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建材:22年行业承压筑底,23Q1拐点初现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 | 建材:22年行业承压筑底,23Q1拐点初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们重点跟踪的建材板块71家公司22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8231/551亿元,同比-12%/-45%;23Q1为1702/52亿元,同比+1.2%/-61.8%。22年毛利率/净利率为21%/7%,同比-5.7/-4.1pct;23Q1为17%/3%,同比-6.5/-5.0pct。整体看22年收入盈利双双承压筑底,地产基建实物量疲软,而大部分原料及能源成本延续相对高位,挤压多数公司业绩表现,但在部分建材公司更为注重经营质量下,22年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展望后市,原料价格高位回落/地产、基建弱修复。 核心观点 消费建材:22业绩整体承压,渠道变革成本回落助力23Q1业绩弹性 板块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8.5%/-50.6%,23Q1同比+4.2%/+59.2%,Q1业绩明显修复。22年板块毛利率/净利率同比-2.4/-3.8pct,23Q1除沥青同比+11%外,其他原料价格开始高位回落,石膏板原料跌幅最大;22年板块信用减值损失34亿元/同比-13.8%,占收入比2.4%/同比-0.1pct,略有改善。细分行业中,22年管材收入跌幅最小,仅1%,但利润石膏板跌幅最小为11%;23Q1传统淡季,但地产销售较好叠加竣工持续改善,除板材、管材外营收均同比回升,利润端防水同比+17%,或因龙头渠道变革颇有成效。 玻纤:产能快速增长而需求抑制,玻纤价格有望筑底反弹 板块22年收入/归母净利524/118亿元,同比+5.0%/+6.6%,23Q1为101/16亿元,同比-18%/-49%,主因产能持续增加而需求短期扰动,产品价格普降。但据卓创,3月初玻纤行业库存天数环比出现回落,我们预计后续随风电为主的需求改善,产品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玻璃:光伏及浮法玻璃景气度有望改善,特种玻璃持续放量 光伏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73%/+2%,23Q1同比+47%/+18%,价格下跌及原料/能源涨价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浮法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3%/-70%,23Q1同比+4%/-70%,实物总量疲软,浮法玻璃价格及成本端均承压明显。但23年4月起,光伏/浮法玻璃基本面出现修复,光伏玻璃价格环比回升,浮法玻璃连续8周降库,景气度回升。特种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6%/+26%,23Q1同比+30%/-10%,新材料/新业务持续放量,部分公司新材料业务仍在高景气周期。 其他:减水剂利润率改善,传统建材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减水剂,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22%/-36%,23Q1同比-10%/-25%,但22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5pct,主因22下半年开始原料环氧乙烷价格同比下跌。混凝土,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3%/+1.5亿元,23Q1同比-12%/-1.5亿元。水泥,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8%/-56%,23Q1同比-0.003%/-88%。展望后市,实物量总量恢复滞缓,传统建材需求修复仍需时间。 风险提示:基建及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原料及能源涨价超预期。 正文 建材行业22年业绩承压下滑,23Q1增收不增利 建材行业:22年收入、利润双双承压,但总体收入质量有所提升 建材行业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2%/-45%,23Q1传统淡季增收不增利。2022年71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总计实现营收8231亿元,同比下降12.0%,2022Q1-Q4下滑幅度逐季扩大,同比-2.4%/-11.6%/-14.3%/-16.4%;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45.4%,2022Q1-Q4同比-13.1%/-25.2%/-60.2%/-73.2%。2023Q1行业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减少61.8%。 受需求疲软及能源/部分原料成本延续相对高位影响,22年及23Q1毛利率及净利率均下行。2022全年及1Q23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2022年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6%/6.7%,同比下降5.7/4.1 pct,利润率下降主要系需求疲软、上游能源/部分原材料成本维持相对高位所致;1Q23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7%/3.0%,较1Q22同比下降6.5/5.0 pct,下游地产基建整体弱修复下,利润率仍呈现下降趋势。 2022年行业期间费用率11.8%,同比+1.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5.5%/2.0%/1.2%,同比+0.2/+0.5/+0.4/+0.1pct,或因营收下滑下未能有效摊薄各费率;2023Q1实物总量弱复苏下,整体需求恢复缓慢,营业收入增速较低,而费用维持刚性,行业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1/-0.01/+0.2/+0.1pct。 