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汽车行业周报: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加26%,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有望加速出台【国信汽车】

汽车行业周报: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加26%,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有望加速出台【国信汽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车中旭霞】/ 发布时间:2023-06-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月度产销 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9.4%和+10.3%,同比分别+21.1%和+27.9%。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1.1万辆和205.1万辆,环比分别+13.1%和+13.3%,同比分别+18.2%和+26.4%。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2万辆和33万辆,环比分别-9.3%和-4.9%,同比分别+42.9%和+38.2%。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 周度数据 根据乘联会数据,5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9万辆,同比+30%,环比+8%;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5万辆,同比+27%,环比+13%;全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5.7万辆,同比+55%,环比+6%;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67.1万辆,同比+59%,环比+11%。 本周行情 本周(20230605-20230609)CS汽车上涨0.31%,CS乘用车下跌1.25%,CS商用车下跌0.02%,CS汽车零部件上涨1.73%,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下跌1.92%,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26%,电动车下跌5.58%,智能车上涨0.9%,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下跌2.73%,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59%。CS汽车强于沪深300指数3.04pct,强于上证综合指数1.89pct,年初至今下跌1.69%。 成本跟踪 截至2023年6月2日,橡胶类、钢铁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14.8%/-20.5%,分别环比上月同期-1.8%/-2.2%;截至2023年5月31日,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13%/-11.7%/-22.8%,分别环比上月同期+2.5%/-2.7%/-8.2%。 市场关注 近期关注:1)华为余承东: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六月底出台;2)马斯克:特斯拉FSD将迎来“ChatGPT”时刻;3)6月起,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 核心观点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的增量零部件机遇。一年期维度,今年价格战背景下,具备高产能利用率、高单车盈利的特斯拉及比亚迪产业链,以及受益于海外客车新能源大周期的宇通客车是汽车板块的阿尔法品种。 投资建议 推荐1)国产化降本主线(座椅、车灯等产业链),标的继峰股份、星宇股份;2)后市场(检测、轮胎、电瓶等),标的骆驼股份;3)超跌的特斯拉及比亚迪产业链,标的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欣锐科技等;4)一带一路:宇通客车;5)汽车+AI:德赛西威、科博达等。 风险提示 汽车供应链紧张、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 行业背景: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百年汽车技术变革叠加整体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汽车电动化的核心是能源流的应用,电动化方面围绕高能量密度电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方向升级;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智能化方面随着5G技术应用,智慧交通下车路协同新基建进入示范,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2023年预计更多搭载激光雷达、域控制器、具备L2+级别车型量产(尤其是自主及新势力品牌)。谷歌、苹果、华为等深度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相继估值上升。 行业中长期展望:中国汽车行业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增速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保有量增加的特点。电动化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行业新旧动能切换。中长期预计国内汽车总量产销未来20年维持2%年化复合增速,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9万辆,同比增长93.4%,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未来三年预计维持20%以上增速,电动智能汽车是汽车板块中高景气赛道。 行业复盘:上一轮汽车景气度高点在2015-2017年(受益于购置税政策),2018年起行业进入下行,2020年疫情、2021年缺芯导致当前库存降至3年低位,全年受汽车芯片紧缺影响国内汽车实现销量2701万辆(同比+3%),低于年初销量预期,2022年在芯片缓解、购置税刺激,国内汽车销量实现2686万辆(同比+2%),新能源汽车继续维持较高增速(2021年销量为333万辆,2022年销量689万辆)。我们预计2023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速区间在(-3%,4%)内(假设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延续今年5%的优惠政策,预计2023年乘用车销量+4%;假设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不延续,预计2023年乘用车销量-3%)。 投资建议: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 在疫情、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汽车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铝、镁、锂、钢、石油、橡胶、芯片等价格持续高企,整车和零部件端成本持续承压,2月起部分整车企业官宣涨价,市场担忧供给端压力最终传导到需求端,汽车板块近期回调幅度较大,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走势短期难以预测,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不改,仍然是未来5-10维度的主线逻辑,部分零部件下跌到合理估值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两条主线。 