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0505 | 固收、纺服、非银、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小盘、医药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0505 | 固收、纺服、非银、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小盘、医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景: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浦垟林区云海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固收】2023年5月十大转债 经济复苏冷热不均,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水平。4月4月制造业PMI较3月下降2.7个百分点至49.2%,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供需两端均环比回落,内需回落幅度大于外需;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6.4%,较3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较3月下降1.8个百分点至55.1%,建筑业PMI较3月下降1.7个百分点至63.9%,继续维持高景气区间。 总量政策不会收紧,科技领域增量政策值得期待,促消费和扩投资仍然是扩内需的主要抓手。会议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在下一阶段六大经济工作部署的第一位,预计二季度的政策亮点将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此外,促消费和扩投资将仍然是扩内需的主要抓手,会议强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和“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AI和中特估有望继续维持市场主线,医药行业性价比突出,值得中长期布局。展望5月,由于集采政策规则优化,常态化集采影响趋弱,医药企业利润回暖,销售表现强劲以及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募基金持仓较低,医药板块性价比凸显。此外,产业政策支持、国企改革趋势和一带一路投资带动下,芯片、数据中心、光模块等AI算力相关行业,以及建筑、港口交运等一带一路投资出口相关和央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对应的转债后续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近期的调整也带来了较好的布局机会。 5月十大转债组合集中在医药、中特估/一带一路和AI产业链三条主线,结合一季报业绩韧性和后续进一步改善的确定性选取,包括医药行业的药石转债、寿22转债、柳药转债,中特估/一带一路相关的核建转债、中信转债、柳工转2、山路转债和AI产业链的烽火转债、华特转债、天阳转债。 风险提示:理财赎回风险;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5月十大转债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纺服】品牌逐步复苏,制造压力仍存 投资建议:1)品牌端:复苏持续,首选商务男装。2023年至今服装消费持续复苏,商务男装表现最优,4月进入低基数后加速修复,推荐终端流水增长强劲的男装品牌报喜鸟、比音勒芬、海澜之家;部分品牌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业绩增长,推荐组织变革的大众服饰太平鸟,受益标的锦泓集团。Q1家纺需求表现平淡,但考虑到疫后婚庆需求有望释放,加盟商补库在即,我们预计Q2将加速恢复,推荐低估值高分红的家纺龙头罗莱生活,受益标的富安娜。2)制造端:基本面拐点将现,期待龙头订单改善。纺织产业链至暗时刻已过,尽管Q2订单仍有压力,但预计Q3有望迎来订单拐点,推荐长期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龙头华利集团、伟星股份、台华新材等。 2022年年报:品牌端业绩受疫情承压,制造端业绩“前高后低”。1)品牌端: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影响服装终端销售,并且造成库存积压。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2年大众服饰板块/中高端服饰板块/家纺板块/运动服饰板块归母净利分别同比下降36.05%/下降30.90%/下降37.05%/增长0.62%,运动服饰及部分男装标的表现相对较优。2)制造端:2022上半年制造端订单充足,业绩稳健增长;下半年欧美通胀及高库存导致外销订单承压,拖累业绩表现。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2H1/H2纺织制造板块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3.4%/下降8.5%。 2023年一季报:品牌端复苏明显,制造端持续承压。1)品牌端:2023年受益于线下客流恢复,终端销售逐步复苏,同时各品牌普遍严格管控折扣与费用,推动业绩增长。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3Q1大众服饰板块/中高端服饰板块/家纺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8.64%/增长27.85%/增长12.45%,复苏势头较为显著,其中商务男装表现尤为突出,如比音勒芬、报喜鸟2023Q1归母净利分别增长41.36%/24.22%。