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阶段市场将对政策预期较为敏感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下阶段市场将对政策预期较为敏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上周,沪指小幅反弹,宽基指数多数上行,科创50(+1.41%)和中证1000(+1.22%)涨幅居前。从风格表现来看,科技和上游资源、小盘、高市盈率风格占优。上周公布的4月工业企业利润、5月PMI继续普降均对经济预期造成扰动,进而引发“稳增长”政策预期向上,叠加上周五外资大幅流入,沪指上周五反攻至3230点。但上周前四日“弱经济”预期主导,基本面继续下行,行情由与经济相关性相对较弱的TMT板块主导,而上周五转向“稳增长”政策或加码预期升温,市场主线转向地产链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 展望后市,我们在当前弱趋势的股市环境中,或考虑重点关注:(1)有政策博弈能力,且对“中特估”映射度较好的军工、工程机械、电力、水务和公路等行业;(2)对经济基本面变化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医药及原料药化工等行业;(3)承接“AI+”主题,有望在板块内部演绎高低切换的通信设备(含IDC链条)、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板块。 目前在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弱化及国内有强刺激的预期共振下,市场出现明显反弹,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实情况,在负面预期修正下,港股或有机会延续反弹之势。 海外方面,美国5月PMI依然延续制造业弱、服务业强劲的分化态势,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7月加息概率升至50%以上。当前,美国劳动力和房租出现局部边际改善,整体仍然偏紧,通胀高中枢隐忧依然是掣肘美联储急剧转鸽的重要因素,Q2~Q3海外流动性可能延续波动态势。 国内方面,经济基本延续偏弱态势,制造业PMI连续三月走低,非制造业和建筑业PMI亦有所回落,在持续低迷的情绪后,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升温。 A股方面,上周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等边际好转,同时政策预期加强,市场情绪缓和,海外方面美债上限风波平息。整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整体处于底部区域,“乐观者”开始主导定价,下阶段市场将对政策预期较为敏感。结构方面,既要成长性,也要确定性,关注中报下的投资机会。年初以来,经济预期从强复苏到弱复苏再到担忧,基本面维度推动的行情显得短暂且不确定。 棋至中盘,伴随经济预期下修进入临界点,反弹有望结构性展开,但空间和持续性仍有疑问。当前与其博弈经济预期的反复,不如关注中报下的投资机会。整体而言中报的机会集中在两个维度:一方面,科技产业的革命性机会将使得TMT板块业绩超预期逐步扩散,可在TMT板块中寻求弹性;另一方面,与经济大盘相关,且“资产荒+改革”逻辑共振的中特估是较为确定的方向。 5月市场情绪由高转低,各大指数月度涨跌幅分别为:上证综指-3.57%,沪深300指数-5.72%,创业板指数-5.65%,科创50指数-3.12%;恒生指数-8.35%,恒生科技指数-7.04%。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录得一定涨幅,跌幅榜中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建筑排名前三。主流赛道中,万得Chatgpt指数上涨5.94%。 国内方面,4月和5月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内生动力还不够,需求不足,市场对经济短期复苏谨慎。制造业PMI持续回落,5月为48.8,连续2月低于荣枯线,服务业PMI为53.8,显示“五一”假期推动下继续扩张,有明显分化。地产数据修复不佳,30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不及历史平均水平。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压力仍较高,同时美元指数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 整体市场在调整中逐渐寻找新的预期锚,同时对未来经济政策有一定期盼。 经历了5月对经济展望的再调整,市场应达到一个新均衡点,因此短期情绪存在一定修复空间,此时不宜过度悲观。今年宏观政策可能会以保增长为主,等待新一届政府在调结构、稳增长方面的具体政策。 我们能看到一些领域仍然保持了欣欣向荣的态势,并且产生了国内外共振。制造人工智能核心零件GPU的美股英伟达在5月最后一周公布了季度报告,大幅上调了2季度收入展望,展现出人工智能的乐观前景。此外,经历了一至两年的回调,我们也在关注一些可能存在的行业机遇。 我们整体自下而上择股,对宏观经济做中性预期,优选个股,不押注市场风格。目前我们依旧看好数字化、消费升级、能源革命等产业方向,同时对自主可控产业安全、国央企效率提升资本回报上升保持持续关注,基于产业视角寻找符合时代背景的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的回报。 【他山之石】投资大师的智慧:在低迷市场中找到成功的关键 5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部分宽基指数回吐今年涨幅,交易情绪降温。近期中国增长预期边际走弱,地方债务及地产压力有所抬升,疫情担忧重新升温,海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仍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延续单边波动,A股市场表现不佳。从情绪面来说,当前市场预期与年初疫情高峰时相当,5月投资者情绪指数呈现单边下滑的趋势,在最后7个交易日,情绪指数并未出现明显波动,稳定在14附近,形成了市场和情绪的底部区域。我们觉得悲观情绪已经充分反映到A股当中,向下空间有限,展望6月,情绪指数有望从低位逐步回暖,推动市场企稳回升。 A股一直以来的特色便是熊长牛短,在A股投资过程中要想长期稳健盈利,主要是看你在市场底部的时候敢不敢加仓,加仓之后有没有耐心等它上涨,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优质公司跌到低估区域的时候慢慢配置。 在这个市场情绪相对悲观的时刻,给大家分享几位顶级投资大佬的投资名言,希望能为大家在接下来的投资过程中提供些许帮助。 成长股投资策略之父—菲利普·费雪 1. 抱牢成长股。 