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美债继续遭减持 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

美债继续遭减持 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

作者:微信公众号【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4-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美债继续遭减持 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第一部分 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明显超预期,同时3月产出、消费增速均加快,尤其消费增速超预期明显,但投资增速回落并弱于预期。预计全年完成5%的GDP增速目标概率较高。政策面重点关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有新的政策指引。央行投放流动性90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投放178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投放1580亿元,MLF超量续做投放200亿元。同时MLF利率、1年和5年LPR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均变动不大。此外,本周30年国债期货上市,为管理超长端利率风险提供新工具。总体上看,防疫政策调整后供需全面修复是一季度GDP主要支持,行业库存周期出现结构性差异,但制造业总体仍位于主动加库存中。经济处于缓慢上行的趋势不变。 风险事件方面,暂时变动不大,继续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第二部分 海外经济解读 一、美债继续遭减持 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2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当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合计7.34万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4.7%和0.8%。日本和中国是美债最重要的两大海外持有者,2月分别持有1.08万亿美元和8488亿美元,当月分别减持226和106亿美元。在前十大海外持有者中,除了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略有增持之后,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减持。美债减持既包括主动抛售也包括到期不再复购。 从减持规模来看,日本减持幅度无疑是最大的,从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日本累计减持2437亿美元。中国在此期间共减持2041亿美元,略低于日本,但是中国对美债减持由来已久。2013年10月中国持美债达到历史峰值1.32万亿美元,随后十年间趋势性回落,累计减持4679亿美元。 各大央行纷纷减持美债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考量。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债价格和美债收益率呈反向关系。一般而言,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各大央行减持美债;当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后,又会增持美债。随着美联储去年3月开启加息、6月开始缩表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债价格不断回落。各国央行为了减少损失,纷纷主动抛售美债保值。同时,美联储滥发货币,导致通胀严重。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都在抛弃美债,2月减持规模前三大国家分别是英国、日本、加拿大。从政治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违法冻结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资产,令美国国家信誉严重受损,其他国家同样担心自己的资产会被洗劫。当前美国不断挑动台海局势,也是中国加速减持美债的重要原因,即便遭到美国财长耶伦、美国总统竞选人黑利等多位美国政要威胁,中国并未改变原有减持政策,反而更加剧了对美债安全性的担忧。随着3月美国三大银行先后破产,3月TIC报告中海外投资者大概率会进一步减持。 当前全球正呈现“去美元化”的趋势,黄金再度成为各国央行储备的首选。截止去年底,全球黄金储备录得3.55万吨,相比去年三季度增加91万吨。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前4月中国黄金储备累计增加102万吨至2050万吨;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反复制裁后,今年前四个月黄金储备增加31.1万吨;土耳其爆发严重通胀,逐渐重视黄金作为硬通货,今年累计增持90万吨。沙特希望降低对于美元依赖,年初沙特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在达沃斯论坛明确提出“对采用美元之外的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持开放态度”。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速,今年2月人民币在全球SWIFT体系中结算占比为2.19%,高于今年1月的1.91%。此外,中国主导的CIPS体系已有近1400名使用者,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近400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不过,“去美元化”不可能一撮而就,甚至很有可能仅仅是阶段性事件。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等方面综合国力依然独霸全球,美元霸权短期内不可能终结,美元结算比例高达41%,是全球最重要的货币,美国国债仍旧是全球最安全的债券。只是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造成美元荒以及美国政府不合情理的制裁,令各国被迫选择其他货币结算以及减持美债规避潜在风险。一旦美联储转入降息、美国政府再度重视美元信誉、或者爆发全球性黑天鹅事件,美元和美债依然是较好的避险和保值资产,海外投资者将增持美国国债。 