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或已过——4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高点或已过——4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内外需双重承压下,4月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修复速度放缓。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明显偏低,同比增速读数较高。但如果剔除基数效应,生产、消费和投资增速均边际走低。 下一阶段,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结构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当前,居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仍存,尤其是农民工工资边际下行,青年就业率创新高,使得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较低,叠加当前地产销售低迷,国内商品消费或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端形成压力。同时,考虑外需在海外缓慢衰退的大趋势下已在回落,下一阶段经济或面临更大挑战,需要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 1 生产:边际走弱 生产边际走弱。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前一月的3.9%回升到5.6%,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明显偏低。如果剔除掉基数效应,四年年化的平均增速从3月的5.3%回落至4.0%,连续第二个月下行。从季调环比看,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转负至-0.47%,这是2011年以来首度在4月出现负值。 分行业来看,内需型行业表现较差。由于去年基数低影响,汽车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偏高,但如果剔除基数效应,汽车生产在4月同比负增。对所有行业的生产增速取两年平均后,我们发现电气机械行业表现最佳,上游采矿业如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等增速也相对偏高。受出口边际走弱影响,前期支撑生产的外需型行业,生产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如电子设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表现最差的是地产相关的建材、钢铁,内需型消费品制造业如医药、纺织、橡塑等行业,这是由于当前国内地产整体低迷,消费中非耐用品、非升级型商品需求疲弱,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有一定拖累。 服务业供给端还未完全出清。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升至13.5%,但如果考虑去年同期基数变化,四年年化平均增速较3月的5.4%小幅回落至4.7%。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增速从前一月的63.2%回落至62.3%,说明当前服务业企业的经营预期还在边际走低。从我们跟踪的大众点评在营店铺数据可以看出,服务业生产情况或存在分化,在我们跟踪的13个分行业中,餐饮、购物、医疗健康、休闲娱乐这4个分行业的门店数开始环比增加,但其他大部分行业的门店数量仍在减少,说明当前服务业整体还未完成供给出清的过程。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至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5%。但16-24岁青年人口的失业率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首度突破20%,青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吸纳青年就业的行业经营压力较大、经营预期较差,从而导致招工需求缩减。随着毕业季临近,青年就业问题或将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国内地产、消费需求的改善。 2 消费:修复斜率放缓 消费修复斜率放缓。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但是剔除低基数效应,四年年化平均增速仅有3.5%,较3月的4.8%进一步回落。从季调环比来看,4月社零环比增长0.49%,环比增速较前一月回落,消费虽然仍在修复,但修复的斜率已有放缓,且距离疫情前(2019年前)消费增长的中枢仍有较大差异。 具体看分项,餐饮消费仍在边际改善,但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4月四年年化平均增速从前一月的1.9%进一步回升到2.9%,不过这部分是由涨价贡献的,在我们之前的专题《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里提到,今年一季度中等消费水平餐厅的晚餐人均消费价格,相比去年四季度上涨了2.9%。相对而言,线下商品消费最为疲弱。商品零售的四年平均增速从3月的5.1%回落至3.5%,而其中线上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有小幅抬升,这说明当期商品零售的走弱可能主要是由于线下渠道商品销售的低迷。从绝对值看,当前各类消费增速距疫情前中枢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商品消费。 分具体行业来看,其中,地产相关的建材、家具表现最弱,这主要是由于地产生产端偏弱,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大幅走低。汽车、通讯器材等耐用品消费的当月同比增速较高,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问题,如果取两年平均,增速均由正转负。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仅有体育娱乐用品、家电音像消费较前一月有所回升,其他消费均边际走弱。 3 投资:地产拖累加剧 投资整体边际回落。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为4.7%,较前一月的5.1%小幅走低,如果考虑基数效应,四年年化增速从前一月的4.6%回落至4.0%。季调环比增速为-0.64%,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从主要分项看,各类投资增速均在回落,从回落幅度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基建中的电力热力投资回落幅度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增速由正转负,反映当前民营经济对未来预期相对悲观。 其中,基建投资走弱,主要受项目不足、施工进度偏慢影响。4月广义和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均为7.9%,较3月回落2.0和0.7个百分点,四年年化平均增速分别为5.0%和4.0%,较3月回落3.3和3.2个百分点。在我们的《海通宏观高频指标跟踪》中曾提到,截至4月,地方专项债发行较往年更加前置,基建资金面充裕,但从项目来看,3月中建和中电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反映项目或相对不足。同时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基建实体指标处于历年同期较低位,反映施工进度偏慢。这些或是使得基建投资增速边际走弱的原因。 制造业投资弱改善,但增速仍在低位。制造业投资增速从前一月的6.2%回落至5.9%,不过如果考虑四年年化,增速从4.2%小幅回升至4.6%,但增速的绝对值仍相对偏低。这或是由于当前内需未见起色、外需仍在回落,叠加商品价格偏低,企业盈利空间有限,使得企业扩产投资意愿有限。 地产投资仍是主要拖累。地产投资的跌幅从3月的-5.9%进一步扩大至-7.2%,四年年化增速从1.6%回落至0.3%。在投资的主要分项中,地产投资当前仍是主要拖累项。 地产供需两端均大幅走低,仅竣工端表现亮眼。