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新材料】《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将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新材料周报(230515-230519)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山证新材料】《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将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新材料周报(230515-23051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普遍上涨。基础化工涨跌幅为0.48%,跑赢沪深300指数0.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2.51%,跑赢沪深300指数2.34%。各子板块普遍上涨,OLED材料上涨5.99%、半导体材料上涨5.82%、膜材料上涨2.78%、碳纤维上涨2.72%、锂电化学品上涨2.63%、有机硅上涨1.1%、可降解塑料上涨0.31%。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1.12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98倍(16%,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3.43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8.38倍(1%);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9.47倍(7%);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5.24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6.13倍(92%);OLED材料市盈率为680.94倍(85%);膜材料市盈率为86.68倍(96%)。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66%,处于近两年1.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近八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9.28%,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斯迪克(17.67%)、美联新材(14.63%)、帝科股份(9.82%)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吉林碳谷(-6.95%)、宇新股份(-4.49%)、凯赛生物(-3.07%)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38.7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天赐材料(4.08亿)、天岳先进(1.21亿)、雅克科技(1.05亿)等。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50.6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39亿)、蓝晓科技(1.38亿)、德方纳米(0.76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河南发布《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 江苏青昀新材: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投资,3000吨闪蒸纺超材料投产; 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全球首款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 家联科技:拟赴泰国设立子公司并投资3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自6月20日起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2023年5月16日,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商务领域执行国家禁限使用规定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商务领域经营者中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对于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经营者处以罚款,明确了法律责任。 据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外卖包装、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四大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超200万吨,未来空间十分广阔。2021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量155.3万吨,其中PBAT、PLA和淀粉基材料的产量占比较大,分别占比30%、29%、26%。PLA和PBAT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其他可降解材料较低的价格,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两类可降解塑料产品。PLA质地偏硬、脆性大,韧性较差;PBAT延展性好成膜性能优异,力学强度较低,二者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掺杂使用,主要呈互补关系。 PLA来源于植物,通过玉米、蔗糖等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下游主要用于吸管、膜袋材料、3D打印等领域,另外,由于PLA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长期应用价值有望体现在纺织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两步法“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合成PLA,由于丙交酯技术壁垒高、量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实现PLA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只有四家。随着疫情放开,消费复苏,可降解塑料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加速发展。PLA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情回顾】 市场与板块表现 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普遍上涨。本周(20230515-20230519)沪深300涨跌幅为0.17%,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3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1.16%。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电子(5.17%)、国防军工(4.79%)、机械设备(4.01%)。基础化工涨跌幅为0.48%,跑赢沪深300指数0.3%,跑赢上证指数0.13%,跑输创业板指数0.6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2.51%,跑赢沪深300指数2.34%,跑赢创业板指1.35%,跑赢上证指数2.17%。各子板块普遍上涨,OLED材料上涨5.99%、半导体材料上涨5.82%、膜材料上涨2.78%、碳纤维上涨2.72%、锂电化学品上涨2.63%、有机硅上涨1.1%、可降解塑料上涨0.31%。 图1:行业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创业板指与新材料指数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3:新材料细分板块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1.12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98倍(16%,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3.43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8.38倍(1%);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9.47倍(7%);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5.24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6.13倍(92%);OLED材料市盈率为680.94倍(85%);膜材料市盈率为86.68倍(96%)。 图4: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及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5:近三年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正处于良好的配置窗口。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66%,处于近两年1.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观察各个子板块近期交易拥挤度在近两年的分位数水平,有机硅拥挤度分位数为1.0%,碳纤维拥挤度分位数为0.0%,锂电池拥挤度分位数为6.0%,锂电化学品拥挤度分位数为11.0%,半导体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69.0%,可降解塑料拥挤度分位数为0.0%,OLED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52.0%,膜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4.0%。 图6:近两年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万得全A表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7:新材料各子板块的近两年交易拥挤度及分位数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个股情况 从收益表现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9.28%,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斯迪克(17.67%)、美联新材(14.63%)、帝科股份(9.82%)、泛亚微透(9.48%)、美瑞新材(8.78%)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吉林碳谷(-6.95%)、宇新股份(-4.49%)、凯赛生物(-3.07%)、泰和新材(-3%)、道恩股份(-2.85%)等。 