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5%目标,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以下内容从诚通证券《保卫5%目标,是时候行动起来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署名人员及执业证书编号: 分析师:李宗光 执业证书编号:S0280523050001 分析师:邢曙光 执业证书编号:S0280520050003 6月15日,国家统计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低于前值5.6%,也低于预期值4.1%;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增速低于前值4.7%,也低于预期值4.5%;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也低于预期值13.6%。 年初社会普遍认为,考虑到低基数以及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可以轻松达到5%。然而,5月份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三四季度随着基数效应的提高,经济增速可能低于二季度,这意味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骤然上升。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保卫5%经济增长目标,各方需要快速行动起来。 图1、5月经济数据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1 基数效应消退后,工业生产增速下滑幅度较大 4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较高,达到了5.6%,主要是由于2022年4月上海等地疫情管控带来的低基数效应。5月份,基数效应消退,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下滑至3.5%。2022年末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2023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脉冲式复苏。积压需求释放后,由于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起来需要时间,需求随之转弱,进而拖累工业生产。 此外,一季度海外经济也出现了短暂回升,这使得一季度中国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但是二季度海外经济调整的风险加大,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7.5%,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也同比下降5%,这也拖累了工业生产。 从行业来看,5月份,汽车生产同比增长23.8%,增速虽然较上月下降,但是仍维持较高水平。这和5月份汽车销量、汽车出口数据一致,都是增速有所回落,但仍较高,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实力在不断增强。此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和运输设备生产增速也较高。疫情影响减弱,医药生产同比下降4.4%,不过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同比下降2.6%,金属制品生产同比小幅下降0.1%,或许和投资需求较弱有关。 后疫情时代,服务业景气度仍较高,文娱、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线下服务业拉动下,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达到11.7%,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从5月份服务业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均下降来看,后期服务业景气度或逐渐回落。 图2、工业生产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3、行业生产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4、服务业生产同比略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2 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 5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单5月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单月及累计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下滑,显示需求不断走弱。 5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下滑。但是单月数据出现改善,单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月增加2.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前期地方债发行以及基建配套资金落地,或许逐渐发挥作用。考虑到单月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基建投资需要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作用。 图5、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6、三大投资单月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单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这主要受企业经营预期不佳以及利润下滑影响。前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降幅仍较大。同时,BCI企业投资前瞻从4月份的68.18%下降至5月份的62.66%。从结构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仍维持较高增速,而纺织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回落。 图7、行业累计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房地产行业数据普遍下滑。5月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8.5%、-19.8%和24.5%,增速均较前值分别回落0.1、7.9与7.3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同比回落36.4%,增速较前值略有回升9.4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保交楼政策以来表现较为强劲的竣工数据也拐头回落,未来若开工数据不能继续保持,则施工、竣工数据有进一步下滑态势。 图8、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新房、二手房销售高频数据也呈现回落态势,表现弱于季节性。5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表现弱于往年同期,二手房数据受益于税费、带押过户等政策的推动,回落幅度较为温和。表明随着一季度积压需求释放,5月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修复再次放缓。 新房、二手房价格也出现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房方面,5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上涨0.2%转为下降0.4%。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持平分别转为下降0.3%和0.2%。 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表明前期地产刺激政策的利好已基本释放完毕。未来若因城施策进一步落地,OMO利率调降后,央行进一步降低MLF与LPR利率,有望对后市形成一定支撑。 图9、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3 消费放缓修复步伐 5月份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比增幅放缓。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和预期值13.6%,同比增速显著收窄,表明经济复苏态势有所放缓。 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1%,虽然增速较前值回落8.7个百分点,但依然强劲,反映出疫情管控放松之后线下消费依然旺盛。此外,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回落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10.5%,较前值回落5.4个百分点。 分项来看,必选消费同比各品类增速显著回落。5月份服装鞋帽、化妆品类、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7.6%、11.7%与9.4%,增幅分别较前值收窄14.8、12.6与0.7个百分点。