自主崛起方向: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 增量零部件: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等环节。标的方面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华阳集团、星宇股份、德赛西威、科博达、保隆科技、胜蓝股份、玲珑轮胎、骆驼股份等。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快速研发响应和灵活激励机制、类消费品的商业模式,逐渐取代百年以来合资/外资车企在国人心目中的强势地位,以长城、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混动平台,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吒、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等新势力/新品牌推进的爆款单品,2021年起销量快速爬升,2022年新车型持续推出,中长期规划高增长,核心自主整车及其产业链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增量零部件:增量零部件主要围绕数据流和能源流两条线展开,数据流从获取、储存、输送、计算再应用到车端实现智能驾驶、应用到人端通过视听触等五感进行交互(HUD、中控仪表、车灯、玻璃等);能源流(双碳战略下核心是电流)从获取、储存、输送、高低压转换、经OBC到1)大三电(高压动力电池、电控及驱动电机)以支持智能驾驶“大运动”(线控制动和转向等平面位移)、2)小三电(低压电池、中小微电控及电机)以支持车身各种“精细运动”(鹰翼门、电吸门把手、电动天窗、空气悬架等车内形变)。标的方面推荐星宇股份、福耀玻璃、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伯特利、上声电子、科博达、玲珑轮胎等。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宏观经济下行,车市销量持续低迷,整车行业面临销量下行风险和价格战风险,零部件行业面临排产减少和年降压力。 第二,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后,部分机械式零部件行业(比如内燃机系统)的消失。 重要行业新闻与上市车型 行业关注: 华为余承东: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六月底出台;马斯克:特斯拉FSD将迎来“ChatGPT”时刻;广汇汽车与工行江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蔚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 营收连续4个季度破百亿;阿维塔科技将启动新一轮增资,拟募资不超40亿元;北汽集团与首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众拟采用电池制造新工艺降低电动汽车成本 、寻求取得对特斯拉竞争优势;福田汽车:近日收7099万元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首批无驾驶人汽车上路测试,临港要建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6月起,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重庆市出台9项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江苏:支持南京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优化扩容,指导苏州尽快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 重要行业新闻 1、行业动态 华为余承东: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六月底出台 财联社6月9日消息,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3重庆车展阿维塔科技发布会上表示,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在6月底出炉。阿维塔科技亮相2023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宣布ADS高阶功能包将于6月30日面向全量用户开启订阅。ADS高阶功能包涵盖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和代客泊车辅助(AVP),实现了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点到点全闭环智驾体验。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阿维塔将提供三种订阅模式,分别为订阅(包月)价格640元/月,订阅(包年)价格6400元/年,订阅(永久)价格32000元。 马斯克:特斯拉FSD将迎来“ChatGPT”时刻 盖世汽车讯,根据外媒引用发布在特斯拉售后配件商EVANNEX网站的报道,在特斯拉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之后的CNBC独家采访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分享了更多关于FSD自动驾驶技术中涉及人工智能(AI)的细节。马斯克指出,最近ChatGPT非常受欢迎,FSD可能很快就会以类似的方式引爆市场。“我认为特斯拉FSD将会很快迎来自己的“ChatGPT时刻”,即使不是今年,也不会晚于明年。” 广汇汽车与工行江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9日,广汇汽车与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汇汽车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卢翱表示,扩大汽车消费是今年以来国家推进经济强劲复苏的重要举措,随着相关消费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汽车经销行业也将迎来稳步增长,双方全面合作恰逢其时。 蔚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 营收连续4个季度破百亿 6月9日,蔚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蔚来一季度营收106.8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4个季度突破百亿元;一季度研发支出30.8亿元,同比增长74.6%;现金储备378亿元。2023年Q2交付指引为2.3万-2.5万台。 阿维塔科技将启动新一轮增资 拟募资不超40亿元 重庆产权交易网最新发布“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公告:阿维塔科技拟实施企业增资,拟募资总额不高于40亿元(含原股东),原股东将参与增资。拟征集投资方数量将择优确定。增资后,长安汽车和南方资产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50%。募资用途为“用于研发设计、产线投入、市场品牌发展、渠道建设等方面,及补充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上述项目挂牌起始日期为2023-06-09,期满日期为2023-08-04 北汽集团与首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8日,北汽集团与首旅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出行、物流服务、商旅服务等六大合作领域作为切入点,将北汽集团完备的汽车制造及出行产业链与首旅集团的生活方式服务业有机结合,形成市属国企资源互补互通合作的新机制。 