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新材料】新材料周报: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230605-230609)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山证新材料】新材料周报: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230605-23060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均下跌。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67%,跑输沪深300指数2.02%,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4.02%,跑输沪深300指数3.37%。观察各子板块,可降解塑料下跌2.69%、半导体材料下跌2.94%、锂电化学品下跌3.92%、有机硅下跌4.34%、OLED材料下跌4.78%、碳纤维下跌5.54%、膜材料下跌6.33%。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19.68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4倍(14%,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1.79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5.98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8.04倍(4%);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4.68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5.29倍(89%);OLED材料市盈率为664.39倍(79%);膜材料市盈率为80.37倍(91%)。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70%,处于近两年4.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八成个股下跌: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11.71%,表现占优的个股有ST宏达(4.06%)、沧州明珠(3.62%)、万华化学(3.45%)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双星新材(-15.34%)、泛亚微透(-12.44%)、明冠新材(-12.06%)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13.51%,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1.35亿)、凯赛生物(0.58亿)、华秦科技(0.52亿)等。80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37.50%,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恒力石化(1.72亿)、蓝晓科技(1.51亿)、雅克科技(0.98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 欧莱雅:投资合成生物学公司Debut; 甘肃:下达4.14亿中央补贴,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 聚和材料:拟投建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甘肃经济日报6月5日报道,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根据《生物基生态》报道,2023年可降解地膜政策将试点1000万亩农地。安徽丰原已经推广完全可降解农地膜,该膜由生物基碳酸酯和PLA共聚获得,成本方面可下降至PBAT农地膜水平,市场竞争力显著。聚乳酸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海正生材:在聚乳酸技术方面积累近20年,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是国内首家实现PLA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4.5万吨PLA产能,另外有2万吨产线处于试车状态,IPO募投的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现有客户意向采购量覆盖公司扩增后产能比例较高,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金丹科技:乳酸及乳酸盐产能居全球第二,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沿乳酸产业链向下游拓展,积极进行一体化布局并且攻克丙交酯技术难关。2022年2月公司发布可转债募投7.5万吨聚乳酸项目,有望在2025年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情回顾 市场与板块表现 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均下跌。本周(20230605-20230609)沪深300涨跌幅为-0.65%,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0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4.04%。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通信(2.95%)、传媒(2.82%)、银行(2.66%)。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67%,跑输沪深300指数2.02%,跑输上证指数2.71%,跑赢创业板指数1.3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4.02%,跑输沪深300指数3.37%,跑赢创业板指0.02%,跑输上证指数4.06%。观察各子板块,可降解塑料下跌2.69%、半导体材料下跌2.94%、锂电化学品下跌3.92%、有机硅下跌4.34%、OLED材料下跌4.78%、碳纤维下跌5.54%、膜材料下跌6.33%。 图2:行业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创业板指与新材料指数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3:新材料细分板块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19.68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4倍(14%,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1.79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5.98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8.04倍(4%);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4.68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5.29倍(89%);OLED材料市盈率为664.39倍(79%);膜材料市盈率为80.37倍(91%)。 图4: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及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5:近三年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正处于良好的配置窗口。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70%,处于近两年4.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观察各个子板块近期交易拥挤度在近两年的分位数水平,有机硅拥挤度分位数为15.0%,碳纤维拥挤度分位数为6.0%,锂电池拥挤度分位数为10.0%,锂电化学品拥挤度分位数为4.0%,半导体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73.0%,可降解塑料拥挤度分位数为5.0%,OLED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18.0%,膜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12.0%。 