从季节性规律来看,由于618消费让利的刺激,必选消费品往往4月之后小幅回落,6月再季节性走高。 图10、5月份必选消费品整体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可选消费中汽车消费依然强劲,但各分项增速均有所回落。汽车品类同比增长24.2%,虽然增速较前值下滑13.8个百分点,但依然亮眼。汽车品类表现与乘联社数据保持一致,5月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28.6%。五一期间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汽车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有助于汽车市场稳定;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汽车市场预期。利好汽车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有望对后续汽车消费形成支撑。 其他家电品类、石油及制品及汽车品类同比分别增长0.1%与4.1%,增速较前值放缓4.6与9.4个百分点。建筑装潢类则跌幅扩大,同比下滑14.6%,增速放缓3.4个百分点。石油制品消费放缓部分受到油价调降的影响,5月16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80元和365元,消费单价降低带动支出整体回落。家电、建筑装潢则与房地产市场成交、开工数据下降一致。 图11、5月份可选消费品普遍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4 多举措稳就业,失业率平稳 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前值持平。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前值保持一致。2023年4月,国常会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政府多次强调多举措稳岗稳就业。受益于政策发力,在PMI、工业增加值数据继续回落的态势下,失业率得以维持不变。 图12、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前值持平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具体来看,就业方面表现分化,25—59岁调查失业率显著回落,青年失业率依然严峻。25—59岁调查失业率为4.1%,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创疫情以来同期新低;16—24岁人口失业率为20.8%,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青年失业率已经连续5个月上升,并持续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虽然7月毕业季之后,青年失业率读数往往季节性回落,但即便回落也仍在历史高位,政策面不能掉以轻心。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5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3.5%,预示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难度骤然上升。5%经济增长目标,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最核心的经济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和2023年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实现2023年5%经济增长目标,在年初被认为是“十拿九稳”的。5%经济增长目标留出了较高安全边际,更多是一种“底线”性目标,而非一种“进取”性目标。底线性目标不能轻易弃守,否则社会信心会出现较大波动。 二季度以来,高频经济指标出现明显放缓。5月份工业增加值仅有3.5%。6月份,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及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降到3%以下。这意味着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不到3%,即便考虑到服务业的相对高景气等因素,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突破5%难度较大。下半年,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会低于二季度。这意味着,在没有大力度稳增长措施的情景下,完成5%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骤然上升。 第二,尽管过去两个月,经济学界持续强烈呼吁,但稳增长响应仍偏迟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本轮经济下行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认为即使经济出现一定波动,5%的(底线)目标也一定能达到。5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周期下行和通缩的压力远超各方预期,如不重视,可能对未来3—5年增长前景形成实质性影响。 第三,稳增长需要的是全面的、大力度措施,尽快扭转社会预期。过去一段时间的稳增长,侧重于某一领域的预调微调、精准滴灌,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当前,总需求明显出现问题,社会通缩预期严重,信心低迷。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低于前值的18.4%;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7.5%,而上月则是增长8.5%;CPI仅同比增长0.2%,通胀不足;PPI下降4.6%,降幅扩大。 实践证明,总量问题靠滴灌和结构性政策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的是一揽子、有力度的措施,迅速稳住总需求。拖的时间越长,花费代价越高。经济增长中枢不断下降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未来将会极为被动,经济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将越来越大。 风险揭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稳固;海外经济调整风险较大 提示:文章不得二传二改 分析师声明: 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负责准备本报告的分析师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的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特别声明: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诚通证券评定此研报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因此通过公共平台推送的研报其适用的投资者类别仅限定为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报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提供,无意针对或意图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诚通证券无需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诚通证券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客户。如接收人并非诚通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诚通证券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客户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诚通证券在发表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诚通证券可能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诚通证券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诚通证券根据公开资料或信息客观、公正地撰写本报告,但不保证该公开资料或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可能涉及诚通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诚通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诚通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诚通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诚通证券。