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管窥“十四五”五大产业政策主线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五中全会管窥“十四五”五大产业政策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 要 第一、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的核心产业政策主线。预计会落在两个方面: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数字经济是“十四五”产业升级的主图景; 第二、“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新主线。以“全面促进消费”为主着力点。“全面促进消费”主要是“供给创造需求”,而非从需求端入手; 第三、“十四五”期间,对“绿色发展”理念浓墨重彩,“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应有之义,环保政策走向制度化; 第四、“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交通强国、能源革命、数字化发展作为三大突破点。方向有三个:制造业升级、高质量供给、数字经济发展; 第五、“十四五”期间,面对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加强调国防、军队建设,强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军费相关支出或有大规模增长;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规划可能挖掘的五条主线包括:(1)绿色发展理念之下的新能源等;(2)数字经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爆发式增长;(3)医药、旅游等养老、幸福产业;(4)农业产业化、土地改革加速;(5)依托大都市群、大都市圈,更加集聚的区域发展思路下,传统基建精准补短板。 正 文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审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因此,此次会议公报的核心内容有三个:一是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发展环境的研判;二是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三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来看,“十四五”期间的政策走向主要呈现七大特征: 第一、“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核心强调 “防风险”,“促增长”进一步有所淡化。“十四五”期间,预计经济将加速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此次会议对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强调机遇、挑战的两个新变化: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从应对策略的角度,强调“斗争精神”,强调“底线思维”。我们测算,基准情形下“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速在5.0%~5.5%左右。 第二、“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和深化,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新主线。“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全面促进消费”为主着力点。 公报将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明确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国内大循环”核心解决的痛点是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内需循环不畅,需求依赖外部经济体。因此,公报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可见,未来构建“国内大循环”,其核心抓手在于降低居民储蓄率、持续扩大内需。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结构会发生三个拐点性变化:(1)人口总量峰值或将在2025年出现。(2)“十四五”期间老龄化程度将加快,20-50岁劳动人口加速向下拐点出现。(3)养老保险在“十四五”期间有穿底压力。这意味着,消费率提升、消费升级将愈发明显,医疗消费也将上一新台阶。 “全面促进消费”的政策抓手,不再是类似“家电下乡”那种需求端发力,而是要从“高质量供给”着手,由此带来的机会是本土、民族品牌崛起及其对海外高端品牌的替代。公报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预计“全面促进消费”主要是供给创造需求。这是说,要从供给侧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让万亿体量的海外消费回流国内,让消费留在国内。 第三、十四五期间的新发展理念核心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协调”主要是区域政策,强调“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依托大都市群、大都市圈更加集聚;“绿色”发展强调环保、新能源、“开放”侧重贸易领域;“共享”主要是健全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契合“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口老龄化大背景。 第四、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的核心政策主线。预计会落在两个方面:第一、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第二、数字经济是“十四五”产业升级的主图景。 公报对“创新”反复强调: 1、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指出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意味着2016年提出的“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或将侧重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实现更加紧迫。我国在2016年公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2、在提出的十二项核心任务中,将“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首要和核心地位。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五、“十四五”期间,对“绿色发展”理念浓墨重彩,“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应有之义,环保政策走向制度化;“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 1、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2、再次强调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 3、将“能源革命”是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 第六、“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方向有三个:制造业升级、高质量供给、数字经济发展,以交通强国、能源革命、数字化发展作为三大突破点。 会议提出的十二项核心任务,第二项是关于“产业升级”的,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精准补短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第七、“十四五”期间,面对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加强调国防、军队建设,强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军费相关支出或有大规模增长。 对形势的判断,公报指出未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十四五”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份额占比承继“东升西渐”态势,中美将延续博弈态势; 1、将“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子远景目标之一; 2、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作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3、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为十二项核心任务之一,提出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曾针对 “十四五”期间全球宏观趋势、国内经济增长特征、政策思路等进行了全面展望。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所体现出来的发展思路很多契合我们之前的猜想。具体参考报告《“十四五”开局:五大趋势与五大猜想》20200921。 参考报告: 1、“十四五”开局:五大趋势与五大猜想——“十四五”规划研究系列一 2、“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初探—探究“国内大循环”系列(一)