从机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38.7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天赐材料(4.08亿)、天岳先进(1.21亿)、雅克科技(1.05亿)、斯迪克(0.83亿)、恩捷股份(0.7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恒力石化(-0.84亿)、海南橡胶(-0.79亿)、万华化学(-0.64亿)、圣泉集团(-0.6亿)、回天新材(-0.56亿)等。 从外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50.6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39亿)、蓝晓科技(1.38亿)、德方纳米(0.76亿)、万华化学(0.75亿)、当升科技(0.7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天赐材料(-0.87亿)、帝科股份(-0.26亿)、南大光电(-0.24亿)、中简科技(-0.21亿)、星源材质(-0.21亿)等。 从市盈率分位数角度观察: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的较高位的前十个股为三元生物(100.01分位)、汇隆新材(100.01分位)、瑞丰高材(100分位)、集泰股份(100分位)、泛亚微透(100分位)、大东南(100分位)、阿石创(100分位)、亿帆医药(99.8分位)、瑞华泰(99.8分位)、双星新材(99.8分位)等。 图8:个股涨跌幅、机构买入、外资买入、机构调研与估值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核心观点 长期观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工行业迎来又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建设,成本和效率为主要竞争门槛,业内龙头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而新材料领域的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持续旺盛,在全球分工和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产业优化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乘势追赶迎来加速成长期,因此我们看好新材料行业。长期来看,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 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国产化替代大趋势已至,未来企业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政策演变,重点把握政策推出力度,关注企业的政府资源。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在产业逻辑背景下仍将维持高景气,消费升级有望拉动上游材料市场需求。 短期观点: 《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自6月20日起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2023年5月16日,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商务领域执行国家禁限使用规定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商务领域经营者中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对于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经营者处以罚款,明确了法律责任。2020年我国发改委出台史上最严“禁塑令”,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为三大关键时间节点推进,随后各省市相继出台禁塑政策。在双碳大背景和禁塑政策推动下,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势在必行,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外卖包装、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四大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超200万吨,未来空间十分广阔。2021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量155.3万吨,其中PBAT、PLA和淀粉基材料的产量占比较大,分别占比30%、29%、26%。PLA和PBAT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其他可降解材料较低的价格,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两类可降解塑料产品。PLA质地偏硬、脆性大,韧性较差;PBAT延展性好成膜性能优异,力学强度较低,二者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掺杂使用,主要呈互补关系。PLA来源于植物,通过玉米、蔗糖等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下游主要用于吸管、膜袋材料、3D打印等领域,另外,由于PLA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长期应用价值有望体现在纺织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两步法“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合成PLA,由于丙交酯技术壁垒高、量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实现PLA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只有四家。 随着疫情放开,消费复苏,可降解塑料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加速发展。PLA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行业要闻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行业要闻 河南发布《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 5月17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规定的核心要求是,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其相关活动。为保障执行,县级以上政府制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此外,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名录管理。制品生产企业向符合条件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认证。违反本规定的,对单位最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该《规定》(草案)的发布标志着河南省对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管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料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江苏青昀新材料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投资,3000吨闪蒸纺超材料投产 5月18日,江苏青昀新材料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及金浦投资联合领投,陕煤投资、元禾厚望、泰合资本参投。青昀新材的主要产品是闪蒸纺超材料鲲纶Hypak,可做到防水透气、高强轻盈,具有孔径小、防尘阻菌等特性,已有生产订单排至2024年。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建产线、强化供应链体系及打造顶尖人才团队等。青昀新材历经近10年自主研发工作,于2022年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解决了中国在该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此前,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掌握这一技术和产品产业化能力的公司,TYVEK(特卫强)就是其产品的商品名称。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全球首款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 5月18日,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出全球首款、行业领先的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Stajvelo是一家总部位于摩纳哥的电动自行车公司,由Thierry Manni创办。索尔维作为高性能聚合物供应商加入进来,使用长纤维热塑性材料制造自行车的复杂部件,使该自行车变得可回收。长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刚度、抗冲击强度和耐动态疲劳性能使其适合汽车和消费品等轻量化和强度要求高的应用。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家联科技:拟赴泰国设立子公司并投资3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5月17日,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设立泰国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家联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产能目前集中在中国。