图6:近两年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万得全A表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7:新材料各子板块的近两年交易拥挤度及分位数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个股情况 从收益表现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11.71%,表现占优的个股有ST宏达(4.06%)、沧州明珠(3.62%)、万华化学(3.45%)、凯赛生物(2.35%)、海南橡胶(2.19%)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双星新材(-15.34%)、泛亚微透(-12.44%)、明冠新材(-12.06%)、美瑞新材(-11.5%)、恒力石化(-10.76%)等。 从机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13.51%,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1.35亿)、凯赛生物(0.58亿)、华秦科技(0.52亿)、斯迪克(0.38亿)、海南橡胶(0.3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天赐材料(-4.28亿)、恒力石化(-3.28亿)、南大光电(-2.46亿)、德方纳米(-2.09亿)、双星新材(-2.09亿)等。 从外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80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37.50%,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恒力石化(1.72亿)、蓝晓科技(1.51亿)、雅克科技(0.98亿)、明冠新材(0.67亿)、亿帆医药(0.2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万华化学(-3.08亿)、天岳先进(-1.96亿)、德方纳米(-1.64亿)、天赐材料(-1.34亿)、中伟股份(-1.33亿)等。 从市盈率分位数角度观察: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的较高位的前十个股为汇隆新材(99.77分位)、冠石科技(99.32分位)、天元股份(98.46分位)、阿石创(98.15分位)、海南橡胶(97.64分位)、瑞华泰(95.68分位)、瑞丰高材(95.27分位)、亿帆医药(95.27分位)、集泰股份(95.17分位)、三元生物(94.76分位)等。 图8:个股涨跌幅、机构买入、外资买入、机构调研与估值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核心观点 长期观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工行业迎来又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建设,成本和效率为主要竞争门槛,业内龙头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而新材料领域的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持续旺盛,在全球分工和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产业优化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乘势追赶迎来加速成长期,因此我们看好新材料行业。长期来看,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 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国产化替代大趋势已至,未来企业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政策演变,重点把握政策推出力度,关注企业的政府资源。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在产业逻辑背景下仍将维持高景气,消费升级有望拉动上游材料市场需求。 短期观点: 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甘肃经济日报6月5日报道,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根据《生物基生态》报道,2023年可降解地膜政策将试点1000万亩农地。安徽丰原已经推广完全可降解农地膜,该膜由生物基碳酸酯和PLA共聚获得,成本方面可下降至PBAT农地膜水平,市场竞争力显著。聚乳酸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海正生材:在聚乳酸技术方面积累近20年,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是国内首家实现PLA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4.5万吨PLA产能,另外有2万吨产线处于试车状态,IPO募投的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现有客户意向采购量覆盖公司扩增后产能比例较高,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金丹科技:乳酸及乳酸盐产能居全球第二,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沿乳酸产业链向下游拓展,积极进行一体化布局并且攻克丙交酯技术难关。2022年2月公司发布可转债募投7.5万吨聚乳酸项目,有望在2025年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行业要闻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行业要闻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形成改性料产能3.5万吨/年、膜袋产能4.01万吨/年、餐饮具产能1万吨/年,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岛内市场需求。洋浦经济开发区引进的中科启宸年产10万吨PBAT项目、中石化年产6万吨PBST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2022年四季度,全省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占有率(抽查)由前三季度的平均71.45%提升至81.6%,2023年一季度全省重点行业场所抽评达标率为71.36%,较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14.64个百分点,其中公共机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较2022年四季度达标率分别上升26.66%、21.78%和1.01%。 在禁塑监督执法上,海南2022年全省累计立案3144宗,罚款513.86万元,查扣违禁塑料制品1685.72万个。在全省港口码头共开展了17次禁塑联合执法行动,对进岛货运车辆进行重点检查,排查了3500余辆运输车,立案查处14宗,查扣违禁塑料制品2万余箱。 目前,海南省违禁塑料制品产能已基本去除,但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货源仍十分充足。此外,因缺乏国家层面电子商务管控措施不到位,部分居民通过网购方式购入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导致违规塑料制品不断流入岛内。下一步,海南将与相关部门强化措施斩断违规塑料制品供应链,整体推进入岛通道、电子商务、邮政快递输入源头治理,加快港口禁塑共享车辆检查设备到位,加大对货运(物流)企业和港航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企业做好收货查验、拒绝承运违禁塑料制品的行业行为,同时深入落实电商平台监管措施,建立巡查机制,逐步推进快递企业源头禁塑。 --资料来源:可降解可循环中心 欧莱雅:投资合成生物学公司Debut 欧莱雅集团的风险投资基金BOLD领投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创造下一代高性能活性成分的Debut公司的 B 轮融资,本轮融资共筹集了3400万美元。Debut公司是生物技术领域唯一一家拥有完全垂直整合能力的参与者,拥有出色的酶发现和设计技术,以及使用这些酶的先进生物制造平台(包括精确发酵和无细胞制造),其专有技术能够选择性地,稳定并可持续地生产许多稀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此外,自2021年起,Debut一直与世界领先的精细化学品公司DIC展开合作,开发基于合成生物学制造天然色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生产滴度比传统发酵方法高一千倍。