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电新】锂价格拐点显现,政策再次加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六期

【国君电新】锂价格拐点显现,政策再次加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六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电新】锂价格拐点显现,政策再次加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六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石岩/庞钧文/马铭宏 来源:具体请见2023年5月8日报告《锂价格拐点显现,政策再次加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六期》。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反映出下游需求逐渐向好。政策频繁提及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产业链迎加速发展。 摘要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修复阶段。建议关注:1)电池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产业链成本管控有望在价格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材料环节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优选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环节,推荐标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特斯拉MegaPack工厂落地上海将进一步拉动国内储能电池需求,同时考虑国内大储和工商业储能的爆发,推荐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4)在政策指导下增长强劲的充电桩环节,推荐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炬华科技、绿能慧充等;5)宁德时代即将发布凝聚态电池,高镍三元正极、石墨烯、LiFSI/LiTFSI和PEO用量有望大幅提升,推荐标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多氟多,受益标的:奥克股份。 政策再次加码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2022年底,我国车桩比为2.5:1,但充电基础设施主要集中于沿海和中部一线城市,乡村充电资源相对匮乏,充电桩潜在市场空间较大。加速充电桩建设将有效拉动乡村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认为该政策将强有力的推动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乘联会预计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0万辆。据乘联会初步统计,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5.2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4%;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593.8万辆,同比增长持平;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78.3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10%;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684.5万辆,同比增长7%。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9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3%;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185.2万辆,同比增长37%;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0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209.7万辆,同比增长42%。 锂价开始上行,相关材料价格企稳。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24日-5月6日,碳酸锂价格拐点显现,隔膜价格持续下降,其余材料价格变动幅度较小:1)电池级碳酸锂上周价格上升,增幅为9%;2)由于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价格基本不变;3)隔膜价格有所下滑,降幅为6%;4)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增幅为6%,电解液和添加剂价格小幅下滑。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 1. 支持适度超前建设,政策推动充电桩加速发展 政策大力支持充电桩发展。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提出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配合新能源汽车下乡,乡村充电桩潜在市场空间较大。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2022年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量分别为39.7/106.8/266.0万辆,占当年总销量比例为29%/30%/39%,农村市场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基本匹配,车桩比呈下行趋势,2022年底车桩比为2.5。然而目前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合计占比超70%,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中部的一线城市,乡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充电桩市场空间增长潜力较大。 加速充电桩建设将有效拉动乡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农村消费的主力车型为10万元以下的A0/A00级车,续航里程偏低。但随着城乡融合,乡村往返城镇等远距离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叠加村镇路况相对复杂电耗较高,农村地区对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要求也较高。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解决其痛点促进销量增长。另外,农村较城市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一定优势,如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与充电基础设施的融合也可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较低的充电电费将进一步促使价格敏感的农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我们认为政策频繁提及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产业链迎加速发展。(1)在生产环节,充电模块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成本占比约50%。2021年市占率前五分别为英飞源、特来电、永联、英可瑞、中兴,CR5超70%。近年来诸多电力电子领域的公司重点发力充电桩业务,如优优绿能、盛弘股份、科士达、通合科技、欧陆通等,行业格局变化较快。技术积累深厚,产品验证进展顺利的公司有望胜出,充分享受行业爆发红利。(2)在运营环节,主要参与者包括:特来电、小桔充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集中度较高,按公共充电桩数量统计CR5超70%,按充电电力统计CR5超80%。 2. 上周行业一览 2.1.1 上周锂电产业链价格走势 锂价开始上行,相关材料价格企稳。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24日-5月6日,碳酸锂价格拐点显现,隔膜价格持续下降,其余材料价格变动幅度较小:1)电池级碳酸锂上周价格上升,增幅为9%;2)由于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价格基本不变;3)隔膜价格有所下滑,降幅为6%;4)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增幅为6%,电解液和添加剂价格小幅下滑。 