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可以更好地开拓和应对海外客户的需求,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和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拓展公司国际业务,并有利于公司更加灵活地应对宏观环境波动、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可能对公司的潜在不利影响,有效提升公司规模、行业竞争力和海外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家联科技是一家从事高端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宜家、沃尔玛、肯德基、星巴克、小肥羊、吉野家、蜜雪冰城、大润发、麦德龙、欧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表1:过去一周重要公司公告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重点标的跟踪 表2:重点覆盖公司核心逻辑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表3: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2023年5月19日数据) 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盈利预测来自Wind一致预期) 宏观与中观数据跟踪 图9:近两年我国GDP、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与社零等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0:我国近两年PMI各分项指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1:太原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2:新材料及子板块近三年累计各季度在建工程增速(%)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3:82种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速、景气分位数与近四年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数据 截至2023年5月19日,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为145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03%;截至2023年5月19日,金属硅参考价格为14745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80%;截至2023年5月19日,PBAT原料成本为12608.8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71%;截至2023年5月19日,BDO参考价格为123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40%;截至2023年4月,国产硅料市场价为196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10.91%;截至2023年5月19日,PVA参考价格为1175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69%;截至2023年5月19日,PVA参考价格为95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5.00%;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国产,T3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1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国产,T300,48/50K)华东市场价格为9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工厂总库存为4250吨,较上周环比上涨12.14%。截至2023年3月,聚乳酸当月出口数量为651.7吨,较上月环比上涨27.95%。出口均价为2.31万元/吨(经汇率调整),较上月环比上涨11.88%。 图14: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5:金属硅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6:可降解塑料PBAT原料成本(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7:1,4—丁二醇BDO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8:国产硅料市场价(元/千克)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9:聚乙烯醇膜PVA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0:CCFEI价格指数:丙烯腈(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1: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 图22: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48/50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3: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24/25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4:碳纤维价格(国产,T7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5:碳纤维周度库存(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6: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均价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7: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研报分析师:叶中正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 研究助理:冀泳洁 博士 邮箱:jiyongjie@sxzq.com 研究助理:王锐 邮箱:wangrui1@sxzq.com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5月23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普遍上涨。基础化工涨跌幅为0.48%,跑赢沪深300指数0.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2.51%,跑赢沪深300指数2.34%。各子板块普遍上涨,OLED材料上涨5.99%、半导体材料上涨5.82%、膜材料上涨2.78%、碳纤维上涨2.72%、锂电化学品上涨2.63%、有机硅上涨1.1%、可降解塑料上涨0.31%。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1.12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98倍(16%,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3.43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8.38倍(1%);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9.47倍(7%);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5.24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6.13倍(92%);OLED材料市盈率为680.94倍(85%);膜材料市盈率为86.68倍(96%)。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66%,处于近两年1.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近八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9.28%,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斯迪克(17.67%)、美联新材(14.63%)、帝科股份(9.82%)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吉林碳谷(-6.95%)、宇新股份(-4.49%)、凯赛生物(-3.07%)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38.7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天赐材料(4.08亿)、天岳先进(1.21亿)、雅克科技(1.05亿)等。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50.6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39亿)、蓝晓科技(1.38亿)、德方纳米(0.76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河南发布《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 江苏青昀新材: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投资,3000吨闪蒸纺超材料投产; 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全球首款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 家联科技:拟赴泰国设立子公司并投资3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自6月20日起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2023年5月16日,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商务领域执行国家禁限使用规定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商务领域经营者中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对于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经营者处以罚款,明确了法律责任。 据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外卖包装、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四大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超200万吨,未来空间十分广阔。2021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量155.3万吨,其中PBAT、PLA和淀粉基材料的产量占比较大,分别占比30%、29%、26%。PLA和PBAT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其他可降解材料较低的价格,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两类可降解塑料产品。PLA质地偏硬、脆性大,韧性较差;PBAT延展性好成膜性能优异,力学强度较低,二者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掺杂使用,主要呈互补关系。 