2)制造端:2023年至今海外品牌仍处于去库存周期,制造端外销订单仍面临较大压力,因此2023Q1延续了2022Q3以来的趋势,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3Q1纺织制造板块的收入/归母净利分别同比下降4.66%/下降37.71%。 基金持仓:中高端男装比音勒芬、报喜鸟以及运动服饰龙头安踏体育为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在重仓基金数量方面,2023Q1重仓基金数量最多的前五只个股分别为李宁(75)、比音勒芬(56)、安踏体育(26)、报喜鸟(26)和伟星股份(17),环比-34、+19、+2、+20、-4。Q1加仓报喜鸟的基金数量最多(+20),其次为比音勒芬(+19)和森马服饰(+8)。 风险因素:国内品牌去库存不及预期,国际品牌去库存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品牌逐步复苏,制造压力仍存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供需同振,预计NBV超预期正增 资负回暖,新会计准则下利润大增:1)寿险23Q1开门红银保策略差异导致寿险新单保费增速分化, NBV超预期回正,分别为:友邦保险(22.6%)>中国太保(16.6%)>中国平安(8.8%)>中国人寿(7.7%)。2)财险保费增长分化,龙头险企综合成本率改善,分别为:人保财险(95.7%, -0.9pt)、太保财险(98.4%,-1.2pt)、平安财险(98.7%,+2.0pt)。3)资本市场回暖,总投资收益有所改善,分别为:中国太保(5.6%,+1.9pt)>新华保险(5.2%,+1.2pt)>中国平安(4.2%,+0.3pt)>中国人寿(3.3%,+1.0pt)。4)新会计准则下利润普遍抬升,投资改善推动利润较快增长,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中国人保(+230.0%)>新华保险(+114.8%)>中国人寿(+78.0%)>中国平安(+48.9%)>中国太保(+27.4%)。 居民保本理财需求旺盛叠加供给侧改革显效,上市险企NBV超预期:需求侧来看,低风险偏好下居民的保本理财需求持续旺盛,保险公司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保本保收益产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推动新单和NBV趋势回暖。供给侧来看,渠道清虚基本完成,上市险企总人力下滑态势趋缓;寿险改革推动代理人质态改善,高质量人力的规模增长以及产能提升成为NBV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监管新政推动产品策略多元化,预计23年NBV均将实现正增长:在长端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监管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质量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预计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将下调产品定价利率,同时多元化产品供给,尤其增加利率敏感性产品(如分红险等)来缓解投资端压力。上市险企得益于长期以来多元化的产品供给能力,预计新单及NBV仍将保持可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NBV增速分别为:中国太保(20%)>中国平安(19%)>新华保险(10%)>中国人寿(10%);全年NBV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13%)>中国太保(12%)>中国人寿(7%)>新华保险(6%)。 投资建议:当前客户保险储蓄需求持续旺盛叠加寿险渠道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预计上市险企23年NBV将延续增长趋势;财险行业在综改背景下龙头险企得益于精细化业务管理预计承保盈利改善超预期,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率先进行寿险改革的公司预计将更早出现渠道、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形成NBV长期可持续增长动能,建议增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寿险改革不及预期;监管更为严苛;资本市场波动。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供需同振,预计NBV超预期正增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中国铁建(601186)参建一带一路中吉乌铁路,俄罗斯最大中企承包商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2.21/2.44/2.71元增12/11/11%。考虑中特估持续催化,上调目标价至18.3元,对应2023年8倍PE。 净利符合预期现金流持续改善,前4月地产销售额增107%。(1)2023Q1营收2735亿增3%(2022Q1-Q4增13/8/4/5%),2023Q1归母净利59亿增5%(2022Q1-Q4增12/8/-5/16%)。经营现金流净流出392亿,同比少流出19亿。(2)2023Q1新签合同5396亿增16%,工程承包3977亿增42%,绿色环保202亿增132%。根据中指数据,前4月房地产权益销售额268亿同增107%,排名从第31上升至第16。(3)在手订单4.9万亿保障倍数4.4。 中国铁建估值建筑央企最低,政策催化及运营商转型提升估值改善现金流。(1)中国铁建2023PE5倍(过去最高PE平均20倍/2015年最高24倍),PB0.7倍(八大建筑央企平均0.94倍最高1.2倍)。