2022年收现比、净现比均有改善,23Q1净现比有所提升,或因部分原料价格回落。2022年行业平均收现比为99.3%,同比提升0.2pct;经营性现金流/归母净利润143.1%,同比提升4.7pct,22年部分建材公司开始注重经营质量下,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2023Q1收现比为95.8%,同比-0.9pct,经营性现金流/归母净利润为-80.4%,同比+5.4 pct,或因部分主要原料价格同比有所回落。 板块与公司:22年多数板块业绩增长承压,23Q1消费建材触底回升 2022年装配式材料收入增长排名居前,23Q1玻璃板块营收改善。2022年装配式材料、玻璃、玻纤收入增速位于子板块前三,分别达15.5%/13.2%/5.0%;2023Q1仅玻璃、消费建材维持正向增长,收入增速分别达+23.0%/+4.2%。22全年所有子板块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消费建材、水泥、混凝土转为负增长,23Q1除玻璃收入同比增速高于22Q1,水泥、混凝土降幅同比收窄外,其他板块增速均下降,主因地产、基建弱修复,下游需求除竣工端外,恢复滞缓影响。 2022年仅装配式材料净利润正增长,23Q1仅消费建材正增长。2022年装配式材料净利润同比+215.3%,主因21年基数较低;23Q1仅消费建材归母净利润维持正增长,同比+59.23%,其余子板块均负增长,或因消费建材整体渠道向C端变革更有优势所致,23年一季度零售端表现好于工程,叠加消费建材主要原料成本进一步下跌所致,而水泥/装配式材料/混凝土下降明显,分别同比-88.1%/-92.9%/-181.5%。 2022年装配式材料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同时明显改善。2022年装配式材料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0pct至25.6%,净利率同比+4.3pct至6.8%;混凝土行业毛利率同比上升0.2pct至14.1%,但净利率同比仍下滑;玻璃行业中特种玻璃,虽毛利下滑5.7pct至23.1%,但净利率同比有所提升。2023Q1仅消费建材毛利率同比提升1.1 pct,同时净利率同比提升1.7 pct,其余子板块均下降,或因消费建材板块下部分公司营收结构发生调整,毛利率较高的零售端一季度表现较好,叠加主要原料成本同环比下行所致。 2022年净利增速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多因21年较低基数。整体归母净利增速排名中前5的公司,21年归母净利均出现负增长,增速较高主因21年低基数影响。 子板块:消费建材业绩筑底,传统建材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消费建材:22年成本高位、需求疲软拖累业绩,23Q1原料成本压力减弱 22年营收/利润同比-8.5%/-50.6%,23Q1二者同比回升。板块21家消费建材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1435亿元、同比-8.5%,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50.6%;2023Q1实现收入285亿元、同比+4.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59.2%。 注重收益质量,信用减值损失回落,现金流压力缓解。2022年板块信用减值损失34亿元,同比-13.8%;占收入比例2.4%,同比-0.1pct,从21年房企债务风险中吸取教训,多数消费建材板块公司多采用现款现货销售方法,努力提升收益质量。2022年板块经营性净现金流127亿元,同比+2.2%,收现比105.4%,同比+3.5pct,部分公司主动收缩付款条件较差订单;付现比103.4%,同比+1.6pct。23Q1收现比112.7%,同比+0.4pct,付现比124.0%,同比-7.5pct,整体经营质量改善。 1. 防水:工程端需求承压,成本压力有所缓解,防水提标带来市场边际增量。据Wind,23Q1沥青均价同比+11%、环比-8%,成本端压力环比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而据国家统计局,23年1-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9.2%,使得需求更接近开工端的防水材料继续承压,但23年4月1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落地实施,对室内防水设计年限、耐久性、卷材大风不透水性要求更高,或为防水市场整体带来需求增量。此外,部分防水上市企业加速渠道变革,C端持续发力,缓解工程端需求压力。展望后市,我们预计沥青价格或延续下行趋势,整体成本压力较去年下降,23Q2防水公司业绩增量可期。 2. 石膏板:23Q1成本端压力持续缓解,竣工表现较好需求或触底回升。23Q1国废黄纸板均价同比-27%、环比-16%。23年1-3月销售、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1.8%、-19.2%、+14.7%,保交楼下竣工数据表现较好,石膏板销售有望触底回升。22年,北新建材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9/31亿元,同比-5.5%/-10.6%;23Q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2.5%/+5.6%。 3. 涂料:竣工好转叠加二手房销售相对高位,静待业绩修复。23Q1钛白粉均价同比下降23%,成本压力有较大缓解,上半年虽为涂料行业传统淡季,但保交楼下竣工表现较好,叠加23年至今二手房销售数据达近6年历史高位,我们预计相关公司业绩同比将有所改善。 4. 五金:原料价格同环比下降,受制于地产慢修复,收入增长放缓。据Wind,201冷轧不锈钢/ A356铝合金23Q1均价同比-13%/-18%、环比-2.0%/-2.6%,23Q1五金原料价格同环比下跌,成本压力缓解。但对于大部分传统五金公司而言地产仍是主要下游,地产恢复滞缓下,规模增长仍在放缓过程中。22年,坚朗五金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13.2%/-92.6%;23Q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4/-0.6亿元,同比+4.8%/+0.3亿元。 