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汽集团系列十: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一季度埃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信汽车】

广汽集团系列十: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一季度埃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信汽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车中旭霞】/ 发布时间:2023-05-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广汽集团系列十: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一季度埃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信汽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汽集团系列 车中旭霞 深度报告: 《广汽集团(601238.SH)-埃安开拓纯电市场,混动技术蓄势待发》——20220722 点评报告: 《广汽集团(601238.SH)-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一季度埃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30516 《广汽集团(601238.SH)-2022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广汽自主销量表现优秀》——20221030 《广汽集团(601238.SH)-2022年中报点评-广汽埃安加速成长,合资品牌盈利提升》——20220903 《广汽集团(601238.SH)-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广汽埃安持续发力》——20220428 《广汽集团-601238-重大事件快评:11月产销创新高,埃安增资重组方案落地》——20211209 《广汽集团-601238-2021年三季报点评:合资品牌承压,自主表现亮眼》——20211107 《广汽集团-601238-2021年中报点评:二季度净利润处于高位,业绩超预期》——20210931 《广汽集团-601238-2020年报点评:减值拖累业绩,两本增长稳健》 ——20210329 《广汽集团-601238-2020年三季报点评:合资持续强势,自主改善明显》 ——20201102 核心观点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5%,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同步发力 2022年,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45%;投资收益143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0%;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7%,分别同比-0.93/-2.52个百分点。2022年,广汽集团汽车产销为248万辆和243万辆,同比增长16%和14%,产销规模位居国内汽车企业集团第四名,市场份额提升至约9.1%。2022年,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与合资品牌的销量都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速,推动公司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利润承压,环比去年四季度仍有改善 2023年一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0%;投资收益30亿元,同比下降29%,环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49%,环比增长2545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5%,同比-2.11/-7.99个百分点,环比-5.36/+5.11个百分点。广汽集团一季度的产销分别为56/54万辆,分别同比下降6%/11%。一季度是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合资企业汽车销量同比下降,碳酸锂成本下降的传导存在一定时滞,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全面退坡,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同比都有所下降。 埃安混改取得突破,布局电池电驱完成产业链闭环 2022年3月,广汽埃安采用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对679名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并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健全了广汽埃安的长效激励机制。广汽埃安主力车型精准卡位15-25万元级纯电动车市场,自研弹匣电池系统、超能铁锂电池等技术,现有车型均基于纯电平台GEP2.0打造,2023年有望迭代至3.0版本。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分别投资设立并控股了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开展自主电驱动系统和自主电池的研发生产,埃安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链闭环布局。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2023年整车厂价格竞争激烈,传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承压,我们下调广汽集团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的EPS分别为0.90/0.98/1.20元(原预测2023/2024年EPS为1.22/1.38元),对应PE分别为1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5%,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同步发力。2022年,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45%;投资收益143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0%。 2022年,广汽集团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7%,分别同比-0.93/-2.52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4%/3.79%/1.55%/-0.16%,分别同比-1.89/-1.41/+0.24/-0.39个百分点。 2022年,广汽集团汽车产销为248万辆和243万辆,同比增长16%和14%,产销规模位居国内汽车企业集团第四名,市场份额提升至约9.1%。2022年,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与合资品牌的销量都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同比增速,推动公司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2022年,广汽本田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为35亿元,同比下降17%;广汽丰田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为75亿元,同比增长32%。 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利润承压,环比去年四季度仍有改善。2023年一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0%;投资收益30亿元,同比下降29%,环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49%,环比增长25453%。 2023年一季度,广汽集团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1%/4.95%,同比-2.11/-7.99个百分点,环比-5.36/+5.11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1%/3.08%/1.50%/-0.14%,分别同比-0.95/-1.03/+0.47/-0.15个百分点,分别环比+2.10/-0.67/-1.06/+0.22个百分点。 广汽集团一季度的产销分别为56/54万辆,分别同比下降6%/11%。其中,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一季度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49,474/220,000/83,600/78,318辆,分别同比-29.63%/-10.93%/-7.57%/+74.53%。