需求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四年年化平均增速分别从前一月的-1.5%和1.5%大幅降至-11.0%和-6.6%。这主要是一季度疫情期间积压的购房需求已大部分释放完毕,地产销售中枢重回合理区间。生产端,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四年年化增速从-12.5%和-14.7%回落至-26.7%和-22.6%,仅有竣工端表现仍较强劲,四年年化同比增速保持1.0%的正增,增速与3月的1.1%基本持平,这主要还是由于当前保交付政策的推动。 4 经济或进一步承压 整体来看,内外需双重承压下,4月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修复速度放缓。不过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明显偏低,同比增速读数较高。下一阶段,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结构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当前,居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仍存,尤其是农民工工资边际下行,青年就业率创新高,使得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较低,叠加当前地产销售低迷,国内商品消费或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端形成压力。同时,考虑外需在海外缓慢衰退的大趋势下已在回落,下一阶段经济或面临更大挑战,需要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出口的结构:还有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经济复苏如何?海外风险多大?——2023年二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后地产时代:存钱,还是买股票?——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三(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翻开财政账本:今年怎么看?(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消除了吗?——对海外中小银行风险的定量测算(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长周期房地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元再起:原因?走向?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印尼经济:消费和大宗如何驱动?——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三(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扩大内需:哪些具体政策?(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罗斯经济: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利率的倒挂——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中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多少?——2023年通胀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消费的“疤痕”:修复多少?——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二(海通总量 李林芷、梁中华) 兔年春节:错峰“返乡”,集中“返城”(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一(海通总量 荀玉根、梁中华、侯欢)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2023:货币与通胀,能否“和解”?(海通宏观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内外需双重承压下,4月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修复速度放缓。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明显偏低,同比增速读数较高。但如果剔除基数效应,生产、消费和投资增速均边际走低。 下一阶段,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结构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当前,居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仍存,尤其是农民工工资边际下行,青年就业率创新高,使得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较低,叠加当前地产销售低迷,国内商品消费或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端形成压力。同时,考虑外需在海外缓慢衰退的大趋势下已在回落,下一阶段经济或面临更大挑战,需要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 1 生产:边际走弱 生产边际走弱。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前一月的3.9%回升到5.6%,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明显偏低。如果剔除掉基数效应,四年年化的平均增速从3月的5.3%回落至4.0%,连续第二个月下行。从季调环比看,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转负至-0.47%,这是2011年以来首度在4月出现负值。 分行业来看,内需型行业表现较差。由于去年基数低影响,汽车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偏高,但如果剔除基数效应,汽车生产在4月同比负增。对所有行业的生产增速取两年平均后,我们发现电气机械行业表现最佳,上游采矿业如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等增速也相对偏高。受出口边际走弱影响,前期支撑生产的外需型行业,生产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如电子设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表现最差的是地产相关的建材、钢铁,内需型消费品制造业如医药、纺织、橡塑等行业,这是由于当前国内地产整体低迷,消费中非耐用品、非升级型商品需求疲弱,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有一定拖累。 服务业供给端还未完全出清。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升至13.5%,但如果考虑去年同期基数变化,四年年化平均增速较3月的5.4%小幅回落至4.7%。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增速从前一月的63.2%回落至62.3%,说明当前服务业企业的经营预期还在边际走低。从我们跟踪的大众点评在营店铺数据可以看出,服务业生产情况或存在分化,在我们跟踪的13个分行业中,餐饮、购物、医疗健康、休闲娱乐这4个分行业的门店数开始环比增加,但其他大部分行业的门店数量仍在减少,说明当前服务业整体还未完成供给出清的过程。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至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5%。但16-24岁青年人口的失业率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首度突破20%,青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吸纳青年就业的行业经营压力较大、经营预期较差,从而导致招工需求缩减。