5. 瓷砖:零售较B端表现更好,B/C双轮驱动促进业绩修复。受地产弱修复影响,直销大B端占比较高的瓷砖公司受影响较大,但上市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开启B/C双轮驱动,营收有望修复。据Wind,23年1-3月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企业零售额同比-2.4%,整体表现好于B端。此外,23Q1天然气价格同比-8.5%、环比-11.5%,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或能持续修复。 6. 管材:23Q1成本同比大幅回落,盈利能力较好改善。据Wind,23Q1 PVC/HDPE/PPR/PP均价同比-29%/-8%/-10%/-24%,环比+2%/-1%/-1%/-1%,管材成本同比大幅下行,利润空间修复,工程端需求缓慢修复,建材零售额同比好于工程。 玻纤:22年产能快速增长而需求抑制,玻纤价格有望筑底反弹 22年增长趋势不变,但增速放缓,23Q1海外需求疲软叠加累库导致整体业绩承压下滑。板块8家玻纤行业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524亿元,YoY+5.0%,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YoY+6.6%。2023Q1实现收入101亿元,YoY-18.2%,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YoY-49.3%。2022年玻纤行业ROE同比下降2.7pct至22.3%,主要因总资产周转率-0.05。 22年国内玻纤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但需求受到抑制,玻纤产品价格普降,而能源成本仍在相对高位,导致收入盈利增速放缓。供给方面桐乡智能制造基地第三条电子布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成都年产 15 万吨短切原丝生产线顺利点火,埃及第四条粗纱产线顺利点火,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产4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及配套工程项目启动建设。22年&23Q1,玻纤盈利能力承压,但行业库存天数3月开始下降,后续随风电为主的需求改善,我们预计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玻璃:4月光伏及浮法景气度环比改善,特种玻璃持续放量 1)光伏玻璃:22年光伏玻璃价格承压,23年需求修复业绩有望改善 板块2家光伏玻璃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186亿元,YoY+73.4%,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YoY+1.5%;2023Q1实现收入62亿元,YoY+46.5%,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YoY+17.7%。22年光伏玻璃行业ROE较21年下降4.0pct至13.6%,主要是价格下行叠加燃料成本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归母净利率同比-8.4pct,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08)。据卓创资讯,23Q1 全国 3.2/2.0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 26/19 元/平米,同比+3%/-3%,随着需求持续释放,4月以来 3.2/2.0mm 光伏玻璃均价分别同比上涨 2%/1%,同时,据 Wind,截至 23 年 4 月 29日全国天然气均价 3.5元/立方米,同比-38.6%,成本端压力同样有望逐步缓解,有望驱动板块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2)浮法玻璃:22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3Q1需求开启回暖,基本面环比改善 板块2家浮法玻璃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208亿元,YoY-3.4%,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YoY -69.8%;2023Q1实现收入50亿元,YoY+3.9%,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YoY -69.9%。22年浮法玻璃ROE同比下降24.8pct至9.1%,主要由于地产承压下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归母净利率同比-17.7pct,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16)。 据卓创资讯23Q1浮法玻璃价格延续同比下降趋势,板块公司盈利持续承压,但4月以来,价格环比逐周改善,截至23年4月29日,5mm浮法白玻均价升至112元/重箱,同比转正为+6.2%,同时玻璃库存降至4080万重箱,连续8周大幅降库,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回暖,预期板块盈利触底回升。 3)特种玻璃:22年新玻璃/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板块4家特种玻璃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290亿元,YoY+5.9%;23Q1实现营收80亿元,YoY+29.7%。22年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YoY+26.1%,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10.3%。