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盛量化】一键布局美股Big Tech——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国盛量化】一键布局美股Big Tech——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作者:微信公众号【留富兵法】/ 发布时间:2023-06-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盛量化】一键布局美股Big Tech——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科技赋能,成长受益: 1、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科技属性较强,具备相对优势。指数弹性较高,受益于超大盘科技股持续领涨,在近期的美股反弹走势中表现优异。从投资性价比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Calmar比率较高。 2、风险偏好提升,成长指数受益。纳指科技指数(NDXTMC Index)成分股主要为纳指100中的科技行业公司,为美国科技核心龙头企业,其成长风格突出。不同风险偏好下纳指科技收益有明显差异,在风险偏好较高(RAI<0.5)时,纳指科技获得显著正向收益。RAI指数在今年4月以来大幅下降,当前已回落至0.3以下,意味着市场情绪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处于较高水平,利于纳指科技指数持续攀升。 3、盈利预期持续修复,纳指科技获上涨动能。随着纳指科技指数成分股一季度财报逐步披露,多数企业EPS均超预期,投资者信心有所提振,盈利预期也持续修复,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与EPS修正相关性较高,走势基本一致,市场对于业绩增长前景更加乐观,有利于推动指数上涨。 4、美股资产显著低配,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现有投向分布看,无论是跨境ETF产品,还是更为宽泛的QDII基金,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投向比重均显著低于美国金融资产的全球占比,仍处于显著低配阶段。另外美股投资回报的长期收益优势显著,投资回报性价比凸显,有望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指数反映美国科技公司整体表现。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代码: NDXTMC.GI),聚焦信息科技与通讯设备龙头企业,科技属性较强。成分股行业集中度高,聚焦科技行业。指数成分股偏向大市值风格。长期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表现优异,而且具有高弹性、高性价比等优势。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1、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基金代码:A份额017091,C份额017093)。基金成立于2022年12月9日,基金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以期获得与标的指数收益相似的回报。基金由汪洋先生和张晓南先生共同管理,二位基金经理均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和QDII产品投资管理经验。 2、基金公司是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产品线较为齐全,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管理非货币型基金170只,规模合计约3526亿元,公司ETF产品线持续扩充,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工具。 一、科技赋能,成长受益 1.1 纳指科技优势凸显,受益大型科技反弹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科技属性较强。相比于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以科技网络股为主,具备高科技、高成长和非金融等特点。而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则进一步聚焦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的科技公司,科技属性较强。 纳斯达克市值加权指数弹性较高,近期表现优异。在近期的美股反弹走势中,受益于几只超大盘科技股持续领涨,自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年化收益率高达100.50%,大幅跑赢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从投资性价比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Calmar比率较高,优于同期的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5.08)和纳斯达克100指数(4.14)。 1.2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高成长指数受益 纳指科技指数(NDXTMC Index)成分股主要为纳指100中的科技行业公司,为美国科技核心龙头企业,其成长风格突出,往往在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的情况下备受青睐。而花旗风险厌恶指数(Citi RAI Index)可以很好地评估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水平,该指数由6类因子组成:股票期权隐波、新兴市场与美债利差、银行间借贷成本、美国市场CDS利差、外汇期权隐波、利率掉期期权隐波,较全面地捕捉了市场对于风险水平的感知。 图表4和图表5分别绘制了纳指科技和花旗RAI的5日均线,并统计了2010年以来RAI指数处于不同区间下的纳指科技年化收益(计为月均收益率*12)。可以看出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纳指科技收益有明显差异,在风险偏好较高(RAI<0.5)时,纳指科技获得显著正向收益。 RAI指数在今年4月以来大幅下降,当前已回落至0.3以下,意味着市场情绪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处于较高水平,利于纳指科技指数持续攀升。 1.3 盈利预期持续修复,纳指科技获上涨动能 随着纳指科技指数成分股一季度财报逐步披露,多数企业EPS均超预期,投资者信心有所提振,盈利预期也持续修复。构建指数EPS修正指标如下: 其中预期上调表示某只成分股EPS预期60日变动大于0,预期下调表示某只成分股EPS预期60日变动小于0。当指数EPS修正大于0时,表示多数成分股盈利预期上调。 从图表6可以看出,纳指科技指数与EPS修正相关性较高,走势基本一致。今年4月以来,EPS修正指标突破零点并持续上行,目前接近40%,可见市场对于业绩增长前景更加乐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指数上涨。 1.4 美国资产相对低配,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 1)现有跨境ETF和QDII基金投向美国市场数量与规模较多。 从现有跨境ETF的数量与规模来看,主要投向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截至2023年1季末,从产品分布来看,国内跨境ETF产品共计76只,投向区域主要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等,分别为40只、19只、5只,数量占比分别达52.6%、25.0%和6.6%;从规模分布来看,国内跨境ETF主要投向中国香港、美国、德国等,规模分别为1629.4亿元、506.6亿元、5.4亿元,产品规模占比分别为69.5%、21.6%和0.2%。