2. 股票市场最惹人发笑的事情是:每一个同时买和同时卖的人都会自认为自己比对方聪明。 3. 你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了解自己或市场的方方面面。 4. 现金流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 5. 不要随群众起舞。 6. 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 7. 投资股票要切实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可被一些不实数字所蒙骗。 8. 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还不能忘了时机因素。 9. 股票投资,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 基金史传奇—彼得·林奇 1. 公司的状况与股票的状况有100%的相关性。 2. 周期性行业的股票要在市盈率高时买进,市盈率低时卖出。 3. 买进有赢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 4. 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5. 最终决定投资者命运的既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那些上市公司,而是投资者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6. 炒股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会失败。 7.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8. 股市赢家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平庸股,全心全力锁定领导股。 9. 让趋势成为你的朋友。 股神—巴菲特 1.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2. 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 3. 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4. 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5. 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是在裸体游泳。 6. 当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遇到一次巨大但可以化解的危机时,一个绝好的投资机会就悄然来临。 7. 投资企业而不是股票。 8. 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明天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9. 即使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为之改变我的任何投资作为。 金融大鳄—索罗斯 1. 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2. 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3.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4. 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5.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6.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着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7.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8. 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 9. 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日本股神—是川银藏 1. 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谣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么钱再多,也不够赔。 2. 每日盯牢经济与股市行情的变动,必须是自己下工夫研究。 3. 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谨慎买卖。 4. 不可太过于乐观,不要以为股市会永远涨个不停。 5. 交易并不是低买高卖;实际上,它是高买、更高卖,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6. 在我进入之前,我就知道该何时退出了。 7. 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并长期持有。 8. 不要一看到报纸、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 9. 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必须记住,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 1. 我能躲过灾难,是因为我每次都抛得过早。 2. 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3. 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 谁要是说自己总能够抄底逃顶,那准是在撒谎。 5. 别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确,如果犯了错,越快止损越好。 6. 谁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遥,才赚得最自在。 7. 他们不是被市场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 8. 作为投资者,肯定有些股票会让人赔得刻骨铭心。 9. 一个人必须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响市场时的相互作用。 