22年特种玻璃行业ROE12.6%,同比+0.3pct,主要受益于归母净利率同比+1.8pct,总资产周转率+0.10。 减水剂:22年成本回落支撑毛利率修复,23Q1新开工持续疲软拖累业绩 新开工疲软持续拖累板块业绩。板块3家减水剂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86亿元,YoY-21.8%;23Q1实现营收16.1亿元,YoY-10.2%。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YoY-35.8%;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YoY-24.6%。22年行业ROE 6.5%,同比-4.4pct,主要系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20,但毛利率同比+1.5pct,主因下半年主要原料环氧乙烷价格同比回落。23Q1毛利率28.1%,同/环比-0.4/-2.3pct,主要受到开工端持续疲软影响。22年行业现金流状况向好,收现比108.6%,同比提升24.2pct。 混凝土:22年地产基建需求双弱拖累销量,但ROE同比修复 板块4家混凝土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292.3亿元,YoY-13.2%;23Q1实现营收49.6亿元,YoY-12.4%。22年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YOY+1.5亿元,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1.5亿元。2022年4家公司ROE同比回升1.0pct至-4.3%。 水泥:实物总量弱修复抑制业绩,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板块12家水泥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收入4799亿元,同比-17.5%,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56.1%;2023Q1合计实现收入967亿元,同比-0.003%,实现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88.1%。 风险提示 基建及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建筑建材下游基建及地产投资增速若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或相关政策导致地产投资受限,行业需求或受到较大打击,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盈利。 原料及能源涨价超预期。工业建材能源燃料涨幅较大,若继续上行,相关公司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下降;消费建材成本端涨价为主要影响因素,若价格继续上行,成本传导难度将加大,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盈利。 相关研报 研报:《22年行业承压筑底,23Q1拐点初现》2023年5月6日 方晏荷 S0570517080007 | BPW811 张艺露 S0570520070002 黄颖 S0570522030002 | BSH293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我们重点跟踪的建材板块71家公司22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8231/551亿元,同比-12%/-45%;23Q1为1702/52亿元,同比+1.2%/-61.8%。22年毛利率/净利率为21%/7%,同比-5.7/-4.1pct;23Q1为17%/3%,同比-6.5/-5.0pct。整体看22年收入盈利双双承压筑底,地产基建实物量疲软,而大部分原料及能源成本延续相对高位,挤压多数公司业绩表现,但在部分建材公司更为注重经营质量下,22年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展望后市,原料价格高位回落/地产、基建弱修复。 核心观点 消费建材:22业绩整体承压,渠道变革成本回落助力23Q1业绩弹性 板块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8.5%/-50.6%,23Q1同比+4.2%/+59.2%,Q1业绩明显修复。22年板块毛利率/净利率同比-2.4/-3.8pct,23Q1除沥青同比+11%外,其他原料价格开始高位回落,石膏板原料跌幅最大;22年板块信用减值损失34亿元/同比-13.8%,占收入比2.4%/同比-0.1pct,略有改善。细分行业中,22年管材收入跌幅最小,仅1%,但利润石膏板跌幅最小为11%;23Q1传统淡季,但地产销售较好叠加竣工持续改善,除板材、管材外营收均同比回升,利润端防水同比+17%,或因龙头渠道变革颇有成效。 玻纤:产能快速增长而需求抑制,玻纤价格有望筑底反弹 板块22年收入/归母净利524/118亿元,同比+5.0%/+6.6%,23Q1为101/16亿元,同比-18%/-49%,主因产能持续增加而需求短期扰动,产品价格普降。但据卓创,3月初玻纤行业库存天数环比出现回落,我们预计后续随风电为主的需求改善,产品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玻璃:光伏及浮法玻璃景气度有望改善,特种玻璃持续放量 光伏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73%/+2%,23Q1同比+47%/+18%,价格下跌及原料/能源涨价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浮法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3%/-70%,23Q1同比+4%/-70%,实物总量疲软,浮法玻璃价格及成本端均承压明显。但23年4月起,光伏/浮法玻璃基本面出现修复,光伏玻璃价格环比回升,浮法玻璃连续8周降库,景气度回升。特种玻璃,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6%/+26%,23Q1同比+30%/-10%,新材料/新业务持续放量,部分公司新材料业务仍在高景气周期。 