可见现有跨境ETF投向美国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多。 从现有QDII类产品(含跨境ETF)的配置区域看,投向美国数量与规模较多。截至2023年1季末,从产品数目看,QDII基金合计397只,投资区域主要涉及中国香港、美国、大中华区,数目分别为115只、100只和36只,占比分别达到29.0%、25.2%和9.1%。从投资规模看,QDII基金规模合计约2720.8亿元,主要投向中国香港、美国、大中华区等区域,规模分别约1771.7亿元、692.1亿元和183.6亿元,占比分别达到65.1%、25.4%和6.7%。 从现有QDII类产品(含跨境ETF)的资产配置看,QDII类产品集中配置股票资产,且以消费+科技行业为主。从大类资产类型配置看,QDII基金在股票、基金、债券及其他资产的规模分别为1838.8亿元、542.8亿元和339.2亿元,占比分别为67.6%、19.9%和12.5%。从权益资产内部来看,行业配置主要集中于可选消费、通信业务与信息技术这三大行业,规模分别达768.8亿元、721.7亿元和423.5亿元,占比分别为28.3%、26.5%和15.6%。 2)对标全球金融资产分布来看,美国相对低配。 从跨境ETF来看,对标全球金融资产分布而言,跨境ETF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市场相对低配居多。结合现有跨境ETF规模投向分布可以发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投向明显低于相应国家金融资产的全球比重,低配比例分别达到23.03%、6.67%、3.14%、2.81%和1.55%,其中对美国相对低配最多。 从QDII基金来看,对标全球金融资产分布而言,QDII基金对美国市场相对低配居多。结合现有QDII基金规模投向分布,现有QDII基金在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的投向明显低于相应国家金融资产的全球比重,低配比例分别达到19.19%、6.77%和3.95%。 3)美国资产具备投资性价比,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美国金融资产兼备产品配置与投资回报,资金有望持续流入。首先,从现有投向分布看,无论是跨境ETF产品,还是更为宽泛的QDII基金,相应产品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投向比重均显著低于美国金融资产的全球占比,这意味着仍处于显著低配阶段。其次,从长期看,美国经济体量位居全球首位,且消费需求与金融市场发展均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另外,结合投资回报看,美股投资回报的长期收益优势显著,纳斯达克与标普500显著领跑全球核心股指,同时美债收益率依旧位列全球发达国家前列,所以美国资产投资回报性价比凸显,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综上所述,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当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风险偏好提升,成长指数受益。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这类高成长指数有望持续受益。 盈利预期持续修复,纳指科技获上涨动能。随着纳指科技指数成分股一季度财报逐步披露,多数企业EPS均超预期,投资者信心有所提振,盈利预期也持续修复,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与EPS修正相关性较高,走势基本一致,市场对于业绩增长前景更加乐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指数上涨。 美股资产显著低配,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现有投向分布看,无论是跨境ETF产品,还是更为宽泛的QDII基金,产品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投向比重均显著低于美国金融资产的全球占比,仍处于显著低配阶段。另外美股投资回报的长期收益优势显著,投资回报性价比凸显,有望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二、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1 指数编制规则:反映美国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指数简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代码: NDXTMC.GI),指数英文名称NASDAQ-100 TECHNOLOGY SECTOR MARKET-CAP WEIGHTED INDEX,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于2022年3月21日发布,以2022年3月2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旨在衡量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的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样本空间: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 选样方法: 首先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股后选择市值靠前的100家公司,组成“纳斯达克100指数”;然后在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中根据行业分类基准(ICB),选出归类为科技行业的成份股,并采用市值加权方式进行编制;最终选出相应的科技行业的股票组成该指数。 成分股及权重调整: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成分股及权重调整时间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相同。权重调整采用2月、5月、8月和11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收市时的最后出售价。 成分股加权调整: 指数证券的初始权重是由该成分股的市值除以所有成分股的总市值计算得出。初始权重将根据以下限制进行调整:成分股权重不得超过10%。 指数相关方案:1、指数维护剔除方案:如果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成分股因任何原因从达斯达克100指数中剔除,其成分股也将同时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中剔除。2、指数维护替代方案:1)当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根据ICB归类为科技类别的成分股被剔除时,其也将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中剔除。因此,如果加入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替代成分股根据ICB归类为科技类别,那么该替代成分股也将被纳入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并在生效日承接被剔除成分股的权重。2)当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根据ICB归类为非科技类别的成分股被剔除时,而替代成分股被ICB归类为科技类别,该替代成分股会在下季度调整时纳入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3)当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根据ICB归类为科技类别的成分股被剔除时,而替代成分股被ICB归类为非科技类别,那么该成分股会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中被剔除,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除数会作调整,以确保指数的完整性。