(2)地产政策会降低房建业务应收款计提减值比例和概率,提升PB估值和ROE。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政府财政税收收入增加,也将改善建筑工程业务的现金流。(3)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模式,逐步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遍布中亚、俄罗斯等138个国家地区,参与中吉乌铁路等标志性项目。(1)2023Q1新签海外订单占比6%,历史最高占15%。2022海外业务毛利率7.7%,历史最高毛利率13%。(2)坚定不移实施海外优先战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被列为中阿合作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参与中吉乌铁路规划研究。(3)承接雄安新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铁建(601186):参建一带一路中吉乌铁路,俄罗斯最大中企承包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中国中铁(601390)一带一路雅万高铁主要承包商,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重估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45/1.65/1.86元增15%/14%/13%,考虑中特估持续催化,上调目标价至14.7元,对应2023年10倍PE。 净利符合预期现金流改善,前4月地产销售增164%。(1)营收2726亿增2%(2022年Q1-Q4增13/12/6/0.4%),归母净利79亿增4%(2022年Q1-Q4增17/14/5/18%)。经营净现金流-380亿(22年同期-494亿)。(2)2023Q1新签6674亿增10%,其中工程建造5060亿增22%。(3)根据中指数据,前4月房地产权益销售额211亿同增164%,排名从第55上升至第17。 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有望重估。(1)拥有黑龙江鹿鸣钼、刚果金绿纱铜钴、MKM铜钴、华刚SICOMINE铜钴以及蒙古乌兰铅锌矿。2022年铜产量30万吨增25%,钴产量0.5万吨增60%,钼产量1.5万吨持平,铅金属产量0.95万吨降13%,锌金属产量2.36万吨增10%,银金属产量44.7吨增16%。(2)2022中铁资源净利51亿(2023预估55亿),2023PE紫金矿业13.4洛阳钼业12.1倍,公司矿产资源市值或可比约700亿(总市值2299亿)。 雅万高铁等一带一陆项目主要承包商,股权激励提升成长确定性。(1)中国中铁是一带一陆建设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的主要承包商。(2)中国中铁2023PE6.4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9倍,2014年股价最高涨近十倍。(3)中国中铁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15.6%(最低增2%最高增38%),股权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 风险提示:国内通胀超预期政策紧缩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中铁(601390):一带一路雅万高铁主要承包商,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重估,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中小盘】充电桩高度景气,零部件率先收益 充电桩零部件行业首次覆盖,增持评级。补能缺口叠加补贴政策有望推动中美欧市场充电桩快速铺设,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成本占比分别为45%/20%左右,而磁性元器件决定了充电模块的电气性能,成本占比约为25%,充电模块、充电枪和磁性元器件将深度受益于充电桩快速铺设,并且兑现节奏将快于整桩。推荐及受益标的为:1)充电模块,推荐欧陆通(300870.SZ)及通合科技(300491.SZ),受益标的为英可瑞(300317.SZ);2)充电枪,受益标的为永贵电器(300351.SZ);3)磁性元器件,推荐可立克(300491.SZ)及京泉华(002885.SZ)。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加剧补能不足问题,补贴政策加速充电桩铺设。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500万辆,同比增长超50%,然而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2022年中国车桩比为2.5:1,但存在180万台充电桩需要满足996万辆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的结构性不足问题,2021年欧美市场公共桩车桩比超过15:1。中美欧均推出补贴政策以加速充电桩尤其是公共直流充电桩铺设,我们预计2023年中美欧市场将新增超700万台充电桩。 零部件收益兑现快于整桩,直流桩功率提升增加需求。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是充电桩成本占比最高的两个部件,合计占比达到60%-70%,磁性元器件是充电模块的核心原件,下游充电桩厂商出货量快速增长需要提前采购零部件,充电桩行业高景气将率先体现在提部件需求上。随着120kW直流桩成为公共充电桩主流,2022年新增公共直流充电桩已经达到162kW并将继续提升,增加对充电模块和磁性元器件的需求,推动液冷充电枪渗透率持续提升。 