2.1.2 初步统计4月1-30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9万辆 初步统计,4月1-3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65.2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4%;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593.8万辆,同比增长持平;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78.3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10%;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684.5万辆,同比增长7%。 初步统计,4月1-30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9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下降3%;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185.2万辆,同比增长37%;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0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209.7万辆,同比增长42%。 由于2022年4月的低基数因素,2023年4月同比增幅较大。在国家和多省市地方促消费政策,以及近期车展等线下活动的推动下,汽车市场逐渐活跃,有望进一步复苏,销量持续走高。 乘联会预计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0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114%。预计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10万,同比增长43%。预计2023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2.1.3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2.1.4 上周新能源行业新闻一览 特斯拉:5月5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全新ModelS及全新ModelX全系车型上调售价19000元。调整后,ModelS起售价808,900元,ModelX起售价898,900元。 来源:财联社 广汽:5月5日,广汽集团公告,4月 公司汽车销量177,224辆,同比增长42.57%;本年累计销量为717,099辆,同比下降2.1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6,439辆,同比增长308.61%;本年累计销量13,3390辆,同比增长107.82%。 来源:财联社 特斯拉:5月5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柏林工厂正在扩大电池供应链,已采用比亚迪电池生产后驱基础版ModelY。该报道称,这款ModelY基础版采用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为55KWh,续航里程为440公里。相比之下,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至欧洲的ModelY基础版,则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为60KWh,续航里程为455公里。 来源:财联社 SNEResearch:5月4日,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含纯电和插电混动)交付量为270.2万辆,同比增长30.2%。从厂商交付量排名来看,比亚迪以56.6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长97%,其次为特斯拉,销量为42.3,同比上涨36.4%;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在列出的十家厂商中仅有比亚迪、特斯拉和吉利三家的市场占有率同比有上涨,其中比亚迪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7.2%至21%,后两者分别同比增长0.7%和0.4%。 来源:财联社 赛力斯:4月28日,赛力斯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1.05亿元,同比大增104%。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全年收入249.34亿元,同比增长482.8%,占公司营业收入73.1%。数据显示,赛力斯AITO问界核心研发投入累计超120亿元。 来源:财联社 动力电池发展行动白皮书:4月26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到2025年,液态电池比能量高于350Wh/kg,循环次数高于1000次或12年,成本低于0.55元/Wh,在-2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不低于80%,动力电池具备3C以上充电能力,全固态单体比能量达500Wh/kg;构建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在电芯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系统不起火;形成产销规模在60GWh以上(加储能约80GWh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4-5家;培育形成一批具备年回收能力达到100万吨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企业,锂金属的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动实施动力电池生产体系碳足迹管理,促进降低碳强度,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动力电池电芯形成8-12种标准化规格尺寸,加快换电电池的推广应用;动力电池产业海外生产销售达到30%以上。 来源:财联社 比亚迪:4月26日,比亚迪海鸥正式上市,提供305km、405km两款不同续航里程版本(CLTC),售价区间为7.38万-8.98万元。新车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拥有纯电动车专属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白车身本体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1%。在安全配置方面,海鸥全系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及前后排贯穿式侧气帘,前通风盘、后盘式制动,ESP电子车辆稳定系统和EPB电子驻车制动。 来源:财联社 3.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修复阶段。建议关注:1)电池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产业链成本管控有望在价格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材料环节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优选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环节,推荐标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特斯拉MegaPack工厂落地上海将进一步拉动国内储能电池需求,同时考虑国内大储和工商业储能的爆发,推荐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4)在政策指导下增长强劲的充电桩环节,推荐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炬华科技、绿能慧充等;5)宁德时代即将发布凝聚态电池,高镍三元正极、石墨烯、LiFSI/LiTFSI和PEO用量有望大幅提升,推荐标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多氟多,受益标的:奥克股份。 4.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辆,如果整体销量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23年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产能释放,如果新增产能大幅超过行业需求,则可能带来产业链产能过剩,从而影响竞争格局和盈利水平。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dlsbxny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新能源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庞钧文、石岩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7120001、S0880519080001。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