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5月22日最新观点:经济阶段性放缓——4月经济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5月22日最新观点:经济阶段性放缓——4月经济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5月22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 2、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3、据环球网2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21日在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对记者放风称,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在很短时间内缓和”。拜登在启程前往日本参加G7峰会前,曾表示不论早晚,他将与中国领导人会谈。 4、多家外媒5月18日援引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消息称,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计划于下周前往美国底特律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同时将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分别会面。 5、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日前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 6、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7、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北京、广东、深圳开展试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 8、香港交易所19日宣布,拟于6月19日市场准备就绪时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 9、北京拟组织实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其中提出,实施大模型底层支撑性技术筑基工程,以Chiplet技术进步弥补先进工艺技术代差,超前布局先进计算芯片新技术、新架构。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经济阶段性放缓——4月经济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工业生产走弱,持续去库存。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市场预期,低基数下同比增速相比3月上行1.7个百分点至5.6%,但环比及两年复合同比均有所下降,4月经济由此前的恢复性增长向常态化回归,积压订单集中释放接近尾声叠加新增需求拉动有限,工业生产有所走弱,去库存延续。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同比增幅最大。剔除基数影响之后,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较3月放缓,反映出本月制造业生产活跃度边际下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相比上月则有所下降。 2. 商品修复较缓,社零低于预期。 低基数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继续大幅上行,剔除基数效应后商品零售同比走弱。结构上来看,餐饮收入表现则优于商品零售,两者分化格局延续。一则,餐饮收入修复节奏较快,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外,本月月末小长假也对居民餐饮消费形成拉动。二则,商品消费恢复较缓,可选及地产后产业链相关仍有不小提升空间。第一,可选消费方面,同比增速的绝对水平表明目前可选消费仍未明显修复,增速边际变化则表明本月多数可选消费品修复速度放缓,综合体现出眼下内需不足的关键矛盾。此外本月汽车两年复合增速转为负增,消费者观望情绪及购车谨慎态度仍存。第二,就地产后周期相关商品而言,本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同比增速仍处低位,两年平均增速方面也均为负增,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同比都有所下行。地产偏弱运行下相关商品消费也未见明显起色,对整体商品消费也形成一定拖累。 3. 各分项投资同比普遍放缓。 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基建、制造业及地产投资单月同比普遍放缓,结构上来说基建相对较强,地产拖累较重。制造业投资同比有韧性。本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同比高增,形成一定资金支持。不过边际上来看,制造业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这反映出内需动能不足叠加外需相对疲软的背景之下,企业生产投资意愿可能不及前期强烈,这凸显扩内需的必要性。基建表现仍相对较强。本月基建投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强支撑。企业中长贷及专项债提供资金支持,存量及新增项目提供项目保障,基建投资同比上行有一定动能。预计后续基建将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以稳定经济,资金方面可期待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一方面新开工面积缩量带来了建安费用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土地成交价款对土地购置费用的领先性,此前土地成交市场的偏冷表现或相应造成目前计入房地产投资的土地购置费用同比承压。具体数据来看。本月除竣工面积外,销售、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均有所下行。市场预期及购房、拿地能力还待修复。 4. 城镇失业率持续改善,年轻人就业压力仍存。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持续小幅改善。基建及服务业偏强,相应吸纳一定就业人口,尤其是促进了低收入群体就业。外来户籍人口失业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5.4%,外来农业户籍人口的失业率则下行至5.1%(前值5.3%)。但目前就业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年轻人就业压力仍存。本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20.4%,前值19.6%,为201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值,反映出大学生毕业就业承压,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或需要政策继续加力。 5. 经济回归常态化,政策需加码扩内需。 4月除出口外,PMI、金融、通胀及经济数据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并未延续一季度的超预期态势,多项数据表现偏弱的背后,是经济向正常趋势回归过程中,积压产需恢复性释放近尾声但新增内需不足,叠加外需疲软,拉动有限。正如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描述:“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是“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这并不对应着复苏进程的中止和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移,但凸显了政策加码稳增长、扩内需的必要性。央行在一季度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结合此前政治局会议对政策合力的强调,后续可期待一定力度加码政策的推出。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机械】迈为股份(300751):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其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34.01%,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34.09%;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38.64%,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2.80%。 点评 一季度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1年及22年公司毛利率稳定,步入23年,根据公司公告,部分受早期HJT几条600MW产线改造影响,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较22年全年下滑4.28pcts,后续随着设备方案的完善,影响也将逐步减少。期间费用率方面,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2.16/-1.21/-1.38pcts,部分系新进员工增长较快,导致了一定费用前置,后续有望随着规模效应凸显,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在手订单充足。当前行业内N型电池正大幅扩产,公司23年一季度存货67.84亿元,同比+107.39%,合同负债53.35亿元,同比+121.9%,印证行业高景气度。此外,公司去年就曾公告安徽华晟(7.2GW)、金刚羿德(4.8GW)、信实工业(4.8GW)三大订单,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持续推动HJT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22年行业HJT落地近30GW,今年双面微晶、薄片化、银包铜、反光膜均进入量产阶段,铜电镀、0BB将进入中试的阶段,HJT的整个产业化的落地预计50-60GW。同时,公司作为HJT领先设备厂商,持续致力于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判断异质结在技术上已经具备跟P型打平的基础,量产上根据客户反馈今年Q2末-Q3异质结能跟P型打平,同时客户反馈今年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有望超过25.