其他:减水剂利润率改善,传统建材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减水剂,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22%/-36%,23Q1同比-10%/-25%,但22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5pct,主因22下半年开始原料环氧乙烷价格同比下跌。混凝土,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3%/+1.5亿元,23Q1同比-12%/-1.5亿元。水泥,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8%/-56%,23Q1同比-0.003%/-88%。展望后市,实物量总量恢复滞缓,传统建材需求修复仍需时间。 风险提示:基建及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原料及能源涨价超预期。 正文 建材行业22年业绩承压下滑,23Q1增收不增利 建材行业:22年收入、利润双双承压,但总体收入质量有所提升 建材行业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同比-12%/-45%,23Q1传统淡季增收不增利。2022年71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总计实现营收8231亿元,同比下降12.0%,2022Q1-Q4下滑幅度逐季扩大,同比-2.4%/-11.6%/-14.3%/-16.4%;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45.4%,2022Q1-Q4同比-13.1%/-25.2%/-60.2%/-73.2%。2023Q1行业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减少61.8%。 受需求疲软及能源/部分原料成本延续相对高位影响,22年及23Q1毛利率及净利率均下行。2022全年及1Q23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2022年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6%/6.7%,同比下降5.7/4.1 pct,利润率下降主要系需求疲软、上游能源/部分原材料成本维持相对高位所致;1Q23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7%/3.0%,较1Q22同比下降6.5/5.0 pct,下游地产基建整体弱修复下,利润率仍呈现下降趋势。 2022年行业期间费用率11.8%,同比+1.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5.5%/2.0%/1.2%,同比+0.2/+0.5/+0.4/+0.1pct,或因营收下滑下未能有效摊薄各费率;2023Q1实物总量弱复苏下,整体需求恢复缓慢,营业收入增速较低,而费用维持刚性,行业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1/-0.01/+0.2/+0.1pct。 2022年收现比、净现比均有改善,23Q1净现比有所提升,或因部分原料价格回落。2022年行业平均收现比为99.3%,同比提升0.2pct;经营性现金流/归母净利润143.1%,同比提升4.7pct,22年部分建材公司开始注重经营质量下,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2023Q1收现比为95.8%,同比-0.9pct,经营性现金流/归母净利润为-80.4%,同比+5.4 pct,或因部分主要原料价格同比有所回落。 板块与公司:22年多数板块业绩增长承压,23Q1消费建材触底回升 2022年装配式材料收入增长排名居前,23Q1玻璃板块营收改善。2022年装配式材料、玻璃、玻纤收入增速位于子板块前三,分别达15.5%/13.2%/5.0%;2023Q1仅玻璃、消费建材维持正向增长,收入增速分别达+23.0%/+4.2%。22全年所有子板块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消费建材、水泥、混凝土转为负增长,23Q1除玻璃收入同比增速高于22Q1,水泥、混凝土降幅同比收窄外,其他板块增速均下降,主因地产、基建弱修复,下游需求除竣工端外,恢复滞缓影响。 2022年仅装配式材料净利润正增长,23Q1仅消费建材正增长。2022年装配式材料净利润同比+215.3%,主因21年基数较低;23Q1仅消费建材归母净利润维持正增长,同比+59.23%,其余子板块均负增长,或因消费建材整体渠道向C端变革更有优势所致,23年一季度零售端表现好于工程,叠加消费建材主要原料成本进一步下跌所致,而水泥/装配式材料/混凝土下降明显,分别同比-88.1%/-92.9%/-181.5%。 2022年装配式材料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同时明显改善。2022年装配式材料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0pct至25.6%,净利率同比+4.3pct至6.8%;混凝土行业毛利率同比上升0.2pct至14.1%,但净利率同比仍下滑;玻璃行业中特种玻璃,虽毛利下滑5.7pct至23.1%,但净利率同比有所提升。2023Q1仅消费建材毛利率同比提升1.1 pct,同时净利率同比提升1.7 pct,其余子板块均下降,或因消费建材板块下部分公司营收结构发生调整,毛利率较高的零售端一季度表现较好,叠加主要原料成本同环比下行所致。 2022年净利增速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多因21年较低基数。整体归母净利增速排名中前5的公司,21年归母净利均出现负增长,增速较高主因21年低基数影响。 子板块:消费建材业绩筑底,传统建材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消费建材:22年成本高位、需求疲软拖累业绩,23Q1原料成本压力减弱 22年营收/利润同比-8.5%/-50.6%,23Q1二者同比回升。板块21家消费建材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1435亿元、同比-8.5%,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50.6%;2023Q1实现收入285亿元、同比+4.