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转型发展正当时——泰达控股2022年度报告分析

转型发展正当时——泰达控股2022年度报告分析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债券】/ 发布时间:2023-05-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转型发展正当时——泰达控股2022年度报告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申万宏源债券】金倩婧 王胜 刘晓蒙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 2023年4月28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控股)发布2022年度报告,我们曾在《布局清晰带动负债率连降,债券偿还压力缓释-泰达控股2021年度报告分析》中对2021年公司的战略布局、经营表现、财务表现进行分析,本文重点分析2022年公司变化。 经过多年深耕,泰达控股已经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和成熟的区域开发经验,实现了“银、证、信、保”金融牌照全覆盖,同时拥有渤海银行、泰达股份、力生制药、滨海投资、天津发展、泰达物流6家上市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致力于按照“十四五”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实业为核心主业,城市综合开发、金融协同支撑的产业体系,转型发展正当时。 抗风险能力强、费用下降、总利润回升。2022年泰达控股营业总收入822.74亿,其中营业收入777.91亿,其他类金融业务收入44.83亿,营业总收入和毛利率相较2021年有一定比例的下滑,主要由于公司转型升级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对产业结构布局有所调整,加之几个主营板块受疫情影响发力受限。泰达控股的主营业务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在几个业务板块收入下降的同时,商品销售、公共事业和物流业务的营业收入有所提升,保证了公司整体收入的相对稳定,证明了公司在经济、行业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 营业总成本为901.44亿,同比减少4.04%,其中营业成本为698.56亿,同比减少1.11%。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持续下降,体现公司对于费用控制的重视。2022年泰达控股销售费用为18.57亿,同比下降10.87亿;管理费用为54.18亿,同比下降10.71亿;研发费用为5.18亿,同比增加0.16亿,更为重视技术投入,基本保持稳定。 泰达控股的营业利润在保持三年增长后虽出现下降,但整体较为稳定,总利润则为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泰达控股实现营业利润46.13亿,同比减少3.85亿,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所致;实现利润总额44.94亿,同比增加2.35亿,达到历年最高水平;但由于递延所得税调整,净利润仅实现11.7亿。 总资产稳中有升、负债率基本稳定。2020年,津联控股并入泰达控股,泰达控股的资产规模出现大幅增长,总资产从2019年的2764.56亿增长到2020年的4596.19亿,随后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总资产为4596.33亿,相比2021年增长了275.68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0.14亿,消除了天津医药集团出表对公司资产规模带来的影响。2013年以来,泰达控股的负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于2021年达到最低的67.28%。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3194.24亿,增幅为287.14亿,增幅略大于总资产,因此资产负债率有所回升,达到69.50%。 债券偿还压力逐步缓解。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2022年泰达控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了57.77亿,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43亿,同比下降10.28亿。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177.04亿而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28.76亿,导致全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至-99.60亿,投资现金流由正转负。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有小幅增加,吸收投资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均有减少,但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降幅更大,同比减少349.04亿,使得全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8亿,同比增长254.15亿。 截至2023年4月30日,泰达控股主体存续信用类债券共185.3亿,以行权日期计算,2023年以内到期的余额为121.1亿,2023年以后到期的余额为64.2亿,年内三季度债券偿付压力较大,整体偿还规模与前两年接近,但相比2020年的债券到期量,整体偿还压力逐步缓解。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误差。 正文 2023年4月28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控股)发布2022年度报告,我们曾在《布局清晰带动负债率连降,债券偿还压力缓释-泰达控股2021年度报告分析》中对2021年公司的战略布局、经营表现、财务表现进行分析,本文重点分析2022年公司变化。 1.转型发展正当时,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背景下,目前泰达控股处于战略重组整合、加快转型发展时期。 公司主要经营布局为区域开发、公用事业、金融业、制造及新兴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等。在区域开发领域,泰达控股承担了天津开发区、中新生态城、临港经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城区等区域及滨海Z4线、梅江会展中心、津秦客专滨海站、中塘示范镇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在公用事业领域,承担着滨海新区、开发区、中新生态城水电气热等能源供应、公共交通和市政道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在金融业领域,以泰达国际为牵头平台构建了渤海银行、渤海证券、北方信托、恒安标准人寿、渤海财险等为主体的金融发展平台,集中了全市金融资源的67%;在制造及新兴产业领域,构建了以美国泰达、泰达物流、中非泰达、泰达航母、梅江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在生态环保领域,构建了以垃圾发电、园林绿化、清洁能源利用和污水处理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深耕,泰达控股已经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和成熟的区域开发经验,实现了“银、证、信、保”金融牌照全覆盖,同时拥有渤海银行、泰达股份、力生制药、滨海投资、天津发展、泰达物流6家上市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致力于按照“十四五”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实业为核心主业,城市综合开发、金融协同支撑的产业体系,转型发展正当时。 2.抗风险能力强、费用下降、总利润回升 2022年泰达控股营业总收入822.74亿,其中营业收入777.91亿,其他类金融业务收入44.83亿,营业总收入和毛利率相较2021年有一定比例的下滑,主要由于公司转型升级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对产业结构布局有所调整,加之几个主营板块受疫情影响发力受限。其中,房地产市场较为疲软,业务受到的影响最大,营业收入减少48.3%,但毛利率有所增加;2022年泰达控股子公司在项目建造中的投入减少,导致服务业板块营业收入减少34.65%;公共事业、工程施工和农业板块则在防疫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下出现了大幅的毛利率下降,降幅分别达到47.14%、44.56%、45.07%。 