。美联储对2023年的利率终值预期上调0.5%至5.6%、将明、后年利率预期分别上调0.3%至4.6%、3.4%,意味着美联储认为此次停止加息并不是本轮紧缩周期的终点,而是暂时停歇以观察数据走向和市场反馈的“中点”,结合FOMC声明表述,很有可能在7月再度加息。 鲍威尔表态支持继续加息,降息周期启动仍依赖通胀数据。鲍威尔会后谈到本次决议和降息可能时表示,本次暂停加息不应被视作“跳过”,而是继续适度提高利率步伐的延续;还没有就7月份是否加息做出决定;继续加息可能是合理的,但速度要更温和。同时他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人提出今年降息的建议,今年降息是不合适的,讨论过在未来几年降息,只有当通胀下降时降息才是合适的。 点阵图显示2023年利率落在5.5%-5.75%区间,预计还有两次25BP加息;市场在美联储的鹰派加息指引下对于继续加息预期回升,但预期年底只有25BP加息幅度,放弃对于2023年的降息预期,预期较大概率最早在2024年1月降息25BP。 风险提示:通胀下行不及预期、经济波动超预期 主要内容 一、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但态度鹰派 2023年6月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符合市场预期。美国时间6月14日,美联储公布的议息决议显示维持联邦基准利率目标区间在5.0%-5.25%,继续按计划保持950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缩表步伐。 美联储6月FOMC议息声明与上月变化不大,针对就业情况表态仍然强调“近几个月来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针对通胀保留了“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的表述,美联储在当前仍较为强劲的就业下关注通胀压力;另外针对市场关注的银行业风波,声明中继续保持“美国的银行体系是健全和有弹性的”态度。 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声明美联储提到“在评估货币政策的适当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测所传入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委员会实现目标的风险,委员会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的立场”,鹰派表述意味着本次会议的停止加息可能是暂时的,后续不排除再度加息的可能性。 二、SEP:上调GDP和利率预期,下调失业率和通胀预期 1、2023年经济预期转向偏乐观 大幅上调预期经济增速,2023年衰退可能放缓。经济增速方面,美联储对今年经济预期态度转为相对乐观,3月小幅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后,6月将2023年GDP增速预期大幅上调至1%,但将明、后年的增速分别小幅下调0.1%至1.1%、1.8%,长期增长率的预测中值不变。鲍威尔会后发布会也表示“经济数据超出了预期,房地产已经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大多数决策者预计经济的温和增长将继续”“美国经济存在实现软着陆的途径”,在数据的支撑下美联储对于今年的美国经济预期已经偏向乐观,外围对于美国衰退预期的讨论可能不会如愿,短期内美国经济仍相对强劲,软着陆的可能性抬升。 2、通胀已缓但压力仍在,核心通胀“果断下降”是后续关注要点 略下调今年通胀预期,核心通胀粘性较高。通胀方面美联储压力仍存,美联储小幅下调了2023年的PCE预期0.1%至3.2%,后续预期不变,长期PCE仍预计回归目标通胀水平2%;但再度上调了核心PCE预期,继3月上调今、明两年的预期0.1%后,此次再度将2023年核心PCE预期上调0.3%至3.9%、2024年不变、2025年小幅上调0.1%至2.2%。针对通胀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尽管通胀已有所缓和,但通胀压力持续高企,美联储仍然认为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将通胀率恢复到2%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承认美联储过去两年有关通胀下降的预测是错误的,美国核心通胀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希望看到核心PCE果断地下降。 3、继续加息预期强烈,降息可能性熄灭 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上升,加息再起预期强烈。美联储对2023年的利率终值预期上调0.5%至5.6%、将2024、2025年利率预期分别上调0.3%至4.6%、3.4%。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此次停止加息并不是本轮紧缩周期的终点,而是暂时停歇以观察数据走向和市场反馈的“中点”,结合FOMC声明表述,很有可能在7月再度加息。 鲍威尔表态支持继续加息,降息周期启动仍依赖通胀数据。鲍威尔在会后谈到本次利率决议和降息可能时表示,本次暂停加息不应被视作“跳过”,而是继续适度提高利率步伐的延续;还没有就7月份是否加息做出决定;继续加息可能是合理的,但速度要更温和。同时他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人提出今年降息的建议,今年降息是不合适的,讨论过在未来几年降息,只有当通胀下降时,降息才是合适的。 同时,从最新的点阵图来看,与SEP经济预测显示一致,多数官员认为2023年利率最终落在5.5%-5.75%区间,预计2023年美联储还有两次25BP的加息,但具体时点和加息速度仍要观察通胀数据。会后市场在美联储的鹰派加息指引下对于继续加息的预期明显回升,但与美联储再加50BP存在分歧,市场预期年底只有25BP的加息幅度。但同时市场在鲍威尔连续两次会后不支持2023年降息的表态下已放弃对于2023年的降息预期,市场预期较大概率(41.2%)最早在2024年1月降息25BP到5-5.25%区间。 风险提示:通胀下行不及预期、经济波动超预期 历年研究业绩 2022年: 年初:上半年控风险,下半年博收益投资策略观点。 7月份:国际: 大类资产配置周期,现金最优,后续进入衰退期,债市逐步具备配置价值。国内:总量风险、结构机会,债市仍优。 10月末:预判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期引导将趋于平稳,美债冲击结束,风险偏好将回升。 11月:市场关键预期转变,股债跷跷板。 2021年:预判大类资产配置逻辑在于货币宽松周期资产再定价和中国新经济结构。 海外:经济复苏+通胀+资产价格泡沫 (股市高估值、房价上涨)。 国内:新经济结构主导,股市聚焦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债市长期利率趋势下行。 2020年:准确研判下半年经济疫情后复苏,货币转向,下半年利率中枢上移,10Y国债下半年波动区间3-3.4%。 2019年:准确预判2018年底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末期,美债、黄金配置机会,贸易战冲击降低预判国内债市为震荡市。 /// 2023年 深度报告 /// 2023/3/27 黄金的逻辑—大类资产配置专题 2023/3/17 从“硅谷+瑞信”看广泛的资产负债表收缩风险 2023/2/16 居民部门融资&房地产市场如何看? 