【市场回顾】 上周A股方面,上证指数周涨跌幅为0.55%,上证50周涨跌幅为-0.63%,沪深300周涨跌幅为0.28%,创业板指周涨跌幅为0.18%;板块方面,传媒、计算机、通信涨幅居前;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农林牧渔跌幅较大;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周涨跌幅为1.08%,恒生科技指数周涨跌幅为3.61%;美股方面,标普500周涨跌幅为1.83%,道琼斯工业周涨跌幅为2.02%,纳斯达克周涨跌幅为2.04%。 【观点分享】地产产业链为上周五反弹的最主要驱动力,家电、建材、房地产板块表现亮眼。周五晚国常会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但未明显提及房地产板块,地产板块预期落空。国内方面,近期市场情绪略有和缓,主要指数初步呈现出企稳迹象,成交量有所回升,人民币小幅升值,北向资金亦重新恢复净流入。后市来看,市场短期表现可能仍有反复,但调整最快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国内因素尤其经济内生动能修复的进展仍将是决定市场表现的主要矛盾,如若政策应对得当,有望逐渐改善当前投资者的偏悲观预期。 首先,转眼就开始保卫3200点了,两根阴线将上证指数从3300点附近推到了3200点。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走低,北向资金持续流出,单周净流出178.9亿,创今年单周流出新高,并且这还是只有四个交易日的情况下发生的,短期汇率对外资行为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其次,中特估继续深度调整,万得中字头央企指数下跌3.48%,这样大幅的回调的动能来自于大金融板块的回调,申万一级指数中的银行和非银金融分别下跌3.14%和3.73%,这样的下跌和之前的“金特估”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投资偏好的角度来看,持有银行板块的投资者更多的是为了获取银行稳定的分红收入,而一波“金特估”使得他们提前获得了数年的红利收入,因而必然获利了结,而那些追高进入的“活跃”投资者被迫高位站岗。获利了结的投资者大概率并不会选择早已炒上天的题材股,股市结构性失血,这些站岗的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到这些股票回到之前的股息率时,才会得到解救,因此市场重新恢复活力还需时日。 最后,近期创业板指也比较糟糕,跷跷板的效应没有延续,创业板指也快接近去年四月的低点,无论是上证还是创业板指的回调都反映了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复苏到底是否被证伪,我们更倾向于复苏的速度不及预期,居民的消费需求在过去的三年受到较大的打击,重新恢复消费的信心,又需要经济有所起色居民收入增加,而经济需要有起色需要消费的支持,外加当前又赶上了国外陷入衰退前夜,迅速复苏的难度的确较大。解开需求和收入的死结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当前的经济环境可能财政发力更有效果,我们也可喜的看到了财政确实在发力的,1-4月的公共预算支出是超越去年的,也是高于全年的。 诚然,当前的指数点位是比较低的,估值也是历史的较低水平,但情绪上的脆弱催生了股市的脆弱,但无论价格如何波动,依旧围绕着价值,情绪只是加剧了波动的程度,参照去年10月后的行情,情绪的反转也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感受周期,控制好仓位,尽量均衡配置,控制好回撤,静待后续市场的反转。
上周,沪指小幅反弹,宽基指数多数上行,科创50(+1.41%)和中证1000(+1.22%)涨幅居前。从风格表现来看,科技和上游资源、小盘、高市盈率风格占优。上周公布的4月工业企业利润、5月PMI继续普降均对经济预期造成扰动,进而引发“稳增长”政策预期向上,叠加上周五外资大幅流入,沪指上周五反攻至3230点。但上周前四日“弱经济”预期主导,基本面继续下行,行情由与经济相关性相对较弱的TMT板块主导,而上周五转向“稳增长”政策或加码预期升温,市场主线转向地产链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 展望后市,我们在当前弱趋势的股市环境中,或考虑重点关注:(1)有政策博弈能力,且对“中特估”映射度较好的军工、工程机械、电力、水务和公路等行业;(2)对经济基本面变化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医药及原料药化工等行业;(3)承接“AI+”主题,有望在板块内部演绎高低切换的通信设备(含IDC链条)、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板块。 目前在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弱化及国内有强刺激的预期共振下,市场出现明显反弹,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实情况,在负面预期修正下,港股或有机会延续反弹之势。 海外方面,美国5月PMI依然延续制造业弱、服务业强劲的分化态势,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7月加息概率升至50%以上。当前,美国劳动力和房租出现局部边际改善,整体仍然偏紧,通胀高中枢隐忧依然是掣肘美联储急剧转鸽的重要因素,Q2~Q3海外流动性可能延续波动态势。 国内方面,经济基本延续偏弱态势,制造业PMI连续三月走低,非制造业和建筑业PMI亦有所回落,在持续低迷的情绪后,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升温。 A股方面,上周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等边际好转,同时政策预期加强,市场情绪缓和,海外方面美债上限风波平息。整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整体处于底部区域,“乐观者”开始主导定价,下阶段市场将对政策预期较为敏感。结构方面,既要成长性,也要确定性,关注中报下的投资机会。年初以来,经济预期从强复苏到弱复苏再到担忧,基本面维度推动的行情显得短暂且不确定。 棋至中盘,伴随经济预期下修进入临界点,反弹有望结构性展开,但空间和持续性仍有疑问。当前与其博弈经济预期的反复,不如关注中报下的投资机会。整体而言中报的机会集中在两个维度:一方面,科技产业的革命性机会将使得TMT板块业绩超预期逐步扩散,可在TMT板块中寻求弹性;另一方面,与经济大盘相关,且“资产荒+改革”逻辑共振的中特估是较为确定的方向。 5月市场情绪由高转低,各大指数月度涨跌幅分别为:上证综指-3.57%,沪深300指数-5.72%,创业板指数-5.65%,科创50指数-3.12%;恒生指数-8.35%,恒生科技指数-7.04%。