大众拟采用电池制造新工艺降低电动汽车成本 寻求取得对特斯拉竞争优势 大众汽车电池制造子公司PowerCo首席运营官塞巴斯蒂安·沃尔夫(Sebastian Wolf)接受采访称,大众汽车希望将新型干式涂层工艺引入大规模生产,这种工艺可将电池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减少30%,有望使每辆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数百欧元。大众汽车希望以此取得对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优势。 福田汽车:近日收7099万元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 福田汽车6月9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北京市财政局转支付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7099万元,为2020-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 首批无驾驶人汽车上路测试,临港要建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 电动化仅仅是汽车产业百年来深刻变革的开端,智能网联被认为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作为中国开放创新最前沿的桥头堡和制度创新的战略空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智能汽车产业方面密集发力。6月8日上午,《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总体建设方案》发布,总体构建智驾、智数、智产、智城和智标的“5i智联、畅行临港”战略行动。《方案》显示,到2025年,力争把临港建成全国第一个“数据通全路、云网联全车、智能赋全城”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 2、政府新闻 6月起,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 6月8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关于组织方式,通知提到,结合“2023消费提振年”工作安排,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充分发挥地方、企业、行业协会作用,顺应城乡居民多样化购车需求,打通全链条、贯通全渠道、联通线上线下,组织全国百余城市协调联动,推动千余县(区)竞相参与,带动万余镇(乡)共享盛惠,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汽车消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重庆市出台9项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6月8日消息,重庆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2023年度充换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覆盖桩、站、平台、宣传等环节,重点支持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充电桩建设、换电站建设运营、市级监测平台升级、营造推广氛围等四方面共9项政策。 江苏:支持南京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优化扩容,指导苏州尽快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 6月7日消息,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提到发挥汽车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扩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具体来看,《措施》明确要培育扩大汽车行业出口,发挥汽车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扩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支持常州、南京等地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尽快形成新增长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推进有关口岸提升锂电池等危化品运输储存条件,拓宽物流渠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南京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优化扩容,指导苏州尽快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稳步扩大二手车出口。 6月上市车型梳理 2023年6月部分上市新车、换代、改款见下表。核心关注小鹏G6、长安览拓者、长安览拓者新能源的新车上市,以及领克09新能源、朗逸、吉利星瑞、欧尚Z6 智电iDD的改款。 新能源车渗透提速,购置税减征开启新一轮景气中周期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GDP占比7.6%),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也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晴雨表”,兼具消费与周期属性。2022年5月,第三轮购置税减征政策超预期落地,购置税减征作为历史上国家提振汽车消费高效举措,叠加今年中旬复工、复产带来的供应环节修复,有望开启新一轮2-3年的中短期景气向上的周期。 政策刺激是国内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复盘中国汽车行业若干次连续月度销量下跌时间段总结发现:1)国内汽车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2)消费政策刺激是车市低迷时期快速恢复的直接动力: 与宏观经济相关性高。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首度销量下滑;在去杠杆、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随后2019年销量仍持续下滑;2020年国内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社会经济近乎全面停摆;2020Q1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属于极端事件;2021年下半年在去年高基数、芯片短缺以及商用车国六切换等情况下,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022年3-4月,俄乌冲突、疫情反复等因素阻碍供应链运转及生产,终端市场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制约,产销两端均受到较大打击。 政策刺激是直接推动力。在政策驱动下,2009-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分别达45.4%/32.4%;2015-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分别达4.7%/13.9%/3.0%,刺激效果显著。2020年政府积极推进后疫情建设,在政府扶持和消费激励下,新能源车市场迎来大爆发,汽车需求强劲反弹,从2020年4月起销量连续13个月的同比正增长。