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化工】石油石化行业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综述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化工】石油石化行业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综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下游板块逐步修复 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景气度延续高位,展望后市,随着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终端需求复苏,化工品需求快速回升,炼油化工及其他石化板块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当期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行业动态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延续高景气度。2022年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2023年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增长25.14%;行业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环比提升1.44 pct。 子板块盈利分化,下游板块逐步修复。2022年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以来,石化产品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止跌企稳,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持稳,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分板块来看,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投资建议 2023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回落,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止5月12日收盘,行业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9.1472,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4.27%分位数,市净率(MRQ ,剔除负值)为1.1788,处在历史水平的6.31%分位数,当前估值均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疫情过后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对行业整体走势保持乐观。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线索: 1、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游需求如期复苏,海外市场地缘政治冲突延续,国际油价有望在中高位震荡。国有大型石油公司依托于特有的资源禀赋以及技术优势,中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及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 2、龙头企业在建工程如期转固,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未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新增项目不断投产带来增量,且不断延伸至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学品、可降解塑料等领域,推荐民营石化公司东方盛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及细分龙头桐昆股份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油价异常波动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增长不及预期,OPEC意外减产等。 01 石油石化行业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综述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根据申万2021年版石油石化分类,剔除掉B股、部分主业脱离石油石化业务及近三年上市财务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本报告共汇总并分析石油石化行业40家上市公司(见附表)。2022年原油及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保持正增长,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利润增幅较2021年大幅收窄,其中2022年四季度实现营收20,056.73亿元,同比增长11.55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90.78亿元,同比减少23.92%,环比减少45.92%。 2023年以来,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及净利润仍处于高位,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2022年四季度下降7.24%,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仍增长25.14%;行业总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同比减少11.04%,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 石化产业链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回落,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根据百川盈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10美元/桶,同比降低16.14%,环比降低7.37%。WTI原油均价为75.99 美元/桶,同比降低19.60%,环比降低8.05%。分产品来看,成品油价格同比波动相对较小,其中,汽油、柴油均价分别为8,952.97元/吨、8,007.30元/吨,同比跌幅分别为3.88%、0.97%。化工品价格环比跌幅收窄,部分产品价格企稳。乙烯、丙烯、PX、聚丙烯粒料一季度均价为7,269.90元/吨、7,196.80元/吨、7,985.74元/吨、7,844.30元/吨,环比跌幅分别为4.95%、1.35%、5.70%、1.62%,纯苯、苯乙烯、聚乙烯、PTA一季度均价分别为7,039.02元/吨、8,527.33元/吨、8,219.84元/吨、5,705.74元/吨,环比涨幅分别为0.04%、2.28%、3.16%和1.09%。 行业ROE高位持稳,毛利率略有回落。2022年石油石化行业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行业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为16.98%和3.02%,同比分别下降2.17 pct和0.39 pct;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同比降低 0.46 pct,,行业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为16.87%和3.68%,同比分别降低1.90 pct和0.45 pct。 子板块分化加剧,下游板块盈利修复 根据申万2021年版石油石化分类,石化行业涵盖油品及石化贸易、油气开采、炼油化工、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以及其他石化等六个细分板块。2022年各板块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71.21%、58.83%、22.73%、12.15%、14.66%和4.31%,近两年来看,油品石化贸易、油气开采、炼油化工板块涨幅居前,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1.48%、42.79%和28.11%。2023年以来,随着原油产品价格回落,以及工程项目按节点推进,各板块一季度营收均有明显回落,其中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气开采板块营收跌幅居前,环比分别减少40.11%、28.38%和22.24%。由于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且部分产品价格企稳,其他石化及炼油化工板块跌幅较小,环比分别下跌5.32%和2.42%。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开采、及其他石化板块的营收在2022年及2023年Q1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油气开采及油品石化贸易板块归母净利润涨幅居前。2022年,油气开采、油品及石化贸易、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涨幅分别为1181.98%、120.02%、468.88%、193.82%,受国内终端需求疲软,化工品价格传导不畅等因素影响,其他石化板块归母净利润则大幅下滑,降幅为93.08%。2023年以来,石油石化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提升,各个子板块一季度净利润均实现环比正增长,其中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板块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此外,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2年板块分化,上游显著强于下游,2022年油气开采板块销售毛利率高达61.21%,同比增长11.32 pct,ROE(摊薄)为11.40 %,同比增长12.69 pct。油气及炼化工程板块业绩整体略有增长,板块销售毛利润率为8.84 %,同比增长0.29 pct,ROE(摊薄)为4.09 %,同比增长3.35pct。对比而言,其他石化板块显著承压,2022年其他石化板块毛利率仅为5.31%,同比降低5.70 pct,ROE(摊薄)为1.15%,同比降低15.25 pct。