PLA来源于植物,通过玉米、蔗糖等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下游主要用于吸管、膜袋材料、3D打印等领域,另外,由于PLA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长期应用价值有望体现在纺织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两步法“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合成PLA,由于丙交酯技术壁垒高、量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实现PLA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只有四家。随着疫情放开,消费复苏,可降解塑料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加速发展。PLA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情回顾】 市场与板块表现 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调整,子板块普遍上涨。本周(20230515-20230519)沪深300涨跌幅为0.17%,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3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1.16%。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电子(5.17%)、国防军工(4.79%)、机械设备(4.01%)。基础化工涨跌幅为0.48%,跑赢沪深300指数0.3%,跑赢上证指数0.13%,跑输创业板指数0.6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2.51%,跑赢沪深300指数2.34%,跑赢创业板指1.35%,跑赢上证指数2.17%。各子板块普遍上涨,OLED材料上涨5.99%、半导体材料上涨5.82%、膜材料上涨2.78%、碳纤维上涨2.72%、锂电化学品上涨2.63%、有机硅上涨1.1%、可降解塑料上涨0.31%。 图1:行业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创业板指与新材料指数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3:新材料细分板块近三年累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1.12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98倍(16%,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3.43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8.38倍(1%);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9.47倍(7%);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5.24倍(11%);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6.13倍(92%);OLED材料市盈率为680.94倍(85%);膜材料市盈率为86.68倍(96%)。 图4: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及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5:近三年新材料子板块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正处于良好的配置窗口。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66%,处于近两年1.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观察各个子板块近期交易拥挤度在近两年的分位数水平,有机硅拥挤度分位数为1.0%,碳纤维拥挤度分位数为0.0%,锂电池拥挤度分位数为6.0%,锂电化学品拥挤度分位数为11.0%,半导体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69.0%,可降解塑料拥挤度分位数为0.0%,OLED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52.0%,膜材料拥挤度分位数为4.0%。 图6:近两年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万得全A表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7:新材料各子板块的近两年交易拥挤度及分位数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个股情况 从收益表现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9.28%,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斯迪克(17.67%)、美联新材(14.63%)、帝科股份(9.82%)、泛亚微透(9.48%)、美瑞新材(8.78%)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吉林碳谷(-6.95%)、宇新股份(-4.49%)、凯赛生物(-3.07%)、泰和新材(-3%)、道恩股份(-2.85%)等。 从机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38.7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天赐材料(4.08亿)、天岳先进(1.21亿)、雅克科技(1.05亿)、斯迪克(0.83亿)、恩捷股份(0.7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恒力石化(-0.84亿)、海南橡胶(-0.79亿)、万华化学(-0.64亿)、圣泉集团(-0.6亿)、回天新材(-0.56亿)等。 从外资流动角度观察:上周新材料板块中,77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50.6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39亿)、蓝晓科技(1.38亿)、德方纳米(0.76亿)、万华化学(0.75亿)、当升科技(0.72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天赐材料(-0.87亿)、帝科股份(-0.26亿)、南大光电(-0.24亿)、中简科技(-0.21亿)、星源材质(-0.21亿)等。 从市盈率分位数角度观察: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的较高位的前十个股为三元生物(100.01分位)、汇隆新材(100.01分位)、瑞丰高材(100分位)、集泰股份(100分位)、泛亚微透(100分位)、大东南(100分位)、阿石创(100分位)、亿帆医药(99.8分位)、瑞华泰(99.8分位)、双星新材(99.8分位)等。 图8:个股涨跌幅、机构买入、外资买入、机构调研与估值市盈率分位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核心观点 长期观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工行业迎来又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建设,成本和效率为主要竞争门槛,业内龙头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而新材料领域的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持续旺盛,在全球分工和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产业优化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乘势追赶迎来加速成长期,因此我们看好新材料行业。长期来看,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 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国产化替代大趋势已至,未来企业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政策演变,重点把握政策推出力度,关注企业的政府资源。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在产业逻辑背景下仍将维持高景气,消费升级有望拉动上游材料市场需求。 短期观点: 《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自6月20日起实施,可降解塑料有望加速发展。2023年5月16日,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商务领域执行国家禁限使用规定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商务领域经营者中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对于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经营者处以罚款,明确了法律责任。2020年我国发改委出台史上最严“禁塑令”,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为三大关键时间节点推进,随后各省市相继出台禁塑政策。在双碳大背景和禁塑政策推动下,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势在必行,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外卖包装、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四大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超200万吨,未来空间十分广阔。2021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量155.3万吨,其中PBAT、PLA和淀粉基材料的产量占比较大,分别占比30%、29%、26%。PLA和PBAT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其他可降解材料较低的价格,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两类可降解塑料产品。PLA质地偏硬、脆性大,韧性较差;PBAT延展性好成膜性能优异,力学强度较低,二者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掺杂使用,主要呈互补关系。PLA来源于植物,通过玉米、蔗糖等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下游主要用于吸管、膜袋材料、3D打印等领域,另外,由于PLA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长期应用价值有望体现在纺织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两步法“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合成PLA,由于丙交酯技术壁垒高、量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实现PLA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只有四家。 