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录得一定涨幅,跌幅榜中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建筑排名前三。主流赛道中,万得Chatgpt指数上涨5.94%。 国内方面,4月和5月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内生动力还不够,需求不足,市场对经济短期复苏谨慎。制造业PMI持续回落,5月为48.8,连续2月低于荣枯线,服务业PMI为53.8,显示“五一”假期推动下继续扩张,有明显分化。地产数据修复不佳,30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不及历史平均水平。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压力仍较高,同时美元指数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 整体市场在调整中逐渐寻找新的预期锚,同时对未来经济政策有一定期盼。 经历了5月对经济展望的再调整,市场应达到一个新均衡点,因此短期情绪存在一定修复空间,此时不宜过度悲观。今年宏观政策可能会以保增长为主,等待新一届政府在调结构、稳增长方面的具体政策。 我们能看到一些领域仍然保持了欣欣向荣的态势,并且产生了国内外共振。制造人工智能核心零件GPU的美股英伟达在5月最后一周公布了季度报告,大幅上调了2季度收入展望,展现出人工智能的乐观前景。此外,经历了一至两年的回调,我们也在关注一些可能存在的行业机遇。 我们整体自下而上择股,对宏观经济做中性预期,优选个股,不押注市场风格。目前我们依旧看好数字化、消费升级、能源革命等产业方向,同时对自主可控产业安全、国央企效率提升资本回报上升保持持续关注,基于产业视角寻找符合时代背景的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的回报。 【他山之石】投资大师的智慧:在低迷市场中找到成功的关键 5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部分宽基指数回吐今年涨幅,交易情绪降温。近期中国增长预期边际走弱,地方债务及地产压力有所抬升,疫情担忧重新升温,海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仍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延续单边波动,A股市场表现不佳。从情绪面来说,当前市场预期与年初疫情高峰时相当,5月投资者情绪指数呈现单边下滑的趋势,在最后7个交易日,情绪指数并未出现明显波动,稳定在14附近,形成了市场和情绪的底部区域。我们觉得悲观情绪已经充分反映到A股当中,向下空间有限,展望6月,情绪指数有望从低位逐步回暖,推动市场企稳回升。 A股一直以来的特色便是熊长牛短,在A股投资过程中要想长期稳健盈利,主要是看你在市场底部的时候敢不敢加仓,加仓之后有没有耐心等它上涨,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优质公司跌到低估区域的时候慢慢配置。 在这个市场情绪相对悲观的时刻,给大家分享几位顶级投资大佬的投资名言,希望能为大家在接下来的投资过程中提供些许帮助。 成长股投资策略之父—菲利普·费雪 1. 抱牢成长股。 2. 股票市场最惹人发笑的事情是:每一个同时买和同时卖的人都会自认为自己比对方聪明。 3. 你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了解自己或市场的方方面面。 4. 现金流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 5. 不要随群众起舞。 6. 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 7. 投资股票要切实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可被一些不实数字所蒙骗。 8. 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还不能忘了时机因素。 9. 股票投资,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 基金史传奇—彼得·林奇 1. 公司的状况与股票的状况有100%的相关性。 2. 周期性行业的股票要在市盈率高时买进,市盈率低时卖出。 3. 买进有赢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 4. 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5. 最终决定投资者命运的既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那些上市公司,而是投资者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6. 炒股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会失败。 7.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8. 股市赢家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平庸股,全心全力锁定领导股。 9. 让趋势成为你的朋友。 股神—巴菲特 1.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2. 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 3. 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4. 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5. 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是在裸体游泳。 6. 当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遇到一次巨大但可以化解的危机时,一个绝好的投资机会就悄然来临。 7. 投资企业而不是股票。 8. 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明天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9. 即使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为之改变我的任何投资作为。 金融大鳄—索罗斯 1. 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2. 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3.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4. 