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MorningCall·0512 | 宏观-出口韧性/金属与材料-投资策略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天风MorningCall·0512 | 宏观-出口韧性/金属与材料-投资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宏观|出口韧性的来源 金属与材料|金属新材料投资策略(二):周期与成长共舞,细分材料盈利可期 0512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4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宏观|出口韧性的来源 1、此前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但年初以来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迹象,特别是消费不降反升,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相比去年4季度上行了2.7个百分点至3.7%,商品消费环比折年率在连续4个季度负增后,一季度上行了6.6个百分点至6.5%。2、对出口的误判,主要来自于对美国经济的误判。美国劳动力市场求人倍数(职位空缺数/失业人数)1.6,远高于疫情前1.2左右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推动着美国4月失业率进一步下滑至3.4%,平均时薪同比达到了4.5%。今年以来,美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转正,在通胀周期性回落后,居民的消费能力正在逐渐改善。3、另外,市场对中国占美国进口份额下滑以及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的现象或许不必过于担忧。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企业或借道东盟等国家以转口贸易、中间品出口等方式出口货物,体现为中国对东盟等国家出口的高增。这背后还是美国终端需求的支撑。 风险提示: 出口后续下行压力超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拖累出口、中国经济修复低于预期。 金属与材料|金属新材料投资策略(二):周期与成长共舞,细分材料盈利可期 1、根据终端应用场景的不同,我们将金属新材料分为周期性材料(终端场景多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供需影响较多)、成长性材料(终端场景多为高景气行业,受宏观影响较弱)以及周期成长材料(同时包含周期性和成长性的终端应用场景)三个方向,我们认为部分周期性需求有望于23年迎来筑底修复,而新能源方向的成长性需求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建议关注行业:软磁材料、永磁材料、铜合金、微细粉体。2、周期新材料方向:供给决定行业周期属性,终端行业景气度拐点是材料需求和盈利的关键节点。我们认为微细粉体中的镍粉和铁基粉体有望迎来周期修复的契机。建议关注:博迁新材、屹通新材、东睦股份。 风险提示:主观判断风险,上游原材料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经营风险,扩产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计算机|通行宝(301339)首次覆盖:卡位优质场景数据,智慧出行领导者 1、江苏交控控股,三大智慧交通业务布局江苏交控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苏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间接控制公司70.5%的股权,2022年公司来自江苏交控收入占比46.66%。2、高速出行回暖,有望带动ETC业务收入增长。我们认为,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高速公路车流量有望恢复增长,公司电子收费业务营收有望重新进入增长通道。3、卡位优质交通数据,智慧交通运营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2022年公司智慧交通衍生业务营收约1414万元,我们认为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推进,智慧交通运营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1/11.87/1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3.52/4.62亿元,由于公司在交通领域深耕多年,具有核心卡位优势,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3年50xPE,2023年目标市值为130亿元,目标价为31.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要素市场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变动的风险;智慧交通衍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预测假设具有一定主观性。 医药|三友医疗(688085):一季报收入超预期,创新驱动多产品线共同发展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9.40%,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39%。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4.19%,归母净利润3465.35万元,同比增长4.48%。1、销售方面多点发力,带动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准入,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整体手术量大幅增长推动。2、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8.13%,同比下降1.10pct。3、围绕骨科领域创新发展,外延拓展欧美市场。公司已完成对法国Implanet公司的第二期投资款250万欧元的支付,持股比例达43.14%,为Implanet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0/9.20/11.24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12.70/15.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2.69/3.33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3.04/3.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产品在带量采购中未中标风险。 医药|采纳股份(301122):需求阶段性放缓,下半年产能释放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3.93万元,同比下降52.79%,归母净利润1587.84万元,同比下降59.62%。1、产品需求端放缓,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有望实现业绩提升。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医疗器械、动物器械和实验室耗材三大业务板块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8902.93万元,该部分收入预计在2023年履行完毕,未来业绩有望提升。2、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安全系列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85%,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加速拓展新客户所致。