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松下全力扩大电池产能,美国组件需求旺盛【民生电新·周观察·20230611】

松下全力扩大电池产能,美国组件需求旺盛【民生电新·周观察·20230611】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新邓永康团队】/ 发布时间:2023-06-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松下全力扩大电池产能,美国组件需求旺盛【民生电新·周观察·20230611】》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行业观点概要 ■本周(20230605-20230609)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下跌4.34%,涨跌幅排名第28,弱于大盘。本周核电指数跌幅最小,储能指数跌幅最大。核电指数下跌2.02%,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98%,光伏指数下跌3.05%,风力发电指数下跌3.80%,工控自动化下跌3.82%,锂电池指数下跌4.46%,储能指数下跌4.87%。 ■新能源车:松下全力扩大电池产能,押注美国市场 2023年6月6日,松下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特斯拉(Tesla)在美国内华达州(Nevada)合资的电池厂,将增设第15条生产线,预计在一到两年内开始运行。完成扩产后,该厂年产能将从目前35 GWh提升10%至39 GWh,足以满足50万至70万辆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需求。特斯拉为松下核心客户,当前主要供应2170电芯,到2030年,松下计划将其全球电池产能从2022年底的50GWh扩大到3-4倍,合计150-200GWh,新增产能都是针对美国市场需求。 ■新能源发电:美国组件需求旺盛,硅料价格跌幅加剧 光伏:美国Q1光伏组件进口达12GW,光伏装机达6.1GW,其中户用光伏飙升30%,达到1.6GW。本周硅料均价降至每公斤100元,环跌15.25%;M10、G12尺寸硅片价格分别跌至每片3.6、5元左右,跌幅落在8%与13%不等;M10, G12尺寸电池片主流成交价格分别落在每瓦0.84-0.86元人民币与每瓦0.92-0.93元人民币左右,跌价幅度分别达到4.5%与6.1%。风电:近日,广东省发布《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其中省管海域共15个项目、7GW,国管海域先安排15个、共16GW预选项目再从中选出8GW项目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储能:5月,储能与电力市场共跟踪统计了25个储能项目,储能总规模为3.683GW/9.253GWh。所有项目包含169条投标报价,平均报价延续下降趋势,储能系统和电池框架采购投标价格继续创新低。 ■工控及电力设备:《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PMI持续小幅回落 PMI:5月我国PMI为48.8%,同比下降0.4pct。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同比下降0.6、0.5pct,均位于收缩区间。电源电网投资: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53.60%。 ■本周关注:晶澳科技、天顺风能、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天赐材料、三花智控、南网科技、科达利、通灵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等。 新能源汽车 松下全力扩大电池产能,押注美国市场 6月6日,松下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特斯拉(Tesla)在美国内华达州(Nevada)合资的电池厂,将增设第15条生产线,预计在一到两年内开始运行。完成扩产后,该厂年产能将从目前35 GWh提升10%至39 GWh,足以满足50万至70万辆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需求。 松下是特斯拉圆柱型电池供应商,也是特斯拉最大的电池合作伙伴之一。双方自2008年开始合作,至今已有13年的历史。2022年,松下向特斯拉供应了约27 GWh的电池,占全球纯电动汽车用电池市场的近17%。 松下全球产能规划:到2030年,松下计划将其全球电池产能从2022年底的50GWh扩大到3-4倍,合计150-200GWh,新增产能都是针对美国市场需求。松下不仅致力于提高电池产量,而且尽可能提高电池性能,计划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25%。松下的锂离子电池在2022年的能量密度为800Wh/L,计划到2030年将其提高到1000 Wh/L,这些电池将应用于松下的下一代2170圆柱形电池以及即将推出的4680型电池。 松下在北美产能规划:1)内华达州工厂,松下已经与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合作运营一家制造工厂,主要为特斯拉供应2170电芯,产能将扩至39GWh。2)堪萨斯州工厂,第二家电池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投产。3)第三家工厂。松下决定在美国建立第三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预计产能每年30GWh,以进一步增强其在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 全球动力电池: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强劲,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据主导地位,日韩也在加紧国外布局,押宝美国市场。松下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8GWh,全球占比7.3%。按年份来看,松下年度装机量有所提升,未来随着特斯拉的需求放量以及产能的持续释放,松下有望继续提升全球市占率,装机量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新技术密集释放,板块成长性突出。