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盘成长如何做到攻守兼备?

中盘成长如何做到攻守兼备?

作者:微信公众号【量化藏经阁】/ 发布时间:2023-06-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中盘成长如何做到攻守兼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 告 摘 要 一、成长为底、低波护航:中盘成长的攻守之道 市场风格轮动,中小盘强势复苏: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大小盘轮动现象,2021年抱团瓦解之后开启新一轮中小盘占优周期,中小盘强势复苏。 宏微观环境利好,中小盘有望持续领航: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处于下行周期中,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此外中证500未来两年盈利增速占优,流动性宽松叠加盈利预期大幅改善的背景下,中小盘有望持续占优。 低波动叠加中小盘成长,长期攻守兼备:实证表明A股也存在低波动异象,长期来看低波动的股票组合收益更高,且波动率在中证500等中小盘的表现更为突出,长期表现攻守兼备。 行业轮动加速,行业中性助力指数抵御风险:2021年四季度以来,行业轮动速度加快,行业中性的处理使得指数的稳健性得到提高。 二、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简称500SNLV)在中证500指数二级行业内选取低波动特征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在保持行业中性的同时,行业内证券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 行业与个股分布:行业中性,个股较为分散:指数行业和个股均较为分散,前十大权重股占比合计为11.79%,行业分布基本与中证500相同。 概念暴露:央国企占比更高,更受益于“中特估”:指数央国企占比近60%,高于中证500,相较中证500更受益于“中特估”。 基本面情况:估值处于合理位置,盈利有望大幅改善:指数的市盈率处于指数自发布以来的均值附近,仍处于合理位置,而指数未来三年的盈利和成长性都有望持续改善。 风格暴露:偏向低估值、低波动:从风格暴露来看,指数相对中证500更偏向低估值、低波动的股票。 指数表现:长期风险收益比优秀,攻守兼备:指数自基期以来的年化收益为16.81%,年化夏普比为0.71,均优于中证500。 三、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投资价值分析 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基金代码:512260)为跟踪500SNLV的ETF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在中证500上应用低波因子策略的ETF。基金经理为苏卿云先生,其具有丰富的指数基金管理经验。 华安基金ETF管理经验丰富,产品线较为全面,产品类别覆盖A股宽基、港股、行业主题、商品、债券、跨境等,是市场上最早推出并管理ETF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3年5月26日,在管非货币ETF产品共29只,在管规模共625.33亿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前列。 一 成长为底、低波护航:中盘成长的攻守之道 1 市场风格轮动,中小盘强势复苏 从历史来看,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大小盘轮动现象。图1以中证50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对净值走势,代表A股中小盘股与大盘股之间的分化程度。可以看到: 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A股市场总体呈现出明显的中小盘行情,尤其是在2015年的牛市中,中小盘股受益于其高弹性,展现出非常强劲的上涨势头。 2016年之后,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北上资金的持续涌入、公募基金集中度的持续提升,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确定性更高的大蓝筹股票表现持续优于中小盘股。 2021年春节之后,市场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反向,随着抱团的瓦解、核心资产的回调,叠加宏微观环境的利好,中小盘股票盈利趋势向上且估值处于低位,中小盘股迎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中证500指数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中小盘走出了强势的复苏行情。 如下图2和图3所示,2021年春节过后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票出现了急剧杀跌,且在之后的长时间内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与此同时,以中证500指数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票则表现相对强势,在20210104-20210210期间,沪深300指数上涨11.44%,而中证500指数只小幅上涨2.48%,2021年春节至今,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33.69%,而中证500指数只下跌7.5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明显。今年以来,在市场波动较大、行业轮动频繁的背景下,中小盘继续表现强势,截至2023年5月26日,沪深300下跌0.53%,而中证500上涨2.91%。 2 宏微观环境利好,中小盘有望持续领航 展望后市,从宏观的流动性和微观的企业盈利两个角度,中证500有望继续较沪深300表现占优。 宏观流动性对股市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流动性宽松时有利于中小盘、成长风格,而流动性紧缩则有利于大盘、价值风格。我们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指标作为利率周期的划分依据: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于其过去120日均值,则定义为利率上行期;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小于其过去120日均值,则定义为利率下行期。随后以中证50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月度收益之差,作为中小盘股溢价,考察不同利率周期划分下的中小盘股表现情况。 下图4展示了利率周期划分与大小盘的相对强弱线,下图5展示了不同利率周期划分下的中小盘股溢价中位数。可以看到,利率下行期中小盘股溢价中位数为0.13%,利率上行期中小盘股溢价中位数为0.08%。总体来看,利率下行期中小盘股的表现强于利率上行期中小盘股的表现,即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的时候,更有利于中小盘股的表现,而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处于下行周期中,从宏观流动性来看,中证500有望表现占优。