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59.2%。 注重收益质量,信用减值损失回落,现金流压力缓解。2022年板块信用减值损失34亿元,同比-13.8%;占收入比例2.4%,同比-0.1pct,从21年房企债务风险中吸取教训,多数消费建材板块公司多采用现款现货销售方法,努力提升收益质量。2022年板块经营性净现金流127亿元,同比+2.2%,收现比105.4%,同比+3.5pct,部分公司主动收缩付款条件较差订单;付现比103.4%,同比+1.6pct。23Q1收现比112.7%,同比+0.4pct,付现比124.0%,同比-7.5pct,整体经营质量改善。 1. 防水:工程端需求承压,成本压力有所缓解,防水提标带来市场边际增量。据Wind,23Q1沥青均价同比+11%、环比-8%,成本端压力环比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而据国家统计局,23年1-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9.2%,使得需求更接近开工端的防水材料继续承压,但23年4月1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落地实施,对室内防水设计年限、耐久性、卷材大风不透水性要求更高,或为防水市场整体带来需求增量。此外,部分防水上市企业加速渠道变革,C端持续发力,缓解工程端需求压力。展望后市,我们预计沥青价格或延续下行趋势,整体成本压力较去年下降,23Q2防水公司业绩增量可期。 2. 石膏板:23Q1成本端压力持续缓解,竣工表现较好需求或触底回升。23Q1国废黄纸板均价同比-27%、环比-16%。23年1-3月销售、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1.8%、-19.2%、+14.7%,保交楼下竣工数据表现较好,石膏板销售有望触底回升。22年,北新建材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9/31亿元,同比-5.5%/-10.6%;23Q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2.5%/+5.6%。 3. 涂料:竣工好转叠加二手房销售相对高位,静待业绩修复。23Q1钛白粉均价同比下降23%,成本压力有较大缓解,上半年虽为涂料行业传统淡季,但保交楼下竣工表现较好,叠加23年至今二手房销售数据达近6年历史高位,我们预计相关公司业绩同比将有所改善。 4. 五金:原料价格同环比下降,受制于地产慢修复,收入增长放缓。据Wind,201冷轧不锈钢/ A356铝合金23Q1均价同比-13%/-18%、环比-2.0%/-2.6%,23Q1五金原料价格同环比下跌,成本压力缓解。但对于大部分传统五金公司而言地产仍是主要下游,地产恢复滞缓下,规模增长仍在放缓过程中。22年,坚朗五金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13.2%/-92.6%;23Q1,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4/-0.6亿元,同比+4.8%/+0.3亿元。 5. 瓷砖:零售较B端表现更好,B/C双轮驱动促进业绩修复。受地产弱修复影响,直销大B端占比较高的瓷砖公司受影响较大,但上市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开启B/C双轮驱动,营收有望修复。据Wind,23年1-3月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企业零售额同比-2.4%,整体表现好于B端。此外,23Q1天然气价格同比-8.5%、环比-11.5%,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或能持续修复。 6. 管材:23Q1成本同比大幅回落,盈利能力较好改善。据Wind,23Q1 PVC/HDPE/PPR/PP均价同比-29%/-8%/-10%/-24%,环比+2%/-1%/-1%/-1%,管材成本同比大幅下行,利润空间修复,工程端需求缓慢修复,建材零售额同比好于工程。 玻纤:22年产能快速增长而需求抑制,玻纤价格有望筑底反弹 22年增长趋势不变,但增速放缓,23Q1海外需求疲软叠加累库导致整体业绩承压下滑。板块8家玻纤行业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524亿元,YoY+5.0%,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YoY+6.6%。2023Q1实现收入101亿元,YoY-18.2%,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YoY-49.3%。2022年玻纤行业ROE同比下降2.7pct至22.3%,主要因总资产周转率-0.05。 22年国内玻纤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但需求受到抑制,玻纤产品价格普降,而能源成本仍在相对高位,导致收入盈利增速放缓。供给方面桐乡智能制造基地第三条电子布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成都年产 15 万吨短切原丝生产线顺利点火,埃及第四条粗纱产线顺利点火,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产4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及配套工程项目启动建设。22年&23Q1,玻纤盈利能力承压,但行业库存天数3月开始下降,后续随风电为主的需求改善,我们预计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玻璃:4月光伏及浮法景气度环比改善,特种玻璃持续放量 1)光伏玻璃:22年光伏玻璃价格承压,23年需求修复业绩有望改善 板块2家光伏玻璃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186亿元,YoY+73.4%,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YoY+1.5%;2023Q1实现收入62亿元,YoY+46.5%,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YoY+17.7%。