2022年在疫情反复、供应链受阻等不利局面下,新一轮购置税减免政策到来,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反弹。 本轮(2022年)补贴政策力度整体超预期。1)从补贴范围来看,结合前两轮补贴内容,市场普遍预期本轮补贴对象为1.6L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而实际补贴政策本次框定到2.0L以下(小于30w),将惠及范围从预期的65%提升到84%(占2021年燃油乘用车比重),几乎成为普惠政策;2)从补贴时限来看,坐实之前市场普遍预测的年内消耗完补贴优惠,成为车市“强心剂”,高效提振市场消费。 回顾:政策加持下2022年复苏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93% 2022年,尽管受疫情散发频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供给侧,汽车产业链陆续复产(多家车企双班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需求侧,购置税阶段性减征叠加电动车下乡等地方补贴刺激政策频出,整体汽车产销实现正增长,展现强大韧性。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乘用车方面,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八年超过2000万辆。自2020年以来,实现连续正增长。2022年得益于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新能源快速增长和产业链逐渐恢复,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新能源方面,新车型(长安Lumin、理想L9、比亚迪海豹、理想L9、小鹏G9、长安深蓝SLO3等)上市,助力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 根据乘联会数据,供给改善叠加油价高位带来市场火爆,油价历史高位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持续较强。虽有个别月份受地区防疫措施的影响,闭店情况较突出,"新十条”有效落实后传统车迅速火爆,新能源车也小幅升温。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 展望:2023年购置税政策对乘用车销量的影响测算 2023年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受疫情和有关支持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出现一定波动,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为稳定增加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文撑,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23年汽车消费市场有望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一)抓政策落实。加大汽车消费政策文件落实督导力度,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二)抓措施完善。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扩大二手车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政策措施。三)抓环境优化。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充电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和提高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水平。四)抓制度健全。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促进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针对2023年可能推行的购置税政策做全年销量敏感性分析: 以情景“假设燃油车购置税优惠5%延续至2023年底”为例展示大致预估过程:测算出补贴基准金额约870亿元(=1550万辆*80%*5%*14万元/辆);2)结合第二轮补贴时的边际促进效应:0.24万辆/亿元(考虑到当下汽车市场保有量较高,降低汽车消费对政策刺激的敏感性,本轮刺激的边际效用应有所衰减);测算出5%的购置税减免情景下有望带来约100-200万辆左右增量销量。 1) 假设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无优惠政策: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72万辆,同比+34%;燃油乘用车销量1414万辆,同比-17%;乘用车整体销量2286万辆,同比-3%。 2) 假设燃油车购置税优惠5%延续至2023年底: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45万辆,同比+30%;燃油乘用车销量1600万辆,同比-6%;乘用车整体销量2445万辆,同比+4%。 3)假设燃油车购置税优惠2.5%延续至2023年底: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5万,同比+32%;燃油乘用车销量1500万辆,同比-12%;乘用车整体销量235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各地政策密度出台,提振汽车消费 23年年初,商务部表示,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23年汽车消费市场有望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我们统计2022年10月份以来各地政府对于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多地发放消费券以及对汽车消费进行补贴,短期多以2023年一季度为刺激目标,长期仍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推动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规划目标,同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汽车方面提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春节假期附近,上海、山东、金华、无锡等地也陆续推出刺激性消费政策。我们预计在多地政策的推动下,将提振行业消费。 多家车企进行价格调整备战2023年 进入2023年以来,多家车企进行价格调整,自从特斯拉、问界、岚图等进行降价或者进行一定程度补贴以来,国内众多车企品牌如上汽大众、长安汽车、比亚迪等陆续跟进降价。 本周行情回顾 行业涨跌幅:本周CS汽车上涨0.31%,强于沪深300指数3.04pct 本周(20230605-20230609)CS汽车上涨0.31%,CS乘用车下跌1.25%,CS商用车下跌0.02%,CS汽车零部件上涨1.73%,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下跌1.92%,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26%,电动车下跌5.58%,智能车上涨0.9%,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下跌2.73%,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59%。CS汽车强于沪深300指数3.04pct,强于上证综合指数1.89pct,年初至今下跌1.69%。 从全行业看,汽车行业本周涨幅在30个行业(中信分类)中排第19位;年初至今涨跌幅在30个行业(中信分类)排第15位。 