可靠性壁垒强化先发优势,率先推出新产品的厂商有望构筑壁垒。下游充电桩厂商对充电模块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往往要求达到5年内故障率低于2‰或者7年内低于1%,模块厂商通常需要5年时间以优化工艺来实现该可靠性要求,考虑到充电模块扩产速度较快,产品经验证的现有头部厂商有望保持高市占率。而液冷充电枪和40kW以上充电模块等新产品尚未实现大批量出货,率先实现量产的厂商能够提前验证其产品可靠性,从而构筑可验证的可靠性壁垒。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充电桩高度景气,零部件率先收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2023年ASCO本土创新药进展跟踪 ASCO年会即将拉开帷幕,提供创新药上涨动能。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是世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组织,2023 ASCO年会将于2023.6.2-2023.6.6在美国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形式举行。在ASCO发布摘要成为验证产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里程碑,而海外药企的研究突破,也直接影响着我国药品研发战略,如2022年ASCO公布的DESTINY-Breast04研究,证明Enhertu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也有积极疗效,直接推动了我国ADC药物开发热潮。而回顾过去两年的咨本市场,[HK]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在2021.4.1-2021.6.30期间上涨了31%、在2022.5.13-2022.7.6期间上涨了38%,均有优异表现。 ASCO摘要已公布,密切关注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发布。 2023 ASCO摘要已于4月底公布, ASCO摘要按其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口头汇报(Oral)、壁报讨论(Poster Disscusion)、壁报展示(Poster)和摘要收录(Pblication Only),前三类研究者会到会议现场进行交流展示,这也是很多创新药孕育BD的摇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口头汇报,其研究成果意义重大。为此,我们梳理了本次ASCO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的标题发布,以提供投研参考。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ASCO本土创新药进展跟踪,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505 音频: 进度条 00:00 20:5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每周一景: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浦垟林区云海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固收】2023年5月十大转债 经济复苏冷热不均,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水平。4月4月制造业PMI较3月下降2.7个百分点至49.2%,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供需两端均环比回落,内需回落幅度大于外需;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6.4%,较3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较3月下降1.8个百分点至55.1%,建筑业PMI较3月下降1.7个百分点至63.9%,继续维持高景气区间。 总量政策不会收紧,科技领域增量政策值得期待,促消费和扩投资仍然是扩内需的主要抓手。会议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在下一阶段六大经济工作部署的第一位,预计二季度的政策亮点将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此外,促消费和扩投资将仍然是扩内需的主要抓手,会议强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和“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AI和中特估有望继续维持市场主线,医药行业性价比突出,值得中长期布局。展望5月,由于集采政策规则优化,常态化集采影响趋弱,医药企业利润回暖,销售表现强劲以及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募基金持仓较低,医药板块性价比凸显。此外,产业政策支持、国企改革趋势和一带一路投资带动下,芯片、数据中心、光模块等AI算力相关行业,以及建筑、港口交运等一带一路投资出口相关和央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对应的转债后续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近期的调整也带来了较好的布局机会。 5月十大转债组合集中在医药、中特估/一带一路和AI产业链三条主线,结合一季报业绩韧性和后续进一步改善的确定性选取,包括医药行业的药石转债、寿22转债、柳药转债,中特估/一带一路相关的核建转债、中信转债、柳工转2、山路转债和AI产业链的烽火转债、华特转债、天阳转债。 