3、新增方案:倘若证券因任何原因被纳入达斯达克100指数,则该证券可同时被纳入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 注:由于该指数的成分股权重数据非公开,下文我们使用估算的成分股权重。估算方法:根据指数上一次权重调整日2023/3/17的成分股股价与总股数计算得到初始权重(即市值占比),将权重高于10%的成分股权重转换为10%(其中两只Alphabet股分别占5%),然后将其余成分股以相同比例调整至总权重和为100%,获得调整后的权重,继而计算2023/5/31的成分股模拟权重。 2.2 指数成分股:聚焦信息科技与通讯设备大市值龙头企业 从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聚焦信息科技与通讯设备龙头企业,科技属性较强。截至2023年5月31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71.70%,集中度较高,主要聚焦信息科技与通讯设备龙头企业,前十大成分股中有7只属于信息科技行业,3只属于通讯设备行业。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的科技属性较强,例如指数前三大成分股分别为英伟达、Meta平台股份有限公司、微软公司,市值分别高达8050、5892、5509亿美元。 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成分股行业集中度高,聚焦科技行业。从指数成分股的GICS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涉及了3个GICS一级行业,分别为信息科技、通讯设备、可选消费,模拟权重分别为77.47%、21.21%、1.32%。从更加细分的GICS二级分类来看,指数共涉及5个不同的细分行业,分别为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软件与服务、媒体与娱乐、技术硬件和设备、可选消费与零售,模拟权重分别为44.06%、23.81%、21.21%、9.60%、1.32%。 从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成分股偏向大市值风格。截至2023年5月31日,指数成分股累计总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从具体成分股的市值分布来看,市值1000亿以上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高达77.45%,总市值在200亿以下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仅为0.32%。因此整体而言,指数在市值风格上偏向大市值。 2.3 指数历史业绩:高收益、高弹性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长期业绩优秀。截至2023年5月31日,指数自2010年以来长期业绩优秀,区间累计年化收益率高达16.60%,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10.35%)。从区间波动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年化波动率更高,弹性更强。从区间收益风险比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的收益率与波动率的比值更高,具备较高性价比。因此,长期来看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表现优异,而且具有高弹性、高性价比等优势。 三、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3.1 基金的基本信息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基金代码:A份额017091,C份额017093),基金全称为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成立于2022年12月9日,基金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以期获得与标的指数收益相似的回报。 3.2 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丰富,基金公司产品线齐全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由汪洋先生和张晓南先生共同管理,二位基金经理均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和QDII产品投资管理经验。 汪洋先生,硕士。2009年起先后在华泰联合证券、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工作。汪洋先生在管基金总规模为51.12亿元,投资经理年限超7年,具备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张晓南先生,经济学硕士,CFA,FRM。曾任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部高级产品设计师,兴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2020年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管基金总规模为96.07亿元,投资经理年限超6年,具备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公司简介: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中美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景顺集团下属景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景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各持有49%的公司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深圳,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基金管理、发起设立基金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准许和批准的其他业务。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线较为齐全,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共管理非货币型基金170只,规模合计约3526亿元,其中包含国际(QDII)类型基金4只,国际(QDII)类型基金规模合计已超20亿元。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ETF产品线持续扩充,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共在管10只ETF产品,涵盖了宽基、港股、红利、消费和电子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工具。 风险提示: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指数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6月9日发布的报告《一键布局美股Big Tech——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基金投资价值分析》,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林志朋 S0680518100004 linzhipeng@gszq.com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liufubing@gszq.com 张国安 zhangguo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