二、欧洲通胀总体趋缓 3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速录得6.9%,大幅低于前值8.5%;英国CPI同比增速录得10.1%,低于前值10.4%。欧元区通胀大幅回落主要得益于能源板块,3月欧元区能源CPI同比下降0.9%,是所有分项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板块,并且环比回落2.2%。同比回落主要因为去年3月正值俄乌冲突爆发,全球能源暴涨,价格基数较高;环比回落得益于欧洲入春之后,对于取暖需求降低。 虽然欧洲通胀总体趋缓,但是隐忧依然存在。欧洲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欧元区和英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板块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5%和19.1%。并且,欧洲当前粮食供应总体稳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黑海谷物倡议》。自去年8月协议生效以来,乌克兰已通过近900艘船泊出口了2700多万吨的谷物和其它食品。然而,该倡议仅单方面解决了欧洲关注的问题,却完全忽视俄罗斯关切的本国粮食和化肥出口限制。俄罗斯威胁称,倘若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制裁无法得到解除,5月18日之后将不再续约《黑海谷物倡议》,届时欧洲又将面临粮食危机。此外,欧元区CPI环比以及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均高于前值,说明欧元区边际通胀有走强趋势,而英国通胀依然高于10%。 正是由于欧洲通胀水平总体较高且后期存在反弹风险,并且欧美银行危机暂时缓和,所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后期将继续加息2-3次,并且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并不高。 表2-1 隔夜指数掉期隐含的欧洲央行(左)和英国央行(右)的货币政策路径 三、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 2023年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双方外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中国与洪都拉斯在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贸易、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将拉开新篇章。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同尼加拉瓜、萨尔瓦多与危地马拉三国接壤。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千米,全国划分为18个省,首都位于特古西加尔巴。2021年洪都拉斯总人口约为1028万,1976年之后洪都拉斯人口增速持续放缓,半个世纪里年度人口增速从3.2%逐步下降至1.5%。洪都拉斯人口结构较为合理,以青壮年居多,0-14岁占比30.57%,15-64岁占比65.23%,65岁以上仅占比4.2%。洪都拉斯人均寿命在72岁左右,但卫生和医疗水平较差,婴儿死亡率高达14.2%。 剔除价格因素,2022年洪都拉斯季调GDP总量录得2351.67亿伦皮拉,同比增长4%;折合29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洪都拉斯原本是非常典型的农业国家,1960年农村人口占比77.25%,随着经济发展,洪都拉斯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021年农村人口占比降至41.02%,2022年农林牧渔板块GDP录得286.07亿伦皮拉,占GDP总量的12.16%。洪都拉斯的金融业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22年金融中介、保险、养老基金板块创造GDP为549.94亿伦皮拉,占比接近1/4。制造业是洪都拉斯第二大产业,去年创造GDP为459.52亿伦皮拉,占比近两成。洪都拉斯是全球旅游胜地,也是玛雅文化起源地,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新冠疫情好转,去年洪都拉斯商业、酒店和餐饮业板块创造的GDP同比增长6.9%,是所有板块中增速最快的。 虽然去年中国与洪都拉斯尚未建交,但两国还是存在一定贸易往来,不过总量相对有限。2022年双边贸易总量为15.89万亿美元,在中美洲7国中仅位居第五,这与洪都拉斯“中美洲国土最一大国、人口第二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符,危地马拉国土面积不如洪都拉斯广阔,萨尔瓦多人口仅占洪都拉斯六成,但对华贸易量均超越洪都拉斯,中洪之间未正式建交或多或少限制了两国贸易往来。2023年1-2月中国与洪都拉斯双边贸易额仅为2.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5.6%,而危地马拉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却进一步同比增长7.1%,差距持续拉大。这让洪都拉斯进一步意识到与中国早日建交的迫切性。 中洪两国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洪都拉斯资源丰富,出产银、金、铅、锌、铜等矿石资源;海景秀丽,拥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珊瑚礁脉;盛产咖啡、香蕉、棉花、椰子、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中国游客具有强大的消费力,疫情管控措施放宽并且签证办理更为便捷的情况下,中国赴洪都拉斯的旅客人数必将大幅增加,刺激当地旅游经济;丰富的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也将吸引中国的进口贸易商。同时,洪都拉斯工业较为落后,正好需要中国强大制造业生产的各类商品。中国高铁、水电站等基建产能也可以向洪都拉斯输出,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水平。随着双方正式建交,未来中洪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不断得到增强,将带动洪都拉斯的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 本周重要事件及数据回顾 第四部分下周重要事件及数据提示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 下载方正中期方小期APP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