其合作的另一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产品——多酚也广受欢迎。2021 年多酚市场价值达20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65.2 亿美元。Debut克服产量低和各种成本考虑等问题,稳定生产具有高纯度和浓度的活性成分,使多酚产品成功商业化。实验室原型的初步评估已证实对皮肤具有许多卓越的效果,包括基因水平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特性。新的多酚将很容易满足化妆品品牌所有者和消费者对可持续成分和环保制造工艺的期望。 --资料来源:DT新材料 甘肃:下达4.14亿中央补贴,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2023年支持永登县、金川区等60个覆膜面积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和兰州新区、甘肃农垦集团实施加厚地膜替代行动。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在文县、庆城县等11个县区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形成一批秸秆产业化利用典型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据统计,2022年,甘肃各类作物覆膜面积2919.8万亩,农膜用量约21.74万吨,其中地膜17.1万吨,棚膜4.64万吨。 --资料来源:可降解可循环中心 聚和材料:拟投建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聚合材料全资子公司拟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在江苏省常州市投资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常州市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运输等优势,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聚和材料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目前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据介绍,正面银浆是一种以银粉为基材的功能性材料,是制备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重点标的跟踪 表2:重点覆盖公司核心逻辑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表3: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2023年6月9日数据) 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盈利预测来自Wind一致预期) 宏观与中观数据跟踪 图9:近两年我国GDP、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与社零等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0:我国近两年PMI各分项指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1:费城半导体指数同比与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当月同比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2:新材料及子板块近三年累计各季度在建工程增速(%)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3:82种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速、景气分位数与近四年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数据 截至2023年6月9日,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为142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07%;截至2023年6月9日,金属硅参考价格为13938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9日,PBAT原料成本为11500.48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0.34%;截至2023年6月9日,BDO参考价格为108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2.86%;截至2023年5月,国产硅料市场价为133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32.14%;截至2023年6月9日,PVA参考价格为110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4.35%;截至2023年6月9日,丙烯腈参考价格为77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75%;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1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48/50K)华东市场价格为9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24/25K)华东市场价格为1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7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7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9日,碳纤维工厂总库存为5920吨,较上周环比上涨10.24%。截至2023年4月,聚乳酸当月出口均价为2762.94美元/吨,较上月环比下降15.91%;进口均价为2954.51美元/吨,较上月环比上涨5.30%。当月出口数量为805.57吨,较上月环比上涨23.61%;当月进口数量为1747.01吨,较上月环比下降8.96%。 图14: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5:金属硅参考价格(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6:可降解塑料PBAT原料成本(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7:1,4—丁二醇BDO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8:国产硅料市场价(元/千克)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9:聚乙烯醇膜PVA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0:CCFEI价格指数:丙烯腈(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1: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 图22: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48/50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3: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24/25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4:碳纤维价格(国产,T7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5:碳纤维周度库存(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6: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均价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7: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研报分析师:叶中正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 研究助理:冀泳洁(博士) 邮箱:jiyongjie@sxzq.com 研究助理:王锐 邮箱:wangrui1@sxzq.com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6月12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均下跌。