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5.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6.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着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7.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8. 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 9. 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日本股神—是川银藏 1. 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谣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么钱再多,也不够赔。 2. 每日盯牢经济与股市行情的变动,必须是自己下工夫研究。 3. 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谨慎买卖。 4. 不可太过于乐观,不要以为股市会永远涨个不停。 5. 交易并不是低买高卖;实际上,它是高买、更高卖,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6. 在我进入之前,我就知道该何时退出了。 7. 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并长期持有。 8. 不要一看到报纸、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 9. 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必须记住,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 1. 我能躲过灾难,是因为我每次都抛得过早。 2. 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3. 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 谁要是说自己总能够抄底逃顶,那准是在撒谎。 5. 别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确,如果犯了错,越快止损越好。 6. 谁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遥,才赚得最自在。 7. 他们不是被市场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 8. 作为投资者,肯定有些股票会让人赔得刻骨铭心。 9. 一个人必须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响市场时的相互作用。 【市场回顾】 上周A股方面,上证指数周涨跌幅为0.55%,上证50周涨跌幅为-0.63%,沪深300周涨跌幅为0.28%,创业板指周涨跌幅为0.18%;板块方面,传媒、计算机、通信涨幅居前;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农林牧渔跌幅较大;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周涨跌幅为1.08%,恒生科技指数周涨跌幅为3.61%;美股方面,标普500周涨跌幅为1.83%,道琼斯工业周涨跌幅为2.02%,纳斯达克周涨跌幅为2.04%。 【观点分享】地产产业链为上周五反弹的最主要驱动力,家电、建材、房地产板块表现亮眼。周五晚国常会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但未明显提及房地产板块,地产板块预期落空。国内方面,近期市场情绪略有和缓,主要指数初步呈现出企稳迹象,成交量有所回升,人民币小幅升值,北向资金亦重新恢复净流入。后市来看,市场短期表现可能仍有反复,但调整最快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国内因素尤其经济内生动能修复的进展仍将是决定市场表现的主要矛盾,如若政策应对得当,有望逐渐改善当前投资者的偏悲观预期。 首先,转眼就开始保卫3200点了,两根阴线将上证指数从3300点附近推到了3200点。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走低,北向资金持续流出,单周净流出178.9亿,创今年单周流出新高,并且这还是只有四个交易日的情况下发生的,短期汇率对外资行为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其次,中特估继续深度调整,万得中字头央企指数下跌3.48%,这样大幅的回调的动能来自于大金融板块的回调,申万一级指数中的银行和非银金融分别下跌3.14%和3.73%,这样的下跌和之前的“金特估”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投资偏好的角度来看,持有银行板块的投资者更多的是为了获取银行稳定的分红收入,而一波“金特估”使得他们提前获得了数年的红利收入,因而必然获利了结,而那些追高进入的“活跃”投资者被迫高位站岗。获利了结的投资者大概率并不会选择早已炒上天的题材股,股市结构性失血,这些站岗的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到这些股票回到之前的股息率时,才会得到解救,因此市场重新恢复活力还需时日。 最后,近期创业板指也比较糟糕,跷跷板的效应没有延续,创业板指也快接近去年四月的低点,无论是上证还是创业板指的回调都反映了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复苏到底是否被证伪,我们更倾向于复苏的速度不及预期,居民的消费需求在过去的三年受到较大的打击,重新恢复消费的信心,又需要经济有所起色居民收入增加,而经济需要有起色需要消费的支持,外加当前又赶上了国外陷入衰退前夜,迅速复苏的难度的确较大。解开需求和收入的死结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当前的经济环境可能财政发力更有效果,我们也可喜的看到了财政确实在发力的,1-4月的公共预算支出是超越去年的,也是高于全年的。 诚然,当前的指数点位是比较低的,估值也是历史的较低水平,但情绪上的脆弱催生了股市的脆弱,但无论价格如何波动,依旧围绕着价值,情绪只是加剧了波动的程度,参照去年10月后的行情,情绪的反转也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感受周期,控制好仓位,尽量均衡配置,控制好回撤,静待后续市场的反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