风险提示:理财赎回风险;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5月十大转债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纺服】品牌逐步复苏,制造压力仍存 投资建议:1)品牌端:复苏持续,首选商务男装。2023年至今服装消费持续复苏,商务男装表现最优,4月进入低基数后加速修复,推荐终端流水增长强劲的男装品牌报喜鸟、比音勒芬、海澜之家;部分品牌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业绩增长,推荐组织变革的大众服饰太平鸟,受益标的锦泓集团。Q1家纺需求表现平淡,但考虑到疫后婚庆需求有望释放,加盟商补库在即,我们预计Q2将加速恢复,推荐低估值高分红的家纺龙头罗莱生活,受益标的富安娜。2)制造端:基本面拐点将现,期待龙头订单改善。纺织产业链至暗时刻已过,尽管Q2订单仍有压力,但预计Q3有望迎来订单拐点,推荐长期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龙头华利集团、伟星股份、台华新材等。 2022年年报:品牌端业绩受疫情承压,制造端业绩“前高后低”。1)品牌端: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影响服装终端销售,并且造成库存积压。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2年大众服饰板块/中高端服饰板块/家纺板块/运动服饰板块归母净利分别同比下降36.05%/下降30.90%/下降37.05%/增长0.62%,运动服饰及部分男装标的表现相对较优。2)制造端:2022上半年制造端订单充足,业绩稳健增长;下半年欧美通胀及高库存导致外销订单承压,拖累业绩表现。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2H1/H2纺织制造板块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3.4%/下降8.5%。 2023年一季报:品牌端复苏明显,制造端持续承压。1)品牌端:2023年受益于线下客流恢复,终端销售逐步复苏,同时各品牌普遍严格管控折扣与费用,推动业绩增长。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3Q1大众服饰板块/中高端服饰板块/家纺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8.64%/增长27.85%/增长12.45%,复苏势头较为显著,其中商务男装表现尤为突出,如比音勒芬、报喜鸟2023Q1归母净利分别增长41.36%/24.22%。2)制造端:2023年至今海外品牌仍处于去库存周期,制造端外销订单仍面临较大压力,因此2023Q1延续了2022Q3以来的趋势,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2023Q1纺织制造板块的收入/归母净利分别同比下降4.66%/下降37.71%。 基金持仓:中高端男装比音勒芬、报喜鸟以及运动服饰龙头安踏体育为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在重仓基金数量方面,2023Q1重仓基金数量最多的前五只个股分别为李宁(75)、比音勒芬(56)、安踏体育(26)、报喜鸟(26)和伟星股份(17),环比-34、+19、+2、+20、-4。Q1加仓报喜鸟的基金数量最多(+20),其次为比音勒芬(+19)和森马服饰(+8)。 风险因素:国内品牌去库存不及预期,国际品牌去库存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品牌逐步复苏,制造压力仍存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供需同振,预计NBV超预期正增 资负回暖,新会计准则下利润大增:1)寿险23Q1开门红银保策略差异导致寿险新单保费增速分化, NBV超预期回正,分别为:友邦保险(22.6%)>中国太保(16.6%)>中国平安(8.8%)>中国人寿(7.7%)。2)财险保费增长分化,龙头险企综合成本率改善,分别为:人保财险(95.7%, -0.9pt)、太保财险(98.4%,-1.2pt)、平安财险(98.7%,+2.0pt)。3)资本市场回暖,总投资收益有所改善,分别为:中国太保(5.6%,+1.9pt)>新华保险(5.2%,+1.2pt)>中国平安(4.2%,+0.3pt)>中国人寿(3.3%,+1.0pt)。4)新会计准则下利润普遍抬升,投资改善推动利润较快增长,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中国人保(+230.0%)>新华保险(+114.8%)>中国人寿(+78.0%)>中国平安(+48.9%)>中国太保(+27.4%)。 居民保本理财需求旺盛叠加供给侧改革显效,上市险企NBV超预期:需求侧来看,低风险偏好下居民的保本理财需求持续旺盛,保险公司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保本保收益产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推动新单和NBV趋势回暖。供给侧来看,渠道清虚基本完成,上市险企总人力下滑态势趋缓;寿险改革推动代理人质态改善,高质量人力的规模增长以及产能提升成为NBV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监管新政推动产品策略多元化,预计23年NBV均将实现正增长:在长端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监管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质量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预计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将下调产品定价利率,同时多元化产品供给,尤其增加利率敏感性产品(如分红险等)来缓解投资端压力。