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宏观:5月PMI点评】亟待政策发力恢复信心

【中银宏观:5月PMI点评】亟待政策发力恢复信心

作者:微信公众号【朱启兵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5月PMI点评】亟待政策发力恢复信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制造业多个分项指数本月延续下滑。“主动去库存”是制造业景气度不足的重要体现。建筑业、服务业需求均下降至收缩区间。 2023年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8.8%,较4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5月制造业生产、需求指数均低于荣枯线。从需求端看,5月新订单指数48.3%,较4月回落0.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较上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2%。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49.6%,较4月继续下滑0.6个百分点,跌落至收缩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47.6%,较4月继续下滑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4%,较4月继续下滑0.4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 %,较4月回升0.2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4.1%,较4月下降0.6个百分点。 生产收缩。从供给端看,首先,5月制造业企业采购意愿整体弱势,5月采购、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8.6%,较4月分别继续下降0.1和0.3个百分点,印证当前企业生产意愿下滑。其次,5月从业人员指数较4月继续下探,也可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收缩。 外需、内需皆不振。需求走弱仍是5月PMI数据表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5月新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以下继续下探,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外部需求回落对总需求表现有所影响,新出口订单下降0.4个百分点。 “主动去库存”是制造业景气度不足的重要体现。5月制造业出厂价格仅为41.6%,较5月继续下行3.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当前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通胀不足”叠加“主动去库”,进一步提升了扩内需的紧迫性。在此前一系列报告中,我们提到,通胀不足正在加深需求不足的影响。在海外因素的影响下,上游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的收缩幅度大于需求的收缩幅度,如5月黑色金属冶炼业出厂价格指数下降至20%以下,而其新订单指数仍能维持在25%以上水平;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弱势进一步打压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意愿,因而需要需求以“提量”的方式加以补充,重申以政策“扩内需”的重要性。 5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落,但维持在较高景气区间。5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5%,较4月继续下行1.9个百分点。但从需求端看,5月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明显下降6.5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水平;外部需求也有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9.7%,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 供给端表现仍较弱势。从供给端看,5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8.4%,较4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51.9 %,较4月继续下行0.5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制造业多个分项指数本月延续下滑 2023年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8.8%,较4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5月制造业生产、需求指数均低于荣枯线。从需求端看,5月新订单指数48.3%,较4月回落0.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较上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2%。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49.6%,较4月继续下滑0.6个百分点,跌落至收缩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47.6%,较4月继续下滑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4%,较4月继续下滑0.4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 %,较4月回升0.2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4.1%,较4月下降0.6个百分点。 生产收缩。从供给端看,首先,5月制造业企业采购意愿整体弱势,5月采购、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8.6%,较4月分别继续下降0.1和0.3个百分点,印证当前企业生产意愿下滑。其次,5月从业人员指数较4月继续下探,也可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收缩。 外需、内需皆不振。需求走弱仍是5月PMI数据表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5月新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以下继续下探,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外部需求回落对总需求表现有所影响,新出口订单下降0.4个百分点。 “主动去库存”是制造业景气度不足的重要体现。5月制造业出厂价格仅为41.6%,较5月继续下行3.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当前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通胀不足”叠加“主动去库”,进一步提升了扩内需的紧迫性。在此前一系列报告中,我们提到,通胀不足正在加深需求不足的影响。在海外因素的影响下,上游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的收缩幅度大于需求的收缩幅度,如5月黑色金属冶炼业出厂价格指数下降至20%以下,而其新订单指数仍能维持在25%以上水平;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弱势进一步打压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意愿,因而需要需求以“提量”的方式加以补充,重申以政策“扩内需”的重要性。 大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中小企业景气度仍较弱势。5月大型企业PMI指数50.0%,较4月继续回升0.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水平。中型企业PMI指数47.6%,较4月继续下降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指数47.9%,较4月继续下降1.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5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50.3%,较4月明显回升1.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1.5%,较4月回升1.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回落1.8和3.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较4月分别回落2.8和0.7个百分点。 5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回落 5月非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落,但维持在较高景气区间。5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5%,较4月继续下行1.9个百分点。但从需求端看,5月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明显下降6.5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水平;外部需求也有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9.7%,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 供给端表现仍较弱势。从供给端看,5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8.4%,较4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51.9 %,较4月继续下行0.5个百分点。 建筑业、服务业需求均下降至收缩区间。5月建筑业PMI指数58.2%,较4月明显下行5.7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较4月有所下降,新订单指数下降4.0个百分点至49.5%,或与当前疲弱的地产投资相关。此外,建筑业生产活动小幅回升;5月从业人员实现48.5%,较4月回升0.2个百分点。 5月服务业PMI指数53.8%,较4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但服务业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9.5%,较4月下行6.9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明显回落;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实现48.3%。 原材料加工业景气度继续收缩。5月制造业中,共计8个行业PMI处于收缩区间,其主要为原材料加工业、纺服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中原材料加工业下降幅度明显,需求叠加通胀不足带动行业景气度下行。 5月非制造业中,PMI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为17个,多数非制造业细分行业均处于扩张区间,仅地产、文娱行业景气度处于收缩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一假期”需求前置的影响下,5月住宿、运输相关行业PMI均有回落,其中,住宿、航空业PMI指数分别回落13.3和11.6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 作者声明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