公司位于华士镇澄鹿路的二期项目拟规划厂房9万平米,2022年度受到疫情、高温、限电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项目实施进度比预期有所延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0/8.46/11.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2.77/3.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市场变化引致的出口业务风险,客户集中风险,研发创新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交运|厦门象屿(600057)首次覆盖:全产业链模式持续深化,大宗供应链龙头穿越周期见成长 1、公司具备规模、周转和风控三重优势:1)公司盈利模式与经营规模关联度较强,产品毛利与财务费用的规模效应明显。2)公司主动优化商品组合提高整体盈利能力;通过重资产网络物流体系布局提升周转经营效率。3)风控上,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占比、打造商品组合及完善风控体系增强风控能力。2、发展看点:1)科技赋能:公司开发“屿链通”金融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授信主体风控难问题。2)模式创新:公司向产业链服务商转型,虚拟工厂项目运营成熟,由黑金复制至铝、能化等供应链。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9/42.36/47.31亿元,同比增长26%/28%/12%;对应EPS分别为1.47、1.87、2.09元/股,PE分别为6.90x、5.40x、4.84x。综合考虑可比公司估值及象屿领先的成长性带来估值溢价,给予对应2023年9倍PE;对应价值为13.20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市场波动剧烈;临储政策风险;供应链业务管控风险;新模式拓展不及预期。 环保公用|中国核电(60198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估值拔升 公司发布年报与一季报:①22A营业收入712.86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10%;②23Q1营业收入178.93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5%。1、2022年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增长:①价:2022年公司全年综合电价为0.4226元/千瓦时,同比上年(0.3969元/千瓦时)增长6.5%;②量:2022年公司上网电量继续攀登历史新高,达1870.3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6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5%。2、23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规划新增装机6GW。2022年公司新能源产业克服疫情、组件和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53.07万千瓦(风电420.74万千瓦+光伏832.33万千瓦),同比+41.22%。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4、113、12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2、11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核安全事故风险;在建核电机组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社会用电需求疲软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天风晨会集萃》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王茜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5
宏观|出口韧性的来源 金属与材料|金属新材料投资策略(二):周期与成长共舞,细分材料盈利可期 0512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4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宏观|出口韧性的来源 1、此前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但年初以来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迹象,特别是消费不降反升,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相比去年4季度上行了2.7个百分点至3.7%,商品消费环比折年率在连续4个季度负增后,一季度上行了6.6个百分点至6.5%。2、对出口的误判,主要来自于对美国经济的误判。美国劳动力市场求人倍数(职位空缺数/失业人数)1.6,远高于疫情前1.2左右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推动着美国4月失业率进一步下滑至3.4%,平均时薪同比达到了4.5%。今年以来,美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转正,在通胀周期性回落后,居民的消费能力正在逐渐改善。3、另外,市场对中国占美国进口份额下滑以及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的现象或许不必过于担忧。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企业或借道东盟等国家以转口贸易、中间品出口等方式出口货物,体现为中国对东盟等国家出口的高增。这背后还是美国终端需求的支撑。 风险提示: 出口后续下行压力超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拖累出口、中国经济修复低于预期。 金属与材料|金属新材料投资策略(二):周期与成长共舞,细分材料盈利可期 1、根据终端应用场景的不同,我们将金属新材料分为周期性材料(终端场景多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供需影响较多)、成长性材料(终端场景多为高景气行业,受宏观影响较弱)以及周期成长材料(同时包含周期性和成长性的终端应用场景)三个方向,我们认为部分周期性需求有望于23年迎来筑底修复,而新能源方向的成长性需求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建议关注行业:软磁材料、永磁材料、铜合金、微细粉体。2、周期新材料方向:供给决定行业周期属性,终端行业景气度拐点是材料需求和盈利的关键节点。我们认为微细粉体中的镍粉和铁基粉体有望迎来周期修复的契机。建议关注:博迁新材、屹通新材、东睦股份。 风险提示:主观判断风险,上游原材料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经营风险,扩产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计算机|通行宝(301339)首次覆盖:卡位优质场景数据,智慧出行领导者 1、江苏交控控股,三大智慧交通业务布局江苏交控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苏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间接控制公司70.5%的股权,2022年公司来自江苏交控收入占比46.66%。2、高速出行回暖,有望带动ETC业务收入增长。我们认为,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高速公路车流量有望恢复增长,公司电子收费业务营收有望重新进入增长通道。