随着毕业季临近,青年就业问题或将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国内地产、消费需求的改善。 2 消费:修复斜率放缓 消费修复斜率放缓。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但是剔除低基数效应,四年年化平均增速仅有3.5%,较3月的4.8%进一步回落。从季调环比来看,4月社零环比增长0.49%,环比增速较前一月回落,消费虽然仍在修复,但修复的斜率已有放缓,且距离疫情前(2019年前)消费增长的中枢仍有较大差异。 具体看分项,餐饮消费仍在边际改善,但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4月四年年化平均增速从前一月的1.9%进一步回升到2.9%,不过这部分是由涨价贡献的,在我们之前的专题《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里提到,今年一季度中等消费水平餐厅的晚餐人均消费价格,相比去年四季度上涨了2.9%。相对而言,线下商品消费最为疲弱。商品零售的四年平均增速从3月的5.1%回落至3.5%,而其中线上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有小幅抬升,这说明当期商品零售的走弱可能主要是由于线下渠道商品销售的低迷。从绝对值看,当前各类消费增速距疫情前中枢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商品消费。 分具体行业来看,其中,地产相关的建材、家具表现最弱,这主要是由于地产生产端偏弱,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大幅走低。汽车、通讯器材等耐用品消费的当月同比增速较高,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问题,如果取两年平均,增速均由正转负。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仅有体育娱乐用品、家电音像消费较前一月有所回升,其他消费均边际走弱。 3 投资:地产拖累加剧 投资整体边际回落。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为4.7%,较前一月的5.1%小幅走低,如果考虑基数效应,四年年化增速从前一月的4.6%回落至4.0%。季调环比增速为-0.64%,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从主要分项看,各类投资增速均在回落,从回落幅度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基建中的电力热力投资回落幅度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增速由正转负,反映当前民营经济对未来预期相对悲观。 其中,基建投资走弱,主要受项目不足、施工进度偏慢影响。4月广义和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均为7.9%,较3月回落2.0和0.7个百分点,四年年化平均增速分别为5.0%和4.0%,较3月回落3.3和3.2个百分点。在我们的《海通宏观高频指标跟踪》中曾提到,截至4月,地方专项债发行较往年更加前置,基建资金面充裕,但从项目来看,3月中建和中电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反映项目或相对不足。同时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基建实体指标处于历年同期较低位,反映施工进度偏慢。这些或是使得基建投资增速边际走弱的原因。 制造业投资弱改善,但增速仍在低位。制造业投资增速从前一月的6.2%回落至5.9%,不过如果考虑四年年化,增速从4.2%小幅回升至4.6%,但增速的绝对值仍相对偏低。这或是由于当前内需未见起色、外需仍在回落,叠加商品价格偏低,企业盈利空间有限,使得企业扩产投资意愿有限。 地产投资仍是主要拖累。地产投资的跌幅从3月的-5.9%进一步扩大至-7.2%,四年年化增速从1.6%回落至0.3%。在投资的主要分项中,地产投资当前仍是主要拖累项。 地产供需两端均大幅走低,仅竣工端表现亮眼。需求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四年年化平均增速分别从前一月的-1.5%和1.5%大幅降至-11.0%和-6.6%。这主要是一季度疫情期间积压的购房需求已大部分释放完毕,地产销售中枢重回合理区间。生产端,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四年年化增速从-12.5%和-14.7%回落至-26.7%和-22.6%,仅有竣工端表现仍较强劲,四年年化同比增速保持1.0%的正增,增速与3月的1.1%基本持平,这主要还是由于当前保交付政策的推动。 4 经济或进一步承压 整体来看,内外需双重承压下,4月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修复速度放缓。不过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明显偏低,同比增速读数较高。下一阶段,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结构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当前,居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仍存,尤其是农民工工资边际下行,青年就业率创新高,使得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较低,叠加当前地产销售低迷,国内商品消费或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端形成压力。同时,考虑外需在海外缓慢衰退的大趋势下已在回落,下一阶段经济或面临更大挑战,需要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出口的结构:还有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经济复苏如何?海外风险多大?——2023年二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后地产时代:存钱,还是买股票?——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三(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翻开财政账本:今年怎么看?(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消除了吗?——对海外中小银行风险的定量测算(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长周期房地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元再起:原因?走向?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印尼经济:消费和大宗如何驱动?——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三(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扩大内需:哪些具体政策?(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罗斯经济: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利率的倒挂——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中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多少?——2023年通胀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消费的“疤痕”:修复多少?——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二(海通总量 李林芷、梁中华) 兔年春节:错峰“返乡”,集中“返城”(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一(海通总量 荀玉根、梁中华、侯欢)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2023:货币与通胀,能否“和解”?(海通宏观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