上市险企得益于长期以来多元化的产品供给能力,预计新单及NBV仍将保持可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NBV增速分别为:中国太保(20%)>中国平安(19%)>新华保险(10%)>中国人寿(10%);全年NBV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13%)>中国太保(12%)>中国人寿(7%)>新华保险(6%)。 投资建议:当前客户保险储蓄需求持续旺盛叠加寿险渠道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预计上市险企23年NBV将延续增长趋势;财险行业在综改背景下龙头险企得益于精细化业务管理预计承保盈利改善超预期,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率先进行寿险改革的公司预计将更早出现渠道、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形成NBV长期可持续增长动能,建议增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寿险改革不及预期;监管更为严苛;资本市场波动。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供需同振,预计NBV超预期正增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中国铁建(601186)参建一带一路中吉乌铁路,俄罗斯最大中企承包商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2.21/2.44/2.71元增12/11/11%。考虑中特估持续催化,上调目标价至18.3元,对应2023年8倍PE。 净利符合预期现金流持续改善,前4月地产销售额增107%。(1)2023Q1营收2735亿增3%(2022Q1-Q4增13/8/4/5%),2023Q1归母净利59亿增5%(2022Q1-Q4增12/8/-5/16%)。经营现金流净流出392亿,同比少流出19亿。(2)2023Q1新签合同5396亿增16%,工程承包3977亿增42%,绿色环保202亿增132%。根据中指数据,前4月房地产权益销售额268亿同增107%,排名从第31上升至第16。(3)在手订单4.9万亿保障倍数4.4。 中国铁建估值建筑央企最低,政策催化及运营商转型提升估值改善现金流。(1)中国铁建2023PE5倍(过去最高PE平均20倍/2015年最高24倍),PB0.7倍(八大建筑央企平均0.94倍最高1.2倍)。(2)地产政策会降低房建业务应收款计提减值比例和概率,提升PB估值和ROE。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政府财政税收收入增加,也将改善建筑工程业务的现金流。(3)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模式,逐步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遍布中亚、俄罗斯等138个国家地区,参与中吉乌铁路等标志性项目。(1)2023Q1新签海外订单占比6%,历史最高占15%。2022海外业务毛利率7.7%,历史最高毛利率13%。(2)坚定不移实施海外优先战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被列为中阿合作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参与中吉乌铁路规划研究。(3)承接雄安新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铁建(601186):参建一带一路中吉乌铁路,俄罗斯最大中企承包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筑】中国中铁(601390)一带一路雅万高铁主要承包商,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重估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45/1.65/1.86元增15%/14%/13%,考虑中特估持续催化,上调目标价至14.7元,对应2023年10倍PE。 净利符合预期现金流改善,前4月地产销售增164%。(1)营收2726亿增2%(2022年Q1-Q4增13/12/6/0.4%),归母净利79亿增4%(2022年Q1-Q4增17/14/5/18%)。经营净现金流-380亿(22年同期-494亿)。(2)2023Q1新签6674亿增10%,其中工程建造5060亿增22%。(3)根据中指数据,前4月房地产权益销售额211亿同增164%,排名从第55上升至第17。 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有望重估。(1)拥有黑龙江鹿鸣钼、刚果金绿纱铜钴、MKM铜钴、华刚SICOMINE铜钴以及蒙古乌兰铅锌矿。2022年铜产量30万吨增25%,钴产量0.5万吨增60%,钼产量1.5万吨持平,铅金属产量0.95万吨降13%,锌金属产量2.36万吨增10%,银金属产量44.7吨增16%。(2)2022中铁资源净利51亿(2023预估55亿),2023PE紫金矿业13.4洛阳钼业12.1倍,公司矿产资源市值或可比约700亿(总市值2299亿)。 雅万高铁等一带一陆项目主要承包商,股权激励提升成长确定性。(1)中国中铁是一带一陆建设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的主要承包商。(2)中国中铁2023PE6.4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9倍,2014年股价最高涨近十倍。