泰达控股的主营业务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在几个业务板块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商品销售、公共事业和物流业务的营业收入有所提升,保证了公司整体收入的相对稳定,证明了公司在行业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另外,成本降幅更大使得公司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提升将近一倍,随着“保交楼”等政策的落实,房地产市场有望持续回暖,相关业务板块也将呈现上升态势。 营业总成本为901.44亿,同比减少4.04%,其中营业成本为698.56亿,同比减少1.11%。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持续下降,体现公司对于费用控制的重视。2022年泰达控股销售费用为18.57亿,同比下降10.87亿;管理费用为54.18亿,同比下降10.71亿;研发费用为5.18亿,同比增加0.16亿,基本保持稳定。 泰达控股的营业利润在保持三年增长后首次下降,但整体较为稳定,净利润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22年,泰达控股实现营业利润46.13亿,同比减少3.85亿,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所致;实现总利润44.94亿,同比增加2.35亿,达到历年最高水平;但由于递延所得税调整,净利润仅实现11.7亿,同比大幅减少21.05亿,变动主要来自“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净利润减少。 受到净利润下降的影响,泰达控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明显下降,成为近期低点;而由于利润总额小幅上升,总资产报酬率并未同步下降,基本保持平稳。 3.总资产稳中有升、负债率基本稳定 2020年,津联控股并入泰达控股,泰达控股的资产规模出现大幅增长,总资产从2019年的2764.56亿增长到2020年的4596.19亿,随后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总资产为4596.33亿,相比2021年增长了275.68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0.14亿,完全消除了天津医药集团出表对公司资产规模带来的影响。 资产增长主要来自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和非流动负债中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及在建工程。其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计增加68.29亿,增加的主要是商业承兑汇票和账龄在1年及以内的应收账款;非上市权益工具投资增加77.86亿;在建工程增加22.07亿,重点工程京滨高铁项目账面价值增加13.79亿,当前工程进度已经达到42.49%。 2013年以来,泰达控股的负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于2021年达到最低的67.28%。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3194.24亿,增幅为287.14亿,增幅略大于总资产,因此资产负债率有所回升,达到69.50%。 负债变化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拆入资金的增加和应付债券的减少,其中短期借款增加30.08亿,主要为抵押借款和抵押、质押、保证借款;从非银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增加19.56亿;应付债券减少38.15亿,系公司前期发行的长期企业债、中票和短期融资券到期。应付债券的减少,体现了公司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和决心,改善了公司的债务结构,为公司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4.债券偿还压力逐步缓解 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2022年泰达控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了57.77亿,结合公司商品销售板块收入增加和应收账款增加分析,可能是部分销售活动没有使用现金结算,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43亿,同比下降10.28亿。 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177.04亿而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28.76亿,同时,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的减少值大于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的减少值,导致全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至-99.60亿,投资现金流由正转负,专注于主业投资态势进一步明晰。 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有小幅增加,吸收投资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均有减少,但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降幅更大,同比减少349.04亿,使得全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8亿,同比增长254.15亿,筹融资压力进一步得到缓释。 截止2022年末,泰达控股本部口径有息债务余额545.09亿,同比减少10.35%。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165.90亿,占有息债务余额的30.44%;银行贷款余额308.62亿,占有息债务余额的56.62%;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70.57亿,占有息债务余额的12.94%。 截止2023年4月30日,泰达控股存续信用类债券共185.3亿,以行权日期计算,2023年以内到期的余额为121.1亿,2023年以后到期的余额为64.2亿,年内三季度债券偿付压力较大,整体偿还规模与前两年接近,但相比2020年的债券到期量,整体偿还压力逐步缓解。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报告 【专题】存款利率下调与机制完善为何对债市催化如此积极?——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二十四 【专题】产业债23Q1财务详解:十个行业评分提升,资负表修复滞后需关注付息压力——产业债行业比较系列专题之二十六 【专题】从同业存单的“顶”和“底”把握债市节奏——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专题】债券牛熊过渡期的震荡市如何把握节奏?变盘总在5-6月——敏思笃行系列报告之二十二 #点评 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短期内大幅放松和明显收紧概率都不大——2023年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及债市观点 4月信贷走弱:波动还是趋势?——2023年4月金融数据分析及债市观点 压制需求释放后,5月PMI将真正验证经济恢复成色——2023年4月统计局PMI数据分析及债市观点 钢铁利润反弹之路仍有曲折,钢铁债可短久期不下沉或适度下沉——2023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弱复苏预期何时才能改变?关注5月通胀和M1增速反弹——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季度报告 业绩整体好转,增持可转债与企业债——2023年一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业绩整体下滑,增持可转债与金融债——2022年四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收益回落,杠杆降低,久期平稳——2022 年三季度货币基金季报点评 业绩差于Q2,增持国债,集中度下降——2022年三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月报 2022年8月以来非法人类产品持债份额首次上行——2023年4月债券托管月报 4月新发理财产品久期明显拉长——2023年4月资管产品报告 5月债市情绪是否会变?——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305) 哪些城投公告年报延期披露?产业债关注科技创新公司债支持政策——信用月报2023年第4期(2023.4) 3月非法人类产品债市情绪明显转暖——2023年3月债券托管月报 #周报 贵阳化债关键进行时——信用风险监测(20230521) 人民币汇率再破7,预计短期对债市影响有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30519) 二永债交易活跃,拉久期集中哪类银行?——信用风险监测(20230513) 存单利率逼近前期低位,国债利率是否阶段性触底?——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30512)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