摘 要 第一、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的核心产业政策主线。预计会落在两个方面: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数字经济是“十四五”产业升级的主图景; 第二、“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新主线。以“全面促进消费”为主着力点。“全面促进消费”主要是“供给创造需求”,而非从需求端入手; 第三、“十四五”期间,对“绿色发展”理念浓墨重彩,“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应有之义,环保政策走向制度化; 第四、“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交通强国、能源革命、数字化发展作为三大突破点。方向有三个:制造业升级、高质量供给、数字经济发展; 第五、“十四五”期间,面对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加强调国防、军队建设,强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军费相关支出或有大规模增长;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规划可能挖掘的五条主线包括:(1)绿色发展理念之下的新能源等;(2)数字经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爆发式增长;(3)医药、旅游等养老、幸福产业;(4)农业产业化、土地改革加速;(5)依托大都市群、大都市圈,更加集聚的区域发展思路下,传统基建精准补短板。 正 文 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审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因此,此次会议公报的核心内容有三个:一是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发展环境的研判;二是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三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来看,“十四五”期间的政策走向主要呈现七大特征: 第一、“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核心强调 “防风险”,“促增长”进一步有所淡化。“十四五”期间,预计经济将加速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此次会议对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强调机遇、挑战的两个新变化: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从应对策略的角度,强调“斗争精神”,强调“底线思维”。我们测算,基准情形下“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速在5.0%~5.5%左右。 第二、“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和深化,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新主线。“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全面促进消费”为主着力点。 公报将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明确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国内大循环”核心解决的痛点是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内需循环不畅,需求依赖外部经济体。因此,公报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可见,未来构建“国内大循环”,其核心抓手在于降低居民储蓄率、持续扩大内需。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结构会发生三个拐点性变化:(1)人口总量峰值或将在2025年出现。(2)“十四五”期间老龄化程度将加快,20-50岁劳动人口加速向下拐点出现。(3)养老保险在“十四五”期间有穿底压力。这意味着,消费率提升、消费升级将愈发明显,医疗消费也将上一新台阶。 “全面促进消费”的政策抓手,不再是类似“家电下乡”那种需求端发力,而是要从“高质量供给”着手,由此带来的机会是本土、民族品牌崛起及其对海外高端品牌的替代。公报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预计“全面促进消费”主要是供给创造需求。这是说,要从供给侧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让万亿体量的海外消费回流国内,让消费留在国内。 第三、十四五期间的新发展理念核心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协调”主要是区域政策,强调“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依托大都市群、大都市圈更加集聚;“绿色”发展强调环保、新能源、“开放”侧重贸易领域;“共享”主要是健全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契合“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口老龄化大背景。 第四、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的核心政策主线。预计会落在两个方面:第一、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第二、数字经济是“十四五”产业升级的主图景。 公报对“创新”反复强调: 1、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指出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意味着2016年提出的“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或将侧重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实现更加紧迫。我国在2016年公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2、在提出的十二项核心任务中,将“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首要和核心地位。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五、“十四五”期间,对“绿色发展”理念浓墨重彩,“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应有之义,环保政策走向制度化;“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 1、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2、再次强调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 3、将“能源革命”是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三大着力点之一。 第六、“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方向有三个:制造业升级、高质量供给、数字经济发展,以交通强国、能源革命、数字化发展作为三大突破点。 会议提出的十二项核心任务,第二项是关于“产业升级”的,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精准补短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第七、“十四五”期间,面对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加强调国防、军队建设,强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军费相关支出或有大规模增长。 对形势的判断,公报指出未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十四五”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份额占比承继“东升西渐”态势,中美将延续博弈态势; 1、将“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子远景目标之一; 2、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作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3、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为十二项核心任务之一,提出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曾针对 “十四五”期间全球宏观趋势、国内经济增长特征、政策思路等进行了全面展望。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所体现出来的发展思路很多契合我们之前的猜想。具体参考报告《“十四五”开局:五大趋势与五大猜想》20200921。 参考报告: 1、“十四五”开局:五大趋势与五大猜想——“十四五”规划研究系列一 2、“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初探—探究“国内大循环”系列(一)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