2022年海外油气价格高位上行,国内终端需求疲软,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气开采板块盈利水平优于炼油化工板块和其他化工板块。 2023年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其他石化板块销售毛利率为5.18%,环比2022年四季度提升3.65 pct,ROE(摊薄)为-0.83%,环比提升2.60 pct。炼油化工板块销售毛利率为17.18%,环比2022年四季度提升0.48 pct,ROE(摊薄)为2.62%,环比提升1.47 pct。油气开采板块及油品石化贸易板块景气度仍维持在高位水平,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6.19%、21.47%,ROE分别为3.18%和7.26%。油气服务和油气及炼化工程板块整体持稳,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0.61%、10.65%,ROE分别为1.56%和1.08%。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长 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2018年以来,千万吨级大炼化项目纷纷获批投建,石化行业正式进入扩张周期。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仅下降0. 80%。其中,荣盛石化由于浙石化二期项目逐步转固,在建工程降至298.63亿元,同比减少64.39%,中石油在建工程为1846.4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59%,同时中国石化在建工程增至1938.40亿元,同比增加23.94%,恒力石化在建工程为331.09亿元,同比增加163.06%。 分板块来看,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全行业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Q1,石油石化行业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中石油在2020年下半年因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油气管道业务剥离),导致固定资产原值减少3,801.24亿元,从而导致2021年上半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显著下滑。在剔除掉中石油的资产影响以后,石油石化行业总固定资产自2019年以来便保持稳定增长。 全行业在建工程显著增长 自2018年行业重新进入扩产周期后,在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2,811.08亿元,同比增长47.29%,为近六年来最高增速。2023Q1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3,108.25亿元,同比增长45.47%。2022年聚氨酯、煤化工、氯碱的在建工程在基础化工行业内的占比均超过10%。2022年万华化学在建工程达370.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27%,对全行业在建工程增长有较大贡献。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2年,在35个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的在建工程同比下降,其余子行业在建工程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在建工程同比增长超过100%的子行业为纯碱、胶黏剂及胶带、有机硅、其他橡胶制品、半导体材料、钾肥、氮肥、复合肥。 随着双碳、ESG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行业内的小产能企业不断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开始布局多元化产品,新建产线以扩大市场份额,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2022年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金额为8,821.6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2.98%。2023Q1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金额为8,916.29亿元,同比2022Q1增长14.06%。 02 投资建议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延续高景气度。2022年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2023年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增长25.14%;行业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环比提升1.44 pct。 子板块盈利分化,下游板块逐步修复。2022年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以来,石化产品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止跌企稳,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持稳,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分板块来看,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2023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回落,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止5月12日收盘,行业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9.1472,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4.27%分位数,市净率(MRQ ,剔除负值)为1.1788,处在历史水平的6.31%分位数,当前估值均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疫情过后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对行业整体走势保持乐观。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线索: 1、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游需求如期复苏,海外市场地缘政治冲突延续,国际油价有望在中高位震荡。国有大型石油公司依托于特有的资源禀赋以及技术优势,中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及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 2、龙头企业在建工程如期转固,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未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新增项目不断投产带来增量,且不断延伸至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学品、可降解塑料等领域,推荐民营石化公司东方盛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及细分龙头桐昆股份等。 03 风险提示 油价异常波动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增长不及预期,OPEC意外减产等。 附表 披露声明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观点。该证券分析师声明,本人未在公司内、外部机构兼任有损本人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没有担任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或其它第三方都没有或没有承诺向本人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它利益。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声明,将通过公司网站披露本公司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有关情况。如有投资者于未经授权的公众媒体看到或从其他机构获得本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止被误导,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 评级体系说明 以报告发布日后公司股价/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市场指数的涨跌幅的表现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 入: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20%以上; 增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10%-20%; 中 性: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 减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10%以上;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中 性: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基本与基准指数持平; 弱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弱于基准指数;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新三板市场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数;香港市场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美股市场基准指数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下游板块逐步修复 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景气度延续高位,展望后市,随着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终端需求复苏,化工品需求快速回升,炼油化工及其他石化板块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当期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行业动态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延续高景气度。