个股涨跌幅:本周CS汽车板块多数个股上涨 本周(20230605-20230609)CS汽车板块个股涨跌幅 从本周个股表现看,CS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通达电气、美力科技、金鸿顺、合力科技、继峰股份;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卡倍亿、均胜电子、万向钱潮、鹏翎股份、跃岭股份。年初至今,CS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天成自控、威帝股份、富临精工、湘油泵、日盈电子;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ST庞大、奥特佳、渤海汽车、大为股份、飞龙股份。 估值:本周板块估值相较上周维持在36倍 分行业看,本周沪深300市盈率为11.85,低于大部分中信一级行业。汽车行业市盈率为36.19,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排第10,估值处于中上水平。纵向来看,汽车行业市盈率自2021年底以来经历大幅回调,从高位55以上的估值下修了约34%,目前已逐渐恢复至2021年的水平,本周估值较上周保持稳定。 本周(截至2023年6月10日),按最新口径,CS汽车PE值为36.79倍,较上周37.07倍有所下降;CS乘用车PE值为32.93倍,较上周33.20倍有所下降;CS汽车零部件PE值为36.43倍,较上周36.8倍有所下降;CS商用车PE值为40.79倍,较上周40.55倍有所上升。 数据跟踪 月度数据:2023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67.3万辆,同比增长59.4% 整体汽车: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9.4%和+10.3%,同比分别+21.1%和+27.9%。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1.1万辆和205.1万辆,环比分别+13.1%和+13.3%,同比分别+18.2%和+26.4%。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2万辆和33万辆,环比分别-9.3%和-4.9%,同比分别+42.9%和+38.2%。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 新能源乘用车:根据乘联会数据,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7.3万辆,同比+59.4%,环比+11.5%。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58万辆,同比+60.9%,环比+10.5%。 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9.4%和+10.3%,同比分别+21.1%和+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11.1%。由于去年4-5月同期基数相对较低,累计产销增速较1-4月进一步扩大。 乘用车方面,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1.1万辆和205.1万辆,环比分别+13.1%和+13.3%,同比分别+18.2%和+26.4%。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06.3万辆和900.1万辆,同比分别+10.6%和+10.7%。轻型车国六试试公告的发布,有利于市场稳定。同时国常会提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也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利好市场需求释放。 新能源汽车方面,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出口数据方面,2023年5月,汽车企业出口38.9万辆,环比+3.4%,同比+58.7%;2023年1-5月,汽车企业出口175.8万辆,同比+81.5%;2023年5月,乘用车本月出口32.5万辆,环比+3.1%,同比+66.3%;2023年1-5月,乘用车出口146.7万辆,同比+96.6%;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8万辆,环比+7.9%,同比+1.5倍;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1.6倍;2023年5月,商用车出口6.3万辆,环比+5.2%,同比+28.6%;2023年1-5月,商用车出口29.1万辆,同比+30.9%。 根据乘联会数据,主要车企5月批发销量:比亚迪销量23.9万辆,同比+109.4%;一汽大众销量14.4万辆,同比-4.3%;奇瑞汽车销量13.1万辆,同比+66.9%;市场份额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 新势力方面,2023年5月,埃安/小鹏/哪吒/理想/蔚来/零跑/问界/极氪的销量分别为45,003/7,506/13,029/28,277/6,155/12,058/5,629/8,678辆,分别同比+114%/-26%/+18%/+146%/-12%/+20%/+12%/+100%,分别环比+10%/+6%/+18%/+10%/-8%/+38%/+23%/+7%,年度累计同比+118%/-39%/+1%/+125%/+16%/-23%/+66%/+118%。埃安、理想、哪吒5月交付量位列前三。 2023年1-5月累计交付量,埃安/小鹏/哪吒/理想/蔚来/零跑/问界/极氪的交付量分别为166,323/32,815/50,285/106,542/43,854/31,293/21,873/32,013辆,分别同比+118%/-39%/+1%/+125%/+16%/-23%/+66%/+118%,埃安、理想、哪吒交付量位列前三。 周度数据:5月1日-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5万辆,同比+27%,环比+13% 根据乘联会数据,零售端:5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5.9万辆,同比+30%,环比+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65.4万辆,同比+4%。批发端:5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5万辆,同比+27%,环比+1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85.7万辆,同比+11%。新能源:5月1-31日,全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5.7万辆,同比+55%,环比+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40万辆,同比+40%;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7.1万辆,同比+59%,环比+1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77.9万辆,同比增长47%。 随着价格战热度逐渐消退,经销商心态逐步稳定,消费者恢复理性消费,观望情绪得以缓解,前期压抑的需求有所释放。在国家促和各地方促消费政策共同推动下,以及近期车展等线下活动恢复,全面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聚拢人气。叠加“五一”小长假的需求增长,带动购车消费较好,整体车市企稳修复。“五一”期间,部分地方政府、厂商进行了临时性补贴,“五一”车展对短期市场促进也很强,助力五月开局市场爆发,“五一”订单逐步释放,利好整个五月前两周市场。由于月初部分客户需求提前释放,5月中下旬的终端客流、订单转淡,市场热度逐步回落。目前看此价格水平对客户有较大吸引力,国六B非RDE延期销售政策发布后,经销商和客户对价格预期也明显改善,市场需求恢复良好。