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67%,跑输沪深300指数2.02%,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4.02%,跑输沪深300指数3.37%。观察各子板块,可降解塑料下跌2.69%、半导体材料下跌2.94%、锂电化学品下跌3.92%、有机硅下跌4.34%、OLED材料下跌4.78%、碳纤维下跌5.54%、膜材料下跌6.33%。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19.68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4倍(14%,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1.79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5.98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8.04倍(4%);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4.68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5.29倍(89%);OLED材料市盈率为664.39倍(79%);膜材料市盈率为80.37倍(91%)。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70%,处于近两年4.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八成个股下跌: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11.71%,表现占优的个股有ST宏达(4.06%)、沧州明珠(3.62%)、万华化学(3.45%)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双星新材(-15.34%)、泛亚微透(-12.44%)、明冠新材(-12.06%)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13.51%,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1.35亿)、凯赛生物(0.58亿)、华秦科技(0.52亿)等。80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37.50%,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恒力石化(1.72亿)、蓝晓科技(1.51亿)、雅克科技(0.98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 欧莱雅:投资合成生物学公司Debut; 甘肃:下达4.14亿中央补贴,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 聚和材料:拟投建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甘肃经济日报6月5日报道,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根据《生物基生态》报道,2023年可降解地膜政策将试点1000万亩农地。安徽丰原已经推广完全可降解农地膜,该膜由生物基碳酸酯和PLA共聚获得,成本方面可下降至PBAT农地膜水平,市场竞争力显著。聚乳酸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海正生材:在聚乳酸技术方面积累近20年,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是国内首家实现PLA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4.5万吨PLA产能,另外有2万吨产线处于试车状态,IPO募投的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现有客户意向采购量覆盖公司扩增后产能比例较高,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金丹科技:乳酸及乳酸盐产能居全球第二,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沿乳酸产业链向下游拓展,积极进行一体化布局并且攻克丙交酯技术难关。2022年2月公司发布可转债募投7.5万吨聚乳酸项目,有望在2025年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情回顾 市场与板块表现 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均下跌。本周(20230605-20230609)沪深300涨跌幅为-0.65%,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0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4.04%。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通信(2.95%)、传媒(2.82%)、银行(2.66%)。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67%,跑输沪深300指数2.02%,跑输上证指数2.71%,跑赢创业板指数1.3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4.02%,跑输沪深300指数3.37%,跑赢创业板指0.02%,跑输上证指数4.06%。观察各子板块,可降解塑料下跌2.69%、半导体材料下跌2.94%、锂电化学品下跌3.92%、有机硅下跌4.34%、OLED材料下跌4.78%、碳纤维下跌5.54%、膜材料下跌6.33%。 图2:行业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创业板指与新材料指数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3:新材料细分板块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19.68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4倍(14%,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1.79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5.98倍(0%);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8.04倍(4%);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4.68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5.29倍(89%);OLED材料市盈率为664.39倍(79%);膜材料市盈率为80.37倍(91%)。 图4: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及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5:近三年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正处于良好的配置窗口。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70%,处于近两年4.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观察各个子板块近期交易拥挤度在近两年的分位数水平,有机硅拥挤度分位数为15.0%,碳纤维拥挤度分位数为6.0%,锂电池拥挤度分位数为10.0%,锂电化学品拥挤度分位数为4.0%,半导体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73.0%,可降解塑料拥挤度分位数为5.0%,OLED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18.0%,膜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12.0%。 图6:近两年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万得全A表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7:新材料各子板块的近两年交易拥挤度及分位数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个股情况 从收益表现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11.71%,表现占优的个股有ST宏达(4.06%)、沧州明珠(3.62%)、万华化学(3.45%)、凯赛生物(2.35%)、海南橡胶(2.19%)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双星新材(-15.34%)、泛亚微透(-12.44%)、明冠新材(-12.06%)、美瑞新材(-11.5%)、恒力石化(-10.76%)等。 