2022年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2023年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增长25.14%;行业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环比提升1.44 pct。 子板块盈利分化,下游板块逐步修复。2022年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以来,石化产品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止跌企稳,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持稳,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分板块来看,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投资建议 2023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回落,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止5月12日收盘,行业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9.1472,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4.27%分位数,市净率(MRQ ,剔除负值)为1.1788,处在历史水平的6.31%分位数,当前估值均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疫情过后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对行业整体走势保持乐观。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线索: 1、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游需求如期复苏,海外市场地缘政治冲突延续,国际油价有望在中高位震荡。国有大型石油公司依托于特有的资源禀赋以及技术优势,中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及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 2、龙头企业在建工程如期转固,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未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新增项目不断投产带来增量,且不断延伸至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学品、可降解塑料等领域,推荐民营石化公司东方盛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及细分龙头桐昆股份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油价异常波动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增长不及预期,OPEC意外减产等。 01 石油石化行业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综述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根据申万2021年版石油石化分类,剔除掉B股、部分主业脱离石油石化业务及近三年上市财务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本报告共汇总并分析石油石化行业40家上市公司(见附表)。2022年原油及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保持正增长,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利润增幅较2021年大幅收窄,其中2022年四季度实现营收20,056.73亿元,同比增长11.55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90.78亿元,同比减少23.92%,环比减少45.92%。 2023年以来,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及净利润仍处于高位,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2022年四季度下降7.24%,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仍增长25.14%;行业总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同比减少11.04%,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 石化产业链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回落,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根据百川盈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10美元/桶,同比降低16.14%,环比降低7.37%。WTI原油均价为75.99 美元/桶,同比降低19.60%,环比降低8.05%。分产品来看,成品油价格同比波动相对较小,其中,汽油、柴油均价分别为8,952.97元/吨、8,007.30元/吨,同比跌幅分别为3.88%、0.97%。化工品价格环比跌幅收窄,部分产品价格企稳。乙烯、丙烯、PX、聚丙烯粒料一季度均价为7,269.90元/吨、7,196.80元/吨、7,985.74元/吨、7,844.30元/吨,环比跌幅分别为4.95%、1.35%、5.70%、1.62%,纯苯、苯乙烯、聚乙烯、PTA一季度均价分别为7,039.02元/吨、8,527.33元/吨、8,219.84元/吨、5,705.74元/吨,环比涨幅分别为0.04%、2.28%、3.16%和1.09%。 行业ROE高位持稳,毛利率略有回落。2022年石油石化行业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行业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为16.98%和3.02%,同比分别下降2.17 pct和0.39 pct;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同比降低 0.46 pct,,行业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为16.87%和3.68%,同比分别降低1.90 pct和0.45 pct。 子板块分化加剧,下游板块盈利修复 根据申万2021年版石油石化分类,石化行业涵盖油品及石化贸易、油气开采、炼油化工、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以及其他石化等六个细分板块。2022年各板块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71.21%、58.83%、22.73%、12.15%、14.66%和4.31%,近两年来看,油品石化贸易、油气开采、炼油化工板块涨幅居前,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1.48%、42.79%和28.11%。2023年以来,随着原油产品价格回落,以及工程项目按节点推进,各板块一季度营收均有明显回落,其中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气开采板块营收跌幅居前,环比分别减少40.11%、28.38%和22.24%。由于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且部分产品价格企稳,其他石化及炼油化工板块跌幅较小,环比分别下跌5.32%和2.42%。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开采、及其他石化板块的营收在2022年及2023年Q1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油气开采及油品石化贸易板块归母净利润涨幅居前。2022年,油气开采、油品及石化贸易、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涨幅分别为1181.98%、120.02%、468.88%、193.82%,受国内终端需求疲软,化工品价格传导不畅等因素影响,其他石化板块归母净利润则大幅下滑,降幅为93.08%。2023年以来,石油石化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提升,各个子板块一季度净利润均实现环比正增长,其中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板块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此外,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2年板块分化,上游显著强于下游,2022年油气开采板块销售毛利率高达61.21%,同比增长11.32 pct,ROE(摊薄)为11.40 %,同比增长12.69 pct。油气及炼化工程板块业绩整体略有增长,板块销售毛利润率为8.84 %,同比增长0.29 pct,ROE(摊薄)为4.09 %,同比增长3.35pct。对比而言,其他石化板块显著承压,2022年其他石化板块毛利率仅为5.31%,同比降低5.70 pct,ROE(摊薄)为1.15%,同比降低15.25 pct。2022年海外油气价格高位上行,国内终端需求疲软,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气开采板块盈利水平优于炼油化工板块和其他化工板块。 2023年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其他石化板块销售毛利率为5.18%,环比2022年四季度提升3.65 pct,ROE(摊薄)为-0.83%,环比提升2.60 pct。炼油化工板块销售毛利率为17.18%,环比2022年四季度提升0.48 pct,ROE(摊薄)为2.62%,环比提升1.47 pct。油气开采板块及油品石化贸易板块景气度仍维持在高位水平,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6.19%、21.47%,ROE分别为3.18%和7.26%。