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2.74、102.3、14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20.19、28.91亿元,对应PE 33/23/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5月22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 2、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3、据环球网2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21日在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对记者放风称,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在很短时间内缓和”。拜登在启程前往日本参加G7峰会前,曾表示不论早晚,他将与中国领导人会谈。 4、多家外媒5月18日援引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消息称,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计划于下周前往美国底特律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同时将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分别会面。 5、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日前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 6、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7、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北京、广东、深圳开展试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 8、香港交易所19日宣布,拟于6月19日市场准备就绪时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 9、北京拟组织实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其中提出,实施大模型底层支撑性技术筑基工程,以Chiplet技术进步弥补先进工艺技术代差,超前布局先进计算芯片新技术、新架构。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经济阶段性放缓——4月经济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1. 工业生产走弱,持续去库存。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市场预期,低基数下同比增速相比3月上行1.7个百分点至5.6%,但环比及两年复合同比均有所下降,4月经济由此前的恢复性增长向常态化回归,积压订单集中释放接近尾声叠加新增需求拉动有限,工业生产有所走弱,去库存延续。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同比增幅最大。剔除基数影响之后,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较3月放缓,反映出本月制造业生产活跃度边际下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相比上月则有所下降。 2. 商品修复较缓,社零低于预期。 低基数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继续大幅上行,剔除基数效应后商品零售同比走弱。结构上来看,餐饮收入表现则优于商品零售,两者分化格局延续。一则,餐饮收入修复节奏较快,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外,本月月末小长假也对居民餐饮消费形成拉动。二则,商品消费恢复较缓,可选及地产后产业链相关仍有不小提升空间。第一,可选消费方面,同比增速的绝对水平表明目前可选消费仍未明显修复,增速边际变化则表明本月多数可选消费品修复速度放缓,综合体现出眼下内需不足的关键矛盾。此外本月汽车两年复合增速转为负增,消费者观望情绪及购车谨慎态度仍存。第二,就地产后周期相关商品而言,本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同比增速仍处低位,两年平均增速方面也均为负增,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同比都有所下行。地产偏弱运行下相关商品消费也未见明显起色,对整体商品消费也形成一定拖累。 3. 各分项投资同比普遍放缓。 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基建、制造业及地产投资单月同比普遍放缓,结构上来说基建相对较强,地产拖累较重。制造业投资同比有韧性。本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同比高增,形成一定资金支持。不过边际上来看,制造业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这反映出内需动能不足叠加外需相对疲软的背景之下,企业生产投资意愿可能不及前期强烈,这凸显扩内需的必要性。基建表现仍相对较强。本月基建投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强支撑。企业中长贷及专项债提供资金支持,存量及新增项目提供项目保障,基建投资同比上行有一定动能。预计后续基建将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以稳定经济,资金方面可期待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一方面新开工面积缩量带来了建安费用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土地成交价款对土地购置费用的领先性,此前土地成交市场的偏冷表现或相应造成目前计入房地产投资的土地购置费用同比承压。具体数据来看。本月除竣工面积外,销售、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均有所下行。市场预期及购房、拿地能力还待修复。 4. 城镇失业率持续改善,年轻人就业压力仍存。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持续小幅改善。基建及服务业偏强,相应吸纳一定就业人口,尤其是促进了低收入群体就业。外来户籍人口失业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5.4%,外来农业户籍人口的失业率则下行至5.1%(前值5.3%)。但目前就业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年轻人就业压力仍存。本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20.4%,前值19.6%,为201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值,反映出大学生毕业就业承压,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或需要政策继续加力。 5. 经济回归常态化,政策需加码扩内需。 4月除出口外,PMI、金融、通胀及经济数据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并未延续一季度的超预期态势,多项数据表现偏弱的背后,是经济向正常趋势回归过程中,积压产需恢复性释放近尾声但新增内需不足,叠加外需疲软,拉动有限。正如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描述:“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是“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这并不对应着复苏进程的中止和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移,但凸显了政策加码稳增长、扩内需的必要性。央行在一季度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结合此前政治局会议对政策合力的强调,后续可期待一定力度加码政策的推出。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机械】迈为股份(300751):HJT设备龙头,持续推进HJT降本增效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其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34.01%,实现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34.09%;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38.64%,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2.80%。 点评 一季度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1年及22年公司毛利率稳定,步入23年,根据公司公告,部分受早期HJT几条600MW产线改造影响,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较22年全年下滑4.28pcts,后续随着设备方案的完善,影响也将逐步减少。期间费用率方面,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2.16/-1.21/-1.38pcts,部分系新进员工增长较快,导致了一定费用前置,后续有望随着规模效应凸显,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在手订单充足。当前行业内N型电池正大幅扩产,公司23年一季度存货67.84亿元,同比+107.39%,合同负债53.35亿元,同比+121.9%,印证行业高景气度。此外,公司去年就曾公告安徽华晟(7.2GW)、金刚羿德(4.8GW)、信实工业(4.8GW)三大订单,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持续推动HJT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22年行业HJT落地近30GW,今年双面微晶、薄片化、银包铜、反光膜均进入量产阶段,铜电镀、0BB将进入中试的阶段,HJT的整个产业化的落地预计50-60GW。同时,公司作为HJT领先设备厂商,持续致力于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判断异质结在技术上已经具备跟P型打平的基础,量产上根据客户反馈今年Q2末-Q3异质结能跟P型打平,同时客户反馈今年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有望超过25.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2.74、102.3、14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20.19、28.91亿元,对应PE 33/23/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