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对股票表现也至关重要,2023年是疫后经济修复之年,上市公司盈利也有望见底回升,而从沪深300与中证500盈利预测来看,中证500未来两年盈利增速有望占优,2023年和2024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9.43%、28.28%,优于沪深300的15.43%和13.00%,从微观盈利角度来看,未来中证500也有望表现优于沪深300。 3 低波动叠加中小盘成长,长期攻守兼备 低波因子考察的是股价的波动程度,是常见的量价类因子,常见计算方式为过去一年日收益率的标准差(波动率),方向是选取波动小的股票。1952年哈里?马科维茨提出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理论,其将风险定义为收益率的波动率,认为高风险资产需要更高的收益水平来弥补。此外,根据CAPM模型,资产的高风险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高收益。但学术界近年来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发现了低波动组合比高波动组合表现更好的现象,被学术界称为“低波动异象”。 为了测试波动率因子在A股中的有效性,我们分别在中证500以及全部A股选股空间中对波动率因子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从IC测试结果来看,波动率因子在A股表现较好,在全A、中证500中的Rank_IC均值分别为-6.39%、-5.09%,长期来看低波动的股票组合收益更高。 从多空表现来看,波动率因子在几大选样空间中的长期表现也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低波动异象在A股也存在。 对于低波动异象,海内外文献从彩票效应、代表性偏差、过度自信、机构效应等维度进行了解释: 彩票效应:买高波动股票就像是买彩票,大部分投资者希望通过付出少量的费用获取巨大的回报。另外,此类股票的成功往往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但其背后隐含的风险往往被投资者忽视。因此投资者通常会高估高波动股票的价值、低估低波动股票的价值。 代表性偏差:部分高波动股票短期表现优异,容易受到投资者热捧,但其高回报背后潜在的投机行为可能导致股价回调。 过度自信:投资者会对自己的预测能力过度自信,对于不确定性更高、波动更大的股票更是如此。但由于做空机制的不充足,高波动股票的股价会被乐观的投资者抬高并导致其预期收益降低。 机构效应:机构的研究更多聚焦热门的、高波动的股票,卖方分析师容易对高波动股票的预期过度乐观;反之,起伏较小的股票则更易被投资者忽视和低估。 进一步的,我们比较了采用波动率因子分别在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进行选股的300SNLV(沪深3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SNLV为行业中性低波动的英文缩写,下同)、500SNLV(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1000SNLV(中证10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相对选样指数的超额收益,结果如下图8所示:从相对基准的超额净值来看,波动率因子在大中小盘中均有不错的表现,但是500SNLV长期相对中证500的超额收益最为明显,且远优于300SNLV的表现,在中小盘尤其是中证500中,波动率因子有着更好的表现。 4 行业轮动加速,行业中性助力指数抵御风险 2021年四季度以来,行业和板块的轮动不断加剧,我们根据相邻两月中信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的相关系数观察行业轮动的快慢,结果如下图9所示,可以看到2021年四季度以来中信一级行业相邻两个月涨跌幅排名相关性持续为负,板块行情切换节奏在不断加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精准捕捉行业之间的轮动效应可谓难上加难,而通过行业中性的处理,不做过度的行业偏离,可以使得指数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如下图10所示,2021年四季度以来,在多数行业轮动频繁的月份,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相对中证500的超额净值并未出现大幅回撤,行业中性的处理使得指数的稳健性得到提高。 二 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1 指数编制:二级行业数量和权重中性,波动率选股和加权 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930782.CSI)发布于2016年2月4日,其在中证500指数二级行业内选取低波动特征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在保持行业中性的同时,行业内证券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成分股数量为150只。 该指数在编制过程中,通过中证二级行业的数量与权重与中证500相同来实现行业中性,同时通过波动率选股并通过波动率分配权重,具体而言:先计算中证500成分股过去一年的波动率排名,然后根据中证500中中证二级行业的数量分布,确定指数中二级行业的样本数量,并在各二级行业中根据波动率排名选取成分股,最后进行调整,以使得样本数量为150只。此外在权重分配过程中,会保持指数的二级行业权重与中证500二级行业权重相同,再在各二级行业中利用波动率分配权重。 2 行业与个股分布:行业中性,个股较为分散 截至2023年4月28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合计为11.79%,持仓较为分散。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的平均市值为253.50亿元,略大于中证500成分股的平均市值249.48亿元,成分股市值主要分布在200-500亿之间。 截至2023年4月28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所属行业较为分散,包括有色金属、机械、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和计算机等,从所属行业来看,不乏传统意义上投资者认为波动较大的行业,比如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计算机等,但指数所选股票并非行业中波动较大的热门股,而是相对而言波动较小的股票。 截至2023年4月28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前三大中信一级行业分别为医药、非银行金融、基础化工,权重分别为11.54%、7.51%、7.43%。由于指数编制采用行业中性,整体而言行业分布与中证500较为接近。 3 概念暴露:央国企占比更高,更受益于“中特估”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自此,“中特估”概念持续火热。