2023年,4680、钠电将落地或放量。CTB、麒麟电池、快充负极、复合集流体等创新不断涌现向上开辟行业空间,新能车已全面进入产品驱动黄金时代,维持全年890万辆以上的销量预期,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新技术带来高弹性。重点关注:复合集流体【宝明科技】、【元琛科技】;钠离子电池【传艺科技】、【维科技术】、【元力股份】、【丰山集团】等。 新能源发电 新能源发电:美国组件需求旺盛,硅料价格跌幅加剧 美国太阳能行业装机容量创下季度最高。据Wood Mackenzie和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贸易组织分析发现,美国Q1太阳能装机容量为6.1GW,飙升47%,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可为100多万户家庭供电。报告称,太阳能装机量占美国一季度新增发电量的54%,佛罗里达州新增太阳能装机最高。由于一季度表现强劲,SEIA将今年的预测从28.4GW略微上调至29GW。 美国Q1光伏组件进口迎来高速增长。美国Q1公用事业和其他大客户的大型项目安装量为3.8GW,同比增长66%。户用光伏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季度户用光伏飙升30%,达到1.6GW。美国Q1光伏组件进口达12GW,而2022年全年进口了29GW,一季度光伏组件无疑迎来了高速增长。SEIA在报告中表示,由于新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措施激励,预计未来五年该行业将迎来强劲增长。2024年至2028年间,年增长率预计将在10%以上,到2029年,安装量将比目前水平增加两倍。 光伏观点: 硅料方面:硅料价格下跌速度和幅度均出现加剧。据Pvinfolink公布的硅料价格显示,截止至6月7日,多晶硅致密块料均价降至每公斤100元,环跌15.25%,创下2023年1月至今的单周跌幅之最。同时低价范围已经降至每公斤80元,不断迫近全成本水平,并且不断靠近盈利平衡位置。硅料现货库存规模持续堆高难下,尤其个别企业的库存规模已累积达到超过单月产量,销售和业绩兑现的压力空前。基于此供应过剩的背景,卖方对于签单的心态迫切,订单价格让步幅度空前,个别头部企业的致密块料新订单报价已经跌至每公斤84-90元范围,疏松料和珊瑚料的价差范围也有更大幅度的让步,致使与致密块料之间的价差扩大至每公斤高达8-12元。SNEC展会后的市场氛围显现出加速追跌特点,上游环节尤其明显。硅料产能规模庞大的基础上,叠加数万吨的新产能悄然投放,致使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二三线以及新进入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 硅片方面:硅片整体价格下滑,跌幅相比上周呈现扩大。本周M10, G12尺寸硅片价格为每片3.6元人民币以及每片5元人民币左右,跌幅落在8%与13%不等。截至至6月7日,在M10尺寸上一线大厂已经有每片3.4-3.5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陆续成交,低价水位也下探到每片3.2-3.25元人民币。单晶硅片环节库存规模暂时持稳、且有小幅下降,但是市场价格剧烈变动期,若跌幅不减、继续迫近盈利平衡位置的话,预计拉晶环节的稼动水平仍将动态变化。展望后势,当前的减产幅度仍不足以消化庞大的库存水位,同时,尽管硅片价格走势已经回归自身的供需关系,硅料价格的急遽跌价也让硅片厂家被迫的受到部分让价。当前硅片厂持续以双经销、代工的方式将硅片换成电池片,然而仍然难解当前的供应过剩,若厂家减产幅度维持当前,预期硅片价格走势将难有止尽。 电池片方面:本周电池片价格持续下行,M10, G12尺寸主流成交价格分别落在每瓦0.84-0.86元人民币与每瓦0.92-0.93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水平,跌价幅度分别达到4.5%与6.1%,其中在M10尺寸受到时间节点影响,成交价格范围较大。在N型电池片部分,本周TOPCon(M10)电池片价格也对应硅片价格下跌,成交价格普遍落在每瓦0.95元人民币左右。观察N型电池片与P型价格价差稳定落在每瓦1毛-1毛1元人民币。HJT(G12)电池片外卖厂家稀少,价格也跟随主流电池片价格松动跌价,落在每瓦1.1元人民币不等。展望后势,由于电池片需求维持高档,当前电池片跌价幅度对应硅片仍未能完全反应,大尺寸电池片毛利水平高达30%。针对六月电池片排产厂家们普遍维持满产满销的策略,同时N型产能持续爬坡放量,预期后续电池片价格仍将视组件厂家排产实际规划而被动改变。 风电观点: 近日,广东省发布《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其中: 1)省管海域共15个项目、7GW,包括湛江0.7GW、阳江3GW、江门0.8GW、珠海1GW、汕尾1.5GW。 2)国管海域先安排15个、共16GW预选项目,汕头5GW、汕尾4GW、揭阳4GW、潮州3GW;再从中选出8GW项目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 3)本轮不竞电价,上网电价执行广东省燃煤基准价。 4月风电数据:据能源局统计,1-4月新增风电装机14.2GW,同比+48.23%;4月新增装机3.8GW,同比+123.53%。1-4月风电电源投资额400亿元,同比+20.7%。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145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31小时;其中风电866小时,同比增加87小时。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5.7GW,同比下降15%;其中陆上风电装机76.6GW,同比下降9%;海上风电装机9.1GW,同比下降46%。金风科技以12.7GW的装机容量位居第一;维斯塔斯(Vestas)以400MW的微小差距位居第二,通用电气和远景能源分别排名第三、第四。 3月15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2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数据。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为48.8GW,相较于2021年下降13%。