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久期利差继续压缩,15Y/20Y利差走扩——地方政府债券数据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张紫睿)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短久期利差继续压缩,15Y/20Y利差走扩——地方政府债券数据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张紫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一,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698只,总规模2.85万亿元。 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698只,总规模达2.85万亿元。具体来看,湖北、广东、山东、湖南发行数量最多,分别发行62、55、53、51只地方政府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广东、山东、四川发行债券规模分列前三,分别为2924.9亿元、2196.42亿元、2084.53亿元;其次江苏、河北发债规模在1500亿元以上。 发行节奏来看,2023年5月上半月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增速放缓,截至5月15日,2023年净融资额为2.02万亿元;相较于近三年同期来看,2023年与2022年同期走势相似,都是前置发行节奏,显著高于 2021年同期水平。 截至5月15日,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28个省市(自治区)共发行115只再融资债,总规模为8855.46亿元。2023年暂无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新增专项债方面,5月上半月新增发行16支专项债,主要用于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至2023年5月15日,2023年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524只,规模达到1.64万亿元。从用途来看,5月上半月新发行债券中,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为新增专项债前三大用途,发行金额分别为94.81亿元、20.83亿元、15.65亿元,分别占比64%、14%与11%,其中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占比增长较快。分省份来看,广东、山东、湖南、湖北发行数量在40只以上;广东省发行规模最大,达2000.8亿元。 专项债提前批发行进度接近四分之三。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 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2022 年提高0.2 个百分点;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 万亿元,比2022 年增加1500 亿元。今年截至5月15日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64万亿元,接近提前批额度的75%,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通过快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新增一般债方面,5月上半月无新增一般债。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共发行58只,规模达3303.39亿元。河北、湖北两地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最大,分别为287亿元与235.78亿元,其次四川、浙江等地发行规模较大,均在200亿元以上。 第二,5月上半月发行利差略有走扩,二级估值利差分化,中短久期继续压缩。 21年下半年开始,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22年浙江、江苏、上海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2022年11月前后地方债的发行定价发生变化,11月15日发行的“22广东债59”首次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设置,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2023年4月深圳发行两只地方债,以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设定债券投标区间,发行利差压缩明显,预计未来地方债定价基准将逐步从国债向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过渡,不同地区地方债发行利率或在此过程中表现分化。 2023年以来,地方债一级利差中枢在+10.90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河南(+9.63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内蒙(+15.52BP),其次是新疆(+15.11BP)和海南(+15.10BP);2023年5月上半月仅有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辽宁发行地方债,其中广西、广东发行利差略有上升;整体而言,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11.41BP,较2023年4月(+10.92BP)小幅上升。 5月上半月二级利差走势分化,中短期压缩,长久期走扩。从地方债分期限平均利差来看,目前15年及20年地方债利差最高,分别为21.00 BP和23.52 BP; 5年和30年的地方债利差最低,分别为15.05 BP和15.51 BP;整体利差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格局,略有趋同的走势。分位数水平来看,5年期地方债利差压缩至2022年以来33.50%水平,距离期限内高点20.62 BP,10年期压缩至2022年以来32.50%水平,距离期限内高点为27.97BP; 20年期与30年期地方债利差则较4月有所上升,性价比有所提高。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地方债点评系列 定价基准过渡期,区域分化或逐步显现 专项债提前批发行进度超三分之二 地方债发行已超2万亿 专项债或加快发行 资本新规对地方债利差扰动不大 北京实现隐债清零,贵州拟发行置换债 开年地方债利差大幅压缩 地方债发行收尾,估值较为抗跌 估值利差被动收窄,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 结存限额专项债基本发完,15年-30年估值占优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一,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698只,总规模2.85万亿元。 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698只,总规模达2.85万亿元。具体来看,湖北、广东、山东、湖南发行数量最多,分别发行62、55、53、51只地方政府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广东、山东、四川发行债券规模分列前三,分别为2924.9亿元、2196.42亿元、2084.53亿元;其次江苏、河北发债规模在1500亿元以上。 发行节奏来看,2023年5月上半月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增速放缓,截至5月15日,2023年净融资额为2.02万亿元;相较于近三年同期来看,2023年与2022年同期走势相似,都是前置发行节奏,显著高于 2021年同期水平。 截至5月15日,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28个省市(自治区)共发行115只再融资债,总规模为8855.46亿元。2023年暂无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新增专项债方面,5月上半月新增发行16支专项债,主要用于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至2023年5月15日,2023年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524只,规模达到1.64万亿元。从用途来看,5月上半月新发行债券中,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为新增专项债前三大用途,发行金额分别为94.81亿元、20.83亿元、15.65亿元,分别占比64%、14%与11%,其中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占比增长较快。分省份来看,广东、山东、湖南、湖北发行数量在40只以上;广东省发行规模最大,达2000.8亿元。 专项债提前批发行进度接近四分之三。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 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2022 年提高0.2 个百分点;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 万亿元,比2022 年增加1500 亿元。今年截至5月15日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64万亿元,接近提前批额度的75%,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通过快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新增一般债方面,5月上半月无新增一般债。截至5月15日,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共发行58只,规模达3303.39亿元。河北、湖北两地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最大,分别为287亿元与235.78亿元,其次四川、浙江等地发行规模较大,均在200亿元以上。 第二,5月上半月发行利差略有走扩,二级估值利差分化,中短久期继续压缩。 21年下半年开始,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22年浙江、江苏、上海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2022年11月前后地方债的发行定价发生变化,11月15日发行的“22广东债59”首次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设置,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2023年4月深圳发行两只地方债,以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设定债券投标区间,发行利差压缩明显,预计未来地方债定价基准将逐步从国债向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过渡,不同地区地方债发行利率或在此过程中表现分化。 2023年以来,地方债一级利差中枢在+10.90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河南(+9.63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内蒙(+15.52BP),其次是新疆(+15.11BP)和海南(+15.10BP);2023年5月上半月仅有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辽宁发行地方债,其中广西、广东发行利差略有上升;整体而言,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11.41BP,较2023年4月(+10.92BP)小幅上升。 5月上半月二级利差走势分化,中短期压缩,长久期走扩。从地方债分期限平均利差来看,目前15年及20年地方债利差最高,分别为21.00 BP和23.52 BP; 5年和30年的地方债利差最低,分别为15.05 BP和15.51 BP;整体利差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格局,略有趋同的走势。分位数水平来看,5年期地方债利差压缩至2022年以来33.50%水平,距离期限内高点20.62 BP,10年期压缩至2022年以来32.50%水平,距离期限内高点为27.97BP; 20年期与30年期地方债利差则较4月有所上升,性价比有所提高。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地方债点评系列 定价基准过渡期,区域分化或逐步显现 专项债提前批发行进度超三分之二 地方债发行已超2万亿 专项债或加快发行 资本新规对地方债利差扰动不大 北京实现隐债清零,贵州拟发行置换债 开年地方债利差大幅压缩 地方债发行收尾,估值较为抗跌 估值利差被动收窄,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 结存限额专项债基本发完,15年-30年估值占优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