2023/1/30 从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看国内股、债行情 2023/1/10 大宗商品的投资逻辑—大国博弈下的新起点之大宗篇 2022/12/16 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丨大国博弈下的新起点 /// 近期动态报告 /// 2023/06/13 社融不及预期,居民融资需求回升,企业、政府部门转弱—5月金融数据速评 2023/06/09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降息预期再延后,国内出口边际回落 2023/06/02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债务上限协议靴子落地,国内PMI弱势 2023/05/31 制造业继续回落,非制造业修复放缓—5月PMI速评 2023/05/26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加息预期、债务上限谈判冲击市场 2023/05/19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关注美债务上限谈判,国内经济数据发布 2023/05/17 海外步入加息周期末期,国内关注复苏可持续性—2023年5月月中报告 2023/05/12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通胀超预期下行,关注国内复苏可持续性 2023/05/11社融不及预期,居民融资需求脉冲回落——4月金融数据速评 2023/05/05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联储暗示加息结束,国内政治局会议召开 2023/05/05 美联储后续加息可能降低,降息周期启动依赖通胀数据—2023年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2023/04/28 4月政治局会议速览 2023/04/28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美GDP增速远逊预期,银行业担忧再升温 2023/4/21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 欧英通胀压力仍大,国内GDP超预期回升 2023/4/18 美通胀衰退预期博弈,国内经济复苏稳中向好—2023年4月月中报告 2023/4/14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美纠结通胀和衰退,国内关注通缩和复苏 2023/4/11 社融明显好于预期,居民融资需求显著改善—3月金融数据速评 2023/4/07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美加息预期再降温,马克龙一行访华 2023/3/31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国际银行业风波暂有降温,国内降准落地 2023/3/31 制造业保持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加速修复——3月PMI速评 2023/3/24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国际银行业危机影响美联储,国内降准助经济复苏 2023/3/23 美联储货币政策将更取决于银行体系风险的演绎—2023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2023/3/16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国际银行业风波发酵,国内数据密集出台 2023/3/11 社融好于预期,居民需求有所改善——2月金融数据速评 2023/3/9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美联储鹰派超预期,国内两会召开 2023/3/2 大类资产与金融市场监测周报—2023年3月第一周 2023/3/1 PMI继续超预期回升,经济持续向好—2月PMI速评 2023/2/24 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速览 2023/2/16 国际美加息预期扰动,国内经济开局良好—2023年2月月中报告 2023/1/31 制造业景气水平超预期回升,非制造业触底大幅反弹,服务业修复明显——1月PMI速评 2023/1/17 GDP增速回落,基建持续向好,房地产仍疲弱——12月经济数据速评 2022/12/19 全球加息或近尾声,中国经济定调稳中求进—2022年12月月中报告 2022/12/7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速览 2022/11/30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落,EPMI回升,建筑业相对高位——11月PMI速评 2022/11/16 市场关键预期的拐点,股、债跷跷板——2022年11月月中报告 2022/11/15 经济仍待修复,基建体现韧性,房地产仍疲弱——10月经济数据速评 2022/11/10 社融低于预期,货币供需格局维持平稳——10月金融数据速评 2022/11/03 政策利率预期引导:短期鸽派,长期鹰派——2022年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 历年研究总结与报告合集 /// 2022年研究总结与深度报告合集 2021年的十一大预判 2021年我们预判的资产配置机会—研究总结与报告合集 【银河固收|重磅合集】2019年度研究总结与深度报告合集 【银河固收|重磅合集】2018年度研究总结与深度报告合集 /// 2022年 专题报告 /// 2022/11/16 市场关键预期的拐点,股、债跷跷板 2022/10/27 大类资产配置专题:央行抛压与博弈之下的美债市场 2022/9/27 大类资产配置专题:如何看美债? 2022/9/5 长期利率的定价与经济周期的看法 2022/7/21以史为鉴:从美国50年周期看大类资产走向 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去美元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大类资产研判 2022/4/29 市场两大驱动因素、四个发展阶段,兼谈美元霸权和卢布结算令 2022/3/14 俄乌冲突,供给冲击&滞胀风险 2022/3/7 美股调整是否到位?美债利率上行美股调整幅度测算 2022/1/21 四张图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激进但在情理之中 2022/1/7 美联储“加息+缩表”概率大幅提升--第一个被印证的2022年度策略预判 /// 2022年度、春季、中期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 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去美元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大类资产研判 2022年春季策略:供给冲击&金融条件收紧,动荡格局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2022年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极致后的新常态(PPT版本) 2022年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极致后的新常态(全文)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6月1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固收简评】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鹰派引导下加息未及终点—2023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_20230615》 分析师:刘丹 研究助理:周欣洋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