其中,陆上风电新增43.6GW,同比小幅增长5%;海上风电新增5.2GW,同比下降64%;2022年新增吊装容量中国风电制整机制造商前三名分别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 储能观点: 5月储能与电力市场共跟踪统计了25个储能项目,储能总规模为3.683GW/9.253GWh,包含169条投标报价,平均报价延续下降趋势,储能系统和电池框架采购投标价格继续创新低。以2小时储能系统为例,2023年以来逐月下降,5月下降明显,相较于4月环比下降14.1%。2023年1至5月,累计下降24.15%。 投资建议: 光伏 海内外需求预期旺盛;产业链技术迭代加速,强调差异化优势,各厂家有望通过持续研发打造差异化优势,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持续扩张下游应用场景。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具有潜在技术变革与颠覆的电池片环节,推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关注东方日升、爱旭股份、高测股份、迈为股份、帝科股份、TCL中环、钧达股份等。 2)推荐深度受益光储需求高景气的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等,关注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受益大电站相关,关注阳光电源,中信博,上能电气等。 3)推荐有市占率提升空间逻辑的辅材企业,推荐通灵股份,关注宇邦新材、威腾电气;推荐供需紧平衡的EVA胶膜与高纯石英砂环节,推荐福斯特、海优新材、联泓新科、东方盛虹等,关注石英股份等。 风电 尽管一季度为传统淡季,但部分环节已出现明显修复,主要表现为:铸锻件和塔筒一季度整体同比高增,量利同比双增;东缆环比高增,毛利率显著改善,产品结构升级逻辑兑现;主机厂主要受出货结构影响,业绩表现不佳。当前已经进入行业趋势验证期,对于确定性较高的公司或许可以更乐观。 此前两个核心矛盾在于:一市场对23年预期较为充分、而对当年兑现度存疑,二对下年预期较为模糊。从Q1业绩情况来看,中上游环节零部件和塔筒管桩环节量利修复基本兑现,后续有望逐季改善,前述矛盾一已淡化。根据产业链反馈,国内竞配和海外项目或陆续启动,有望支撑明后年行业需求和增速,矛盾二亦有望得到解决。 看好海风&出海相关高成长性的环节,以及受益于全行业景气度、或实现量利修复的环节: 1)海风,弹性环节管桩(推荐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关注泰胜风能等);海缆(推荐东方电缆,关注起帆电缆、宝胜股份、太阳电缆等);关注大兆瓦关键零部件(广大特材、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恒润股份)等,以及深远海/漂浮式相关(亚星锚链等); 2)出口相关:关注铸锻件(日月股份、恒润股份、金雷股份、宏德股份)、管桩(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缆(东方电缆)等; 3)估值低、在手订单饱满、大型化叠加供应链管理优势突出的主机厂,关注明阳智能、三一重能、运达股份等。 储能 储能需求向上,关注储能三大场景下的投资机会。 场景一:大储的核心在于商业模式,重点推荐【阳光电源】【南都电源】【南网科技】【华自科技】【金盘科技】【科陆电子】等,建议关注【科华数据】【永福股份】【英维克】【青鸟消防】; 场景二:户储的核心在于产品,重点推荐【科士达】【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德业股份】等; 场景三:工商业侧储能,重点推荐【苏文电能】【金冠电气】【金冠股份】【泽宇智能】等。 工控及电力设备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PMI持续小幅回落 2023年6月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核心要点: 1、电力市场化成效突出:2022年全国电力市场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5.25万亿千瓦时,有6个电力现货试点地区进入长周期结算试运行。 2、分布式能源发展被提及: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优化加强配电网网架结构,合理配置布点容量,不断丰富配电网调节手段,加快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级,持续提升配电网灵活性和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需要。 3、持续深化电价改革:有序放开发电上网电价,完善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制度,推动各类电源、储能、用户积极参与市场。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动输电价格和配电价格分开核定,完善定价制度、理顺电价结构,创新支持新能源更好消纳的输配电价机制。 5月PMI为48.8%,小幅回落,低于荣枯线。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8%,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以下。5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此外,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部分重点行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4%、50.5%和50.8%,高于上月0.3、1.2和1.0个百分点,比上月有不同程度扩张。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3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0.47%。分三大门类看,4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3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3.8万套。