3、卡位优质交通数据,智慧交通运营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2022年公司智慧交通衍生业务营收约1414万元,我们认为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推进,智慧交通运营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1/11.87/1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3.52/4.62亿元,由于公司在交通领域深耕多年,具有核心卡位优势,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3年50xPE,2023年目标市值为130亿元,目标价为31.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要素市场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变动的风险;智慧交通衍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预测假设具有一定主观性。 医药|三友医疗(688085):一季报收入超预期,创新驱动多产品线共同发展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9.40%,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39%。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4.19%,归母净利润3465.35万元,同比增长4.48%。1、销售方面多点发力,带动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准入,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整体手术量大幅增长推动。2、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8.13%,同比下降1.10pct。3、围绕骨科领域创新发展,外延拓展欧美市场。公司已完成对法国Implanet公司的第二期投资款250万欧元的支付,持股比例达43.14%,为Implanet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0/9.20/11.24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12.70/15.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2.69/3.33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3.04/3.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产品在带量采购中未中标风险。 医药|采纳股份(301122):需求阶段性放缓,下半年产能释放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3.93万元,同比下降52.79%,归母净利润1587.84万元,同比下降59.62%。1、产品需求端放缓,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有望实现业绩提升。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医疗器械、动物器械和实验室耗材三大业务板块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8902.93万元,该部分收入预计在2023年履行完毕,未来业绩有望提升。2、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安全系列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85%,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加速拓展新客户所致。公司位于华士镇澄鹿路的二期项目拟规划厂房9万平米,2022年度受到疫情、高温、限电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项目实施进度比预期有所延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0/8.46/11.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2.77/3.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市场变化引致的出口业务风险,客户集中风险,研发创新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交运|厦门象屿(600057)首次覆盖:全产业链模式持续深化,大宗供应链龙头穿越周期见成长 1、公司具备规模、周转和风控三重优势:1)公司盈利模式与经营规模关联度较强,产品毛利与财务费用的规模效应明显。2)公司主动优化商品组合提高整体盈利能力;通过重资产网络物流体系布局提升周转经营效率。3)风控上,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占比、打造商品组合及完善风控体系增强风控能力。2、发展看点:1)科技赋能:公司开发“屿链通”金融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授信主体风控难问题。2)模式创新:公司向产业链服务商转型,虚拟工厂项目运营成熟,由黑金复制至铝、能化等供应链。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9/42.36/47.31亿元,同比增长26%/28%/12%;对应EPS分别为1.47、1.87、2.09元/股,PE分别为6.90x、5.40x、4.84x。综合考虑可比公司估值及象屿领先的成长性带来估值溢价,给予对应2023年9倍PE;对应价值为13.20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市场波动剧烈;临储政策风险;供应链业务管控风险;新模式拓展不及预期。 环保公用|中国核电(60198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估值拔升 公司发布年报与一季报:①22A营业收入712.86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10%;②23Q1营业收入178.93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5%。1、2022年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增长:①价:2022年公司全年综合电价为0.4226元/千瓦时,同比上年(0.3969元/千瓦时)增长6.5%;②量:2022年公司上网电量继续攀登历史新高,达1870.3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6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5%。2、23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规划新增装机6GW。2022年公司新能源产业克服疫情、组件和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53.07万千瓦(风电420.74万千瓦+光伏832.33万千瓦),同比+41.22%。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4、113、12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2、11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核安全事故风险;在建核电机组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社会用电需求疲软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天风晨会集萃》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王茜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5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