“中特估”概念有其独特的内涵:A股的估值并不均衡,体现在部分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存在长期偏低现象,主要原因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中,传统经济企业占比较高,且央企国企业绩周期性较强,账面价值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而随着“中特估”的提出,央国企的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截至2023年4月28日,该指数成分股中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的权重占比为58.97%,高于中证500的43.40%,相比中证500,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更受益于“中特估”概念主题。 4 基本面情况:估值处于合理位置,盈利有望大幅改善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的市盈率处于指数自发布以来的均值附近,处于60.62%分位点,市净率略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处于17.86%分位点,当前指数估值仍处于合理位置。 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2022年净利润增速为-10.24%,ROE为6.65%。预计2023年、2024年预期净利润增速为13.14%、7.24%,ROE增速为1.24%、2.94%,可以看到未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的盈利和成长性都有望持续改善。 5 风格暴露:偏向低估值、低波动 我们基于Barra模型,计算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相对中证500指数在各大类风格因子上的相对暴露情况,如下图20所示,为了稳健性,我们同时展示了2020年以来的相对暴露平均值及最新截面2023年4月28日的相对暴露情况。 总体来看,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相对中证500指数在BP因子正向暴露较多,而在Beta和残差波动率因子上负向暴露较多,说明相对中证500,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偏向于低估值、低波动率的股票。 6 指数表现:长期风险收益比优秀,攻守兼备 下表展示了主要指数的业绩比较情况,可以看到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2004年12月31日以来的年化收益为16.81%,年化夏普比为0.71,长期年化收益优于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同时指数相对主要宽基指数的最大回撤更小,同时波动也低于中证500指数,具备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下图展示了主要指数净值走势,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长期走势优异,在牛市和部分超跌反弹的市场环境中具备更高的弹性,2023年以来,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上涨9.50%,领先主流宽基指数。 三 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 1 产品介绍 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基金代码:512260)为华安基金发行的跟踪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的ETF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11月30日,并于2019年1月11日上市,ETF的管理费为0.5%/年,托管费为0.1%/年。基金经理为苏卿云先生。 自2019年1月11日上市以来,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运行平稳,上市以来平均日跟踪偏离度仅为0.03%。 如下图23所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SmartBeta ETF数量和规模主要集中于红利相关产品,且低波动因子多与红利因子结合,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是目前市场上稀缺的只采用波动率因子的Smart Beta ETF,且是目前国内唯一在中证500上应用低波因子策略的ETF,该指数在中小盘本身强势Beta和波动率因子的加强下,长期表现突出,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2 基金经理简介 苏卿云先生,厦门大学会计学硕士,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注册金融分析师(CFA)。曾任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事基金研究发展工作。2016年7月加入华安基金,任职于指数与量化投资事业总部。自2016年开始管理基金,截至2023年5月26日,苏卿云先生在管产品15只,在管规模合计66.53亿元(不包括联接基金规模),在管代表性产品包括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ETF、华安中证全指证券A等。 3 基金管理人简介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诚信守正,专业专注,追求极致。”的核心价值观,深耕中国资本市场,致力于成为最受投资者信赖的,具有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公司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安基金在管公募基金224只,管理公募基金总规模近5523亿元,管理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超3328亿元,排名市场前列。 华安基金有丰富的ETF管理经验,是市场上最早推出并管理ETF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3年5月26日,在管非货币ETF产品共29只,在管规模共625.33亿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前列,且目前ETF产品线较为全面且具备特色,产品类别覆盖A股宽基(沪深300、上证180、创业板50、科创50等)、港股(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等)、行业主题(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电子、光伏等)、商品(黄金)、债券、跨境(纳斯达克100、德国DAX、日经225)等,其中华安上证180ETF、华安创业板50ETF、华安黄金ETF在同类ETF中,规模与场内流动性均位于前列。 注:本文选自国信证券于2023年6月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成长为底、低波护航:中盘成长的攻守之道——华安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ETF投资价值分析》。 分析师:张欣慰 S0980520060001 分析师:张 宇 S0980520080004 联系人:胡志超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统计结果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