随着疫情放开,消费复苏,可降解塑料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有望加速发展。PLA作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我们建议关注海正生材和金丹科技。 行业要闻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行业要闻 河南发布《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 5月17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规定的核心要求是,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其相关活动。为保障执行,县级以上政府制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此外,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名录管理。制品生产企业向符合条件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认证。违反本规定的,对单位最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该《规定》(草案)的发布标志着河南省对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管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料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江苏青昀新材料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投资,3000吨闪蒸纺超材料投产 5月18日,江苏青昀新材料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及金浦投资联合领投,陕煤投资、元禾厚望、泰合资本参投。青昀新材的主要产品是闪蒸纺超材料鲲纶Hypak,可做到防水透气、高强轻盈,具有孔径小、防尘阻菌等特性,已有生产订单排至2024年。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建产线、强化供应链体系及打造顶尖人才团队等。青昀新材历经近10年自主研发工作,于2022年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解决了中国在该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此前,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掌握这一技术和产品产业化能力的公司,TYVEK(特卫强)就是其产品的商品名称。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全球首款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 5月18日,索尔维与Stajvelo合作成功制造出全球首款、行业领先的完全由塑料制成的电动自行车。Stajvelo是一家总部位于摩纳哥的电动自行车公司,由Thierry Manni创办。索尔维作为高性能聚合物供应商加入进来,使用长纤维热塑性材料制造自行车的复杂部件,使该自行车变得可回收。长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刚度、抗冲击强度和耐动态疲劳性能使其适合汽车和消费品等轻量化和强度要求高的应用。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家联科技:拟赴泰国设立子公司并投资3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5月17日,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设立泰国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家联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产能目前集中在中国。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可以更好地开拓和应对海外客户的需求,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和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拓展公司国际业务,并有利于公司更加灵活地应对宏观环境波动、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可能对公司的潜在不利影响,有效提升公司规模、行业竞争力和海外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家联科技是一家从事高端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宜家、沃尔玛、肯德基、星巴克、小肥羊、吉野家、蜜雪冰城、大润发、麦德龙、欧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表1:过去一周重要公司公告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重点标的跟踪 表2:重点覆盖公司核心逻辑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表3: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2023年5月19日数据) 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盈利预测来自Wind一致预期) 宏观与中观数据跟踪 图9:近两年我国GDP、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与社零等情况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0:我国近两年PMI各分项指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1:太原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2:新材料及子板块近三年累计各季度在建工程增速(%)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3:82种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速、景气分位数与近四年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数据 截至2023年5月19日,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为145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03%;截至2023年5月19日,金属硅参考价格为14745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80%;截至2023年5月19日,PBAT原料成本为12608.8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71%;截至2023年5月19日,BDO参考价格为123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40%;截至2023年4月,国产硅料市场价为196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10.91%;截至2023年5月19日,PVA参考价格为1175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3.69%;截至2023年5月19日,PVA参考价格为950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5.00%;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国产,T300,12K)华东市场价格为11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国产,T300,48/50K)华东市场价格为90元/吨,较上周环比不变;截至2023年5月19日,碳纤维工厂总库存为4250吨,较上周环比上涨12.14%。截至2023年3月,聚乳酸当月出口数量为651.7吨,较上月环比上涨27.95%。出口均价为2.31万元/吨(经汇率调整),较上月环比上涨11.88%。 图14:有机硅中间体DMC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5:金属硅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6:可降解塑料PBAT原料成本(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7:1,4—丁二醇BDO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8:国产硅料市场价(元/千克)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9:聚乙烯醇膜PVA参考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0:CCFEI价格指数:丙烯腈(元/吨)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1: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 图22: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48/50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3:碳纤维价格(国产,T300,24/25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4:碳纤维价格(国产,T700,12K):(元/kg)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5:碳纤维周度库存(吨)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6: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均价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7:我国聚乳酸进口与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研报分析师:叶中正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 研究助理:冀泳洁 博士 邮箱:jiyongjie@sxzq.com 研究助理:王锐 邮箱:wangrui1@sxzq.com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5月23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