一季度是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合资企业汽车销量同比下降,碳酸锂成本下降的传导存在一定时滞,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全面退坡,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同比都有所下降。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汽埃安在新能源乘用车行业的市占率从3.89%上升到了6.49%。2023年一季度,广汽埃安在新能源乘用车行业的累计市场份额为5%。 2022年10月,近日,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9亿人民币。该公司重点围绕IDU电驱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实现自主电驱研发、试制、试验和量产一体化,预计未来几年将投资21.6亿元,埃安也将全面进入电驱自研自产新阶段。在三电核心之一的电驱领域,埃安已发布多个行业领先技术。 2018年埃安推出全球首创深度集成三合一电驱,实现“电驱、电控、差减”三合一,重量降低20%、体积减小15%的同时,功率提升14%、扭矩提升20%。 2020年埃安发布全球首创高性能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技术,具备两秒级零百加速能力。 9月15日,埃安发布的中国超跑HyperSSR具备1.9秒零百加速能力,其动力系统已完成中汽中心检验测试,使汽车零百加速跨入1秒级。 2022年10月,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自成立以来,埃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打造世界级的极致的智能纯电动车。在三电核心之一的电池领域,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安全、快充和续航等难题,埃安先后推出了弹匣电池、超倍速电池和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动力电池技术群,并于2022年4月获颁央视最高科技创新大奖。今年以来,埃安已陆续启动电池研发试制线建设、成立能源科技公司及锐湃动力科技公司、与上游材料端头部供应商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等达成战略合作等大手笔布局,并启动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建设,预计2025年,广汽埃安将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 此次因湃电池科技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埃安将全面打通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为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2年10月,广汽集团发布广汽埃安增资扩股的进展公告,本次A轮融资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释放17.72%股份(据此推算投后估值1032亿元)。融资完成后,广汽埃安注册资本由人民币64.21亿元增至人民币78.03亿元,广汽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广汽埃安的股权比例由93.45%变更为76.89%。广汽埃安仍为广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本次A轮融资引战由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或其旗下基金或机构联合领投,引入了充换电能源生态、电池关键资源、芯片设计与制造、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战略支持和产业协同投资者;知名市场化、金融及资产管理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大型政策引导性的国家及地方投资机构等共53名战略投资者。 本次A轮融资引战使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上下游战略性产业资源的优势;在能源生态、电池材料、汽车芯片等方面提升了广汽埃安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保供稳供能力;为广汽埃安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产能保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极大的提升和加强了广汽埃安未来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2023年整车厂价格竞争激烈,传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承压,我们下调广汽集团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广汽自主(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的销量分别为84/93/102万辆,单车收入分别为11.99/12.60/12.84万元,汽车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1006/1168/1315亿元,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39/1513/16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3%/10%。 参考历史数据,考虑到广汽自主本轮车型周期较为强势,未来几年的销量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水平,我们预计公司受益于规模效应与品牌溢价,毛利率有望逐年改善,并实现费用率的摊薄。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广汽集团的毛利率有望做到6.14%/7.58%/9.89%。 投资收益方面,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为110/99/89万辆,单车盈利分别为1.3/1.2/1.1万元,投资收益贡献分别为72/59/49亿元;广汽本田的销量分别为72/65/59亿元,单车盈利分别为0.8/0.7/0.6万元,投资收益贡献分别为29/23/18亿元;主要合资公司投资总收益分别为126/103/83亿元。 综上所述,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广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39/1513/16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03/126亿元,EPS分别为0.90/0.98/1.20元(原预测2023/2024年EPS为1.22/1.38元),PE分别为1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分析师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独立、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未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述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特此声明。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本报告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可能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关更新和修订内容。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是指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以下列形式为证券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接受投资人或者客户委托,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举办有关证券投资咨询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在报刊上发表证券投资咨询的文章、评论、报告,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传播媒体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网络等电信设备系统,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形式。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联系人:王少南 手机/微信:17612176519 邮箱:wangshaonan@guosen.com.cn 联系人: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联系人:杨钐 手机/微信:17796373814 邮箱:yangshan@guosen.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