2023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14.2万套。 23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维持正增长,4月单月同比稳中有降。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8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18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4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单4月来看,全社会用电量6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第二产业用电量4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 23年1-4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9.7%。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5亿千瓦,同比增长9.7%。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8亿千瓦,同比增长12.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36.6%。 1-4月电源、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正增长。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53.60%。其中,太阳能发电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核电212亿元,同比增长52.4%。电网工程完成投资984亿元,同比增长10.3%。 电网计划投资持续高增。南网方面,“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增加27%。国网方面,2022年国网全年电网投资5094亿元,高出今年年初计划的5012亿元。2023年国网将加大投资,预计电网投资将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4%,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重点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万亿元左右,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其中,国内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和投资迎来历史高峰,核电投资持续向好。“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 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化和产品智能化趋势明显,重点推荐良信股份;建议关注正泰电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等; 2)特高压作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措施之一,未来有望随电网投资上升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保变电气、长缆科技、长高集团等; 3)电网走向智化化与数字化,既是行业技术趋势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推荐威胜信息;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网信通、四方股份、宏力达、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南网能源、涪陵电力、金智科技、华自科技等。 4)工控方面,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鸣志电器;建议关注麦格米特、雷赛智能、信捷电气、伟创电气、正弦电气等。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下跌4.34%,涨跌幅排名第28,弱于大盘。沪指收于3231.41点,上涨1.34点,上涨0.04%,成交18432.8亿元;深成指收于10793.93点,下跌204.15点,下跌1.86%,成交26316.72亿元;创业板收于2143.01点,下跌90.27点,下跌4.04%,成交12331.95亿元;电气设备收于8415.26点,下跌381.93点,下跌4.34%,弱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核电指数跌幅最小,储能指数跌幅最大。核电指数下跌2.02%,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98%,光伏指数下跌3.05%,风力发电指数下跌3.80%,工控自动化下跌3.82%。锂电池指数下跌4.46%,储能指数下跌4.87%。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华仪电气 12.90%、爱旭股份 10.60%、台海核电 8.85%、中际装备 8.16%、霞客环保 7.15%、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日月股份 -10.19%、信捷电气 -10.48%、航天机电 -10.50%、亿纬锂能 -10.71%、明星电缆 -24.61%。 行业公告跟踪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各主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则新兴产业增长将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若行业参与者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下,价格可能超预期下降。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