从机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13.51%,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万华化学(1.35亿)、凯赛生物(0.58亿)、华秦科技(0.52亿)、斯迪克(0.38亿)、海南橡胶(0.3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天赐材料(-4.28亿)、恒力石化(-3.28亿)、南大光电(-2.46亿)、德方纳米(-2.09亿)、双星新材(-2.09亿)等。 从外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80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37.50%,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恒力石化(1.72亿)、蓝晓科技(1.51亿)、雅克科技(0.98亿)、明冠新材(0.67亿)、亿帆医药(0.2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万华化学(-3.08亿)、天岳先进(-1.96亿)、德方纳米(-1.64亿)、天赐材料(-1.34亿)、中伟股份(-1.33亿)等。 从市盈率分位数角度观察: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的较高位的前十个股为汇隆新材(99.77分位)、冠石科技(99.32分位)、天元股份(98.46分位)、阿石创(98.15分位)、海南橡胶(97.64分位)、瑞华泰(95.68分位)、瑞丰高材(95.27分位)、亿帆医药(95.27分位)、集泰股份(95.17分位)、三元生物(94.76分位)等。 图8:个股涨跌幅、机构买入、外资买入、机构调研与估值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核心观点 长期观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工行业迎来又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建设,成本和效率为主要竞争门槛,业内龙头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而新材料领域的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持续旺盛,在全球分工和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产业优化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乘势追赶迎来加速成长期,因此我们看好新材料行业。长期来看,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 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国产化替代大趋势已至,未来企业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政策演变,重点把握政策推出力度,关注企业的政府资源。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在产业逻辑背景下仍将维持高景气,消费升级有望拉动上游材料市场需求。 短期观点: 政策扶持叠加新品降本,可降解地膜前景可期。甘肃经济日报6月5日报道,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根据《生物基生态》报道,2023年可降解地膜政策将试点1000万亩农地。安徽丰原已经推广完全可降解农地膜,该膜由生物基碳酸酯和PLA共聚获得,成本方面可下降至PBAT农地膜水平,市场竞争力显著。聚乳酸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海正生材:在聚乳酸技术方面积累近20年,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是国内首家实现PLA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4.5万吨PLA产能,另外有2万吨产线处于试车状态,IPO募投的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现有客户意向采购量覆盖公司扩增后产能比例较高,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金丹科技:乳酸及乳酸盐产能居全球第二,国内乳酸行业龙头,沿乳酸产业链向下游拓展,积极进行一体化布局并且攻克丙交酯技术难关。2022年2月公司发布可转债募投7.5万吨聚乳酸项目,有望在2025年打通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行业要闻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行业要闻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 海南已建成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企业18家,形成改性料产能3.5万吨/年、膜袋产能4.01万吨/年、餐饮具产能1万吨/年,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岛内市场需求。洋浦经济开发区引进的中科启宸年产10万吨PBAT项目、中石化年产6万吨PBST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2022年四季度,全省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占有率(抽查)由前三季度的平均71.45%提升至81.6%,2023年一季度全省重点行业场所抽评达标率为71.36%,较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14.64个百分点,其中公共机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较2022年四季度达标率分别上升26.66%、21.78%和1.01%。 在禁塑监督执法上,海南2022年全省累计立案3144宗,罚款513.86万元,查扣违禁塑料制品1685.72万个。在全省港口码头共开展了17次禁塑联合执法行动,对进岛货运车辆进行重点检查,排查了3500余辆运输车,立案查处14宗,查扣违禁塑料制品2万余箱。 目前,海南省违禁塑料制品产能已基本去除,但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货源仍十分充足。此外,因缺乏国家层面电子商务管控措施不到位,部分居民通过网购方式购入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导致违规塑料制品不断流入岛内。下一步,海南将与相关部门强化措施斩断违规塑料制品供应链,整体推进入岛通道、电子商务、邮政快递输入源头治理,加快港口禁塑共享车辆检查设备到位,加大对货运(物流)企业和港航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企业做好收货查验、拒绝承运违禁塑料制品的行业行为,同时深入落实电商平台监管措施,建立巡查机制,逐步推进快递企业源头禁塑。 --资料来源:可降解可循环中心 欧莱雅:投资合成生物学公司Debut 欧莱雅集团的风险投资基金BOLD领投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创造下一代高性能活性成分的Debut公司的 B 轮融资,本轮融资共筹集了3400万美元。Debut公司是生物技术领域唯一一家拥有完全垂直整合能力的参与者,拥有出色的酶发现和设计技术,以及使用这些酶的先进生物制造平台(包括精确发酵和无细胞制造),其专有技术能够选择性地,稳定并可持续地生产许多稀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此外,自2021年起,Debut一直与世界领先的精细化学品公司DIC展开合作,开发基于合成生物学制造天然色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生产滴度比传统发酵方法高一千倍。其合作的另一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产品——多酚也广受欢迎。2021 年多酚市场价值达20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65.2 亿美元。Debut克服产量低和各种成本考虑等问题,稳定生产具有高纯度和浓度的活性成分,使多酚产品成功商业化。实验室原型的初步评估已证实对皮肤具有许多卓越的效果,包括基因水平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特性。新的多酚将很容易满足化妆品品牌所有者和消费者对可持续成分和环保制造工艺的期望。 --资料来源:DT新材料 甘肃:下达4.14亿中央补贴,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约4.47亿元,重点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中,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41400万元。2023年支持永登县、金川区等60个覆膜面积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和兰州新区、甘肃农垦集团实施加厚地膜替代行动。全年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26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50万亩,共计1310万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387万元。在文县、庆城县等11个县区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形成一批秸秆产业化利用典型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据统计,2022年,甘肃各类作物覆膜面积2919.8万亩,农膜用量约21.74万吨,其中地膜17.1万吨,棚膜4.64万吨。 --资料来源:可降解可循环中心 聚和材料:拟投建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聚合材料全资子公司拟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在江苏省常州市投资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常州市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运输等优势,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聚和材料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目前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据介绍,正面银浆是一种以银粉为基材的功能性材料,是制备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重点标的跟踪 表2:重点覆盖公司核心逻辑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表3: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2023年6月9日数据) 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盈利预测来自Wind一致预期) 宏观与中观数据跟踪 图9:近两年我国GDP、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与社零等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0:我国近两年PMI各分项指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1:费城半导体指数同比与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当月同比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2:新材料及子板块近三年累计各季度在建工程增速(%)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3:82种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速、景气分位数与近四年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数据 截至2023年6月9日,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为142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07%;截至2023年6月9日,金属硅参考价格为13938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9日,PBAT原料成本为11500.48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0.34%;截至2023年6月9日,BDO参考价格为108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2.86%;截至2023年5月,国产硅料市场价为133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32.14%;截至2023年6月9日,PVA参考价格为110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4.35%;截至2023年6月9日,丙烯腈参考价格为77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75%;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1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48/50K)华东市场价格为9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300,24/25K)华东市场价格为1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12日,碳纤维(国产,T7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7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6月9日,碳纤维工厂总库存为5920吨,较上周环比上涨10.24%。截至2023年4月,聚乳酸当月出口均价为2762.94美元/吨,较上月环比下降15.91%;进口均价为2954.51美元/吨,较上月环比上涨5.30%。当月出口数量为805.57吨,较上月环比上涨23.61%;当月进口数量为1747.01吨,较上月环比下降8.96%。 图14: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5:金属硅参考价格(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6:可降解塑料PBAT原料成本(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7:1,4—丁二醇BDO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8:国产硅料市场价(元/千克)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9:聚乙烯醇膜PVA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0:CCFEI价格指数:丙烯腈(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1: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 图22: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48/50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3: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24/25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4:碳纤维价格(国产,T7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5:碳纤维周度库存(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6: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均价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7: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研报分析师:叶中正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 研究助理:冀泳洁(博士) 邮箱:jiyongjie@sxzq.com 研究助理:王锐 邮箱:wangrui1@sxzq.com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6月12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