(3)中国中铁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15.6%(最低增2%最高增38%),股权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 风险提示:国内通胀超预期政策紧缩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中铁(601390):一带一路雅万高铁主要承包商,中特估催化矿产资源重估,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中小盘】充电桩高度景气,零部件率先收益 充电桩零部件行业首次覆盖,增持评级。补能缺口叠加补贴政策有望推动中美欧市场充电桩快速铺设,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成本占比分别为45%/20%左右,而磁性元器件决定了充电模块的电气性能,成本占比约为25%,充电模块、充电枪和磁性元器件将深度受益于充电桩快速铺设,并且兑现节奏将快于整桩。推荐及受益标的为:1)充电模块,推荐欧陆通(300870.SZ)及通合科技(300491.SZ),受益标的为英可瑞(300317.SZ);2)充电枪,受益标的为永贵电器(300351.SZ);3)磁性元器件,推荐可立克(300491.SZ)及京泉华(002885.SZ)。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加剧补能不足问题,补贴政策加速充电桩铺设。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500万辆,同比增长超50%,然而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2022年中国车桩比为2.5:1,但存在180万台充电桩需要满足996万辆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的结构性不足问题,2021年欧美市场公共桩车桩比超过15:1。中美欧均推出补贴政策以加速充电桩尤其是公共直流充电桩铺设,我们预计2023年中美欧市场将新增超700万台充电桩。 零部件收益兑现快于整桩,直流桩功率提升增加需求。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是充电桩成本占比最高的两个部件,合计占比达到60%-70%,磁性元器件是充电模块的核心原件,下游充电桩厂商出货量快速增长需要提前采购零部件,充电桩行业高景气将率先体现在提部件需求上。随着120kW直流桩成为公共充电桩主流,2022年新增公共直流充电桩已经达到162kW并将继续提升,增加对充电模块和磁性元器件的需求,推动液冷充电枪渗透率持续提升。 可靠性壁垒强化先发优势,率先推出新产品的厂商有望构筑壁垒。下游充电桩厂商对充电模块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往往要求达到5年内故障率低于2‰或者7年内低于1%,模块厂商通常需要5年时间以优化工艺来实现该可靠性要求,考虑到充电模块扩产速度较快,产品经验证的现有头部厂商有望保持高市占率。而液冷充电枪和40kW以上充电模块等新产品尚未实现大批量出货,率先实现量产的厂商能够提前验证其产品可靠性,从而构筑可验证的可靠性壁垒。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充电桩高度景气,零部件率先收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2023年ASCO本土创新药进展跟踪 ASCO年会即将拉开帷幕,提供创新药上涨动能。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是世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组织,2023 ASCO年会将于2023.6.2-2023.6.6在美国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形式举行。在ASCO发布摘要成为验证产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里程碑,而海外药企的研究突破,也直接影响着我国药品研发战略,如2022年ASCO公布的DESTINY-Breast04研究,证明Enhertu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也有积极疗效,直接推动了我国ADC药物开发热潮。而回顾过去两年的咨本市场,[HK]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在2021.4.1-2021.6.30期间上涨了31%、在2022.5.13-2022.7.6期间上涨了38%,均有优异表现。 ASCO摘要已公布,密切关注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发布。 2023 ASCO摘要已于4月底公布, ASCO摘要按其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口头汇报(Oral)、壁报讨论(Poster Disscusion)、壁报展示(Poster)和摘要收录(Pblication Only),前三类研究者会到会议现场进行交流展示,这也是很多创新药孕育BD的摇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口头汇报,其研究成果意义重大。为此,我们梳理了本次ASCO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的标题发布,以提供投研参考。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ASCO本土创新药进展跟踪,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505 音频: 进度条 00:00 20:5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