油气服务和油气及炼化工程板块整体持稳,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0.61%、10.65%,ROE分别为1.56%和1.08%。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长 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2018年以来,千万吨级大炼化项目纷纷获批投建,石化行业正式进入扩张周期。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仅下降0. 80%。其中,荣盛石化由于浙石化二期项目逐步转固,在建工程降至298.63亿元,同比减少64.39%,中石油在建工程为1846.4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59%,同时中国石化在建工程增至1938.40亿元,同比增加23.94%,恒力石化在建工程为331.09亿元,同比增加163.06%。 分板块来看,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全行业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Q1,石油石化行业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中石油在2020年下半年因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油气管道业务剥离),导致固定资产原值减少3,801.24亿元,从而导致2021年上半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显著下滑。在剔除掉中石油的资产影响以后,石油石化行业总固定资产自2019年以来便保持稳定增长。 全行业在建工程显著增长 自2018年行业重新进入扩产周期后,在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2,811.08亿元,同比增长47.29%,为近六年来最高增速。2023Q1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为3,108.25亿元,同比增长45.47%。2022年聚氨酯、煤化工、氯碱的在建工程在基础化工行业内的占比均超过10%。2022年万华化学在建工程达370.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27%,对全行业在建工程增长有较大贡献。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2年,在35个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的在建工程同比下降,其余子行业在建工程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在建工程同比增长超过100%的子行业为纯碱、胶黏剂及胶带、有机硅、其他橡胶制品、半导体材料、钾肥、氮肥、复合肥。 随着双碳、ESG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行业内的小产能企业不断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开始布局多元化产品,新建产线以扩大市场份额,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2022年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金额为8,821.6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2.98%。2023Q1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金额为8,916.29亿元,同比2022Q1增长14.06%。 02 投资建议 营收及净利润维持高位,行业延续高景气度。2022年行业营收合计达79,422.84亿元,同比增长22.37 %,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96.79亿元,同比增速为8.36%,ROE(摊薄)为9.14%,同比上升0.26 pct;2023年第一季度,行业总营收为18,604.70亿元,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增长25.14%;行业归母净利润为684.07亿元,环比增长135.2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30.70%,2023年一季度行业ROE(摊薄)为2.55%,环比提升1.44 pct。 子板块盈利分化,下游板块逐步修复。2022年上游能源板块景气度上行,而下游化工品需求遭受抑制。油品石化贸易、油田服务、油气及炼化工程等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以来,石化产品价格整体高位回落,上游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中游石化产品跌幅收窄,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止跌企稳,其他石化板块及炼化板块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一季度,油气及炼化工程、油田服务、油品石化贸易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保持正增长。 行业在建工程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石油石化行业在建工程为5822.93亿元,同比持稳,固定资产17,204.14亿元,同比增长10.42%。分板块来看,炼油化工板块在建工程依然在全行业占据主导,占比达到91.69%,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扩产高峰期,扩产主要集中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以及桐昆股份6家企业在建工程占据全行业同期全部在建产能的93.63%。 2023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回落,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截止5月12日收盘,行业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9.1472,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4.27%分位数,市净率(MRQ ,剔除负值)为1.1788,处在历史水平的6.31%分位数,当前估值均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疫情过后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对行业整体走势保持乐观。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线索: 1、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游需求如期复苏,海外市场地缘政治冲突延续,国际油价有望在中高位震荡。国有大型石油公司依托于特有的资源禀赋以及技术优势,中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及估值修复机会,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 2、龙头企业在建工程如期转固,固定资产持续增加,未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新增项目不断投产带来增量,且不断延伸至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学品、可降解塑料等领域,推荐民营石化公司东方盛虹、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及细分龙头桐昆股份等。 03 风险提示 油价异常波动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增长不及预期,OPEC意外减产等。 附表 披露声明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观点。该证券分析师声明,本人未在公司内、外部机构兼任有损本人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没有担任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或其它第三方都没有或没有承诺向本人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它利益。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声明,将通过公司网站披露本公司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有关情况。如有投资者于未经授权的公众媒体看到或从其他机构获得本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止被误导,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 评级体系说明 以报告发布日后公司股价/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市场指数的涨跌幅的表现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 入: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20%以上; 增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10%-20%; 中 性: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 减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10%以上;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中 性: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基本与基准指数持平; 弱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弱于基准指数;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新三板市场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数;香港市场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美股市场基准指数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