所有在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除非另有说明,均为诚通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诚通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署名人员及执业证书编号: 分析师:李宗光 执业证书编号:S0280523050001 分析师:邢曙光 执业证书编号:S0280520050003 6月15日,国家统计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低于前值5.6%,也低于预期值4.1%;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增速低于前值4.7%,也低于预期值4.5%;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也低于预期值13.6%。 年初社会普遍认为,考虑到低基数以及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可以轻松达到5%。然而,5月份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三四季度随着基数效应的提高,经济增速可能低于二季度,这意味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骤然上升。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保卫5%经济增长目标,各方需要快速行动起来。 图1、5月经济数据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1 基数效应消退后,工业生产增速下滑幅度较大 4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较高,达到了5.6%,主要是由于2022年4月上海等地疫情管控带来的低基数效应。5月份,基数效应消退,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下滑至3.5%。2022年末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2023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脉冲式复苏。积压需求释放后,由于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起来需要时间,需求随之转弱,进而拖累工业生产。 此外,一季度海外经济也出现了短暂回升,这使得一季度中国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但是二季度海外经济调整的风险加大,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7.5%,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也同比下降5%,这也拖累了工业生产。 从行业来看,5月份,汽车生产同比增长23.8%,增速虽然较上月下降,但是仍维持较高水平。这和5月份汽车销量、汽车出口数据一致,都是增速有所回落,但仍较高,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实力在不断增强。此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和运输设备生产增速也较高。疫情影响减弱,医药生产同比下降4.4%,不过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同比下降2.6%,金属制品生产同比小幅下降0.1%,或许和投资需求较弱有关。 后疫情时代,服务业景气度仍较高,文娱、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线下服务业拉动下,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达到11.7%,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从5月份服务业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均下降来看,后期服务业景气度或逐渐回落。 图2、工业生产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3、行业生产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4、服务业生产同比略降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2 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 5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单5月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单月及累计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下滑,显示需求不断走弱。 5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下滑。但是单月数据出现改善,单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月增加2.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前期地方债发行以及基建配套资金落地,或许逐渐发挥作用。考虑到单月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基建投资需要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作用。 图5、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图6、三大投资单月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单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这主要受企业经营预期不佳以及利润下滑影响。前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降幅仍较大。同时,BCI企业投资前瞻从4月份的68.18%下降至5月份的62.66%。从结构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仍维持较高增速,而纺织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累计投资同比回落。 图7、行业累计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房地产行业数据普遍下滑。5月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8.5%、-19.8%和24.5%,增速均较前值分别回落0.1、7.9与7.3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同比回落36.4%,增速较前值略有回升9.4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保交楼政策以来表现较为强劲的竣工数据也拐头回落,未来若开工数据不能继续保持,则施工、竣工数据有进一步下滑态势。 图8、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新房、二手房销售高频数据也呈现回落态势,表现弱于季节性。5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表现弱于往年同期,二手房数据受益于税费、带押过户等政策的推动,回落幅度较为温和。表明随着一季度积压需求释放,5月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修复再次放缓。 新房、二手房价格也出现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房方面,5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上涨0.2%转为下降0.4%。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环比持平分别转为下降0.3%和0.2%。 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表明前期地产刺激政策的利好已基本释放完毕。未来若因城施策进一步落地,OMO利率调降后,央行进一步降低MLF与LPR利率,有望对后市形成一定支撑。 图9、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3 消费放缓修复步伐 5月份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比增幅放缓。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前值18.4%和预期值13.6%,同比增速显著收窄,表明经济复苏态势有所放缓。 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1%,虽然增速较前值回落8.7个百分点,但依然强劲,反映出疫情管控放松之后线下消费依然旺盛。此外,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1.5%,较上月回落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10.5%,较前值回落5.4个百分点。 分项来看,必选消费同比各品类增速显著回落。5月份服装鞋帽、化妆品类、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7.6%、11.7%与9.4%,增幅分别较前值收窄14.8、12.6与0.7个百分点。从季节性规律来看,由于618消费让利的刺激,必选消费品往往4月之后小幅回落,6月再季节性走高。 