22年光伏玻璃行业ROE较21年下降4.0pct至13.6%,主要是价格下行叠加燃料成本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归母净利率同比-8.4pct,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08)。据卓创资讯,23Q1 全国 3.2/2.0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 26/19 元/平米,同比+3%/-3%,随着需求持续释放,4月以来 3.2/2.0mm 光伏玻璃均价分别同比上涨 2%/1%,同时,据 Wind,截至 23 年 4 月 29日全国天然气均价 3.5元/立方米,同比-38.6%,成本端压力同样有望逐步缓解,有望驱动板块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2)浮法玻璃:22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3Q1需求开启回暖,基本面环比改善 板块2家浮法玻璃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收入208亿元,YoY-3.4%,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YoY -69.8%;2023Q1实现收入50亿元,YoY+3.9%,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YoY -69.9%。22年浮法玻璃ROE同比下降24.8pct至9.1%,主要由于地产承压下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归母净利率同比-17.7pct,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16)。 据卓创资讯23Q1浮法玻璃价格延续同比下降趋势,板块公司盈利持续承压,但4月以来,价格环比逐周改善,截至23年4月29日,5mm浮法白玻均价升至112元/重箱,同比转正为+6.2%,同时玻璃库存降至4080万重箱,连续8周大幅降库,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回暖,预期板块盈利触底回升。 3)特种玻璃:22年新玻璃/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板块4家特种玻璃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290亿元,YoY+5.9%;23Q1实现营收80亿元,YoY+29.7%。22年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YoY+26.1%,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10.3%。22年特种玻璃行业ROE12.6%,同比+0.3pct,主要受益于归母净利率同比+1.8pct,总资产周转率+0.10。 减水剂:22年成本回落支撑毛利率修复,23Q1新开工持续疲软拖累业绩 新开工疲软持续拖累板块业绩。板块3家减水剂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86亿元,YoY-21.8%;23Q1实现营收16.1亿元,YoY-10.2%。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YoY-35.8%;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YoY-24.6%。22年行业ROE 6.5%,同比-4.4pct,主要系总资产周转率同比-0.20,但毛利率同比+1.5pct,主因下半年主要原料环氧乙烷价格同比回落。23Q1毛利率28.1%,同/环比-0.4/-2.3pct,主要受到开工端持续疲软影响。22年行业现金流状况向好,收现比108.6%,同比提升24.2pct。 混凝土:22年地产基建需求双弱拖累销量,但ROE同比修复 板块4家混凝土上市公司2022年总计实现营收292.3亿元,YoY-13.2%;23Q1实现营收49.6亿元,YoY-12.4%。22年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YOY+1.5亿元,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1.5亿元。2022年4家公司ROE同比回升1.0pct至-4.3%。 水泥:实物总量弱修复抑制业绩,量价修复仍需时间 板块12家水泥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收入4799亿元,同比-17.5%,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56.1%;2023Q1合计实现收入967亿元,同比-0.003%,实现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88.1%。 风险提示 基建及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建筑建材下游基建及地产投资增速若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或相关政策导致地产投资受限,行业需求或受到较大打击,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盈利。 原料及能源涨价超预期。工业建材能源燃料涨幅较大,若继续上行,相关公司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下降;消费建材成本端涨价为主要影响因素,若价格继续上行,成本传导难度将加大,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盈利。 相关研报 研报:《22年行业承压筑底,23Q1拐点初现》2023年5月6日 方晏荷 S0570517080007 | BPW811 张艺露 S0570520070002 黄颖 S0570522030002 | BSH293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