但由于4月末从29日开始休假,而5月末的3天是正常销售时间,加之去年的5月底处于车购税优惠的启动前,因此月末的增量较高。 根据交强险数据,5月29-6月4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8.5万辆,同比+15.81%,环比+4.9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13.6万辆,同比+55.67%,环比+2.16%,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35.4%,同比+9.1pct,环比-1pct。 分车企看,本周上险量:比亚迪汽车:46500辆,同比+95%,环比-1%;一汽大众:30312辆,同比-1%,环比-5%;长安汽车:22031辆,同比+30%,环比+4%;上汽大众:21478辆,同比-13%,环比+24%;吉利汽车:20957辆,同比+28%,环比+4%;上汽通用:20601辆,同比+43%,环比+24%;广汽丰田:19276辆,同比+2%,环比+16%;广汽乘用车:15726辆,同比+92%,环比-2%;一汽丰田:14653辆,同比+22%,环比-1%;特斯拉中国:14453辆,同比+47%,环比+13%;上汽通用五菱:13307辆,同比+29%,环比+25%;广汽本田:12921辆,同比+17%,环比+23%;长城汽车:12703辆,同比+23%,环比-3%;北京奔驰:12409辆,同比+37%,环比+17%;华晨宝马:11479辆,同比-11%,环比-12%。 新能源分品牌看,比亚迪:46500辆,同比+97%,环比-1%;特斯拉:14453辆,同比+47%,环比+13%;埃安:9371辆,同比+177%,环比-2%;五菱:7199辆,同比-3%,环比-6%;理想:6614辆,同比+192%,环比-6%;零跑:3431辆,同比+86%,环比-5%;长安:3067辆,同比+6%,环比+4%;吉利几何:3021辆,同比+95%,环比-14%;哪吒:2882辆,同比-13%,环比+40%;大众:2790辆,同比-16%,环比+5%;腾势:2473辆,同比+82333%,环比-5%;极氪:2104辆,同比+73%,环比+13%;新能源乘用车总计:136261辆,同比+56%,环比+2%。 库存: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4%,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4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3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 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4,环比上升15.2%,同比上升1.2%,库存水平在警戒线以上。 行业相关运营指标:原材料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欧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同、环比上升 原材料价格指数:除浮法平板玻璃外,原材料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 汽车配件主要以钢铁、锌、铝和玻璃等大宗商品为主要原材料。2021年受能耗双控、2022年受地缘政治等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提升。 截至2023年6月2日,橡胶类的价格指数为42.21,环比2023年5月的42.99下降1.8%,同比2022年6月的49.57下降14.8%;截至2023年6月2日,钢铁类的价格指数为113.31,环比2023年5月的115.88下降2.2%,同比2022年6月的141.44下降20.5%;截至2023年5月31日,浮法平板玻璃的价格指数为2174.4,环比2023年4月的2121.3上升2.5%,同比2022年5月的1923.8上升13%;截至2023年5月31日,铝锭A00的价格指数为18250,环比2023年4月的18758.3下降2.7%,同比2022年5月的20665下降11.7%;截至2023年5月31日,锌锭的价格指数为19885.7,环比2023年4月的21653.3下降8.2%,同比2022年5月的25768.3下降22.8%。 总体来看,截至2023年6月2日,橡胶类、钢铁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14.8%/-20.5%,分别环比上月同期-1.8%/-2.2%;截至2023年5月31日,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13%/-11.7%/-22.8%,分别环比上月同期+2.5%/-2.7%/-8.2%。 汇率:美元、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同、环比上升 美国和欧洲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汽车市场,中国汽配件绝大多数出口销往美国和欧洲,因此美元和欧元兑人民币的走势直接影响中国汽配供应商的出口。截至2023年6月9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67,环比2023年5月的7.6有所上升,同比2022年6月的7.1有所上升;截至2023年6月9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12,环比2023年5月的6.92有所上升,同比2022年6月的6.73有所上升。 公司公告 本周(20230605-20230610),部分公司公告如下:星宇股份发布利润分配公告;广汽集团发布股权激励公告;新日股份发布增发发行公告。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分析师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独立、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未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述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特此声明。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本报告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可能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关更新和修订内容。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是指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以下列形式为证券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接受投资人或者客户委托,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举办有关证券投资咨询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在报刊上发表证券投资咨询的文章、评论、报告,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传播媒体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网络等电信设备系统,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形式。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3060001 联系人:王少南 手机/微信:17612176519 邮箱:wangshaonan@guosen.com.cn 联系人:杨钐 手机/微信:17796373814 邮箱:yangshan@guosen.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