图10、5月份必选消费品整体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可选消费中汽车消费依然强劲,但各分项增速均有所回落。汽车品类同比增长24.2%,虽然增速较前值下滑13.8个百分点,但依然亮眼。汽车品类表现与乘联社数据保持一致,5月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28.6%。五一期间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汽车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有助于汽车市场稳定;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汽车市场预期。利好汽车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有望对后续汽车消费形成支撑。 其他家电品类、石油及制品及汽车品类同比分别增长0.1%与4.1%,增速较前值放缓4.6与9.4个百分点。建筑装潢类则跌幅扩大,同比下滑14.6%,增速放缓3.4个百分点。石油制品消费放缓部分受到油价调降的影响,5月16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80元和365元,消费单价降低带动支出整体回落。家电、建筑装潢则与房地产市场成交、开工数据下降一致。 图11、5月份可选消费品普遍回落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4 多举措稳就业,失业率平稳 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前值持平。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前值保持一致。2023年4月,国常会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政府多次强调多举措稳岗稳就业。受益于政策发力,在PMI、工业增加值数据继续回落的态势下,失业率得以维持不变。 图12、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前值持平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具体来看,就业方面表现分化,25—59岁调查失业率显著回落,青年失业率依然严峻。25—59岁调查失业率为4.1%,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创疫情以来同期新低;16—24岁人口失业率为20.8%,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青年失业率已经连续5个月上升,并持续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虽然7月毕业季之后,青年失业率读数往往季节性回落,但即便回落也仍在历史高位,政策面不能掉以轻心。 数据来源:诚通证券研究所,Wind 05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3.5%,预示完成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难度骤然上升。5%经济增长目标,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最核心的经济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和2023年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报复性需求释放,实现2023年5%经济增长目标,在年初被认为是“十拿九稳”的。5%经济增长目标留出了较高安全边际,更多是一种“底线”性目标,而非一种“进取”性目标。底线性目标不能轻易弃守,否则社会信心会出现较大波动。 二季度以来,高频经济指标出现明显放缓。5月份工业增加值仅有3.5%。6月份,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及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降到3%以下。这意味着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不到3%,即便考虑到服务业的相对高景气等因素,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突破5%难度较大。下半年,随着低基数效应消失,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会低于二季度。这意味着,在没有大力度稳增长措施的情景下,完成5%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骤然上升。 第二,尽管过去两个月,经济学界持续强烈呼吁,但稳增长响应仍偏迟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本轮经济下行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认为即使经济出现一定波动,5%的(底线)目标也一定能达到。5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周期下行和通缩的压力远超各方预期,如不重视,可能对未来3—5年增长前景形成实质性影响。 第三,稳增长需要的是全面的、大力度措施,尽快扭转社会预期。过去一段时间的稳增长,侧重于某一领域的预调微调、精准滴灌,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当前,总需求明显出现问题,社会通缩预期严重,信心低迷。5月份,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7%,低于前值的18.4%;投资同比增长2%,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7.5%,而上月则是增长8.5%;CPI仅同比增长0.2%,通胀不足;PPI下降4.6%,降幅扩大。 实践证明,总量问题靠滴灌和结构性政策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的是一揽子、有力度的措施,迅速稳住总需求。拖的时间越长,花费代价越高。经济增长中枢不断下降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未来将会极为被动,经济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将越来越大。 风险揭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稳固;海外经济调整风险较大 提示:文章不得二传二改 分析师声明: 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负责准备本报告的分析师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的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特别声明: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诚通证券评定此研报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因此通过公共平台推送的研报其适用的投资者类别仅限定为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报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提供,无意针对或意图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诚通证券无需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诚通证券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客户。如接收人并非诚通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诚通证券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客户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诚通证券在发表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诚通证券可能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诚通证券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诚通证券根据公开资料或信息客观、公正地撰写本报告,但不保证该公开资料或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可能涉及诚通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诚通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诚通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诚通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诚通证券。所有在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除非另有说明,均为诚通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诚通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